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天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择天记- 第4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长生对她说道:“我会写一封信你随身带着,另外还有些事情要麻烦你做。”

被教宗大人安排做事,安华觉得受宠若惊,又觉得压力极大,如临深渊,声音微颤道:“是,陛下。”

陈长生看着她的眉眼,觉得有些眼熟,心头微动问道:“桉琳大主教是你何人?”

安华的神态更显谦顺,轻声应道:“桉琳大主教是我的姑母。”

陈长生没有继续再问什么,无论国教还是朝廷,终究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事情集合,不必多言。

他的视线顺着白草道向前而去,依然没有看见那间庙,心想难道是那年被天空碎片砸坏了,有时间应该去查访一番,然后他确认了自己留在这里的事物依然完好,不再多做停留,便带着安华与陈酬离开。

群山间的夜风要更加寒冷一些,夜空里的星辰静静地看着涧边的三人。

安华与陈酬没有空间转换的经验,一时间不禁有些恍惚失神,用了些时间才平静下来。

“陛下,我们这是在哪里?”安华问道。

陈长生说道:“阪崖马场,那条路通往松山军府,二十四里外才有马站,你们要辛苦一些了。”

听到阪崖马场四字,陈酬神情微异,望向后方那些偶有灯光的营房,心想那个家伙难道就在这里?

这时安华终于忍不住问道:“陛下,您把我们救去的那个世界……是哪里?”

陈酬也忍不住望向了他,很想知道答案,又有些紧张。

陈长生想了想,说道:“你们猜得不错,那里就是周园,那座陵墓就是周陵。”

得到了最想知道的答案,确认自己在传说中的地方停留了这些天,安华与陈酬的心神微漾,觉得好生满足。

再没有停留的理由,便要分别。

“陛下,请您为天下信徒保重身体。”

看着消失在夜色里的那两道身影,陈长生沉默了很长时间。

离开京都后的这几年里,他做了很多事,但直到今夜,直到他请安华与陈酬去做那两件事,才是真正的开始。

这几年里,他按照教宗师叔的安排,按照那个风雪夜在国教学院里达成的协议,一直隐藏着身份在世间行走,默默地提升着自己,但看起来,他的师父还有很多人并不相信他的沉默。

沉默啊沉默,无论如何沉默,他终究是教宗。

他已经拥有了世上无数信徒的无条件信任与忠诚,就像安华。

那么他便应该无条件地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

以教宗陛下的名义。

第799章 春风绿两岸

道门是大周的国教,但并不仅仅是大周的国教,远在大周建国之前,在很多王朝里道门都是国教。

教宗是国教的执神权者,是天下信徒的共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拥有比君王更高的地位。

怎样才能做好一位教宗?

陈长生通读道藏,在书上看过无数代教宗的事迹,但这种事情是没有办法学习的。

或者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的教宗师叔从来没有教过他如何做,只是试图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他。

比如天下为重,韬光养晦,审慎持重,不在意一时之得失,不在乎万世之毁誉,只为众生。

离开京都后,他像很多年轻的修道者一样直接去往了北方,想要在战场上出力,然而事实证明这样没有任何用处,反而容易让前线变得混乱、军心动摇。接着他开始用医术救人、炼制朱砂丹,确实救了不少人,但还是不够。

王之策在笔记里说过,位置是相对的,处于不同的位置,自然要选择不同的做事方法。他现在是教宗,想要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便不能像一名剑客、一名医生那样做事,而应该拿出不一样的手段来。

对这个黑暗且腐朽的世界,苏离是不屑与之为伍,不屑看之,若红尘沾身便一剑斩之,天海圣后的手段则是用更黑暗、更残酷的手段来镇压,来试图把那些陈腐之气尽数驱散,教宗师叔的手段则更加温和且保守。

在陈长生看来,这些手段都不对。

他不可能像师叔那样为了所谓大局而不停退让,甘于牺牲自己,他也不像苏离前辈那样与世界如此疏离,这个世界虽然对他也没有什么善意,但他还是喜欢这个世界以及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的人们,当然他更不可能像天海圣后那样去做,当初在凌烟阁看过王之策笔记后,他便已经放弃了任何让世界随自己起舞的野望。

他的手段或者说方法或者说要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

既然不想把这个世界拱手让给那些腐朽的、无趣的人们,那么就应该站出来。

就像春风绿了江南岸,就像野花开满山坡,就这样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昭告天下。

如果只是他一个人,当然很困难,幸运的是,他还有很多同龄人,同道者。

如果那个家伙愿意加入进来,那该多好,可惜的是他怎么就不愿意出山呢?

