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潜入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潜入梦- 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这边出现,一会儿在那边出现,不管到了那里,都是一片笑声。只是苦了那个传呼台的小姐了,洪涛临走的时候,还看到有人在往公用电话那里跑。

进入85年的12月份之后,洪涛有点忙了。12月7日,新店正式开张,几天之后。又有一场大喜事降临,孤苦伶仃了十多年的陆云鹏,要娶媳妇了。

原本按照洪涛的意思,找个酒楼饭店的。然后再选个周六或者周日。让亲朋好友都过来好好吃一顿,不就挺好嘛。可惜的是,在这件事儿上,他一点发言权都没有,更没人来询问他的意思,他得到的只是那二爷的一个口头通知,连张请帖都省了。

洪涛对于结婚那套老礼儿,根本就不清楚。上辈子他结婚的时候,谁也没说。只是照了婚纱照,然后两个人报了一个团,跟着去马尔代夫度蜜月去了。回来之后才借着过节的机会,把双方父母和比较近的亲戚叫到一起,饭桌上通知了大家,我们结婚了。

当然了,那顿饭大家都没吃好,双方家长都不满意,只是碍于面子没把桌子掀了。但是从那儿之后,洪涛的父母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儿媳妇家也不喜欢这个姑爷,都认为是别人家的孩子不懂事,结果双方都不怎么走动了。

洪涛对这个结果毫无心理压力,本来他就没打算和父母一起过,也不打算靠着婚礼来挣钱,更不打算花钱去娶媳妇。他觉得这样挺好,两边的家庭都不用为孩子的结婚弄得鸡飞狗跳的,父母的钱让他们留着自己花,想出去玩就出去玩,想买点什么就买点什么,养个孩子不能养成一个祖宗,更不能养成一个负担和累赘。

事实证明确实也是这样,他们小两口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平时该回双方父母家看看就回去看看,您看我顺眼,我就多待会儿,您看我不顺眼我就少待会儿,反正你说我就听着,听烦了我就找借口走,我也不和你们吵架。

时间一长,双方父母也就没脾气了,人家小两口一不要你们的房子,二不要你们的存款,三不用你们帮着看孩子。不求人说话就硬气,不求人双方反到好相处,大家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也没什么可以吵,可以争的。

陆云鹏娶媳妇的时候,和洪涛很像,他和他的新媳妇都是二婚,而且对方还带着孩子,按照老礼讲,都不能上午办事,得过了中午才成。不过那二爷在这方面挺开通的,他没请多余的人,男方就是洪涛这一家子和店里的员工;女方更省事,她家上下左右都没啥人了,只有一个哥哥还落户到了云|南,联系并不太紧密,干脆也就不请了,由洪涛的姥姥姥爷充当娘家人。

他们的新房原本打算用陆云鹏现在住的那个小屋,女方家也有房子,但是不能用,因为陆云鹏不是入赘。后来洪涛正好买了一大堆院子,其中就有落户在陆云鹏名下的,洪涛也大方,干脆,你也别还给我了,当结婚礼物,我送你们了,敢不要!不要我扣你工资!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陆云鹏的院子就在五道营胡同里,和小二楼隔着一个雍和宫院墙的南北长度,一个在雍和宫的北端,一个在雍和宫的南墙外。这个院子总共就四间房,其实都不能算是一个单独的院子,而是一个大院子里后砌了一道墙给隔开的,具体原来为什么隔开,这就不清楚了。

虽然院子不大,房间也不多,但是他们三口肯定是够住的,连以后孩子结婚的房子都有了。其实洪涛当初买这里的时候,是打算留着日后拆迁的,他知道这里在21世纪的时候因为地铁和街道绿化带的原因,已经拆迁了,而且给的房子不远,就在芍药居附近。现在既然赶上陆云鹏结婚,那就送出去吧,咱不缺那几间房子,更不缺那个拆迁款,还是那句话,分分钟划拉一片房子回来,就是任性!

不过那二爷也有死认老礼儿的时候,他非说新房的床得让一个童蛋子进去睡一宿,叫做压床。这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期盼新婚夫妇早生一个儿子,另一个说法是怕床上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童蛋子的阳气足,他睡一宿就能把阴气驱散。

由于姥姥一家和陆云鹏的媳妇家里都没合适的男孩子,他媳妇那个孩子倒是男孩,不过岁数太小,那二爷觉得阳气没洪涛盛,于是这个压床的任务就落到了洪涛头上。

“我尼玛这算是标准的童蛋子吗?别tm没把阴气驱散,倒给人家招来点东西!”洪涛倒是不反对去新房里睡一觉,他更不怕那些传说中的乱七八糟,不过他有点怀疑自己这个童蛋子的有效性,前世都有点肾虚了,这个副作用不会带到这辈子来吧?

