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她黑黑的一张脸,脸上全是暗红的血道子,上下嘴唇都没有了。
露出两排布满鲜血的牙齿。
两只手十根手指,露着白骨,那样子恐怖至极。
清灵道姑问道:“你怎么这幅模样,看来你死的很惨啊!”
老女人咬牙切齿的说道:“是啊,我本那个畜生还得惨啊,这是他给我用了最恨的毒药,我临死前难受之极,先是在脸上用力地乱抓,然后啃掉了我两手上的手指头,又咬掉了自己的上下嘴唇,受尽折磨,才死去。”
清灵道姑摇了摇头:“那你倒说说没你是谁啊?”
老女人叹了口气:“我叫黄六娘,江湖人称‘黄蜂尾后针’。”
清灵道姑点了点头:“啊!失敬啊!您就是黄六娘啊。
我的尊您一声前辈啊!”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希望各位多多留言,我可以考虑加更的。
第八十三章 黄紫
黄六娘却摇了摇头:“惭愧啊,我算什么前辈。
不过是个绿林女子,一个盗墓贼,不过是有些手段吧!”
清灵道姑说道:“你老人家也算是修练之人,怎么落得这步田地?”
黄六娘叹了口气:“这就要从我收那个徒弟开始了。
当年我带着一帮响马子各处盗墓,虽没有大富大贵,可也是啸聚山林,大碗喝酒,大称分金。
何其爽哉!
可是后来解放了,整个中国一片红。
我们的好日子也算是到头了。
我就解散了我的队伍,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我也远走他乡,在云贵高原的一个偏远山区,重新过我的生活。
后来文革开始,四处都是那些疯了般的人们,到处是挨批斗的人。
那日我在县城赶集,无意中遇到了一个弃婴。
那是三九隆冬,虽然不如北方这般滴水成冰的寒冷,可是也是寒手冻脚。
那弃婴已经哭得没有了力气,浑身发紫,看样子就要冻死了。
我这一辈,发丘,掘冢没干什么好事,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善心大发,就把那个弃婴带了回去。
后来才知道,这孩子的父亲被批斗致死,他母亲生下他,就自缢而亡。
可怜着孩子无依无靠,我也是无人陪伴,就当自己亲生一般的养了起来。
长到一十二岁,这小子竟然身手灵活,骨骼精气。
我也是怕我这一身的本事失了传,所以就把这‘黄蜂尾后针’和这发丘掘冢之术悉数教给他。
没想到这小子竟也是这方面的奇才,只是个三五年的功夫,尽得我的真传。
有技在身,难免心痒,他就出去闯荡江湖。
不想竟然和一个倭人后裔沆瀣一气,两个人联手盗墓。
我向来对倭人心存恶念,所以不喜。
可是这小子不以为然,依旧我想我素。
我动了真火,要收回我的技艺,这小子竟然哄骗与我,说不在和那倭人联手,只在家中侍奉于我。
也该是我的冤家,也是我这辈子的发丘掘冢的报应。
这小子竟然给我用毒,开始时缓用,我日渐身体虚弱,待我发现之时,已经晚矣。
又中了烈毒,就成这幅模样。
我临死之前曾发誓,做鬼也会索其性命,定不饶他。
没想到他全然不念养育之恩,不仅毒死我,还要把我的尸骨至于丧地,封了我的魂魄,让我永世不得翻身。”
说到这里,黄六娘老泪纵横,眼中流出串串血珠。
清灵道姑口年道号,摇头说道:“今生孽,自是前世缘。
如今这样,你又能怪得了谁?”
黄六娘止住哭声,咬牙道:“怪谁!
我自然怪这个无情无义的畜生。
你可帮我找到失守,脱出丧地。
重新埋葬,我便有法力,就可报仇。”
清灵道姑摇了摇头:“这冤冤相报何时了。
更何况他深具邪术,也未必就怕了你,一个不好你在弄个魂飞魄散,岂不更加不妙?”
黄六娘叹了口气:“哎!
也是啊!
恐怕也是前世欠他的,这一世都还了。
你是个出家人,定是慈悲心肠。
可不可以帮我个忙?”
清灵道姑点了点头:“其实说起来,家父也与您颇有渊源,当年啸聚山林中也有家父这么一号。
虽不是什么光彩之事,可是也事实,不可辩驳。
您有什么事情,我昨晚辈的在情在理都应该帮忙的。
您说吧!”
黄六娘说道:“我希望你可以帮我找到我的尸骨。
重新埋葬。
至于报不报仇的事情,到时候再说吧!”
清灵道姑点了点头:“寻找尸骨,这事情我一定帮。
之后的事情。。。。。。
你自己斟酌吧。
不过你的那个徒弟叫什么名字啊?”
