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电子重生- 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面没有那么快就出结论。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项目进展也确实是不怎么顺利。”

这时已经是1996年的2月了,从1995年7月联通成立开始,现在已经有一批中中外项目取得了进展。对于一手把联通扶持起来的胡老来说,保持关注是很正常的事情。扶上马送一程,也算是尽到责任。

胡老叹了口气,微微摇头道:“现在困扰联通最大的问题,就是设备和资金两个方面。从技术上来说,我研究过泛翰集团在渤海省的铁路通信网络,你们之前从梦幻集团引进了程控机的研发团队和技术,后来又陆续开发出多种网络设备。这次华晶在光刻机技术鉴定上面使用的校园网技术,很多都让我眼前一亮啊!”

周硕微微愣了愣,实在是没想到自己种下的种子,竟然在这里开了花。原本媚眼是抛给未来电信业小霸铁通的,哪里想得到竟然钓出来联通这样一头大白鲨!这可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其实说到底,还是时机的问题。一方面是铁路通信目前还在满足自用的阶段,另一个则是联通的成立确实在这个时间点上极为脆弱。

机缘巧合之下,也就造成了现在这个局面。电子工业部的大领导亲自找上门来,哪里容得下周硕牙缝里蹦一个“不”字?

周硕勉强的点了点头,干笑道:“呵呵,胡部长您太过奖了。我们的技术和国际上仍然有些差距,不是这么容易弥补的。不过如果国家需要我们做什么,泛翰集团一定会尽力而为。”

胡老在突然停下脚步,看了身边的小钱一眼。淡淡的对他说道:“你去后面看一下,暂时不要让人走过来。”

将小钱支开,等他走得远了,胡老这才无奈的摇头看向周硕道:“没有那么大的麻烦,咱们先坐下说。我从科委那边知道,你对尼康有一个计划?如果能够顺利执行,应该可以获得自己的光刻机制造能力吧?”

周硕对此倒是丝毫不觉得奇怪,毕竟胡老的身份地位在那里摆着。科委和中科院想要计划顺利的执行,肯定是离不开电子工业部支持的。而且胡老这个层面上政治可靠性就更不用说了,绝不会有泄密的可能。

于是周硕干脆的点了点头,承认道:“不错,如果计划顺利,我的目标是能够获得尼康在光刻机上的全部技术。从目前来看,计划进展的比较顺利,接下来就要看日本人是不是上钩了。”

胡老静静的在走廊边上的塑料椅子上坐下来,边思考边说道:“国家准备在华虹909工程上投入100亿资金,建设一条从设计、生产到销售和出口的完整产业链。九五规划提出的要求,是要建设一条200mm的0。5微米生产线。但是我觉得具体情况还是要根据情况变化做出相应调整的,华虹目前来看生产线技术水平不应该低于0。35微米工艺。如果泛翰集团能够拿出这个技术来,华虹的生产线从泛翰集团引进也不是不可能……”

周硕听的简直脑子里一阵眩晕!为华虹提供生产线?要知道历史上国家为了保持华虹的技术延续性,断断续续可是投入了十亿美元以上,更别说投入的人民币了,那可是上百亿的大单!如果泛翰集团能够接下这个订单,简直不敢想象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巨无霸。

生产线改造是有延续性的,华虹今天敢用泛翰集团的生产设备,那以后想转投别家成本就会极为高昂。想想从0。35微米到90纳米要经过几代技术更新,就知道这里面究竟蕴藏着多少利润了。

0。35、0。25、0。18、0。13,晶圆厂想要赚钱,一是要有自己的产品线,自产自用。要想靠代工过活,就不能在技术上被国际主流落下太多。

在未来二十年里,华虹历史上起码经过了四到五次技术更新,每次少说也要几十亿,多的上百亿也不奇怪。要知道随着芯片线宽不断缩小,晶圆厂的投资可是打着滚往上翻番的。

九十年代能算得上国际主流水平的晶圆厂少说也有几十上百家。但到了2014年,真正站在业界顶端的晶圆厂,却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

“但是我有一个请求。”胡老郑重其事的看着周硕说道:“希望泛翰集团能把光刻机上的利润,投入到联通的发展中去……”

第三百三十八章贷款

周硕终究不是一个毛头小子,没有被胡老的几句话就鼓动的头脑发热起来。他勉强平复下心情,苦笑着说道:“胡部长这个要求,是要让泛翰集团自绝于国际电信装备市场啊……”

参加中中外项目的都是什么人?这里有日本nnt,有韩国电信,有加拿大贝尔,有法国电信,甚至还有at&t参与其中。

泛翰集团断了他们伸到中国电信市场的手,岂能不被人怨恨?得罪了这么多的电信运营商,那周硕未来抱以极大希望的网络通信设备市场,还要不要发展了?

