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功夫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功夫之王- 第2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王小虎的良苦用心并没有得到几家报社的认同,他们认为此举无异于进行招安,是《明报》联合香港电影界内对他们的集中打压,毕竟他们的报纸在娱乐版方面一贯坚持着自己的风格特点,又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体,凭什么被你们《电影双周刊》吞并啊

余永健看看全场兴趣乏乏的同行们,多少有些唏嘘的摇摇头,“哎,你们还是鼠目寸光啊,既然你们不在最早加入这个行列,那么等《电影双周刊》的市场做大之后,你们的那块蛋糕早晚还不是被蚕食?”

余永健这样想着,叹了口气宣布座谈会结束,这位曾经在60年叱咤电影评论圈的老资格,在听到金庸提及《电影双周刊》的方案策划值周,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实这几年来他一直关注着香港电影的一举一动,对于香港电影在几年内蓬勃发展由衷的欣喜,更对产生这样神奇想法的王小虎大为佩服,毕竟,像王小虎这样还关注着娱乐媒体发展的大亨实在太少了。

与《电影双周刊》座谈会召开扫兴的同时,王小虎也听到了那些关于协和,关于他的各种负面评论。

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后,王小虎不再理会,而是思考着其他问题,记忆中无论是《阿郎的故事》亦或者《最佳拍档》都取得了三千万港元以上的票房,提早了710年推出这两部经典电影也就意味着不可能达到记忆中的票房成绩,毕竟现在的香港电影底蕴还没有那么深厚。

“哎,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不过现在的香港电影必须要注入新鲜血液,让这帮家伙们先被香港市民接受了再说。”

凡事有得必有失,王小虎就是这样考虑的,不过为了让《阿郎的故事》在香港本地市场谋取利益最大化,他还是很认真的和徐俊龙商谈了很久,商量出一套宣传方案。

很快,在徐俊龙的亲自监督下,《阿郎的故事》宣传攻势全面展开,海报宣传虽然在王小虎眼中显得比较落伍,但在这时候还是主要的宣传手段,这是几十年来留下的良好习惯,协和公司自然要好好利用起来。

同样是海报,协和公司却从好莱坞引进了先进的印刷设备,同时由工业光魔的机械改装小组进行改良,于是这份犹如真实照片一样的海报就此诞生。其实以当时的设备也是能做出这样海报的,但是因为成本价格太高,很少有电影公司采取这样昂贵的宣传手段。

这些,仅仅在人家协和眼中都是小手段了,随后,全港300家影院同时上映《阿郎的故事》预告片,几个一闪而过的精彩摩托车特技,几个幽默爆笑的父子互动温馨画面,几个爱恨缠绵的感情纠结,一头长发的周润发,美丽动人的张艾嘉,机灵可爱的周星驰,还有那首凄美动听的《你的样子》,无不让很多人观众勾起了观看的欲望。

可以说,短短2分30秒的预告片一出,那些在不久前还曾认为王小虎必扑街的文艺片同行们立刻傻了眼,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文艺片竟然可以这样拍摄

这个年纪轻轻,以功夫片发家致富的王小虎,竟然在文艺片中增加了如此蕴含商业性质的元素,不说别的,单就那几个酷炫的摩托车特技动作如今已经成为香港小青年们互相模仿的动作,君不见香港的马路上四处可见几个飚车的小年轻,他们学着预报片中的动作,发动着摩托车呼啸着开过香港的闹市区,引起众多市民的惊声尖叫、骂声滔天。

宣传这才刚起步,已经受到了不错的效果。

第一集 与龙共舞 450 在争议中上映

450 在争议中上映

海报、预告片仅仅是协和公司对《阿郎的故事》做出的两个最普通不过的宣传手段,哪怕是如此普通的宣传手段,其花费也不再少数,随后协和公司的大动作继续进行着,将那些背后里说三道四的屑小们震惊再震惊,震惊到好几天都没有缓过劲来的地步。

被他们骂做“败类演员”的周润发、吴孟达、张艾嘉摇身一变,身着华丽时尚的服装频频在香港、台湾、澳门、东南亚各国进行宣传活动,现场签名会,与影迷热情的合影,组织互动小游戏等等,特别是周润发一改最早留给观众的反派角色,梳着三七分头化身偶像派,那副潇洒帅气的面孔不知道引起多少姑娘的注意。

作为整套宣传活动,必不可少的当属摩托车特技,万汉飞、成龙带着十几个身怀绝技的摩托车高手,在狭隘的舞台上,在宽阔的马路上,尽情展示着他们高超的摩托车技巧,每到一个宣传站点,当地的摩托车爱好者都会到现场观摩学习,可以说,摩托车这种交通工具在年轻人的心目中,已经化身为男人的象征,特别是万汉飞每次冲到终点都会扯着嗓子大喊一声:“是爷们就应该骑摩托”这句热血沸腾的话一时间也成为小伙子们的名言,他们渴望着能有万汉飞、成龙那样高超的摩托车技巧。

与此同时,TVB电视台全天候分作六个时段插播《阿郎的故事》预告片,这种地毯式轰炸的宣传手段,让电视机前的香港市民受害匪浅,每次看到这段预告片,家里的小孩子们就会吵着闹着要去看周星驰,甚至还根据预告片中周星驰的样子拽拽的去骂人,让很多家长头疼不已。

有好评,有差评,更有争议,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王小虎面对这些已经相当淡定,毕竟,他在这四年中遇到过比这些更糟糕的黑人围攻,相比之下,几个家长的投诉,那些交通部门的警告又算的了什么?