黄六娘说道:“我给他起名叫做黄紫。
正式取他被遗弃之时。
脸色冻紫之意。”
清灵道姑说道:“那他身上的邪术,也是你传授的?”
黄六娘摇了摇头:“那倒不是。
我只传了他‘黄蜂尾后针’,不过我的针虽带毒的,可是我没有把解毒药的配方教给他,所以他的针是不应该带毒的。
之后那些邪术,是他和那个倭人在中原一带发丘时候,找到了一个,修炼邪术之人的墓,在里面找到了一本书,之后就和那个倭人一起修炼。
不过到底是什么样的邪术,我也不是很清楚。”
清灵道姑点了点头:“好吧,你也进到我的拂尘里吧。
我一定帮您找到您的尸骨。”
黄六娘点了点头,身形一晃,进到了拂尘之中。
清灵道姑收拾了一下,把两个小坛子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又放到了原来的地方。
在小庙的周围用石头摆了一个简单的五行阵。
又把小庙转动了一些,在正对着小庙很远的地方有个树林,清灵道姑在树上挂了一个很小的八卦镜。
这些都是抑制这个妖庙的妖气的。
做完了这一切,清灵道姑才离开这个地方。
知道这一切,让清灵道姑对于黄紫这个人有了初步的认识。
可是对于他的邪术,到底有多厉害,还不能完全知道。
不过那“黄蜂尾后针”就已经很厉害了。
清灵道姑说完了这一切,几个人都点了点头。
心里一直猜测的这个用针之人,终于浮出水面。
这也是对那些人得最明确的一个了解。
不管怎么样,知道对方的情况更多了。
可是周勇似乎更加关心刚才的事情,问道:“清灵道姑,刚才你去追的那哪些邪物,也是受那个黄紫的控制的吗?”
清灵道姑却摇了摇头。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希望各位多多留言,我可以考虑加更的。
第八十四章 八臂哪吒城
周勇继续追问:“那刚才的邪物是什么?”
清灵道姑看了看后面的大玻璃窗,指了指外面:“就是那个了!”
大家都回头看去,在后院中有一丛茂盛的芭蕉树。
芭蕉树的后面是一个游泳池。
周勇眨了眨眼睛:“可是那里没有什么啊?
只有一丛芭蕉树和一个水池。
难道会是他们?”
清灵道姑点了点头:“不错,就是那丛芭蕉树。
成了精,成了祸害。”
几个人倒吸一口凉气。周勇眉头一皱:“不会吧!
这丛芭蕉树和那个水池可都是父亲当年兴建见的。
是应对风水位修建的。
正所谓风生水起,他们可是功不可没啊!
有怎么会成了树精呢?”
清灵道姑点了点头:“不错,当您修建这座宅子的时候,周老先生确实仔细勘察过风水,这一点无可辩驳,而且以周老先生的造诣。
这座阳宅的风水是极好的。
这京城,本就是‘八臂哪吒城’。
鸟瞰京城,正方正圆,外环内环。
正应对这八臂哪吒,正是极致风水。”
小乱接口说道:“清灵道姑,若是您不嫌麻烦,可不可以把这所谓的八臂哪吒城说一说呢?”
清灵道姑笑了笑:“这又何难,反正现在下着雨,不方便整治那孽障。
我就给你们讲讲故事。”
几个人都很高兴,清灵道姑清了清嗓子,讲起了北京最初造城的故事。
话说北京城的修建,是明朝初年的事。
那时的皇帝是燕王朱棣,也就是永乐大帝。
他在永乐四年,下令开始修皇城和宫殿,分遣了大臣到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等地去采木材。
到用了十四年,又集议营建北京全程。
传说当时,燕王手下有两个军师:大军师叫刘伯温,二军师叫姚广孝。
燕王命令他们设计北京城的图样。
他俩领了旨,就出去察看地形。
他俩来到城中心,从南到北划了一条线。
然后两个人背对着背站在这条线上,一个往东走,一个往西走,各走五里地,就算城边。
走完之后,按照他们走过的地方又划一条线,和南北那两条线相交,形成一个十字。
然后他们两个人又背对背的站在十字上,一个往南走,一个往北走,各走七里地,就算南北城的边界。
他们就按这个里数画了一个框子,然后各自回去了。
第二天,两个人又出来了。
大军师刘伯温心想:城地已经步量好了,该画图了。
这图要是画出来,可是一份头功。凭我大军师的本事,怎么也比你这二军师强得多。
因此画图这事不能一块做,还得各画各的。
二军师姚广孝也想:我和你刘伯温在一起,我画出来,别人也说是大军师的本事。
我不能和你在一起画。
两个人走到一起,刘伯温就对姚广孝说:“姚军师,咱们地方也步量好了,该画图了。
我看咱们分开,各想各的主意,七天以后,在这里见面。
到那时候,咱俩背对背坐着,当场各画各的,你看怎么样?”
