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电子重生- 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在王守武的召唤下,低着头走了过去,细声细语的问好道:“王爷爷,好久不见了。”

“来,坐下说话。”王守武拍了拍自己旁边的单座沙发,慈蔼的看着她。

“哦,那边的小朋友,你也坐吧。”他抬起头,看到还在发愣的周硕,便向自己对面的沙发指了指。

“怎么不在微电子中心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王守武见周硕在自己对面坐下,转过头来问笑扉扉。

“没有,没有!”笑扉扉这时候乖的就好像邻居家的小女孩,连连摆手说道:“中心的同事都很好,没有人欺负我。”

王守武奇怪的问道:“那怎么不在微电子中心工作了?”

“这个,泛翰研究院可是让我当院长呢。科研题目任选,科研经费随便花,科研项目没有硬性指标……”笑扉扉越说声音越小,显然是她自己也觉得这些条件未免过分了点。

“哦?这些个条件,泛翰研究院也答应了?”王守武回过头来,看向周硕问道。

周硕连忙答道:“扉扉既然已经是泛翰研究院的院长,自然有权力规划研究院的科研项目,分配研究经费和制定研究计划。这些都是院长的正常权力,我们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哦?”王守武显然没有意料到,周硕竟然真的答应了这些条件。知道笑扉扉在泛翰研究院不会受到委屈,他也就放心的笑了起来:“扉扉这丫头,技术上是个天才。虽然她年纪还小,把研究院交给她有些冒险。但你这个小朋友不错,做事有魄力。我想你的这个研究院,轻易肯定是不会倒下去的。她愿意,就让她在那里好好工作吧。”

笑扉扉惊讶的叫了一声,主动拉着他的手问道:“王爷爷,您同意啦?”

“同意了!泛翰研究院也是咱们中国人办的,只要能出成果,在哪里不是为共和国工作呢?”王守武和蔼的笑着说道。

“耶,太棒了!”笑扉扉情不自禁的举起双手跳了起来,看起来王守武的同意,对她竟然是非常重要。

见到自己仪仗的大靠山竟然还没开战,就先倒到了敌人那边去。叶德成的脸色呼的一下就变白了,忍不住插嘴道:“扉扉,微电子中心这边0。35微米工艺的攻关怎么办,你走了,谁来顶替你的位置?国家因此遭受到的损失,你就不管了吗?你对得起王老,对得起国家的半导体事业吗?”

笑扉扉呼的一下转过头,哼哼道:“就算我还留在微电子中心又有什么用?花上两年时间就算顺利的吧0。35微米工艺研发出来了,国外也早就用上0。25微米的技术了。何况微电子中心到现在连0。5微米的技术都没有掌握,谈何0。35微米工艺的研发?科学发展是严谨的,别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叶德成不服气的说道:“那泛翰研究院不也是一个月,就完成了0。8微米工艺向0。5微米的改进?私人企业的研究院能做到,我们中科院的机构会做不到?”

“那怎么一样,你根本不知道,泛翰研究院在0。8微米线上用了……”

就在叶德成期待的过程中,笑扉扉说到一半,突然刹住了嘴。她尴尬的露出贝齿一笑,摇头说道:“具体的技术不能说,我是签了保密协议的。”

“嘿!”叶德成差点气的一口气没喘上来,听到最重要的地方,竟然不说了。这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可真是比杀了他还要难受了。

看着叶德成抓耳挠腮的样子,旁边王守武老先生的眼睛也亮了起来,就连坐在办公桌后面的大领导身体也开始微微前倾。

周硕微微一笑,接过笑扉扉的话头道:“其实也没什么,还是我说吧。我们泛翰研究院在0。8微米工艺的光刻机上,使用了沉浸式技术。使用纯水做折射,降低了蚀刻光的波长。”

第二百八十一章坦白

“沉浸式?”科委大领导对光刻机研究不深,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纯水!”王老则不同,只听了这一段话,立刻就明白了这里面的技术关键。

“等等,也就是说,你们泛翰研究院在精密制造上面,并没有什么突破了?”然而终究还是叶德成对此事最为上心,一下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通过一个新的子系统实现的技术升级,和通过提高精密制造能力实现的技术升级,虽然结果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对于微电子中心来说意义可就全然不同了!一直以来微电子中心之所以承受如此大的压力,不就是因为泛翰集团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做到了微电子中心两三年才实现的目标吗?

