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功夫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功夫之王- 第4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广大市民。

问题是这帮狗仔队压根就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喜欢闭着眼睛瞎编,捕风捉影的捏造“事实”娱乐明星,忽悠老百姓,如果是胡编乱造也就罢了,那种九假一真的八卦才是要命的,不知道有多少明星毁在狗仔队手中而淡出娱乐圈。

前世王小虎曾经看过一篇小说,其中指出“狗仔队不是采访报道新闻的记者,而是搜集素材进行创作的作家。”

只要有一点点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就会进行无线的夸大,就可以创作出一系列的新闻。从而误导了大众,让市民只愿意看,只愿意相信那些夸张的负面新闻,不喜欢看那些正常的真实的东西。

“回头切了这颗毒瘤”王小虎下定决心,想让狗仔队这个职业在香港彻底消失,即便是不能消失,也必须要给他们上上课,规范他们的行动,免得无法无天胆大妄为的骚扰演员们的正常生活。

哪怕现在香港狗仔队们还没有形成气候,王小虎也不想让其形成一股歪风。

“阿虎,谢谢你这段时间的帮忙。”林青霞从楼梯上走下来,边走边说:“我刚才还和阿芝商量,今晚想要请你们吃顿饭呢。”

闹出这样的事情来,身为当事人之一的林青霞自然是不敢回自己的家里,那边天天有媒体记者蹲守,连林凤娇都搬到成龙那儿住去了。

所以林青霞干脆就住在王小虎家里,反正家里客房也不少,天天有赵雅芝在身边安慰她,目前来说她的心情比较稳定,对于外界的风言风语也不如刚开始那样敏感,同时也佩服王小虎和赵雅芝两人临时不乱的胆色。

“呵呵。”王小虎摇头笑着说:“我们都是朋友嘛,这样客气岂不是见外了。我看现在外面也不是真正的平静了,大家还是买些饭菜在家里吃吧,省的被狗仔队们又传出风言风语。”

赵雅芝走下楼来也说:“我刚才就是这样说的,这几天大家被外界搞的心情都不是很好,出去吃又容易惹出不必要的麻烦,不如这样吧,阿虎你烧顿好菜安慰大家一下。”

“。。。。。。”看着妻子狡黠的眼神,王小虎只有点头的份儿,让保镖带着祥婶去买菜,三人坐在客厅里聊起了这次的事情。

很显然,王小虎对此兴趣缺乏,聊了没几句,他就开始换个轻松点的话题:“青霞,你现在有几分把握饰演花木兰?”

“如果之前的话,我只能有把握完成你剧本的前两个阶段,不过现在我已经有百分百把握了。”林青霞笑着说。

根据王小虎的构思,花木兰被他分成三个阶段来诠释,分别是从军前、从军中,和从军之后。

前两个阶段是花木兰成长的主要过程,展现她如何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大姑娘开始一步步成长为万人敬仰的花将军,对于林青霞而言,她出道这几年只为琼瑶拍了不几部电影,到香港后也只是拍摄了《红楼梦》、《警察故事》、《神话》三部电影,从演技方面完全没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还是比较单纯的那个小姑娘心态,饰演花木兰前两个阶段再合适不过。

至于第三个阶段,说的花木兰解甲归田,面对爱情时的那种复杂诠释,在此次绯闻之前,林青霞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那好,9月底开机,先完成香港部分的拍摄计划。”

第一集 与龙共舞 662 调兵遣将

662 调兵遣将

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经过多种形式代代传承,在中华大地上已流传了1000多年,可谓家喻户晓,早已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突然有一天,花木兰竟然打上了米老鼠的标签,在全球范围内演绎她巾帼不让须眉的壮举,强力吸引众人眼球,征服世人的心,让美国人赚了个盆满钵盈,而我们却要付钱给美国人看中国人自己的故事。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时间,国内有人大喊:“狼来了”

有人摇头叹息:“这还是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吗?改成什么样子了”

有人翘拇指:“又是迪斯尼一大经典影片哪”

一部动画《花木兰》似是打破了五味瓶,各种味道都有。

王小虎曾经也是摇头叹息大军中的成员之一,之所以确定新片是花木兰,一方面是因为林青霞的缘故,趁着林青霞现在还保持着yu女形象,还保存着那份纯真,还能饰演出王小虎心目中的花木兰形象。

若是等几年之后,林青霞就成为一支大御姐,想要饰演花木兰那种纯真就难上加难了。

另外一方面,还是要打着与大陆合作,宣传中国文化的旗号,继续捞点钱来实现心中的梦想:将香港打造为全世界电影的文化重心,让世界观众只要一提起电影首先想到的是香港,而不是好莱坞。

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首要做的就是用几部大制作扭转全世界人类的目光,让他们意识到香港电影的发展,顺便也提升香港金像奖在电影界内的地位。