在预告片地毯式的轰炸下,在一系列的现场宣传互动造势下,被外界褒贬不一的《阿郎的故事》终于迎来了上映。

当看到大批的观众涌入影院,其中还有不少家庭全家总动员来看电影,洪金宝惊讶的合不拢嘴巴,好半晌他才对王小虎说:“阿虎,当初《七小福》的时候你怎么没有这么宣传啊?”

“因为《七小福》说的是我们自己兄弟的事情,并不是以赚钱为目的。”王小虎淡淡的说:“何况你也凭借《林世荣》取得了一些成绩,所以,不要在这件事上斤斤计较了,发仔和阿达都是新人,你这个做老大哥的总不好掉价的跟他们攀比吧?”

洪金宝听后心说也是,咱好歹也是电影公司的老板了,发仔和阿达还是打工仔,没得比,没得比,这样一想,洪金宝心里边也就舒坦了很多。

“泰格爸爸,我和星仔要的电影票呢?”李国豪和周星驰不知道从哪儿窜过来,跑到王小虎身边伸手说道。

“喏,一共45张,拿去吧。”王小虎将早就准备好的电影票递过去,拍拍李国豪的头说:“回头让你的同学多准备点面巾纸,省的等会哭的一塌糊涂把电影院里的座位弄脏。”

“知道啦。”李国豪大声叫着,拽着周星驰跑出去,去给他的同学发放电影票了,怎么说小孩子也是有虚荣心的,周星驰既然是片中的小主演,影片上映少不得要发给同伴同学电影票,邀请他们到影院中助威加油,这种事情他可能感觉不好意思开口,自然由李国豪来操作,小孩子们之间的小聪明,王小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没有吹牛的时候啊,总不能在这种关键时刻让孩子们在同学面前丢面子不是?

邵逸夫、金庸、沈忠,三位当年一起参加过王小虎订婚宴的老同志,不知道是事先约好,还是碰巧在影院门口遇到的,有说有笑的走进了影院。

“言仔,喊人啊”沈忠身后跟着一个小尾巴,正是沈国豪的遗孤圣芳济的太子哥沈默言,他在《七小福》中饰演少年王小虎,从那之后,他对王小虎的印象有了些许的改观,却还是存在一定的隔膜,只是这种隔膜不再是充满敌意,此刻,太子哥怯生生的叫了一句“老豆。”

王小虎微微一笑,“你去找星仔和李国豪玩吧,他们在给同学发电影票。”

沈默言嗯了一声,也跟着跑出去。

“六叔、忠叔、查先生,想不到你们都来了,跟我去贵宾间坐坐,影片上映还得需要十几分钟呢。”

至于为什么叫金庸为“查先生”,这里边曲曲折折的说法多了。一方面是所有人都知道金庸没有收过契仔,也不会认为王小虎会成为金庸的契仔。另外一方面,则是王小虎顾全邵逸夫的脸面,毕竟当初邵逸夫主动收他做契仔,他是拒绝了的。港人爱面子,大亨们更是如此,所以经过和金庸商量之后,只要不是两人单独相处的时候,他会称呼金庸为“查先生”。

“我是来看热闹的”邵逸夫不掩自己的真实目的,笑呵呵说:“片子剪辑过后,你竟然不让我看**,所以六叔来是拆台起哄的,等会影片若是不好看的话,我可会和观众们一起砸了你的影院”

邵逸夫此话让王小虎哭笑不得,心说六叔哟,不就是一部破文艺片吗,至于让你如此计较嘛

“我是来拉偏架的,如果有人要砸我徒弟的影院,我少不得要舒展一下老胳膊老腿”沈忠看着邵逸夫,多少有点针对的意思。

“咳咳,小虎啊,我跟他们俩老不正经的不一路,我是来正儿八经看电影的”金庸咳嗽了一声,毕竟是香港文坛的灵魂人物,思想觉我就是比其他两个老家伙高的不是一个半个的境界。

“呃”王小虎无奈的耸耸肩,赶紧将这三尊大神请进了贵宾间,有让工作人员送上好茶好烟,伺候的无微不至。

“几位大叔,你们先在这慢慢欣赏,我得去前面压阵。”忙活完这些后,王小虎直接说道:“毕竟发仔他们都是年轻人,第一次可能会有些紧张的。”

“去吧去吧,我又不是真的要拆你的影院,看把你担心的吧。”邵逸夫笑骂道。

等王小虎离开之后,邵逸夫才对金庸问道:“阿镛,我记着你以前不爱看电影的啊,今天怎么改邪归正了?”