那二爷真是瞎了眼,偏偏选了洪涛来压床,原本是指望着洪涛阳气盛,结果好像是盛的有点过头了,不知道是因为白天和韩燕那段**过于刺激了,还是因为时间巧合,或者是因为突然换了一个新的环境。洪涛这一晚上是春梦不断,一会儿是韩燕,一会儿好像又换成了韩雪,也说不定是殷妍?或者王永红?也没准是金月。反正洪涛自己都搞不清梦里到底是谁,就这样半梦半醒的一直熬到早上。

“完蛋了!哥们这回算是栽到家了,居然在人家的新房里……你就不能再忍忍吗!艹!非急在这儿一天!”当洪涛睁开眼的时候,感觉到自己裤裆里有点湿乎乎的,只用了1秒钟时间,他就判断出自己肯定不是尿床了,而是所有男孩子有有过的那个第一次。

原本这是一个好事儿,说明身体机能基本已经发育成熟了,从这一天起,一个小男孩就从生理上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人。可惜的是,什么事情都是要讲时间和地点的,这件事儿放到别的地方、别的时间,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甚至庆祝的好事,但是放在此时此地,就是一件很让人尴尬的事儿。

其实他现在不过13岁多还不到14岁,就算让大人发现了,也只不过是笑笑而已,不会有人真的要嘲笑他。但是洪涛从来没把自己当小孩,他这些年干的那些事儿也不是小孩该干的,连带着他周围的很多人也习惯于不把他当小孩儿看了。所以他不愿意也不习惯在别人面前露出小孩儿的样子。

但是想当大人就得付出点代价,于是我们洪涛洪扒皮同志只能是趁着被褥还没被沾染,就从温暖的被窝里窜出来,然后把小裤裤脱下,没找到什么合适的隐藏地点,干脆就跑到院子外面的公厕里,趁人不注意偷偷扔进了茅坑。然后他就成了硬山搁,光着个屁|股蛋子直接套上裤子,别小看这么一个小裤裤,没有了它还真不习惯,总是觉得有一股股的风从裤腿里钻进来,凉飕飕的。

“你冲着我傻笑什么?不会尿床了吧!瞧你这点出息,都多大啦……成了,赶紧开你的车去吧,该去接新娘子了。”那二爷很早就跑过来催促洪涛起床,他那双充满了阅历的老眼很快就看出洪涛的表情不自然,然后一边骂一边掀开被子,发现不像他想像的那样,这才放心。

二百二十四章这个年代的婚礼

总体上来说,八十年代还是一个纯净的年代,尤其是初期和中期,当然纯净这个词儿和洪涛不沾边,要把他刨出去。这时候大家刚刚从战战兢兢中缓过来,面对越来越多的没见过和不知道都还抱着乐观谨慎的态度。由于苦日子过惯了,老百姓对于浪费、排场、铺张这些词儿,不用宣传教育,大家都是发自内心的抵制,所以不管是像陆云鹏这样的二婚还是那些头婚的年轻人,婚礼一般都很简单,讲究可以多一些,但是劳民伤财的事情不多。

就拿结婚的三件大事来说吧,房子、家具、嫁妆,和后世比起来,简直就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和前面的六、七十年代比,却又多了一些人性化和喜庆的味道。

新房,就是洪涛睡了一宿的这间房子,四白落地,用一种特殊的纸新湖的顶棚和窗户,还是雪白。窗户上、大门上、房梁上、家具上、镜子上……凡是有空间的地方都贴上红纸裁剪的喜字。你要是仔细看,这些喜字的裁剪风格都不太一样,这是必须的,因为这些喜字根本就不是买的,而且亲戚、朋友、街坊给剪的,当时有一双巧手,也是一件很吃香的事情。

家具,从这时候开始有点讲究了,叫做三十六条腿!这三十六条腿都是什么玩意呢?床、大立柜、半截柜、写字台、折叠圆桌、四把椅子……你数吧,正好三十六条腿。这些最好是新家具。实在没有用过的也成,不见得非得去买,这个年代家具价格和大家的工资比。还是很贵的。一个大衣柜,就的二百多块,而一个刚参加工作大学毕业生的工资,也不过60多块钱。

小二口买不起这么多条腿咋办呢?没关系,买不起咱能做啊,自己动手打家具,是那个年代很多小伙子被迫学会的。不想学你也得学,要不娶不上媳妇!当时父母总会在你耳边念叨,你学学隔壁xxx。看看人家那个手艺,照你这样谁家姑娘会看上你!

你要实在不会,也没关系,可以请会的人帮你打。关系好的就是一条烟和几顿饭。你说你连会打家具的人也不认识。没关系,你花上百十块钱,请路边那些进城找活儿的木匠,你家里出木料,人家帮你打。你说你不光不认识打家具的人,家里连木料都没有,那你找地方入赘去吧,连洗漱用品都不用带了。包都不用拎,直接入住!