姚广孝一听,正合他意,就说:“行啊,大军师说得有理,就这么办吧。”
两个军事就分开了。
刘伯温住在东边。
他回去以后,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脑子里老想着这画图的事。
可是想了三天,也没想出个道道来。
姚广孝住在西边,他回去以后也是吃不下睡不着,老琢磨这北京城该画个什么样子。
他们两个人各想了三天,谁也没有数。
后来,两个人都熬不住了,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刘伯温睡着睡着,好像听见有人说话。
他仔细一听,这话音好像是“照着我画,照着我画”。
醒来一看,什么也没有。
姚广孝呢?睡着睡着也听见有人说话。
仔细一听,话音也是说“照着我画,照着我画”。
可醒来一看,什么也没有。
一晃又三日过去了,剩下最后一天,得到现场画图了。
大军师刘伯温走出家,脑袋沉沉的,一路走一路心里还琢磨。
忽然,看见有一个红孩子在他前面走着。
他走得快,这孩子也走的快;
他走得慢,这孩子也慢。
他想,这红孩子到底是谁呢?
就赶紧追了上去。
二军事姚广顺往前走,也看见一个红孩子,也是在他前面走。
他走得快,这孩子也走得快;
走得慢,这孩子也慢。
于是,他就紧紧追着这个红孩子。
两个军事追着追着就碰到一块去了,在一看,正好是原来约定的地方。
刘伯温说‘现在咱俩可以分头画了。’
姚广孝顺口答应着,两个人就背对背的坐在地上,刘伯温面向东,姚广孝面向西。
两个人拿出纸来,铺在地上就开始画了。
他们凝神静思,看着画纸。
忽然两个人的眼前同时出现了那个红孩子的模样:头上梳着小抓揪,半截腿露着,光着脚丫,穿的还是红袄红裤子。
这近红袄很像一件荷叶边的披肩,肩膀两旁有浮镶着的软绸子边,风一吹真像是几条臂膀似的。
两个人一想,这不就是八臂哪吒么?
两个人同时一阵高兴,可谁也不言语,都各自照着画了。
刘伯温这边,先照着从头画起,然后画胳臂,画腿。
一笔一笔全画下来了。
姚广孝呢?也从头照着画,可画到最后,来了一股风,把哪吒的衣襟吹了起来,他也就随手一笔画了下来。
画完了,两个人手递手交换了图样。
姚广孝拿起大军师的城图,刘伯温拿起二军事的城图。
两个人一看,同时笑了起来。
原来,两张图全一样,都是八臂哪吒城,只是姚广孝这边,在西北角上往里斜了一块。
姚广孝要刘伯温讲讲怎么叫八臂哪吒城?
刘伯温说:“这正南中间一座门,叫正阳门,是哪吒的脑袋;
瓮城东西开门,就是哪吒的耳朵;
正阳门里的两眼井,那就是哪吒的眼睛;
正阳门东边的崇文门,东便门,东面城的朝阳门,东直门,是哪吒的半边身子的四臂;
正阳门西边的宣武门,西便门,西面城的阜成门,西直门,是哪吒那半边身子的四臂;
北面城的安定门,德胜门,是哪吒的两只脚。”
姚广孝又问:“那么,哪吒的五脏呢?”
刘伯温忙说:“那皇城就是五脏。”
姚广孝还想问什么,刘伯温一看这架势,知道他想找茬儿,忙拿起图,指着姚广孝画斜的地方,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城哪能斜一块呢?”
姚广孝说:“大军师有所不知,哪吒的图形就是斜的。”
两个人争来争去,只好拿着图样去见燕王朱棣。
燕王朱棣一看,正是八臂哪吒城,说:“好!你们不愧是我的军事。
刘伯温画的方方正正,还是当大军师。
姚广孝画的斜了一块,还是当二军师。”
刘伯温说:“那修城时,以哪个为准呢?”
燕王指指图说:“东城照你的修,西城照姚广孝的修。”
就这样,动工修起城来。
修成之后,一看姚广孝画的斜了的那一笔,正好是德胜门往西到西直门这一块。
直到今天北京西北面的城墙还是斜的,缺了一个角呢。
清灵道姑的故事经完了,几个人都感到很有意思。
清灵道姑继续说道:“之后的北京城,正以这八臂哪吒为中西,不断的向四周扩大。
都知道这哪吒有三样法宝,混天绫,乾坤圈,火尖枪。
两臂用一个法宝,还空余两臂。
这周家大宅,正在这空余的两臂之上。
似乎成了这第四样法宝。
又有哪吒托举之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