但是以国内的环境来说,电信、联通垄断通信网络市场是大势所趋。面对胡老的请求周硕如果不答应,那国内还想不想继续混下去了?这可是电子工业部的部长,上级主管部门的主管部门,真是老虎不发威当人家hellokitty吗?被联通惦记上的人还能在中国混下去,这得需要多大的心脏?

说白了,这其实是一手漂亮的移花接木。联通的未来前景远大,但目前的现状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华虹则不然,上百亿人民币和十亿美元的项目,只要经过周硕这么一转手到了联通的手里,整盘棋立刻就活过来了。

只要股份最终没有落入到外资的手里,这钱究竟是私企的还是国企的,又有什么区别?泛翰集团难道还能想着控股联通不成?外资是不好说话的,但国内资本多少还是要给领导们几分面子。

可以说,周硕拿到光刻机技术。成就了电子工业部左手倒右手的一个契机。联通未来最终是要在香港上市的,周硕就算投个三十亿人民币进去——这已经是做华虹项目的盈利极限了。最后仍然会被庞大的国际资本市场,稀释的不足一提。想要凭借他现在的力量。去影响联通这样的企业仍嫌力有未逮。

这不是周硕舍不得这笔钱,不想帮助联通发展起来。实在是这里面水太深、坑太多,光是涉及到的部级单位就有四个。不论是邮电部,还是电子工业部,甚至是铁道部和电力部,全都不是他能面对的。何况这里面还有很多没有浮出水面的影子,周硕这种情商、政商都只是普通人水平的情况,怎么敢去那种池子里游泳?

给国家做贡献他不怕,怕就怕做到最后变成了岳飞。掺合政治这种事情。一直以来都是他极力避免的。

周硕想了想,有些犹豫的说道:“把华虹项目的收入投入到联通身上去,这个没有问题。但是要让我入股联通,这个我觉得还是不太合适。”

胡老对此很是出乎意料,这个年代的人还很少有像周硕这样敏感的神经。九十年代的主流,不是对资本原罪进行清算。胡润富豪榜等于监狱通知书的年代还没来呢。凭政策发财和做白手套这种事情,是很多人起家的手段。社会上看一个人有没有本事,也是以他的社会关系为标准的。

像是用华虹项目的利润入股联通这种做法,胡老相信换一个人来都是求之不得的。一则联通未来的前途显而易见。绝对是个投资的好项目。二者能够成为联通的董事,本身就有了极为庞大的社会资源。不仅是身上的护身符,更是在国内商界横行的利器。

这么好的事情,怎么会有人推脱呢?

胡老纳闷的看着周硕。沉吟了一声,问道:“我相信你一定有自己的理由,不知道方不方便对我讲讲?”

周硕笑了笑。点头道:“倒是没有什么不能说的,主要是考虑到这样做很可能要直接和国外的电信运营商交恶。泛翰集团在网络设备这一块。不怕笑话还是有些野心的。我们不仅想在国内做出名堂,更想在世界上也占据一个位置。如果泛翰集团也去做电信运营商。再来卖网络设备恐怕就不容易了。”

周硕也是说一半藏一半,总不能说自己不想掺合政治,信不过给人当白手套吧。这种事情自己在心里想想就行了,领导说不要有负担畅所欲言这种话,当真了可就太二了。

胡老倒是没想过这个问题,略微愣了愣,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这个理由起码在九十年代倒也说得过去,泛翰集团的网络设备挂了个zlink的壳在美国卖的正火呢。反观国内的通信行业,大几千的装机费交上去还要排队。两三年装不上电话的比比皆是。到1996年,国内平均装机量不过才零点一个百分点。

在中国经济没有大爆发之前,任谁也不会想到这会是全世界最大的电信市场。泛翰集团不愿意为了国内市场放弃国际市场,从逻辑上来说倒也没什么问题。但这也只是逻辑上的可能而已,胡老这样的人精又怎么会听不出来周硕嘴里的言不由衷?

“泛翰集团作为私企,和政府合作有顾虑是正常的。”胡老根本不按照周硕的路线走,用手指了指他,叹气道:“这些年国家的信誉越来越坏,倒也不怪你顾虑重重。当然了,电子工业部毕竟不能代表联通的立场,不过我自认对联通的高层还算有些影响力。”

胡老看起来显然对周硕的不积极态度有些失望,摇头说道:“如果泛翰集团能够接受这项任务,我可以做主让你们参与到联通的互联网业务里来。”

周硕的额头上立刻就冒出来一片白毛汗,胡老这话说的就有些重了。联通的高层何止是跟他有些影响,实际上联通的第一任董事长王建宙就是胡老一手推上去的。以他的身份说出这样的话来,可以说已经是非常委屈了。