再有就是嫁妆。一般来讲,这些东西是要女孩子自己准备,都有啥呢?首先就是八条被子,从一斤半到八斤的,这是被子里棉花的重量,意味从薄被到厚被子都有了,而且可以供小两口盖一辈子。当时的人没想到这些被子还没盖完,就出来了各种各样的被子,她们准备的那些嫁妆多一半都用不上了,如果家里房子富裕,还可以压箱底留个纪念,没地方存的,只能就卖了废品,或者干脆就给捐了。

这些被子面必须是绸缎的,大红大绿,上面除了鸳鸯就是龙凤,最好是手工绣的,城里人一般都是去商场里买,让一个城里女孩从小学刺绣,有点时间不够。如果富裕一点的家庭,还可以加两条毛毯,这个档次就已经很高了,这个年代买棉花还得凭票,更别说毛毯了。

当然了,让一个城里女孩子自己缝制这些东西有点太苛刻了,那咋办呢?这个也得找人帮着做,首先就是女孩的母亲,给闺女做嫁妆肯定是每个母亲心甘情愿的。不过呢,不是你想做就能做,你得是个全福儿人,京城话叫全活儿人。

啥叫全活人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上有父母公婆,下有儿女,丈夫还得是原配,最好还得有兄弟姐妹。这种人在七八十年代很多,但是随着计划生育的展开,到了21世纪,就成大熊猫了。有资格给新娘子缝嫁妆的必须是这种全活人,估计是要借人家的福气吧。

光有这些铺盖还不是完整的嫁妆,还有很多东西得准备,比如沙发罩、电视罩、缝纫机罩、桌布、窗帘之类,一般讲究点得都是用棉线勾出来的,钩针在那个年代的女孩子中,会的概率仅次于打毛衣。

把这些嫁妆准备好,然后装进两个大木箱子,装不下的摞在上面,贴上大红喜字,就ok了。

在这里多费一句话,很多书友都说,作者你给主角开的金手指太多了,他又会攒自行车、又会攒收音机、还会裁剪衣服、还会剪头烫头、还会玩专业音响……你让他从娘胎里就开始学,也学不会那么多东西!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这就叫生活环境的差异吧。生于七八十年代的人,从上托儿所开始,就得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想玩纸枪不?想玩折纸玩具不?自己做,没地方买去!上学之后,想玩沙包不?想玩链子枪不?想抓蜻蜓不?想推铁环不?想跳皮筋不?想歘拐不?想拍烟盒不?同样,自己做,男孩女孩都一样,还是没地方买去!

同样的道理,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到初中毕业,然后商店里卖的东西多起来了,但是兜里没那么多钱啊,咋办?还得自己动手,能自己弄的就自己弄,省下钱来买那些自己做不了的东西。

等你好不容易熬到高中或者大学时,你以为学了一门技术或者一门专业就能一生平安了吧?答案还得让你失望!福利分房你赶不上了、接父母的班你还赶不上、大学包分配早一点的还能赶上,晚一点的也赶不上了。新生事物以天为单位,不断的蹦到你眼前乱晃,扰乱着你那颗本来就有点不知所措的小心脏,大学里的专业一学期能加好几个,你学了哪个都不敢保证自己毕业之后有一碗饭吃。

于是,大家都瞪着赤红的眼睛,抓到什么就学什么,管不管用以后再说,电大、夜校、收音机函授、电视函授,都是从这个年代兴起来的,你只要想学,就有学不完的东西。

作者本身也是一个好奇心很重的人,从小到大都这样,我学了无数的技能、证书,但是缺乏恒心,每样都学了,都没学精,所以会的东西稍微多了一些。这不是作者的专利,大家可以回家问问父母,他们年轻的时候都会什么,我相信比我还会的多的大有人在,当时男同胞的口号就是:除了生孩子,我们什么都要会!

说完这段,可能又有读者要说了,我们也没有福利分房、我们也没有接父母班、我们大学毕业一样不包分配,怎么就你们那个时候说得这么悲惨,我们不是一样吗?

这个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一样的,其实本质上根本不一样。你们从上学那天起,从父母到社会到政府,都为你们做好了什么都不保障的准备,从工资水平到社会福利制度上都是按照这个目标制定的,最主要的是你们有了思想准备。而我们这一代或者说两代人,没有这个思想准备,新事物也来得太快、太频繁了,更操|蛋的是没有一个能给大家指明前方道路的人,因为谁都没走过这条路,都不知道前面啥样,所以大家不得不摸着黑自己探索。

所以说,在这种前方是未知的情况下,大家都要拼命武装自己,能学多少就学多少,老话讲的好,闲了置忙了用,艺多不压身,这个话听着好听,其实都是心虚的表现,因为大家根本不知道以后到底能用上什么。而再往后就不用这么费心了,路都探明了,前面是啥都摆在大家眼前,大家只要挑几样自己喜欢或者需要的东西学好、学精就ok了,所以说不要嫉妒我们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