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权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权力- 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胡德利皱了皱眉头,便起身拉开了门,对正训斥叫服务员闪开的一个酒糟鼻青年喊道:“小段,大呼小叫的做什么呢?”

段公子猛然见了胡德利,便是一怔,脸上立时浮出笑容,“胡哥,是您啊,怎么今天这么闲?”

胡德利皱眉道:“谁是你胡哥?”这个姓段的青年有名的不成器,京城贵胄子弟,都不大看得起他,尤其是段公子贴上去混的那个小圈子,拿他当耍物一般,但在外面平头百姓来说,段公子自然是顶天的大人物了。

听胡德利训斥,段公子陪着笑嘿嘿道:“对,是胡总,胡总,您,您和谁来的?”说着话,才猛的省起管婕刚刚说过,这包厢里是管婕的亲戚,不由脸上一阵狐疑,看了管婕一眼,心说莫非她在扯谎胡说,她本来,不是这屋里的?

胡德利不耐的说:“我跟谁来的还要跟你汇报?你该去哪去哪,小铮在里面呢,他不喜欢听人闹。”

“啊……”段公子吃了一惊,说:“陆哥,不是,陆局长在?”随即脸上谄笑道:“胡总,我进去问候一声?”此时,早把管婕抛到了一旁。

“改天吧,有机会。”胡德利随便敷衍着。

段公子忙说是、是,眼见胡德利轻轻开门,请管婕进屋,段公子额头立时冒出冷汗,包厢门的关门声令他心里猛地一跳,再不敢逗留,急匆匆而去。

“段XX的孙子,唉,他整天就丢祖宗的脸,段老走得早,不然,也得被他气死。”胡德利进屋,无奈的摇头。

陆铮笑着对管婕说:“你呀,简直麻烦制造者,整天怎么就招蜂引蝶的?”

管婕脸色一白,说:“真,真和我没关系,我都躲着他呢。”

胡德利在旁边打哈哈道:“管小姐,小铮是夸你漂亮呢,快坐吧,吃饭。”

管婕坐下,心中却是惊惧难言,本以为铮子已经够神秘了,但现在看,自己还不够了解他。

隐隐的,管婕现在能猜到陆铮到底是什么家庭出身,但越是这般,反而更令人不可思议,红色家族子弟,怎么会在海外拥有着庞大的资本?能感觉得到,几千万的电影公司,陆铮只是买来玩玩的,可想而知他现今在海外可操作的商业集团多么强大,这个年青人,越来越像是一团迷雾,不可捉摸。

第六十一章知名人士

国贸大厦的一家咖啡屋里,陆铮听着程明远说话,只是微笑点头。

乌山人代会召开在即,程明远作为人大主席团秘书长,正忙着筹备会务,陆铮同样也是人大主席团成员之一,刚刚两人聊起这次人代会的事情,程明远突然话锋一转,便说起现今中央对人大工作的重视。

从今年年初,冀东全省开始在乡镇一级人大设立主席团和常务主席,从中央到省委的文件,都可以看出人大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程明远讲道,在同省委主要领导汇报乌山人大工作时,他提出了希望能有年轻的同志进入人大常委班子,并且点了陆铮的名。

本次乌山人代会后,程明远应该便能摘了代理主任的帽子转正,看得出,受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鼓舞,他对人大工作充满热忱,很想干出一番名堂来。

“在人大,比在政府工作更有挑战性,而且,也比较适合你搞试验田,是不是?人大能立法,你政府行吗?铮子,过来吧,咱老哥俩一起,能干点事,是不是?”程明远苦口婆心的劝着陆铮。

人代会后,陆铮工作发生变动是必然的,他已经辞去了统战部部长一职,估计也会被免了政协副主席,传闻是会被任命为副市长。

程明远,倒更希望他来人大干副主任,但是心里也知道,自己的说服力不够,比起人大副主任,对于很多人来说,副市长的诱惑力更大。

作为周涛的左膀右臂,被任命为副市长也是水到渠成,而且,肯定会受到重用。

不过程明远也收到风,陆铮的处境也并不是太好,在拟任命陆铮为副市长的同时,冯贵平也准备免了他的财政局局长一职,大概冯贵平心目中有更合适的人选。

来乌山快一年时间了,看来经过谨慎的观察之后,冯贵平开始进入角色,准备全方位的接管这个特区,就好似,他在鲁东时一样。

见陆铮一直不置可否,程明远无奈的道:“得,你回去认真考虑考虑。”陆铮就这点好,不会表面上敷衍你说好好没问题,私下组织谈话,却搞个不了了之,如果陆铮点了头,那事情肯定就算定了下来。

陆铮笑了笑,说:“我呀,还能不能在乌山立足都难说,冯贵平就和省里杜省长说我风头太盛,我看他早晚要把我挪走,所以说,程大哥的美意,我心领了,看情况吧。”