但任何新技术,刚开始取得进步总是很容易的。哪怕是传统的精密制造,芯片工艺从2微米进步到1。2微米,三年时间便足足缩小了800纳米的线宽。但当芯片制造技术的工艺,下降到100纳米以下的级别之后,几十、十几纳米的进步,往往就需要一两年时间的努力。而这些进步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精力,却更是几十、上百倍于1。2微米工艺的时代。

周硕坦诚的说道:“没错,泛翰研究院虽然有纳米光栅技术项目组,但目前还没有任何进展。沉浸式光刻机技术只对光源、光刻胶和镜头处理有一些要求,正适合我们在微电子中心0。8微米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叶德成这段时间里受到的压力可是绝对不小。想想堂堂中科院国家级的研究机构,竟然还不如一个民间私企研究院。谁还能吃得下饭、睡得着觉?

如今听闻泛翰研究院的光刻机技术,并非是整体性提高。而是通过一种巧妙的子系统设计。实现的“假”0。5微米工艺。他不由得开怀大笑道:“哈哈,原来是这样。我就说你们一个私企研究院,怎么可能比我们微电子中心,做出更好的成绩来?说到底,不过是取巧罢了。”

“老叶,你的科学素养呢?”王老只是轻轻咳嗽了一声,立刻就打掉了叶德成的嚣张气焰。

“在科学技术上,能取巧才是本事。没有取巧的心,一味蛮干能追上国际水平?”王老教训了叶德成一句。转过头来满意的看向周硕道:“小朋友你很不错啊,就这么把这里的窍门告诉我们,不怕中科院学了去?”

周硕歪头笑了笑,浑不在意的说道:“就是耐水的光刻胶配方和光源配置方案,以及一整套光刻机的改造技术,我也可以无偿的献给国家。”

“你说的是真的?”叶德成不可置信的看着周硕,他难道不知道这项技术本身意味着什么?从他设计生产的u盘芯片就能看出来吧,那是每月数千万人民币的大生意!

周硕诚恳的点了点头,说道:“当然是真的。我也是个中国人,一样希望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能够有一天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而想要实现这个愿望,光凭我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

这也真的是周硕的一贯心愿了。不说别的,电子技术一向是中国科技体系中的短板。他倒是宁愿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半导体工业这个队伍中来。中国的市场、甚至是世界的市场那么大。足够容纳任何人进来。

对于泛翰集团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要担心可能的竞争对手。而是要担心国内电子产业的盘子不够大。至少在光刻机、在芯片制造领域,泛翰集团现在说是国内的领头羊也不为过。一个市场老大若总是战战兢兢的盯着后面人追上来。那是早晚要被人超过的。

眼睛只盯着行业内的一亩三分地,总想着怎么去从其他同行那里割蛋糕,那是第二、第三才会去做的事情。而领头羊,需要做的就是去做大这个蛋糕。因为他本身就已经是市场份额里最大的那一个了,蛋糕做大了,他自然也就是获利最多的。

周硕一直以来都无意在国内搞什么竞争,那样最后便宜的肯定就是国外的电子业巨头。只有把所有人都拧成一股绳,他才有信心能够在国际上为中国的半导体工业闯出一条路来。

“哦!那我可要多谢周先生了!”叶德成兴奋的手舞足蹈,站起身来抓住周硕的手,语无伦次的说道:“我要代替中科院微电子中心,代表国家、代表人民,谢谢你对国家科研事业的支持啊……”

周硕伸手把叶德成按住,面带笑容平静的说道:“当然,我还是有一点小小的要求的。”

“哦?什么要求?你尽管说!”叶德成拍着胸脯,毫不在意的说道:“你就是要做科学院的院士,我也帮你把这事儿办了!”

这还真不是假话,以周硕在半导体领域里的成就,即使不用他提议,再等上几年拿个院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如今二十四五岁的年纪,确实扎眼了点。但有叶德成的面子在,并非就办不下来了。

周硕连忙摆了摆手,苦笑道:“我还年轻,院士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哪里轮得到我来。”

“哦,那你有什么条件,可以尽管提嘛。”叶德成大大方方的说道。在他看来,沉浸式光刻机技术实在是太重要了。不像在精密制造方面的进步,一代以后就要被替代了。沉浸式技术带来的效果,至少十年内都不会过时。这是最小的投入,却能实现最大的效果。只要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装,立刻就能提升一个技术级别。不说民用技术,因此带来的军事技术进步,就足够他喝一壶的了。

这样重要的技术,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

周硕沉吟了一下,正色道:“其实我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和政府演一场戏。”

“戏?”

不只是叶德成,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想过,周硕竟然会提出这么一个条件来。这算什么?要钱、要政策,甚至是要官位、名誉都不奇怪。哪里有人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就要演一场戏的?