在创作剧本的时候,王小虎曾经非常认真的进行了全面思考,特别是在中、美之间花木兰在影评上的形象变化。

在那只米老鼠还没有“强抱”花木兰之前,国人对花木兰传说的开发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以多种形式挖掘它的文化价值。

单从戏曲而言,就包括豫剧、评剧、梆子、评弹、越剧、昆曲、潮剧、龙江剧、粤剧、秦腔等等20多种剧种。

20世纪50年代,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即以一出《花木兰》名噪一时,该剧更是于1956年被搬上银幕,拍摄成戏曲艺术片而享誉大江南北。

“刘大哥说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这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已是豫剧经典唱段,为人所熟识。

其他被搬上荧幕的戏曲还包括早至1926年梅兰芳的《木兰从军》、1994年白淑贤的《木兰传奇》等等。

戏曲艺术片之外剧情片也是琳琅满目,如1928年梁梦痕主演的《木兰从军》、1939年陈云裳主演的《木兰从军》、1953年王元龙主演的《新木兰从军》、1957年唐醒图主演的《木兰从军》等等。

在创作种类和数量上,国内众多“花木兰”队伍煞是壮观,迪斯尼小人则是形单影只,强弱对比自是不言自明。

可事实上,正是这迪斯尼小人在全球范围内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打下一片大好江山,使得这花家女英雄的名气响彻全球,让世上知道迪斯尼的洋花木兰,而中国本土的花木兰相对而言却是成了小家碧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

山姆大叔版花木兰之后中国对于花木兰的开发多多少少已是借助了迪斯尼已创下的名声、打下的基业。

于是,曾经导演过《神话》的唐季礼在2005年年底宣布要重拍花木兰,以此向世界宣传中国人自己心目中的“花木兰”,但是结果呢,雷声大雨点小,唐导把中国人忽悠惨了

王小虎目前所占据的优势就是:山姆大叔还没有向前世那样疯狂的将世界各国的优秀民间文化收购,他们还没有想到所谓的文化侵略和文化市场的争夺是关系到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大事。

所以王小虎版《花木兰》在剧本创作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次他不再搞什么中西结合,不再为了迎合欧美地区观众的口味采取什么投机取巧的手段。

事实上在《神话》、《少林寺》两部电影的成功铺垫之后,王小虎可以堂堂正正的启用中国文化背景,通过电影展现属于自己的作品,虽然这部《花木兰》也是他借鉴前世的,却融入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将一些看似不合理、对剧情构成拖拉的地方删除,加入新的元素。

比如王小虎这次突出花木兰内心深处对战争的挣扎,对爱情的彷徨,对死在战场上的士兵那种辛酸,即使一个无所谓的转身动作都可能牵引着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悲情。

这也是林青霞之前对王小虎说不能胜任剧本中第三阶段的原因,她的演技经验虽然很多,对于胜任这样的史诗性电影却没有丝毫的经验。

当初王小虎送给林青霞剧本时曾经这样说道:“这不是琼瑶的浪漫纠结爱情戏,也不是警察故事那种冒险的戏,更不是红楼梦中的莺莺燕燕,而是演绎一个民族女英雄。”

如今经历了一场感情的纠结,林青霞也终于体会到感情的复杂,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现在已经有百分百把握演好花木兰。”

王小虎自然是快马加鞭,直接宣布在九月底开机了。

为了避免重复《神话》时拍摄的辛苦,王小虎这次决定全面启用协和影视城作为片场,完成《花木兰》60以上的拍摄任务。

剩余的40多是大场面战争戏份,必须要到内蒙古等地方进行取景,而且还要动用大量的解放军战士作为群众演员。

演员方面除了确定林青霞饰演花木兰,周润发担当男主演,翁美玲饰演柔然大汉的女儿外,其他演员王小虎也有了初步的计划。

比如柔然大汉有现成的老戏骨秦沛,反正他也要在《射雕》中饰演成吉思汗,同样是大汉,只不过一个显得有点羸弱,一个显得铁骨热血而已。

大反派方面交给国内演员来担当,王小虎决定让于荣光来饰演,反正于荣光在香港电影中一般饰演黑帮老大这样的反派角色,再说他也是学京剧出身,和以前的七小福算是同行,照顾一下同行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剩下的主要演员就是花木兰身边的这帮兄弟们了,比如仗着身强体壮爱欺负新兵的角色交给赵刚来担当,一开始懦弱最后却表现的纯爷们的让周星驰来饰演,尖酸刻薄爱讲冷笑话却老被大家调侃的角色让给熊欣欣。。。。。。

王小虎压根就没有采取什么海选演员的行动,因为在他脑子里边,这些演员都经过他深思熟虑挑选出来的。

这年头的演员们虽然稀少,却都像金子一样等待人去挖掘。

确定了开机时间后,王小虎就马不停蹄的给文化部打去了电话,让赵刚、于荣光、熊欣欣三人到香港来先进行拍摄。

于荣光和熊欣欣在9月25日抵达香港,这是于荣光第一次出远门,直到站在香港的土地上他还迷迷糊糊的,心说我刚去报考电影学院被刷下来,怎么没听到任何消息就被人家香港大导演相中了呢?