程明远了解的点点头,“那就再看吧,不过有事情,老哥哥一定帮你。”

陆铮没吱声,只是慢慢给程明远加了一勺糖,程老大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是真没把自己当外人。

程明远又诚恳的说:“不管用的上用不上吧,有事情你就同我讲。”陆铮年纪轻轻就能走到这一步,说没有背景也可能,毕竟这是个特殊的年代,但估计还是有背景的可能性更大,最起码,要有上级领导赏识。

陆铮轻轻点头:“谢谢程大哥。”

程明远笑了笑,想说什么,突然就对着窗外努了努嘴,说:“朱宝忠两口子。”

两人坐在咖啡屋靠窗座,却见外面宽阔气派的走廊中,朱宝忠和赵学华刚刚走了过去,赵学华拎着大包小包的,看来是和丈夫一起逛商场呢。

陆铮看了眼,没吱声。

程明远说:“王少强的案子不知道他沾边没沾边。”

这又是很私密的话题了,毕竟便是多亲近的关系,身为市一级国家干部,聊同事可能牵涉的腐败问题还是很忌讳的。

陆铮摇摇头,“谁知道呢。”

纪委监察局里王少强案子的进展陆铮大体了解,可以说阻力重重,王少强只交代了帮几名民办教师转正收受贿赂的事情,对其他的,一概不谈,看来,心里很有底。

昨天,冯贵平听取市纪委汇报工作时同马华书记打了招呼,认为这个案子两个多月了,既然没有新线索,也是时候结束调查移交司法部门进行追责了。

江海燕,也不可能一直硬顶下去。

程明远有事先走了,陆铮又让服务员续了一杯,翻看桌上杂志,翻了几页,就看到了姚启立的专访,陆铮笑了笑,倒也津津有味的看了下去。

身边脚步声响,有人坐在了陆铮身侧茶桌,服务员过来招呼,旋即,陆铮听到熟悉的男女声音,这才抬头,隔着过道,坐的却是朱宝忠和赵学华。

朱宝忠显然早就看到了他,也没打招呼,赵学华更是脸色铁青,偶尔看向陆铮的目光就好像恨不得吃了他。

“听说,有人想借题发挥鼓捣事,我就说,这类人迟早会完蛋。”朱宝忠话是对着赵学华说的,但自然,是说给陆铮听。

陆铮没吱声,转头继续喝咖啡。

想来朱宝忠只是听了些添油加醋的传言,也未必真当真,毕竟,看起来自己和他八竿子打不着,费力不讨好的背后鼓捣他作甚?

不过随着王少强彻底失去人身自由并且被长时间的调查,外面便有传言说朱宝忠可能和王少强的案子沾边,这令朱宝忠前阵子有些压抑,局里又恰好卡了他一个专项,准备列入明年的预算,朱宝忠自然以为是自己趁机给他上眼药。

现在,他应该也知道王少强的案子马上就会结案,自然一吐胸中抑郁之气,看到自己,便冷言冷语起来。

他大概也收到风了,自己可能会被调任副市长,明调暗降,职权会被冯贵平限制,自然觉得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了。

喝完咖啡,陆铮继续翻阅杂志,一直等朱宝忠两口子离开咖啡屋,陆铮也没有动地。

……

姚启立最近意气风发。

今天,竟然有美国媒体来采访他,说是准备做个专题,主要便是请中国新生代成功人士聊一聊中国社会的现状。

显然,自己已经成了中国新生代形象的代表。

采访在五洲大酒店金碧辉煌的总统套房进行,看着金发碧眼的美女记者,姚启立就一阵心痒难搔,采访结束,一定看能不能约她吃个便饭,听说美国女人,是很随便的,能一起共进晚餐,便有很大的机会和她上床。

虽然姚启立这阵子出尽风头令姚二柱极为生气,但姚启立已经不大在乎这个堂弟的感受。

不止乌山,便是在南方特区,姚启立的形象也登上过杂志封面,被很多媒体誉为中国律师的开拓代表人物之一。

这种在聚光灯下的感觉特别好。

而且,有中央领导下过批示,要有言论自由,要允许不同意见的表达,要保护社会知名人士,这是我们优秀的社会资源。

姚二柱?见鬼去吧。

不过接受外国媒体访问,姚启立还是很谨慎的,说起改革开放,说起社会现状,姚启立自是大唱赞歌,略微提了一点不足,随后就马上补充,“我相信在执政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小困难,我们社会的各阶层会不断进步,政治架构也会不断进步,最终,会开辟出一条不同与西方模式的现代文明之路。”

美女记者碧眼眨呀眨的,好似不太满意姚启立的答案,眼珠转了转,问道:“姚先生,您是以言辞犀利著称,是乌山最有名的批评家和最有名的律师,听说前不久您还为了一名地方官员批评乌山党的纪律机构,您认为,这名官员是被违规操作调查,是吗?”