叶德成摆了摆手,思维有些混乱的说道:“周先生你能不能说的具体一点,我脑袋有点乱。”

周硕摊着手,无辜的笑了笑,紧接着解释道:“其实很简单,我需要接下来、在特定的时间里,获得一些国家的配合。具体的来说,就是我们有一个计划,针对日本尼康公司的光刻机部门。如果能够顺利实施的话,应该能够将其接手过来……”

周硕一五一十的将他和方剑阁的计划,完完本本的和盘托出。如何用908工程把尼康集团钓上钩来,如何利用沉浸式技术挖坑,如何取得合资厂的控股权,最后如何通过美国的对华禁运来坑掉尼康的光刻机部门……

整个恢宏壮阔而又阴寒冷酷的计划,听的叶德成身体一半热血沸腾,另一边却又如临深渊。如果这个计划能够成功,中国将直接掌握0。25微米工艺芯片生产线的技术,并且收编了尼康的光刻机部门之后,还能形成一定的研发能力……

中国的电子产业何止是实现飞跃,根本就是要一步跨到了共。产。主。义啊!只要能够保持这个优势,中国在半导体产业便有了,和美国分庭抗礼的资本!

直到周硕话音落下,足足半个小时的时间,整个办公室里竟然鸦雀无声。

直到门外传来大领导秘书的敲门声,众人似乎才从这个计划里惊醒一般。

“首长,下面马上有一个会议,需要您去参加……”

“出去,所有计划全部延后,没有我的要求任何人不许进来!”秘书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大领导粗暴的轰了出去。

在场的三个老人,看向周硕的眼神整个都不一样了。如果说之前,只是把他当成一个麻烦、一个后辈和一个杰出的技术人才的话,那么现在他们的眼神,表示已经把周硕当做是一个地位完全平等的对手来交往了。

不论是学界还是官场,都是推崇强人的。能够推行这种计划的人,又怎么会不值得他们尊重?

“周先生,你觉得这个计划的成功率有多少?”大领导坐在办公桌后面,气势如山如狱。

“这个,说实话——我觉得能有五成就不错了。”周硕耸了耸肩膀,无奈的说道。

越是复杂的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就越有可能会出现意外。这个计划如果说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那就是它太过于复杂了。诚然方剑阁的这个计划,几乎是完全利用了人性的弱点。但并不能保证,整个尼康的管理层,连一个清醒的人都没有。在如此复杂而漫长的计划中,最重要的往往不是计划的严密性,而是执行人如何随机应变的能力。

“五成?”大领导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只见他一拍桌子,豪气干云的说道:“别说五成了,就是只有一成,我们也要全力以赴的去实现它啊!”

第二百八十二章首席科学家

没人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但自从那一天过后,中科院微电子中心的主任叶德成,就再也没有开口说过一次泛翰研究院的坏话。

笑扉扉的工作关系,也痛快利落的办好了转档手续。中心其他的离职研究员,也都没有受到丝毫的刁难。不仅如此,就连在帝都的其他研究所,似乎也都偃旗息鼓起来。任凭泛翰研究院挖角和研究员离职,却再也听不到任何怨言。

似乎一瞬间,整个帝都学界的风向就变了。这也让不少在背后等着看笑话的人,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压迫感。这泛翰集团究竟是什么来头?或者是搭上了什么不得了的关系?怎地竟然让这么多科研院所,吃了哑巴亏还要倒贴笑脸?

事情的真相,只被控制在当时会议室里的五个人范围内。最多就是再加上,远在无。锡的方剑阁。这六个人,背负着中国未来五到十年,整个半导体工业的希望。

在这样庞大的计划面前,本来就充满了不稳定因素。知道的人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更低。大领导也是顶住了来自上下左右无数的压力,才把这些不明所以的反对意见压了下去。当然,这里面也离不开王老的支持。作为学界的泰山北斗,桃李满天下的宗师人物,他老人家说上一句话,在电子产业里还是很有分量的。

而泛翰研究院在得到了自己计划中所需要的人才之后,也停止了继续挖角的行为。整个泛翰研究院这时候已经扩张到一千六百多人,后期再次增加的四百多人。可以说是整个半导体领域未来的精华所在。

笑扉扉也没有让周硕失望,和他的半路出家比起来。她对整个芯片制造装备产业的理解,无疑是高了几个层次。

她先是将泛翰帝都研究所按照研究方向分成了五个部分。然后成立了首席科学家制度。将传统的科研院所部门设置方式,改革成为首席科学家联席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