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电子重生- 第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硕现在要做的。就是给上面露露自己的肌肉。告诉他们,泛翰集团的技术力量。可以扩张到什么程度。

渤海大学软件学院的筹备工作既没有组织什么仪式,也没有广邀名流。只是在教育部把手续全部办好,然后在梦海微电子向新闻界做了通报。

而发布会上的媒体,也没有把这个连三本都算不上的学院成立当回事儿。几个收了钱的记者,写了一些软文发在了内版。至于一些比较有操守的,也就是给了软件学院一个豆腐块而已。

但是这个消息落在帝都的科技界人士耳中,却不啻是一个惊雷。

无他,这个渤海大学绣城软件学院,是泛翰集团组织的职业技术学院。

周硕在计算机报上刊登的招聘广告。直接让计算机报的销量比平常翻了两番。计算机专业的、半导体专业的、集成电路专业的,甚至是物理系的、数学系的,行业内自认手上有点本事的几乎就是人手一份。

泛翰研究所虽然只成立了一个月的时间,它的待遇却早就煞红了这个年代科研人员的眼睛。

不算那些托关系进来的非专业人士,本科生月薪就是一千五起跳。有工作经验的本科生具体看情况,两千三千的都有。至于能被涂岸北看上的在读研究生或者毕业的硕士,薪水都是四五千起。

博士或者教授什么的,在泛翰研究所都能落上一个实验室主任或者项目负责人的位置。底薪虽然只有六七千,但算上奖金、福利。轻轻松松就能上万。

泛翰帝都研究所这边八百科研人员,每月的薪金待遇指出,几乎就能和晶圆厂、电子厂以及新科公司三家的薪水总和持平。

在这个国。务。院津贴也只有一百块,国家研究所里博士也只有每月几百块钱的年代里。泛翰集团这块招牌可算是打出去了。这样的薪金水平,别说国内了,几个在帝都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的外企。也没有这个价码啊。

这些科研人员算是至少提前十年,享受到了金钱对知识的尊重。

看着身边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学成个院士甚至还不如个挖煤的,花十年时间念个博士出来。却要给小学辍学的同学打工……

哪怕不是本专业的职位,穷怕了的研究员们也愿意去试一试。最后就是好多博士甚至都来抢硕士的岗位。好多硕士则去抢本科生的岗位。有经验的本科生,去抢应届生的实习岗位。应届实习生更是早十年,发明出来免费实习的招数。

这里面受到触动最大的却属邵世明的老单位,邮电部的一七三所。

别人只是看到泛翰帝都研究所的薪资高、待遇好,可是一七三所里谁不知道邵世明如今是什么情况?自打搭上了他那个年轻的同学,现如今他不仅去了美国,更成为了百万富翁。听说在美国手下管了一大帮的正宗美国人,每天在别墅里就着湖景喝咖啡,轻轻松松就把工作办了。

邵世明他的人虽然已经不在一七三所了,但他的名字却成为了一七三所的传说。

有邵世明的珠玉在前,不少人的心思也就活泛开了。一七三所里谁有几斤几两,大家互相之间都是知根知底。就算比不了人家老同学的情分,自己去了泛翰集团起码混个万把块的月薪不成问题吧?想当初周硕在一七三所里借设备调试软件的时候,好些个人可是都给他打过下手的!

自打计算机报刊登了软件学院的招聘启事,一七三所的所长赵夏安教授这几天明显的感觉到所里的气氛不对了。研究员们做事总是心不在焉,没事儿的时候则两三个人聚在一起说悄悄话。

然而这时候毕竟是九十年代的中国,一份国企的工作可不仅仅只是工作这么简单。虽然社会上下岗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没有哪一次是会受到工人欢迎的。同样在不虞倒闭的研究所里,能下定决心脱离这个体制的还是少数。

哪怕真的有人想要去外面闯一闯,也更乐于使用停薪留职这样的方式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江清月这一天早上,一如往常的扎着她的马尾辫,带着厚厚的塑料玻璃质地眼镜。然而不同的是,她竟然拦在了赵夏安教授前进的路上。

“所长,我要辞职。”她静静的吐出这么一句话来,仿佛是要请假去门口买一份盒饭一样。

“辞职!”赵夏安教授还没有反应过来,周围就响起了一片吸气的声音。

“小江。”赵夏安认真的看着江清月,像是不认识她似的,仔细上下打量了一遍说道:“你说你想要辞职?”