姚启立点点头,说:“是这样的,我们政府官员贪墨的情况是很少见的,但是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有时候互相之间走动拿些烟酒很寻常,当然,这种做法肯定不对,既然违法了,理应问责。但同样,我觉得中国法制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益,这就值得我们深思,不能用违法的手段来侦办违法,这就是我批评监察部门少数干部的原因。”

美女记者微微点头,用笔唰唰的记录着什么。

第六十二章沙家浜

“啪”,马华将一份报纸的传真摔在了桌上。

这是他托朋友找到的报纸,是新加坡一家发行量不错的华文日报,在报纸上,有一篇对中国新生代律师姚启立的专访,引用的洛杉矶一家媒体的采访实录。

在这篇专访里,姚启立称乌山纪委用违法的手段侦办案件,而且,这是一贯的常态。

两个小时前,马华接到省纪委张书记的电话,这才知道有这么篇专访,张书记在电话里,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马华踱着步,慢慢压下心中怒火,随即拿起电话,按了几个号,不大一会儿,那边就接通了。

“海燕,是我,马华,你这样,王少强的案子,抓紧办,对,对,继续查,冯书记那里,我去沟通,对,对。”

挂了电话,马华又想了想,又拨了个号。

……

外面天寒地冻,乌山饭店里却是温暖如春。

乌山市第六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从1月8号起召开,代表们多被安排住进了乌山饭店或工人文化宫宾馆。

市区内代表不安排住处,此外因会议工作需要,人大主席团成员均住进了乌山饭店。

陆铮和朱宝忠大概都没想到,两人会被安排住进一个标间。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按照冯贵平提议,人大主席团住宿按照先后顺序安排房间,原则上,自也不会有干部三亲两好抱团住宿,安排和谁一个房间便和谁一个房间就是,表面上,大多一团和气,看不出什么矛盾。

偏偏陆铮和朱宝忠是前后脚报道,陆铮自不会提出换房,朱宝忠却也坦然处之。

或许,现在看陆铮的落魄样子倒也觉得是件趣事吧?

虽然人代会刚刚开始,但实则一些人事变动大多透出了风,尤其是陆铮这么瞩目的干部,关心他动态的人自然不会少。

陆铮已经被免了政协副主席,而且,安排的新职务并不是原来人们猜测的副市长,而是市人大副主任。

虽然有一种说法,说是陆铮主动要去的,但谁会相信?好好的副市长不干,去干摆设一样的人大副主任?

财政局新的党组书记已经任命,只等这次人代会周涛提名其为局长候选人并获得批准了。

还有人说,这也是陆铮向周涛和冯贵平主动请辞,谁信?

看着静静坐在桌前翻看法律书籍的陆铮,朱宝忠若有所思,听说来着,陆铮在读大专法学专业呢,看来,陆铮倒是真的在拼命啊,一个大老粗,硬要学成秀才,为了一纸文凭,付出的辛苦是旁人的十倍吧?

门突然被轻轻敲响,进来的是周涛,对朱宝忠笑着点点头,就对陆铮说:“来,聊两句。”

朱宝忠看着陆铮背影,便摇了摇头,其实这个杠头,走仕途,还真是很艰难吧?虽然运气挺好,应该也有些背景,但粗人就是粗人,得罪人都不知道,现在看,周涛都不保他了。

或许过个一两年,特殊年代特殊背景被无限拔高的他,便同文革中那些异军突起的新贵一样,化为流星,从政坛上消失。

外面过道中,周涛皱着眉,深深叹口气,说:“你呀,事先怎么不跟我商量商量。”陆铮最近的两个动作令他特为不解,一是陆铮主动要求去市人大;二就是陆铮突然辞去财政局局长的职务,而且,是先同冯贵平谈,其后才找的他。

陆铮笑了笑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咱们其实在乌山为了什么?还是想做些事吧?和老冯对着干,对你,对我,对老冯,是个三败俱伤的局面,咱们退一步,他总不好追着打。”

周涛点点头,这倒是真的,最近老冯为怎么安排陆铮发愁呢,总不能只给陆铮挂个人大副主任的职务。

而且按照宪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所以,要安排,还得给陆铮安排党务方面的工作,这就不得不令冯贵平犯愁了。

冯贵平好似准备任命陆铮为市综合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抓特区各项改革的具体工作。

不过,周涛看了陆铮一眼,说:“你真是这么想的才好。”总觉得,陆铮并不是简简单单退一步的问题。

陆铮笑了笑,说:“也有点累,去人大避避风头。”

在周涛手底下,便不可避免要站队,要和冯贵平打擂台,要充当周涛的马前卒,陆铮便是要借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