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电子重生- 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这样类似的手段,杨继昌听到、看到、经历到的太多了!而这一切手段的开始,往往就都是一份漂亮的不像话的报告!

想到这里,他轻轻的放下这份科技成果鉴定报告,刚想开口,突然想起了周硕之前抬出来的胡老的关系——这做人,终究还是不能快意恩仇的啊!

“咳咳。”杨继昌清了清嗓子,淡淡的说道:“周总这份报告我看了,想让联通采购你们的基站设备也不是不行,但……”

第五百一十一章时不我待

“但——”杨继昌略微停顿了一下,接着淡淡的说道:“你们毕竟是新研发的系统,究竟能否顺利稳定的运行还没有先例。”

周硕挑了下眉毛,辩驳道:“我们的技术是经过中科院……”

“中科院的鉴定不说也罢,咱们国内本来就没有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又上哪里找人去做出信服的鉴定?”

杨继昌话没有说死,但周硕的脸色还是忍不住变了一变。他这话表面上似乎是在说中科院鉴定的权威性,但实际上潜藏的意思何尝不是在怀疑泛翰集团和华星集团在作假?只不过或许看在两家的面子上,没有把话说明白而已。

既然没有撕破脸,周硕倒也没有放弃努力。忍不住问道:“那杨总的意思,您看什么机构给出的鉴定才值得信赖呢?”

“这个嘛。”

杨继昌想了想,说实话,好像还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他说中科院的鉴定不可靠,说实话这和他本人的经历有些关系。作为经贸委的副主任,他见过太多国内吹到天上的技术,拿到国外去反而被打脸的事情。不是说国内的科学家们就多么学术败坏,一定会坑蒙拐骗似的。但也确实受限于国内的科研水平,研究人员坐井观天,自己把一些很平常的技术当个宝。

这样由于见识和情报问题导致的认识偏差,由此闹出了不少工作中的麻烦。这些事情未必就发生在中科院的身上,但也真的是让杨继昌在工作上碰到不少的恶心事儿。

要说偏见,或许这也能算是一种偏见。但并非是有意的恶意偏见。就好像做了刑警总觉得社会上坏人多,当了计划生育科医生就会怀疑这世界上没有好男人类似。他这个职业。让他碰到的特殊案例太多了而已。

但中科院本身已经是中国最高的科研机构了,你不相信它。你信谁的?如果中科院的成果鉴定你不认可,那你认可谁的?

所以说周硕的这个问题一抛出来,杨继昌就有些为难了。

“要不然这样吧,你们的设备可以选择一个地级市城区,我们先进行一个区域性的试用如何?”

杨继昌想了半天,这才有些不情不愿的说道。基站是个整体系统,包括射频模块和处理模块,还有网络设备、交换设备、数据设备、处理设备…。很多系统配合,才能完整的了解其性能。这就好像一台电脑。就算你gtxtitan显卡,配个i3+1g内存,还是别想玩的了孤岛危机。

“李总,你看呢?”周硕歪头看向李宝贵,小声探寻道。

“一个地级市城区,有三套宏基站也就够了。剩下的分布式基站和室内基站,我看整个下来可能要投入两三千万……”

李宝贵有些肉疼,不过他想了想,还是咬牙说道:“不过能拿下国内市场的话。这个价格不算高!周总你要是没意见,我也同意了!”

周硕转过头来,正色看向杨继昌说道:“好,杨总既然要试用。那就试用好了。这一套设备款我们两家先垫上了,反正只要试用通过,我们三家之间的合作机会还多得很!”

李宝贵或许觉得两三千万有些肉疼。他卖程控交换机,也许一个省一年利润也就这么些。但换成移动基站。也不过是区区一个城区的投入而已。当然,移动通信的利润。也同样不是固定电话能够比的。

但是周硕知道,未来中国移动通信设备的市场将会有多大。华星集团正是凭借着这一块市场,从一个小有些名气的地方集团,一举成为了仅次于思科的通信设备提供商。

杨继昌这时脸上才露出笑容来,点头道:“好,只要你们的设备能够通过三年的试用,我一定支持联通通过对你们基站设备的采购案!”

“三……三年!”

周硕惊讶的看着杨继昌,飞快的摇头道:“杨总,三年时间未免太久了吧?我们的设备三年后,性能肯定会落后于国外的产品。就算我们研发出后续型号,那是否还需要试用?再说这三年时间里,就任由外国设备占领中国市场,我们三年后要花费多少代价才能重新夺回来?”

实际上周硕还有一个问题没有问出口,别人不知道,他可是太知道了。杨继昌在联通的任期不过到2003年,三年后距离他卸任也就剩下两年半时间,这么点时间哪里够把进口设备赶出中国的?

