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权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权力- 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早知道现在鬼跟你喝交杯酒!”毛云珠虽然还是嗔怪的口吻,但语气却柔和了许多,想来想起昔日的情分,微微有些心软。

“你们的洞蜜园呢?”陆铮虽然猜到了结果,却也抱着万一的希望问。

毛云珠指了指小屋外的录音机,说:“这不就是吗?整个洞蜜园,就剩它还是我们的财产。”

陆铮微微点头,脸色认真起来:“说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老板便叹着气,坐在陆铮对面,说起了这几个月发生的事。

陆铮刚刚走的时候还好,但渐渐的,公安口的人便好似盯上了洞蜜园,隔三差五的去找茬儿,搞的王老板生意一落千丈,在一个月前,洞蜜园有数名客人食物中毒,随即,县局查封了洞蜜园。

虽然到处托人送情王老板勉强逃过牢狱之灾,可县局一纸罚单便令王老板倾家荡产。

王老板和毛云珠商量过,知道广宁再也待不下去了,这才带着仅有的一点积蓄来到了乌山,租了这间小门脸维系生计,今天,是第一天开业。

“当时我们找过侯建军,可他根本就不管。”在王老板说起他俩境遇时,毛云珠恨恨在一旁插嘴。

陆铮默然,侯建军偶尔会来看他,但从来没跟他说过洞蜜园的事。

王老板叹口气道:“也不能怨侯局,他没根没底的,根本斗不过高志凯,这不嘛,高志凯马上就要去青龙干局长了,正的。”

在广宁,随着高志凯风头日盛,现在流传着一种说法,那便是当初陆铮也是被高志凯算计走的,而且现在陆铮,已经被一撸到底。

这说法虽然稍微消息灵通点的人便会嗤之以鼻,但在民间,却流传甚广。

王老板便对这消息深信不疑,看着陆铮,心里深深叹口气,陆局也难啊,当年陆局在广宁,高志凯蹦跶一下都难,便如同没了这个人似的,可陆局这一走,县局里根本就没人能压住他,现在高志凯已经是常务,主持县局日常工作,而且风传,马上就会调去青龙干正印局长。

由此可见,当初把他压得死死的陆局是多能耐的一个人,就是可惜啊,听说是站错了队。

“不说这个了,我炒俩菜去,陆局,今天我请客,你想吃什么就说,别看咱店面小,可那叫什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王老板站起来,笑呵呵的说。

陆铮点点头,说:“都行,老王,这样吧,你也别忙活了,有现成的小菜吧?上两碟,咱喝口?”

王老板笑道:“喝是一定要和陆局喝的,菜,也必须炒,您等着,我麻溜儿的,快着呢。”掀布帘,进了后厨。

看着坐在一旁闷不做声就是不进去帮忙的毛云珠,陆铮知道,她把洞蜜园被抄没全算在了自己头上,其实想想,本来也是,自己最少,也有八九成的责任。

“嫂夫人,你放心吧,回头我想想办法,给你们在乌山找个买卖干。”陆铮琢磨着说。刚刚好昌明电子准备外包食堂,前期共三个食堂,准备外包给三家餐饮公司,倒是可以交给王秋巴来做其中的一个,只要经营得当,能不被那两家竞争下去,利润,尤其是将来的利润,那必然相当可观。

毛云珠哼了一声,转身进了里屋,想来,不爱听陆铮说大话。

陆铮点了一颗烟,慢慢吸着……

第四十七章峥嵘渐显

香港,高楼林立,繁华难言,一栋栋玻璃帷幕大厦林立在这寸土寸金的购物天堂。

经历80年代初地产崩盘之后,香港地产界也正经历着新老交替的动荡,老牌地产公司纷纷退出历史舞台,新兴地产集团开始崭露头角,如昔日地产“大哥大”老牌英资公司置地,因为投资策略失误,在1983年债务激增到150。7亿港元,成为香港最大的负债公司,被戏称为“债王”。

华资地产集团开始兴起,争夺昔日英国人主导的地产市场,新旧更替的信号是如此之强烈,就好像,中英签署的对97年后香港前途之联合声明一般,英国人,终于放弃97年后对香港主权之要求,新时代,在徐徐拉开帷幕,这是个混乱的时代,也是个群雄并起的机遇时代。

香港西姆大酒店的会议厅内,面对着不时闪起的镁光灯,站在大屏幕前,陆铮自信的微笑着,随着投影大屏幕上幻灯片的变幻,陆铮阐述着乌山未来发展构想的蓝图,阐述着中央政府对乌山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宏伟战略。

王沪生就好像很普通的工作人员一样,站在角落,微笑看着这一幕。

和王沪生站在一起的则是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副社长闻可道,乌山代表团成员几乎没有人知道,两人是老同学,更是多年的挚友。

这里,是乌山市经贸代表团引资招商说明会的现场。

一名高鼻梁的英国记者突然举起了手,本次大陆招商会令香港媒体感到新颖的做法是,招商会现场遇到问题可以随时举手提问,这实在令人很惊奇,因为义务教育普遍现场应变能力较差,这已经渐渐成为香港舆论界的共识。

陆铮示意工作人员暂停了幻灯机,微笑伸手请举手的英国记者提问。

“陆铮先生,我是《新闻周刊》的记者,您一直在给我们讲述一个美妙的故事,听起来很振奋人心,但我想请问您,您对于新电子技术有什么了解?请问您知道什么是贵国所说的微型计算机吗?在您眼里,它和我们平时计算数目字的计算器有区别吗?”

