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功夫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功夫之王-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常偷懒,是七小福里边功夫最差劲的弟子,入行也晚,仅仅跟了于占元半年就赶上戏剧的没落。

王小虎笑着说:“阿彪,这个你不用担心,我能吃苦的,从明天开始我就会恢复训练。”

王小虎所说的恢复训练自然不是以前于占元所教授的那些压腿、一字马、吊嗓子、翻跟斗等动作,他有自己的训练计划,前世他是一个咏春高手,同时也是截拳道训练者,当年在看到李小龙的电影后他深受刺激,15岁时缠着家人送他到咏春武馆接受训练,并且坚持十多年的训练,对咏春自然是熟到不能再熟,平日里无论打架还是切磋,别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王小虎刚才通过简单的检查,发现元虎这具躯壳还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起码韧带在于占元藤条加鸡毛掸子的攻势下比前生的自己要好一些,这对有着十多年训练的王小虎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可以减少他很多的时间来重新打基础,他决定明天就开始咏春拳的训练。

在那个时候娱乐活动很少,所以不到晚上八点王小虎和元彪就上床睡觉,打拼了一天的元彪很累,一躺在床上就酣然入睡,而王小虎却翻来覆去的睡不下,他心中充满了心事,更多的是一种兴奋!

作为一名影视工作者,虽然王小虎只是一名替身,重生前才得到一个反派配角的机会,但是他对香港影视作品有相当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香港武侠动作片,他每天的工作之余除了训练就是重温好几部电影,为的就是能够了解这个行业,分析动作的设计和打斗风格,并且每看完一部电影,他都对电影的动作和风格做出详细的笔记。

哪怕是一部电影重复好几次看,他都做笔记,然后对照前后做的笔记,分析出每次看时的注意点和当时的感受,这样的工作他从做替身开始到重生前一直坚持,他的房间内堆积的好几箱子的稿纸,有些笔记的水平已经达到专业水准。

就是这些日积月累的笔记,让王小虎很清楚的知道在70年代的香港,电影行业还是以古装武侠为主,此时的武侠片大都是硬桥硬马的真功夫,其中以关德兴、石坚、曹达华为主的铁三角饰演的黄飞鸿系列最受观众喜爱。

这些武侠片在王小虎用后世眼光看来非常的乏味,动作陈旧不说,往往两个人打半天也分不出胜负,他崇尚的是那种干净利索的动作设计,其中以李小龙、甄子丹那样的打斗风格是他的最爱,当然李连杰那种潇洒飘逸的动作也很有观赏性,不过却缺少实战性,给观众的视觉冲击,暴力美学得不到充分的诠释。

最让王小虎兴奋不能入睡还有两件事情。

一是此时的香港影视剧还处于微妙的时代,现在是1971年9月底,李小龙的《唐山大兄》会在10月公映,到时候一代宗师李小龙将会在全世界掀起一阵功夫热潮,将功夫这个词语写进英语中,而且王小虎还知道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洪金宝、成龙、元华等人曾经也参加过《精武门》、《龙争虎斗》的拍摄,而且成龙还在《精武门》中做被李小龙腾空侧踹飞出的那个铃木宽的替身,洪金宝会在《龙争虎斗》的开始跟李小龙对打,元华也会在该片中做李小龙翻跟头的替身。

既然他们都能跟自己的偶像李小龙拍片,那自己当然也能顺理成章的近距离接触偶像!一想起这个,王小虎激动的跟那啥似的,这也是他坚持让元彪带他做龙虎武师的主要原因。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偶像李小龙死后,香港影视圈想再度打造一个李小龙,这时洪金宝、成龙、何宗道等人因为身手不错而借机进入了影视圈,并且洪金宝、成龙从此展开了他们辉煌的人生轨迹,作为七小福之一而且重生的王小虎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怎么说他也是重生人士,而且熟知未来香港影视发展的方向。

上辈子拼命都没得到导演的赏识,这辈子既然有如此好的条件,咱坚决不能再浪费了!王小虎此时已经没有了怨言,满脑子合计的是如何尽快融入这个圈子。

第一集 与龙共舞 003 初见成龙

满脑子兴奋的王小虎折腾到凌晨才睡下,天刚亮的时候元彪爬起来出去买早饭,等他买了早饭回到家时王小虎已经起床,正站在屋内摆出一个姿势:双足平行开立,大约与肩部同宽微微屈着膝盖,足尖内扣。他的双手缓慢的进行着一些动作,看上去很慢很慢。

“阿虎,你身体刚好就开始练功了?”元彪将早饭放下说:“你这练习的好像不是师父教的吧?”

