《争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争宋- 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垫付不起啊。”

王旁边听着,便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啜着。看似面无表情在听徐良诉说,但心里却想。能接到朝廷的工程,的确是大生意,而且都是利润极高的。要是能从徐良这开个头,贷款给能接到工程的,对于银行的运转倒是有好处。这要放到现代也有个词,叫政府采购,谁都知道这是块儿香饽饽。不说别人,就说王旁曾经的茶场,以及他的晋香府。这些全是靠着朝廷的采购,才让他捞足了第一桶金。

他等徐良说完了,放下手中茶杯:“徐县令,你说的确是不错的生意,不过既然是高王爷专管的事儿,我来帮你做也不太合适。”

徐良一笑:“王爷,看您说的,这事儿对我来说需要的是银两的周转。对您来说还叫什么事儿,您开的是银行,我听说您南下所需几百万两的银两都很快的筹上了,更别说我要用这点银子,对您来说还不就是九牛一毛的事儿嘛。”

王旁心想,我说这家伙怎么这么客气,原来是憋着借钱。他呵呵一笑:“这件事到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你说的高王爷是哪位王爷,他将这修缮祭祀园林的事交给你可有凭证?而且,我借钱可是抵押了我的爵位,另外有朝廷给我担保。徐县令想借钱,是不是也得走个手续?”

徐县令尴尬的呵呵笑了笑:“王爷,我说的高王爷是现今高皇后的外甥,名叫高公绘。这位高王爷就在京城。他那里倒是有朝廷旨意,命他负责这事,可这旨意怎么能到我手里。我这也是花了不少银子走了关系,高王爷才答应将明年祭祀时园林修缮的事交给我做。这活可是大工程,就说皇上使用的一个器物,就需要六七十名工匠制作。所以,这不就得提前着手准备吗?要是您能通融一下,那我就接这活。不过我可没什么可抵押给您的,我这九品的芝麻县官,就是抵押给您,您也看不上啊!既然您说要走个手续,不如您开个方子,给下官指条明路。”

这家伙赚钱的脑筋还是挺灵光的,王旁在京城的时候也曾见过皇家祭祀,场面之大所用之多,想必要花去朝廷不少银两,更别说里面的油水也必然是很多的。这事如果换在几年前,王旁肯定会动脑筋琢磨琢磨,可现在他的想法还真有了些变化。事情不是不可以做,而是要看怎么去做,更何况王旁开始考虑到要用对大宋朝更有利的方式去做。

高公绘这个名字,他也听说过。京城大大小小皇亲国戚多了,这些人挂着爵位拿着俸禄,有的找些依靠朝廷发财的门路,各个赚得荷包满满的。这条道如果给他们都堵上,必然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将来要做事可就难了。王旁沉吟了片刻说道:“这事儿也不难办,你可以抵押的你府宅和职田。既然高王爷手里有朝廷的旨意,就让高王爷给你做担保,你跟高王爷签份合约,上面说明你包的是哪一项工程,收入有多少银两。然后你再写一份申请,说明你要用多少银两,用多长时间。最后你将合约、担保书以及你的申请一并交给我。”

徐良听的头都大了:“王爷,这,要这么多手续吗?”

“当然!你要知道,银行虽然是我开的,可是有朝廷的监管,三司使蔡学士是朝廷钦点的监察御史,所以银行借出去的钱可不能有半分纰漏。”王旁板着脸说道。

徐良咬着牙说道:“好,那我去办就是了,只不过从银行借钱,这利息……?”

“银行大门敞开,凡有偿还能力的想做事,我肯定是支持。这利息嘛,年息百分之五。借款期间利息可是要照月还的,否则我就会给你写下不良信用记录。”

徐良先听到百分之五心里就乐开花了,他也到处打听过,民间借贷的钱庄放出钱要收十成利,换句话说就是百分之十。这王旁的银行利息比民间的借贷利息少了一半,虽然手续麻烦点,但如果精打细算这可省下来不少的开支。不过他也有听的糊涂的地方:“不良信用?难道这里还分良人和不是良人的吗?”

王旁暗自发笑,你当你是柔儿,丫鬟做妾侍?还良人不良人的。他笑着说道:“这次你用周转期间按时还息,到期按时结算,下次银行还会借给你。如果你不照做,不但抵押物不是你的了,将来想借款那肯定是不成的了。”

这回徐良算是听明白了,他连声附和道:“对对对,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嘛!”