台上台下,立时一片哗然,很明显,这个英国人是来捣乱的。

委实,去年中英签订联合声明,声明中,英国人放弃97年后对香港的主权要求,这在英国国内激起了强烈的反对声,很多在港的英国人包括很多香港华人更是对此极为不满,要求英国政府对大陆采取强硬态度的抗议浪潮一直便没有平息。

这个英国记者,自也是在借机生事,想羞辱来自内地的官员。

已经有酒店工作人员走过去,准备清他出场,这时陆铮示意工作人员不用紧张,笑着说:“没关系,虽然这个问题和今天的招商会无关,但我可以回答。”

英国记者用中文提问,陆铮反而冒出一句熟练的英文,令场下的记者都是一呆。

接着,陆铮便微笑着说:“我用英语回答,应该能更清晰解释您说的Microputer的概念,其实,我个人认为,用你们的定义称其为PC更为贴切,也就是personalputer的缩写,没错,这种体积微小的计算机可以称为个人计算机,是面相个人的产品,而不仅仅是大企业才需要的强大计算能力的计算系统。”

“对个人计算机我了解不是很多,但我知道,它有着超强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一种交互操作界面的系统管理它的硬件资源和各种人造程序,这就是个人计算机的核心软件部分——操作系统。用字符方式对其下命令的操作系统中,现在比较流行的是DOS系统,但我觉得,如苹果公司刚刚推出麦金塔电脑操作系统和微软推出的窗口1。0等等图形操作系统,才是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未来,我也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个人计算机会深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工作娱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台下记者都听得傻了眼,现今便是站在信息最前沿的新闻人,对个人电脑有深入认识的人很少。操作系统是什么,在场的记者没几个人能搞清楚,至于陆铮提到的苹果很多记者还知道,但微软?又是什么公司?非业内人士,实在是一头雾水。

陆铮这时又笑着说:“因为我是从事行政的,对个人计算机的理解很粗浅,但也绝不会把个人计算机当成仅仅能计算加减法的计算器。当然,其实两者从本质上,是相同的,计算器,同样可以看做是计算机的一种。”

“总之请这位记者朋友放心,您虽然看起来也不懂个人计算机和计算器的区别,但因为这不是您擅长的领域,所以无可厚非。而我们内地行政人员同样绝不会外行领导内行,您的担心没有必要,我们绝不会把个人计算机用计算器的价格销售给您!”

台下一片哄笑,有人鼓掌,显然很多记者对这位机智幽默的内地官员产生了好感。

英国记者脸色阵青阵白,慢慢坐了下来。

在笑声中;陆铮说:“OK,这个问题到此为止,下不为例,希望下面的问题能紧扣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如果有朋友想了解我个人的情况,完全可以私下给我做个专访!”

在充满善意的笑声中,掌声更加热烈起来。

王沪生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一幕,在他身边,闻可道诧异的说:“你们乌山,竟然还有这种人才?我们分社常年同海外人士打交道的同志,跟他比,也颇有不如。”

王沪生终于回过神,笑了笑,“是呢,以前我也没觉得,你知道他外号叫什么吗?叫陆杠头!再看看现在的他,这个外号,真的很讽刺吧?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三人成虎,不招人妒是庸才啊!”

杠头?闻可道目瞪口呆,好一会儿,终于缓缓点头,目光,又看向了台上的陆铮。

……

西姆酒店1205号房,陆铮正同王沪生商量明天拜访荣亨集团董事长蔡荣天的安排。

市委副秘书长、外事办主任高燕燕也在,此外,还有陈三水以及外事办、宣传部的几名干部。

茶几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房内,也是烟雾缭绕。

高燕燕有些厌恶的去开了排风扇,除了她和陆铮,这屋里的全是大烟枪。

高燕燕四十出头,很优雅的一位女干部,也很有些小资情结。本来,对陆铮这个大老粗她是不怎么看的上眼的,但发布会上陆铮的表现,令高燕燕为之折服、刮目相看之余,突然就觉得陆铮文质彬彬起来。

此时高燕燕就笑孜孜的对陆铮说:“陆主任,你真该接受《人物》这本杂志专访的,这本杂志很客观、很正面,和你想的不一样。”