“小虎说这部片子拍的父子感情戏份好,我于是就过来看看。”金庸喝了口茶水说。

“听说亚视那边要买你的小说改编权?”

金庸点点头说:“是有这样的事。”

邵逸夫闻言一惊:“你千万不能卖出去啊,亚视可是我的老对手呢。”

“你放心,我是不会卖给亚视的,因为三年前我的小说影视剧改编权已经被人买走了。”

“是谁?”邵逸夫顿时着急起来,好似有人偷了他家的金贵宝贝一样,瞪大了眼珠子看着金庸,着实吓了金庸一跳。

“喂,喂,邵老六你这是啥意思,奶奶的,这架势跟吃人差不多啊”沈忠也颇为惊讶,他和邵逸夫认识这些年来,还是第一次看到邵逸夫如此的着急。

“哎说起来这门生意我亏本大了”金庸叹口气说:“所有的小说改编权被人低价买走不说,人家对方还拖着不给拍成电影,后悔死我了。”

“别后悔,回头我买回来,肯定出比亚视更高的价格。”邵逸夫大咧咧的说:“别怕什么合同文件,有贝纳琪在这官司咱们没的输。”

“行,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只要你给的价格合理,我立马和小虎解除合同。”

“。。。。。。你行啊,阿镛你最近长本事了,这种吓死人不偿命的玩笑都敢开”

“哎呀,你们两个家伙闭上嘴巴,电影开始了”沈忠被两个家伙吵的直接没有心情看电影了。

邵逸夫立刻闭上了嘴巴,他可知道这位14K的大佬当年策划双十暴动何等的凶猛,一把片刀十几号人愣是打的新义安抬不起头来,当时的画面邵逸夫至今历历在目。

金庸也笑着摇摇头,将目光集中到大荧幕上,他倒是想要看看,王小虎极力推荐的这部文艺片有什么感人至深的地方。

影片的开头充满了浓郁的香港气息,阿郎父子之间的对话方式一开始让很多人都无法适应过来,同时也更加确定了一个道理:坚决不能让大老爷们带孩子,否则就会和片中的波仔一样张嘴闭嘴是脏话,而且不尊重人。

不过很快父子间一系列幽默搞笑的对话,让观众们渐渐体会到阿郎十年如一日拉扯孩子的艰辛,可以说前面的情节都是让大家在欢笑中度过的,往往几句对话,几个动作,都会引起观众们热烈的笑声,文艺片能拍的如此幽默,还真是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之外。

第一集 与龙共舞 451 赚尽千万人的眼泪

451 赚尽千万人的眼泪

“虎哥,看来效果好不错,你看大家都在笑呢。”

《阿郎的故事》从播放开始,周润发就紧绷着身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生怕自己以前饰演的反派角色得不到大家的认可,现在已经播放了40多分钟,容纳1000人的影院中不时响起欢快的笑声,说明了他饰演的阿郎目前基本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没有漫骂和倒喝彩的现象,多少让周润发松了一口气。

“呵呵,别忘记我在里边增加了很多流行的元素,如果把那些搞笑、摩托车等元素摘出来,这部电影就是一部苦闷的文艺片。”王小虎笑了笑,拍拍周润发的肩膀说:“别看他们现在笑的厉害,等会可就得哭的一塌糊涂了”

周润发欣慰的咧咧嘴,脸上的帅气配合着这种笑容,显得格外有杀伤力,文艺片他不是没有看过,正如王小虎所讲的一样,这部电影摘除那些吸引眼球的元素之后,与其他文艺片没有本质的区别,这点可以从宣传活动时大家疯狂的捧场可见一斑。而这些元素就像大餐之前的甜点一样,一点一点端上来,勾引着观众“食”下去的欲望。

在当时播放一部电影也是分上下两部分来完成的,上部播放完毕之后,中间会有大概3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主要让观众们去上厕所、购买饮料小食品等。

不过今天影院中卖小食品之类的却很好,所有的小商贩都拿着纸巾来回的销售,让很多观众摸不到头脑,心说这就是一部文艺喜剧片,你应该卖爆米花之类的东西,怎么卖起纸巾来了?

超过60的人没有购买纸巾,有个小商贩们对身边的某位中年妇女推销着自己的生意,“大姐,买不买纸巾啊,一港元三包呢,全影院就属我这里最便宜了”

“你神经病啊,在外面我一港元买一大卷好不好”中年妇女显然是持家有道,翻着白眼不屑的摆摆手说:“哪儿凉快哪待着去”

“大姐,您不卖可别后悔,等会这纸巾可会涨价的,一港元一包我都未必卖”

小商贩哼了一声,耀武扬威的离开,身后传来观众的议论纷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