徐良怎么去找高公绘去谈,王旁不关心,他反而借着徐良用钱将放贷的流程又顺了一遍。王旁回到住处给蔡襄写了一封信,说明了放贷的想法和实施步骤,信到末处又提到有朝廷漕运特供经营用途,提请房贷的需要三司使酌情进行审核,这样王旁等于给即将放出去的钱上了双保险。

王旁写完书信放下笔,这准备叫人给京城送去,一抬头看见苏小妹坐在他对面,一只手托着腮正看着灯烛。见她眉头微微簇着,似乎在想什么心事。

“怎么了?是不是一路劳顿不舒服?”王旁关心的问道。

苏小妹摇了摇头:“夫君,我听说邕州地处偏远,是穷山恶水的地方,虽说朝廷任命你做了镇南王,但是不发兵卒,让你如何镇守?还有,咱们这次为了开发邕州带了不少银两,我怕……”

王旁耐心的听着小妹的话,听到她说害怕,王旁笑着问道:“怕有劫匪吗?”

苏小妹又摇了摇头:“夫君身上有武功,又有高手侍卫,劫匪倒还在其次。我是怕你带了银子到那边也花不出去。”

王旁这次从京城出发,时间上比较紧;银行筹上来银子,他更为可以大展拳脚高兴。听小妹这么一说,王旁心想,小妹虽说是女流之辈,但也是考虑事情十分周到,或许有自己没想到的地方于是问道:“你倒说说看,这花不出去是什么意思?”

苏小妹坐直了身子,看着王旁说道:“上次咱们去韶关,一到广南之处我便发现,韶州虽是广南首郡,但却比东京的繁华相去甚远。你和赵顼去南山寺那日,我与香儿也曾上街,平日在京城能买的东西到韶州都很少能看见。我就想,那邕州既非广南东路首郡,又地处偏远,恐怕在那购置些什么都很难,所以才想到,即便带了银子,也未必花的出去。”

流通!她说的是物资的流通问题。这丫头说的倒是很有道理,王旁暗想有这苏小妹在身边能想到这些事给自己提个醒,倒也是不错的贤内助。他站起身来,走到小妹身旁,将手搂着小妹肩头说道:“娘子提醒的是,以后你要多提醒我。你说的这事我也想到了,一是这物资的流通,二是银两携带问题。这也是这次我为什么要下扬州,就是想再开辟出一条海运线,同时扬州,京城和邕州这三点作为基础,将来银行覆盖到咱大宋各州,到时候就可以联网结算,互相拆借。这也是我这次为什么要下扬州。至于到邕州之后银子怎么花,我已经想好了。等咱们到了人马也都到位了,咱就一步一步的来。只是怕到时候就没时间多陪你了。”

小妹娇羞笑道:“谁用你陪?我就不会自己找些事做?还有,你这人口是心非。明明说什么旅行结婚来扬州,却原来另有目的。”

王旁一笑,回到桌边将给蔡襄的信封好,派人立即送往京城。等手头这些都办好,他关好房门,走到桌边吹熄了蜡烛,将苏小妹抱起说道:“嘿嘿嘿,你知道的太多了,我还有别的目的,你要不要也知道知道呢?”

第二百九十七章 宋组合家具

次日,县令亲自送王旁等人离开高邮县城,一口气将他们送出县城十里地,王旁心想这要再多送送都到了扬州了。这徐县令也是极力讨好王旁,一路走着在马上还叨念着“当初我可是锦绣楼的常客,我那会就见过您,当时我就知道将来您肯定是平步青云。”

“哦?那会儿我们见过?”王旁一直也觉得徐良有些眼熟。

“是啊!有一回我还带着高王爷去您锦绣楼吃那个洗羊羊。”

王旁知道他说的是涮羊肉,于是一笑。徐县令滔滔不绝的说道:“别说,您那锦绣楼的菜品倒是不错,听说您南下寻书不但顺利,而且还立了功。您到底在哪找到那几卷书的啊?”

“哦,在郡王的书院。”

王旁说着想起当时赵顼带兵攻进了韶州,当时搜查书院的时候找到了那本《寇忠愚公诗集》,那里面夹着王旁偷偷夹在里面的银票,那可是王旁进过郡王府书院的证据。

“就是,幸亏没听那个秦敏学的……”陈康无不得意的说着。

秦敏学?他也认识秦敏学?而且王旁忽然想到,徐良怎么知道自己南下是去寻书?这事知道的人可不多。王旁带住了马:“徐县令,你刚说的秦敏学,可是如今的太子少傅?”

“对,就是他!”

王旁脸色一沉:“徐县令,我南下寻书可是奉的密旨,你是如何知道的?”