招商会结束,还真的有杂志来寻陆铮做访问,陆铮自然婉拒,现今的年代,在香港出这种风头,不好。

笑了笑,陆铮没吱声。

这时有人轻轻敲门,进来的是安全局的负责同志李科长,他手里拿着个大红请柬,送到了王沪生面前,“王市长,送请帖的自称是黄河实业董事长祝文同家里的管事,在外面等着您呢,楼下也有车,邀请您过去。”

祝家?陆铮的目光不禁闪了闪,前生的许多往事突然就涌了上来,一个高高瘦瘦的男人身影,仿佛挥之不去。

那边厢,高燕燕诧异的问道:“王市长,您跟祝文同认识?怎么没听您提过?”黄河实业,现今也算香港一等一的大集团,以房产为主,在地产市场,实力在前三之列。

王沪生看着请柬,却是轻轻叹了口气,“算是世交吧,小时候在一起玩过,这么多年了,以为早忘了我呢。”

又对高燕燕和安全局那位负责的科长说:“你们怎么看?我要不要去?”

高燕燕睁大眼睛:“当然要去,这可是个好机会,能和黄河实业搭上线,是大好事。”

王沪生就看向了安全局的负责同志:“李科?不违反纪律吧?”

李科长忙连连摇头,现在不是改革开放前了,没那么多条条框框。

王沪生就笑着起身,招呼陆铮道:“陆主任,你有没有时间,陪我走一趟?”显然,经历过文革,他是很谨慎的,单独去赴宴的话,怎么都感觉不大好,有人陪着去,心里才踏实,也符合外事纪律。

陆铮微笑颔首。

高燕燕脸上,则微微露出失望之色。

陆铮笑着说:“王市长,我看,高秘书长也应该去,您是私人聚会,我和高秘书长借光看能不能谈谈公事,咱乌山外事办,也需要广交朋友啊。”

王沪生便笑着说:“对,对,是我考虑不周,小高啊,你也一起去。”他这个副市长,实在是谦逊的很。

高燕燕这才转忧为喜,感激的看了陆铮一眼,外事办,如果能和这类国外大集团打好关系,也算工作能力的一方面。

第四十八章风雨突来

金碧辉煌的三层别墅,蔚蓝的游泳池,松软翠绿的草坪,远方,隐隐可见维多利亚海湾的璀璨夜景。

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明白在香港,为什么半山区的豪宅这般受富豪追捧,而且,几乎成为了上流社会和普通富豪的分水岭。

在各种器皿令人眼花缭乱的小宴客厅,祝文同设宴款待了王沪生、陆铮和高燕燕。

菜都是上海家常菜,如此才更显厨师手艺,一个简简单单的蒜泥生菜,那蒜泥的火候,生菜的质感,嘴里一放,便能明显感受到和外面餐馆的不同。

祝文同三位夫人均在,令高燕燕暗暗咂舌。

香港在1971年才开始实行《1970年婚姻(修订)条例》,结束了香港男性根据《大清律例》纳妾休妻的时代,废除纳妾制度,改为实行一夫一妻制。

但在71年以前的妾侍,按照70婚姻条例,仍旧承认她们的合法妻子地位。

祝文同的这三位夫人,便都是受到香港法律保护的祝文同的合法妻子。

三位夫人徐娘半老,但风韵犹存,举手投足,轻言慢谈,依稀可以领略到她们当年的风姿。

到用餐时,二夫人和三夫人回避,留下了大夫人陪同客人用餐,想来应酬事宜,人家早有一定之规。若不是今日是祝文同幼年好友拜访,三位夫人也不会同时出现,实际上这几年。外界社会,已经很难见到三位夫人在一起的情景了。

陆铮并不怎么说话,只是听着祝文同和王沪生忆往昔峥嵘岁月。

倒是高燕燕不时插嘴,把话题往乌山的发展上引,幸好,祝文同看起来并不反感,倒饶有趣味的问起了乌山的情况。

高燕燕自然卖弄口舌,把乌山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前景吹的天花乱坠。祝文同眼里闪现的智慧光芒令陆铮知道,高燕燕那点小心思,在祝文同眼里必定无所遁形。

但祝文同,只是微笑听着,并没有因为这个黄毛丫头在自己面前班门弄斧而有丝毫不满。

陆铮心里,也不由叹口气,祝文同真是好涵养,更是好城府。

说起来,前世在商场上,陆铮同祝家交过手,主要交手对象便是祝家派出开拓大陆市场的代表,祝家大公子祝明泽。

结果不言而喻,前世从骨子里散发黑暗气息的陆铮凭借主场之利,几乎将祝明泽生吞活剥。

甚至,陆铮还占有了祝明泽的三级明星情妇,只是为了满足彻底击溃祝家大少爷的荣耀感。

祝明泽,其实是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