“是的,请赵教授您能批准我的辞职。”江清月认真的点了点头。

赵夏安皱了皱眉,问道:“说说为什么?你知道,我一直以来是很看好你的。在一七三所里,你是非常有前途的一个好苗子。”

“我……”江清月看着赵夏安教授有些失望的神情,羞愧的低下了头说道:“我去参加泛翰集团绣城软件学院的应聘了。”

赵夏安愣了愣,叹道:“泛翰集团只是一个私企,哪有国家的研究所稳妥?哎,你这也……太冲动了。”

江清月抬起头来,倔强的摇了摇头道:“赵教授,我自从到一七三所以来,您一直对我关怀有加,而我也一直把您当做是我的老师。但您不会明白,我辞职并不是一时冲动。相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您不知道我面试的时候看到了什么……”

江清月似乎陷入到了自己的回忆中,她感慨的说道:“您知道我大学学的是光电技术专业,毕业之后就一直在一七三所工作。但我的工作能和激光扯得上关系的,恐怕也就只有光纤发射器了。可你知道我在泛翰研究所看到了什么吗?德国产的bk1194型30kw的激光发生器,那才算是激光啊!是用来在硅片上面蚀刻集成电路用的!那一台激光发生器就能值咱们的一个实验室,在一七三所我恐怕永远也用不上……”

赵夏安看着江清月欣然神往的神情,突然发现她说的好有道理,自己竟然无言以对。是啊,既然一七三所提供不了这样优秀的条件,又何必耽误了她的前途呢?

赵夏安沉默了半晌,僵硬的点了点头,答应道:“好吧,既然你执意要走,那一会儿就去我那里办手续吧。”

赵夏安教授说完,有些心灰意懒的摆了摆手,留下了如愿以偿的江清月。

“小江,你辞职家里同意了?”看到赵夏安走远,旁边早就按捺不住的同事连忙跑了过来问道。

江清月得偿所愿,喜笑颜开的说道:“哈哈,我瞒着家里去的。要让我妈知道我辞了研究所的工作,非得把握屁股打开花不可!”

“哎,那你过去,泛翰研究所给你开多少工资啊?”

“我的编制不是泛翰研究所,而是绣城软件学院,只不过目前会在泛翰研究所那边工作而已。”江清月唱着歌,跳着舞转了一个圈,开心的说道:“工资嘛,也没多少。试用期三个月,每月三千。转正之后两年内,工资保证能够涨到五千!”

“吓?五千?”同事吓了一跳,心里不由自主的计算起来。研究所的工资向来不高,初入职的年轻人能有五、六百就不错了,这么一算的话两年后江清月的工资岂不是自己的十倍?!

第二百五十八章入职见闻

当然,不可能所有的单位,都像赵夏安教授一样顺顺利利的放人。这时候,周硕便可以高高举起尚方宝剑来,看看谁敢反对科委大领导、堂堂国。务。委。员的意见。

怎么,不服气?在科技界这一亩三分地上,谁又敢真的硬扛这样带着红头的文件。但凡有研究所或者科研院校稍有迟疑的,不用周硕出面,自然有已经疏通好的上级部门,把手续开到这些所长、或者院长的桌子上。

周硕大肆在帝都搜索半导体行业的人才,不仅是软件方面,硬件、系统和通信等方面的人才也都如饥似渴的收入囊中。这不仅是一种表现实力的态度,更是一种制造压力的方法。

这些院所虽然被周硕手里的批示压住,但却不代表会就此心甘情愿。这样一级一级的压力传递上去,上面也要考虑是否真的可以给私企进入908工程解绑。

上面已经习惯了在经济领域里面国退民进,那么是否也准备好了在研究领域里面国退民进?事实上谁也不能否认中国的科研力量,私企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二十年后国企出身的梦幻集团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美帝几乎是双手奉送。为何?因为梦幻集团的核心技术都是来自intel和微软,它做的再好最后还是美帝收益。