当《少林寺》在国内热播的时候,从小学京剧的于荣光也终于按捺不住,毕竟他的武术基础不差,直接想到电影学院报名当武打演员,奈何电影学院没有设立这样的科目,连第一关都没过就被刷了下来,正在家里垂头丧气的功夫,他就接到了去香港的消息。

一路上他不停的问熊欣欣到底去香港做什么,熊欣欣摸着光头老半天才蹦出俩字:“演戏。”

“演啥戏?”

“武打戏”

“和《少林寺》那样的武打戏吗?”于荣光心里一热。

这下熊欣欣也二丈和尚摸不到头脑了,摇头说:“我不知道,教练没跟我说,反正昨晚给杰仔打电话时,他说是大制作,比《少林寺》好。”

于是俩人都晕忽忽的被李连杰接到了王小虎家里。

至于赵刚,他因为身份特殊,有些事情必须要交接一下,上面对赵刚拍电影并不反感,甚至还有些喜欢这样,毕竟赵刚和王小虎之间的关系越好,对以后的进一步合作也有帮助。

“虎哥,我们来了。”一看到王小虎,熊欣欣大咧咧的笑着打招呼。怎么说他也是跟着《少林寺》在全球做过宣传的,在交往方面比于荣光强不少。

而于荣光则是瞪着王小虎看了老半天。

“光仔,你看什么呢?”王小虎被他看了半天后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

于荣光赶忙摇摇头,说:“没,我就感觉现在像做梦,真怕梦一下子醒了,啥都是幻觉。”

王小虎闻言哈哈大笑,用手里的剧本敲了下于荣光的头说:“疼不疼?”

“还行。”于荣光傻乎乎的说。

“有感觉说明就不是做梦,这是你的剧本,你有多年的京剧舞台表现经验,比起熊欣欣他们来说基础好点,这几天熟悉一下剧本吧。”

第一集 与龙共舞 663 好苗子得多锤炼

663 好苗子得多锤炼

(上章出现个常识错误,柔然应该是单于,不是大汉,更正一下,汗。)

赵刚赶到香港时已经是9月28日,如果在晚来两天的话就错过《花木兰》开机,对于第一次来到殖民地香港,赵刚并没有直接跟着王小虎上车,而是站在香港的土地上感慨了老半天。

他对王小虎说:“老王,你相信这地方会重回祖国怀抱吗?”

“信”王小虎斩钉截铁的说道,前世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归,这是铁板钉钉的事情,王小虎不相信自己重生造成的蝴蝶效应会影响到国际风云变化,毕竟他只是一名电影工作者,并非政客。

“嘿,老王你信心这么充足,不怕到时候我们解放军过来抄你的家底?你可是香港土财主呢”赵刚叼上一根中华烟笑呵呵的说道。

王小虎无所谓的耸耸肩说:“论财富资产的话,我在香港是排不上名号的,你们如果要抄家底的话,目光应该瞄准香港的银行、船运、地产等,他们才是真真正正的土财主。”

“你说香港四大家族吗?”赵刚弹了下烟灰说。

王小虎苦笑着摇摇头,四大家族的说法有很多,而且还有前、后之分,所定义的范畴都是巷间传闻,久而久之也就把许爱周家族、罗文锦家族、利希慎家族、何启东家族等定义为四大家族,其实高可宁家族也曾列入前四大家族。

“行了,一到香港就这么多感慨做什么,老子是来让你拍戏的,不是让你来收复香港的”王小虎笑骂了一句,把赵刚塞进车里。

“那你得给我薪水啊,我可是一毛钱都没带”赵刚继续膈应王小虎,后者干脆把车窗打开,省的这货把车里的空气弄的乌烟瘴气不说,嘴巴还没把门的。

赵刚来香港可比于荣光、熊欣欣他们来时受到的欢迎场面多了,接风宴上七小福兄弟们全部出动,怎么说拍摄《神话》时大家都熟稔了,说起话来也比较轻松,让赵刚感觉倍有面子。

吃喝完毕打道回府,赵刚被安排到金巴伦道一处空闲的别墅内,在那边有于荣光、熊欣欣两人陪他做伴,到也不孤单。

9月30日,协和公司在影视城内悄然开机,之前并没有做任何的宣传工作,这是王小虎特意安排的,现在他拍摄电影再也不喜欢老办法,又是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