虽然这一世有他出手,联通“中中外”的问题减轻了许多,但很多地方还是引进了外国资本。第三任联通董事长刘建宇还是会面临清理“中中外”资产的问题,谁知道会不会倒洗澡水把孩子也倒出去?不仅清理外资,顺手也把他们给清理出去?

刘建宇是从地方邮电局一直做到邮电部司长的,后来又做过工信部的司长,自己有自己的跟脚。不像杨继昌是前任王晨推荐,其人也是相对不怎么对口的经贸委过来,相对要好说话一些。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谁知道到时候会是什么情况?

这几年还好说,移动资费居高不下,基础设施投资不完善。等过了2000年之后,移动通信市场的行情将会急速增长。没有了胡老、宋老,等到杨继昌也不在任了,周硕和李宝贵未必不会被某个白手套最后给踢出局。

所以最保险的做法,还是抓紧时间在2000年以前就把持了国内市场。只要国内大量成系统的使用了他们的设备,想改换门庭就不那么容易了。

然而杨继昌不会想这么多,眼睛一立道:“不试用这么久,你们设备的使用寿命、负载能力和维护成本之类的数据怎么得到?年轻人,不要太过浮躁、太过好高骛远!试用的久一点,也是对你们负责!”

说白了,杨继昌还是不信任他们的技术。设备试用的时间短了,确实有些东西不好发现出来。比如说使用过程中面临很多突发情况的能力,比如说抗击恶劣环境的能力,比如说使用习惯的问题……

最主要的,还是设备的使用寿命。i3的cpu未必不能玩孤岛危机,超频也是一种办法啊!超频了,使用上性能感受不会差多少,但是却会让设备的寿命大大缩短。

同样的设备硬件,思科的设备如果只有100万行代码,优化的好正常频率也就跑起来了。但你泛翰集团的设备用了300万行代码的话,让cpu超频也不会跑不起来。但思科的设备也许能用三年五年,你超频之后或许一两年就不能用了,这怎么行?

还有就是设备潜力的挖掘,碰上通信密集的情况,比如国内有些会议啊,除夕拜年啊,或者是某个要人投票让选手复活的电视节目……

程序优化做得好,系统超载有富裕,在这些压力大的时候就会更稳定。如果程序做的不好,或者干脆硬件系统有问题,碰上压力大的时候就会更容易崩溃。

所以说,杨继昌真的是不吝以最大的恶意来猜测他们。想要打消他这个疑虑,一时似乎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取信他。

然而周硕却知道,自己这个设备真的是不比国外的产品差——甚至比国外的产品还要好得多!从硬件设计到软件优化,这套系统都是他亲自指点下研发出来的。前世多年移动设备研发经验,再加上目前泛翰集团对sparc架构的研究,移动基站射频模块和服务器性能完全超越了国外的同档次水平!而价格,当然就更不用说了。

面对杨继昌的不信任,他不禁有些愤怒了。但这时候不是置气的时候,做生意总不会可着自己的心情来。

“杨总,三年时间我们实在是等不来。能不能缩短一些,一年、一年半?1998年末通过试用,你看怎么样?”

“不行!”杨继昌想也没想,一口回绝道:“我必须对国家的通信安全和联通公司的商业形象负责,没有切实可靠的案例证明系统的性能,我不可能同意联通大规模使用你们的设备。等上三年时间而已,我可以保证,只要这次通过了试用,三年后你们的后续型号将不再需要试用!”

“三年!”

周硕长长的呼出一口气,他真的想就这样点下头来。但是今天一步退让,三年后也许他就要奋力的追赶上十步!时机稍纵即逝,泛翰集团和华星集团,谁也等不起这三年。未来的华星集团等了这三年,所以就一直要被人称作世界“第二”的通信设备提供商。

“杨总您说我们的设备没有可靠的案例证明系统性能,那如果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案例呢?也许没有三年时间的试用,但如果有欧洲发达国家电信商能够采用我们的设备,是否也能说明我们的设备不比外国产品差?”

周硕抬起头来,双目炯炯有神。

第五百一十二章亲自出手

“周总,周总——”

李宝贵收回点餐的目光,看向对面正在出神的周硕,轻轻的叫唤着他的名字。

俩人从杨继昌那里出来已经是中午了,李宝贵提议先解决一下午饭的问题,于是他们就在路边找了一家饭店坐了下来。

“啊?哦,李总有事?”周硕回过神来,笑了笑看向正在做餐前准备的李宝贵,轻松的问道。

“周总,你之前在杨总那里,说的欧洲发达国家使用案例,究竟是什么意思?”