周硕这时候要是再扭扭捏捏的不答应,这就是**裸的打脸了。他不愿意和政治高层接触太多的原因也在这里,这些大佬往往都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你,还在心里觉得是为你好。要是不答应,就是不识好赖脸,但要是答应了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麻烦事。

他低头沉思了许久,咬了咬牙看向胡老说道:“胡部长的好意,我们泛翰集团心领了。但是就参股的问题,我还是只能遗憾的说,泛翰集团不适合参与到联通的经营中去。”

“你!”胡老恨铁不成钢的哼了一声,瓮声瓮气的说道:“好吧,既然如此那就算了,你当我没说过这事吧。”

胡老已经不知道多久了,没有被周硕这样的年轻人拒绝过。一个刚走出校园两三年的年轻人,往往看到他的时候腿就先软了,还不是他说什么是什么?甚至更多的是连说都说不出来,只知道傻愣愣的点头。只有周硕在他面前,虽然面上维持了恭恭敬敬的态度,内里却非常的有主意。

周硕连忙摆了摆手,安慰着胡老说道:“胡部长您别急,我说不参与联通的经营,不代表不能为它提供帮助。华虹项目上的利润,我可以一分钱不要全部投入到联通身上。”

“哦?那你是想怎么帮助?难不成还能不要股份光给钱?”说着说着,胡老都为这个不着调的想法都笑了:“哼,你就算真的想这么做,我们也不敢要这个钱。全国上下多少双眼睛盯着国家,今天拿了你一家的钱,明天私企就都要人人自危。”

周硕见胡老笑了,心下顿时轻松了许多,连忙摇头说道:“其实融资这种事情除了出让股份,还有一种方式的。泛翰集团可以把华虹项目的利润作为贷款,提供给联通使用。”

“贷款?”胡老瞪大了眼睛的看着周硕,不可思议的问道:“你是说泛翰集团一个私企,要向联通提供贷款?这,这不乱了套嘛!”

可不是么,九十年代从来都是银行给国企贷款,私企自生自灭。而联通至今不过成立一年多,要资质没资质,要业绩没业绩。就连能抵押的固定资产,都少得可怜。何况目前国内银行业受银根紧缩的苦,贷款从来都是抠抠搜搜的。联通求上门去,不知道收了多少白眼。

就是这样连四大行都不敢贷款的联通,泛翰集团一个私企却要借出三十亿来?要知道这个时候联通的自有资本还不超过十五个亿,一次就要借两倍的资本,负债率暴涨200%!就算不怕联通会倒闭,难道就不怕联通赖账不还么?天知道联通到什么时候,才能赚出来这三十亿。这可不是普通老百姓自家做生意,借了三万块钱,买卖开起来了就会赶快把外债还了。

联通这样的公司,就算发展到市值三百亿,想一次拿出三十亿来还债都要伤筋动骨。他们的资金最优先用途永远是扩张自己,而不是还贷。这笔钱只要周硕敢扔出去,没有个十年八年的,根本别想联通会主动归还。

周硕呵呵笑了笑,不以为意的伸出两根手指向着胡老说道:“泛翰集团贷款给联通有两个要求,只要胡部长能够点头,不用等华虹的利润变现,我现在就拿出三十个亿来……”

第三百三十九章白菜价

胡老这回真的是开了眼界了,国内竟然还有周硕这样的人。给股份不要,反而要提供贷款。联通这样的天生垄断行业霸主,是人都能看得出未来的潜力。随便洒出点原始股来,下面一堆人都要抢破头。这样的好处,放在他的面前,却被推了出来。

是傻,还是大智若愚?

胡老心中有种预感,这是大智若愚的表现啊。看周硕发展泛翰集团的思路,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走技术路线,走科研路线,走门槛高、竞争低的路线。

而联通成立的使命是什么?是以垄断的事实,建设电信市场竞争的格局。想也知道这根本就是自相矛盾,里面的风险不知道要大多少。

这时候虽然是1996年,但并不影响胡老做出这个判断。而且历史上中中外项目里的外资,在1999年可就是被中国政府以强硬手段逼迫撤资的。外商尚且如此狼狈,后妈养的私企又岂能不胆战心惊。

熟悉其中风险的胡老,不由得对周硕高看了一眼。重权厚利面前却依然矢志不渝,头脑清醒、心思澄明,贵在有自知之明。

很多杰出的人物,有着深沉的城府、或是狡诈的智慧,但最后却免不得失败的下场。原因往往就是能够清楚的算计别人,却无法看清自己。

仅周硕这份不骄不躁心态的修炼,恐怕就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人。想到这里,胡老不由对周硕更加欣赏起来。如果他不是做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