陈长生望向远处依然灯光明亮的那个房间,不知道罗布这时候在想些什么。

……

……

魔族真的撤军了,没有任何圈套,也没有做任何保留,从天凉郡北至寒山西麓方圆约两千里的荒野雪原间,再也看到一名魔族的身影,只有拉祜河畔还留着两队狼骑,应该用来监视人族大军的动静。

对魔族因何撤军,很多人还是有些疑惑不解,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人族的胜利,北方雪原里的十余座军府以及数量更多的军寨都开始了庆祝,人们的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仿佛过节一般。

松山军府的气氛与别的地方不同,紧张而且压抑,主街两侧挤满了人群,无论是军士还是商人或者为数不多的普通民众,脸上都写满了忧虑与不安,因为他们围在这里不是等着欢庆魔族撤军,而是在等着一场审讯的结果。

前面这些天,陆续有很多车辇进入松山军府,有的车辇来自拥蓝关与拥雪关,有的车辇来自汉秋城,有几座车辇甚至来自遥远的京都,而每一座车辇都代表着一位真正的大人物。

因为宁十卫死了。

某天夜里,他带着亲兵离开了他的驻地,就此消失无踪,事后发现他的尸首时已经残缺不堪,最关键的问题是,他不是死在雪原战场上,而是一片极为偏僻的雪岭里。

一位神将离奇死亡,当然需要查明真相。

街上的军士与商户民众们,也很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们并不知道,那天夜里还死了很多人。朱阀新任阀主朱夜,天海家重点培养的第二代子弟天海沾衣,还有唐家的十七爷,和宁十卫一样,都在那个严寒的夜晚里纷纷死去。

死了这么多大人物,自然需要更多的大人物前来调查。

两位神将分别从拥雪关与拥蓝关赶来,天海家来了位真正的大人物——家主天海承武的弟弟天海承文,但他也不是今日松山军府地位最高的人,因为中山王作为朝廷的钦差从京都赶了过来。只有天凉郡朱家因为连接死去两任阀主,再没有什么强力的人物,势力急剧衰退,只是随便派了个人,想来在审案时也只有旁听的份。

大人物来到松山军府,首要当然是调查宁十卫等人的死因,但很明显,更重要的是那个位置。

松山军府神将的位置。

当年圣后娘娘当朝之时,对魔族的战事进行的并不顺利,但军方依然不逊于全盛之时,共有三十八位神将。天书陵之变时,薛醒川、天槌等著名神将先后死去,其后朝堂之争同样无比激烈,风雨飘零,如今只剩下了二十三位。

京都与洛阳需要神将镇守,能够留在北方的神将数量更少。

如今在雪原上,除了拥雪关与拥蓝关地位特殊,其余军府都只有一位神将。宁十卫死后,松山军府神将的位置便空了出来,而且无法从别的军府调神将过来,这便意味着,朝廷需要一位新的神将。

对大周军方以至朝廷来说,神将是最关键的位置。

因为神将有兵权,关键时刻甚至可以不奉旨意调兵。

不管宁十卫究竟是因为何事而死,现在既然空出了一个位置,可以提拔一位新的神将,无论是相王一派还是天海家或者别的朝中势力,都绝对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隆冬时节,松山军府没有落雪,依山而建的城寨上方却密布着阴云,天光很是冷淡。

就像此时坐在军府正堂里的这些大人物们的表情一样。

中山王坐在正中间,如传闻里一般,眉眼间自有一股暴戾的气息。

天海承文与来自拥雪关的建熙神将坐在右手方。

随中山王一道前来的大理寺卿还有来自拥蓝关的成涛神将坐在左手方。

阵营非常鲜明,立场同样如此,不然正堂里的气氛何至于如此压抑,甚至显得有些阴沉。

成涛神将看着堂下的高阳镇统兵领,脸色极为难看,喝道:“主将到了你的营地,你居然什么都不知道?”

第800章 野花袭松山

那位高阳镇统兵领跪在地上,连连叩首,根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因为他确实什么都不知道。

中山王的脸上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挥手把这个高阳镇统兵领赶了出去。

堂间再次陷入沉默,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

宫里一直没有明确的旨意,说明道尊商行舟对松山军府神将的人选没有偏向,由得朝中诸势力去争。

王爷们当然想要这个位置,据说为了冲击神圣领域门槛而关闭一年有余的相王,都破例发出了声音。

天海家如今的处境有些尴尬,虽然非常努力地想通过与陛下之间的关系稳固地位,却又不便做得太过分,以免引起道尊的不快,眼看着在朝堂里逐渐要被边缘化,再也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谁都要争这个位置,谁都不想先出言。

而且令他们感到有些不安的是,明明那夜唐家十七爷也死在了雪岭里,为何这次唐家没有来人?如果唐家借着这次的事情发难想要松山军府的位置,以唐家与宫里的关系,在场的这些人还真没有底气能够争过他们。

“有些事情大家心知肚明便是,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朝廷总还是要颜面的。”

中王山脸上不耐烦的情绪越来越浓,不再理会众人,示意大理寺副卿继续审案。

大理寺副卿看了眼卷宗,忽然有些吃惊,说道:“那夜还有人活着?”