“这个,这个是那个秦秘书丞说的,您也知道当今皇上未做太子之前,他就是濮邸的门客。可能是圣上和他说的吧。镇南王,您看我送您就送到这吧,再往前走三四十里路就是扬州了。”徐良也意识到自己说走嘴了,陪着笑慌张掩饰着。

王旁心想这里肯定有姓秦那小子的事,而且在韶州的时候,又是这小子捣乱。看徐良言辞闪烁,知道即使自己再问他也未必会说,心想我现在没空跟你们纠缠,早晚有让我知道的时候!辞别了徐县令,王旁一行人向扬州走去。

唐代扬州在蜀冈下筑起了南北十五里、东西七里的“罗城”,把蜀冈下面沿古运河的东南一大片居民区和工商业者居住地包进城内,形成市井相连的“十里长街”。山上的叫“子城”或“牙城”,是官府、衙门的集中之地。杜牧诗句中的“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两重城”就是指的罗城和子城。

扬州每年春季较短,仅有两个月,此时,温暖潮湿的东南风自海上远道而来,吹拂着这个坐落在江淮平原南端的城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告别北方漫长寒冷的冬季,每年三月,扬州城桃红柳绿,莺歌燕舞。春风中,扬州的桃花、杏花、梨花等等争相开放,扬州城被掩映在缤纷的花海里,别有一番风情。

春风拂面景色醉人,王旁干脆让苏小妹也骑着马,边走边欣赏美景。而让王旁觉得欣喜的事,扬州城内的繁华,这里江海交汇;城以水兴。唐初;隋炀帝杨广时期开凿的大运河已成为全国南北水运交通大动脉;南方诸郡的贡品、东南八道的物资都必经扬州转运至京都长安。便利的交通;使扬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也是东方四大商港之一。

正所谓“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便是当时其富甲天下的写照。虽然晚唐,宋初扬州几经战乱,却依然掩饰不住大运河给扬州带来的繁华。扬州城内络绎不绝来扬州经商的外国人,州城内繁华地段楼阁店铺鳞次栉比,经营金银珍宝等高档奢侈品的店铺显出扬州城不凡的购买力。

见苏小妹看的目不暇接,王旁在她身旁说道:“看,我说来这可是没说错吧?”

苏小妹呵呵笑着说道:“你倒是没有说错,这里如此繁华,我到不担心像邕州那样钱花不出去,反而怕你到此地钱不够花了。”

王旁也想起一句话,用在这里最合适不过,他对苏小妹说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告诉你吧,这叫:不到京城不知道官小;不下扬州不知道钱少啊!”

“呵呵,那我们眉州呢?”苏小妹笑着问道。

王旁挠挠头:“不到眉州不知道小妹好呗~”苏小妹在马上被王旁逗得笑弯了腰。

众人穿过繁华的街市,来到州城中心的府衙门口。府衙前面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短短的宽敞大街,叫做府埕,是府署门口专门迎送各地上下轿马的“礼仪广场”;府衙门口有两尊大石狮,左侧有“宣裔榜”,是官府张贴公文告示的地方。右侧有堂鼓,是百姓鸣鼓喊冤的申诉处。众人在府埕处停下,折克隽下马上了台基,府衙门口站班的衙役见来的这人官衣打扮不敢怠慢,接过名帖看了一眼,急忙有人进去禀报沈括。

不多时府衙之内,快步走出一个侍卫对折克隽说了些什么,折克隽回到府埕处对王旁说道:“王爷,沈参军正在审一个案子,他让人带咱们到内府。”

王旁等人下了马,在带路的侍卫引领下,穿过府衙侧面走廊的时候,隐约听到府衙中厅公堂里似有审案之声;府衙前院是各司办公所在,两侧有厢房,一侧是刑罚人犯的刑房,一侧是资料档案的存库。公堂后面是官员休息室,再向后面则是内府。一进内府便和前面的庄严肃穆不同了。内府中花园,有荷池、假山。花园的东侧是官庠,除了府官大人的寝室和书房外,还有家眷住的楼阁。

带路的侍卫将王旁等人带到一间书房,马上有位管家迎了过来,又有家丁给王旁送上茶水。王旁和苏小妹留在书房等候沈括,苏小妹问道:“夫君,咱们一路而来很少见你主动要见什么人,这扬州的司理参军可是和你很亲近?”

王旁笑了笑说道:“那是当然,你不知道我这位沈大哥,我刚到宋朝,不,我刚进朝廷,就认识这沈存中。这人可是非常博学多才,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

苏小妹笑笑:“好了,你快把这人说成无所不知了,我看啊,能让你夸赞的人还真是不多。这我可得见一见。”

王旁点点头嗯了一声,自己虽然在宋朝见过不少被后世推崇的名人,但让他能说的出佩服可真是不太多。他环顾书房看了看,沈括的书房与他常见过的达官贵人书房总是有所不同,别人的书房除了文房四宝外都摆放着橱柜案几、帷幄帐幔、水滴笔架乃至插花小瓶、名瓷香炉、观赏摆件无处不显出主人的品味和身份。而沈括则不然,他书房显出品味的东西倒是不多,多的都是稀奇的石头,各式各样的药瓶,浑仪,漏壶等物。这么说吧,一进这书房,王旁就知道自己肯定没走错地儿。

他正四下打量,忽听苏小妹“咦”了一声“夫君,你看你这位兄长书房的摆设……”

“呵呵,他就是这样,书房里什么都有”此时王旁正被三重圆环,相互交错的浑仪,由几个盛水的容器装置成阶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