王小虎点点头停手说:“这个是我拜师前学的。”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应该是咏春吧?”虽然于占元主要教授关于京剧方面的动作,主要以北派功夫为主,但是并不阻碍元彪看出王小虎练习的是咏春,毕竟在广州、佛山一带教授洪拳、咏春拳等南派拳法的武馆也不在少数,见的次数多了,自然能瞧出门道。

元彪撇撇嘴不以为然的说道:“阿虎,不是我说你,你一个大老爷们练什么咏春啊,要说你还是练洪拳吧,刚猛有力才是男人练的。”

王小虎苦笑,这咏春只要练好了,哪有什么男女之别,前世他钻研咏春十几年深知其中的厉害,咏春是严咏春这个女人所创不假,男人练习的也不在少数,最知名的当属李小龙的恩师--叶问。

立足于实战角度出发的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化和人工化的拳术。其长处在于埋身搏击。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具有招式多变、运用灵活、出拳弹性,短桥窄马,擅发寸劲为主要特点,以大闪侧,小俯仰,耕拦摊膀,摸荡捋,审势记牢,曲手留中的手法,以搭、截、沉、标、膀、腕指、黏、摸、熨荡、偷、漏和“二字钳羊马”的身形步法为标志。凭借手桥肌肤灵敏的感觉,发挥寸劲力量的内家拳法,也有“近战之王”的美誉。

王小虎刚才练习的正是咏春拳的基础--小念头,它的动作招式不多,但它集中了咏春拳攻防的最基本的招式和手法,练好小念头各个招式动作组合,就能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小念头”作为咏春牌第一首拳套之称别具含义。

当年王小虎拜师之日,师父以告诫的语气对说:“小念头不正,终身不正;习武如是,做人如是。”

吃过早饭后,元彪说:“阿虎,你在家里好好休息吧,我去片场工作,中午的时候我会给你带饭回来。”

王小虎说:“阿彪,你回来的时候能不能帮我买一些稿纸和钢笔?”

元虎有些为难的说道:“稿纸倒是没问题啦,钢笔好像很贵。”

“呃。”王小虎倒是忘记了元彪现在每天的薪水只有可怜的五港元,除去两人的吃喝,估计所剩无几了。“那只要能写字的笔就行。”

“哦,好的。”元彪说完就拉门出去上工,房间内再度剩下王小虎一人,他经过短暂的休息后,起身继续练习小念头,小念头初期要的就是要柔、要慢,要慢慢体会;王小虎前生已经将小念头的要点熟练掌握,可是元虎这具躯壳却没有通过小念头来形成念力和寸劲,所以他不得不从头开始。

王小虎摆好二字钳羊马以轻松神态来练习,打完一套后的他浑身清爽,虽然动作还有些不标准,他却很满意,罗马不是一天能到达的,功夫也不能一天速成。

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王小虎都沉浸在小念头的修炼之中,一遍又一遍的纠正并重复着枯燥的动作,元虎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他如果想尽快打入影视圈,就只有增加训练,让身体恢复到重生前的巅峰状态。

临近中午的时候,元彪和三个人提着午饭回来,一进门就看到王小虎在卖命的训练,元彪放下午饭笑着说:“阿虎,元楼、元华来看你了呢。”

王小虎顺眼望去就看到长头发、大鼻子、身体健壮的成龙,当然此时他还叫元楼,与后世称霸影坛的大哥大相比,此时的成龙还显得有些稚嫩,浑身的打扮也显得格外叛逆,特别是那头长发,如果王小虎当初没有看过成龙年轻时的照片,一定认不出他。

成龙身后站着同样年轻的少年,王小虎知道他叫元华,也就是星爷自编自导自演的《功夫》中包租公,当然,现在的包租公还跟成龙一起在片场做龙虎武师,相信不久后他就会因为翻跟头出名而被李小龙挖去做替身了。

“两位师兄,你们怎么来了?”王小虎心头升起一丝的感动。

元楼摸摸大鼻子说:“下午没有片子,听阿彪说你醒了,我就跟元华过来看看。”

元华笑着说:“是啊,反正闲着也闲着,过来看看你,阿虎感觉怎么样?”

王小虎眼角有些湿润,被两位未来的巨星探病这绝对是种享受。

“多谢两位师兄挂念,我感觉好多了。”

元彪已经整理好餐具,将午饭摆好招呼道:“来吃饭喽,边吃边聊。”

今天的午饭比较丰盛,是三人发了酬薪后特地买来的。

王小虎的碗中被元楼、元华、元彪堆的满满的,让他有些不好意思,举着筷子说:“三位师兄你们也吃啊。”

元楼笑着说:“你身体刚康复,应该多补充营养的。”

元彪、元华也点头说是。闹的王小虎的眼泪差点再次流出,他低着头一点点吃着,并不是因为三人在未来是偶像明星给自己夹菜而激动,更多的是被这种师兄弟感情所感动。

“阿虎,你现在也知道努力了,我很高兴啊,以前我们师兄弟里边你最偷懒了。”元华说。

王小虎说:“我这次生病后想明白很多事情,以后坚决不会给师兄们丢人了,我会加倍努力的。”

元楼说:“这样就好,你早该努力了,阿彪跟我说你要当龙虎武师?”