听着这话,堂间的人们都有些意外,心想魔君不是把所有人都杀光了吗?

中山王也来了兴趣,问道:“为何以前没有提过?”

大理寺副卿把卷宗又看了一遍,确认没有看错,低声解释道:“据那两个人说,他们当时战斗波及,直接昏了过去,直到前些天才醒了过来,翻山越岭而回,所以没有人知道他们还活着。”

中山王挑了挑眉,说道:“有趣,带上来问问。”

片刻后,一名穿着青矅十三司祭服的女子和一名穿着军装的中年男子来到了场间。

正是从阪崖马场回到松山军府数日的安华与陈酬。

“报出身份。”

“青矅十三司教习安华。”

“松山军府裨将陈酬。”

听到这两句话,很明显,正堂里的气氛变得轻松了些。

对这些大人物们来说,一个小裨将实在不值一提,或者因为离宫的关系,处置安华可能要麻烦些,但也不是大事,总之不是他们不想见到的无法控制的人物便好。

“说说那夜你们看到的事情,好好说,认真说,不要有一句撒谎。”

中山王看着他们面无表情说道:“在案卷里你们应该是死人,现在却活着回来,如果你们活下来这件事情有问题,那么本王不介意让你们再死回去。”

看着大人物们冷漠的眼神,陈酬感觉自己像是回到了那个寒冷的、被魔族狼骑包围的夜晚。

他很清楚自己随后说的话会得罪这些大人物,甚至可以说会把整个朝廷都得罪完。

但既然答应了对方便一定要做到,因为他是大周的军人。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便准备上前回话。

然而,有人的动作比他更快。

安华站到他身前,看着中山王、天海承文等大人物说道:“新国三年秋,我与陈酬将军一道,带着一位快要死去的年轻阵师,去往高阳镇,因为我们收到一条消息,说朱砂丹的主人可能就在那边。”

她的声音很平静,很清楚,很从容。

从松阳一直说到那片湖园被包围,那夜的事情还只是刚刚开始,但已经可以有结论。

“朱夜、宁十卫、天海沾衣这些人之所以死了,是因为他们想要谋害朱砂丹的主人,夺取朱砂丹,结果没有想到,魔君并没有死,为了治好自己的伤势,他也前来雪岭寻找朱砂丹的主人,双方相遇,所以他们都死了。”

场间的大人物们都很知道朱夜等人确实是死在魔君的手里。

这些来自于事后的现场查探,最主要是来自于别样红的判断,但谈不上准确,因为所有的人都死光了。

有些大人物隐约猜到朱夜等人前往雪岭是要去做什么,却还是第一次听到当时在场的亲历者证明了这一点。

原来,真的为了朱砂丹。

中山王看了成涛神将一眼。

成涛神将不易察觉地微微点了点头。

中山王神情微凛,确认正是双方上次在信里谈过的那件事。

京都的大人物们都知道朱砂丹,也都尝试过想要把这个神奇的丹药据为己有。

“且不说你们说的是否真实,即便如此,也不能往死者的身上泼脏水,什么叫谋害?什么又叫妄图夺取?”

一道低沉的声音响起了来,说话的人是天海承文。

天海沾衣是他的儿子,他当然不能允许自己的儿子死后也要背着这样的污名。

想要得到松山军府神将的位置,他们便不能留下任何容易被人指责的地方。

大人物们很快便反应过来,无论天海沾衣还是朱夜或者宁十卫可以壮烈地战死,可以从山道上摔死,但不能这么死。

建熙神将面无表情说道:“不错,宁十卫神将乃是奉旨意办差,不可指责。”

中山王的脸上再次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挥手说道:“直接说重点,你们亲眼看到他们是被魔君所杀?”

安华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当时留在湖园处,没有亲眼得见,但听到魔君亲口承认了。”

即便那名传说中的魔君确认已经死了,在场的大人物还是没有勇气指责对方可能撒谎。

中山王继续问道:“按照你们的说法,朱砂丹的主人当时也在场?”

安华平静说道:“是的。”

中山王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