“李总听说过荷兰telfort公司吗?”周硕没有直接解释,反而向李宝贵反问起来。

李宝贵静静的仔细想了一下,摇了摇头说的:“没有,我们华星集团的业务暂时局限于国内,对国外、尤其是欧洲的情报不太了解。”

李宝贵这就是往自己脸上贴金了,正常历史上他可不是暂时局限于国内,而是未来三年都没有大规模的走出过去。对于欧洲,他确实派了一些业务员过去,但都是抱着熟悉市场的态度。主要是收集当地的商业情报,停留在有枣没枣打三竿,混个脸熟的阶段。

周硕没有深究,直接解释道:“荷兰telfort公司是荷兰的一家电信服务商,在1995年他们就已经在荷兰相关部门拿到了电信运营牌照。但是直到现在,telfort公司仍然没有开展无线通信服务。”

李宝贵若有所思的点头道:“你的意思是说,向这家荷兰telfort公司推销我们的设备?”

周硕摇了摇头,说道:“不。不是推销我们的设备,而是为荷兰telfort公司提供成套的技术解决方案。李总。单纯的出售设备,那我们就永远只是工厂。只有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制定行业标准。我们才能发展成行业顶端的国际大企业。”

“技术解决方案……”李宝贵细细咀嚼了一番这个词汇,心有所悟的点头道:“不错,我们要卖的应该是解决方案,而不是单纯的设备。但这个解决方案,恐怕不好做吧?卖设备,只要生产出来就行了,但这个解决方案,应该就是说要为客户进行量身定做的意思……”

“呵呵,李总真是好见识!”周硕由衷的赞叹了一句。点头道:“没错,成系统的为客户解决一切面临的困难,这才是我们出售的商品。具体到这家telfort公司,情况就要复杂的多了。这几年世界范围上无线通信的市场越来越大,为何他们却在拿到牌照的情况下迟迟不进行投入?”

周硕这个问题可把李宝贵的好奇心勾引起来了,若是按照他的想法,假设能够在中国拿到一张电信运营牌照,华星哪怕散尽家财都愿意啊!这样一个利润丰厚的行业,只要一张牌照在手。还不是想筹集多少钱就有多少?

李宝贵百思不得其解,好奇的问道:“周总,为何这家荷兰telfort公司迟迟不进行网络建设?”

周硕慢条斯理的将餐巾叠起来,然后侃侃而谈道:“荷兰是西欧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移动业务的竞争非常激烈。李总大概不知道,这个只有1600万人口的小国,竟然有5家电信运营商在竞争!除了telfort公司以外。其他4家公司里还有沃达丰、orange、t-mobile和kpn,他们均是世界级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从各个角度研究电信服务的技术和模式。”

李宝贵虽然是个中国土著电信设备提供商,但作为未来的世界第二。他不可能对国际上的电信服务商不了解。光听名字,他就能把这四家名字和其资料对上号。沃达丰是起源于英国的跨国电信商,orange是法国电信的下属企业,而t-mobile则是德国电信的下属企业,kpn是荷兰规模最大的电信服务商,这四家公司在国际上也是声名在外。

想想荷兰这个风车之国的小小地方就塞了四家国际知名企业,都够重新打上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在这样激烈的战况下,可想而知实力不足的telfort公司过于谨慎并不奇怪。

“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贸贸然杀进去,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啊!”李宝贵忧心忡忡的说道。

这时餐厅将两人点好的菜品端了上来,周硕安静的等服务生上完了菜再离开,这才说道:“李总这是对自己的技术没有信心啊?”

“那当然不是!”

李宝贵反应有些激烈,有点控制不住自己脾气,恼道:“我又不是杨继昌,怎么会不知道咱们这套基站系统里有没有水份?要我说中科院给出的鉴定只认为是同行业产品先进水平,这才是低估了我们的技术能力!”

李宝贵这也就是在作为合作伙伴的周硕面前,才稍稍的发了一点牢骚。他也知道,当前中国这个大环境下,受到这样的刁难实在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就杨继昌这个态度还算好的,只是比较谨慎的对国内技术进行怀疑。有偏见深重的,根本不相信你国内会有好技术,连怀疑的机会都不会给你——这种人恐怕在领导岗位的还不少。

“这不就是了?李总,多少对自己产品有些信心嘛!telfort公司相对其他四家大公司显得有些弱小,所以迟迟不敢进入电信领域。但如果我们能把整个系统的造价大幅降低,是不是就能帮助他们树立起进入市场的信心?”

“这个……”李宝贵想了想,有些肉疼的说道:“要是降低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