王小虎使劲点头说:“嗯,师兄,师父传给我们一身功夫,不到片场混有些可惜了,何况我也不想跟以前一样让大家照顾着。”

元楼见王小虎如此说,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有这份上进心就好,我回头跟杰叔说一声,他这几天正忙着筹备《唐山大兄》的公映呢。”

王小虎心道果然如此,《唐山大兄》马上要公映了,那么《精武门》也快要开始拍摄了,到时候自己就有机会跟着瞻仰一下李小龙的风采了。

不过王小虎想的更远一下,他不会因为看到偶像李小龙就善罢甘休,他心中有自己的计划。

“师兄,这事就麻烦你了。”王小虎夹起一个鸡腿放在元楼的碗中。

这个动作离开引来元彪的怪叫,他拿筷子指着王小虎说:“元楼、元华,你们看到了吧?我就说阿虎现在开窍了,都懂得巴结人了!”

元楼、元华笑着说:“可不是吗,还懂得客气了呢!不容易啊!”

四人说说笑笑,仿佛又回到当年学艺时的光景,只是比当年的气氛要好许多,起码于占元不会让徒弟们进餐的时候说话,否则就会狠狠抽打一顿。

第一集 与龙共舞 004 创作《精武门》

元楼、元华又陪王小虎说了一会话就告辞离开,元彪也跟着出去,王小虎知道他们肯定出去玩了,叹口气后拿起元彪买来的纸和笔。

稿纸非常粗糙,远没有后世的A4纸表面光洁,拿在手中也感觉很磨手。笔是铅笔,这年头钢笔还是奢侈物。

铺开稿纸后王小虎陷入了沉思,《唐山大兄》是李小龙成名的开始,之后他就会跟嘉禾拍摄第二部经典功夫片《精武门》,王小虎还记着这部成名作的编剧是罗维和倪匡,当时的剧本编辑非常慢,都是随拍随编辑,而且所谓的剧本仅仅是一个故事大概走势,可以说非常的简陋,李小龙当年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这样的剧本很糟糕,拍摄出的影片没有票房保证。

李小龙也不止一次的为了一个好剧本而苦恼,更为了动作如何阐述自己截拳道的风格而暴跳如雷,所以王小虎的计划也非常的简单:手写《精武门》的完整剧本,并且制作出分镜头剧本,还要将《精武门》中的动作设计通过手中的稿纸和铅笔描绘出来。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习惯了使用电脑的王小虎发现用手写简直是种悲剧,好在融合了元虎一部分记忆总算能写出繁体,只是让他从右往左写稿子感觉很是别扭。

《精武门》描述的是1906年的上海滩,电影中李小龙饰演陈真。精武馆的创办人,陈真的师傅霍元甲逝世,陈回到上海一心想跟青梅竹马的师妹(苗可秀饰)结婚,回来却得到师傅逝世的消息,好不难过。日本人办的虹口道场派人来霍元甲的公祭,送上「东亚病夫」牌匾;陈真不甘侮辱,瞒着众师兄弟,独自将横额送回虹口道场,以一敌百,以「迷踪拳」及双节棍打败日本人;并且在公园内凌空踢碎「狗与华人不得入内」的告示牌。当时陈真身处在公共租界,精武馆上下知道陈真闯祸,力劝他离开上海暂避。就在临行前的晚上,陈真无意中发现精武馆有两个日本人派来的奸细,并且就是毒杀师傅的元凶。于是陈真杀了二人后,改变初衷,决定留在上海,找出杀死师傅的幕后黑手报仇。最终打探到是虹口道场的日本人干的,盛怒之下血洗虹口道场。而正在此时,道场的人找来了租借巡警,为了不拖累精武门,陈真英勇就义。

可以说,《精武门》是李小龙的经典代表作,这是在《唐山大兄》之后他又一次证明给世界他的价值所在,本片突破了以往功夫片狭隘的复仇主题,将影片上升到民族大义,以其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引起广泛共鸣。这是所有中国人喜欢这部影片,喜欢李小龙的最主要原因。

从王小虎这种后世人的眼光来分析,可能李小龙的动作不是很唯美,但是在当时那个大环境来说,李小龙的动作无疑是绝对具有冲击力的。

简简单单的一个故事概况用去了王小虎两个小时左右,并不是他记忆模糊或者忘记剧情,他脑中正在进行如何将几个版本的陈真故事串联起来。他一直在李小龙版还有甄子丹版的动作设计上纠结取舍,毫无疑问,甄子丹后来拍摄的电视剧版的陈真在动作上和观赏性还有实战型上都比李小龙的好一些,可是这种好仅仅是在李小龙开创了实战功夫的前提下进行加工。

如果说没有李小龙的精武门,单说甄子丹的精武门来说,甄子丹所塑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