但私企出身的华星集团,却被美帝视为大敌。以此何故?不外乎华星持续的科研投入,让他们掌握了网络设备的核心技术。奥黑要重振“高端”制造业,不怕梦幻集团。却偏偏对华星集团花200万美元收购3leaf公司这样的小事严防死守,孰优孰劣一目可知。

但私企科研力量的崛起。至少也是十年以后的事情了。周硕想要取得908工程的入场资格,却不能一直这样慢慢的等下去。不过想要让人正视他拥有的力量。这样的变化总要有一个发酵的过程。尤其是以九十年代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来说,压力总是和效率成正比的。

周硕目前所做的一切工作,目的就是加快这个发酵的速度。虽然他的办法就是不断的撒钱,但撒钱也是有讲究、有技巧的。官僚们不感觉到疼、不感觉到威胁,有的时候光有压力也总是喜欢装睡。

江清月站在泛翰帝都研究所的门前,拿出发给自己的聘用证书。这是一张天蓝色的对折铜版纸,上面有着泛翰集团的logo和她的详细信息。一个穿着泛翰集团统一工作服的工作人员,热情的从她手里接过聘用证书核对了一下,然后帮她把手里的东西接了过来。

江清月打量着已经初具规模的建筑群。奇怪的问道:“泛翰集团好像特别喜欢天蓝色,你们的标志、工作服,还有建筑的颜色,都是这一种。”

工作人员骄傲的笑道:“这是企业ci,ci你知道吧?就是企业形象视觉识别。”

接待人员也是好脾气,面对的又是个美女,自然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个兜底。见江清月似乎不怎么了解ci的作用,便滔滔不绝的说道:“这个企业形象视觉识别嘛,其实说白了就是广告的一种方式。以往咱们国家的企业。都是给产品打广告,但是产品热销个几年过气了,这名声就算废了。这个ci则是要求企业在对外宣传中使用统一的视觉元素,这样有系统的延续下来。几年、十几年后人们不仅记住了产品,更会记住这家企业……”

企业形象视觉识别是最早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的现代企业理念,本身的概念又不复杂。而且效果好、投入小。江清月听了几句,就已经完全明白了这么做的好处。国内企业其实流行做ci并不晚。早在八十年代末太阳神集团就以它的ci策略一举闻名。但社会上肯踏踏实实把ci做好的,确实也不多。最多就是做一做标准色。把logo印的到处都是。

ci概念的泛滥,反而让人对它的印象打了折扣。像泛翰集团这样认真将ci贯彻到每一个细节的做法不仅让人感觉到新鲜,更给了员工和合作方一种暗示。

一家愿意在企业形象远景上面做投资的企业,无论如何也不会是个短视、或者捞一把就走的企业。和这样的企业进行合作,也能让人相信他会更加重视自己的信誉。

江清月随着接待人员进入了泛翰帝都研究所的大门,里面虽然还没有完成贝聿铭老先生的完整设计,许多地方甚至还能看到已经挖开的树坑。但是从已经完成的部分,仍然能够看到它的种种人性化细节和精致的氛围。

一个好的建筑,不仅是能够给人以遮风挡雨和居住活动的功能,更能调整人的精神以及塑造人的气质。这方面很多宗。教建筑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比如说耶教的大教堂、道教依山傍水的寺观,对人的思想都有净化和调整的功能。久居其中,就连鲁智深不也生出佛性来了。

贝聿铭作为世界知名的建筑家,其设计的作品可不仅是好看而已。开阔的视野和自然光的照明,在科学上都证明了有益于思维的启发。像是这样的设计,在泛翰帝都研究所都是随处可见。

这对于早就住惯了国内研究所四四方方筒子楼的江清月来说,不啻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世界上除了在一间十几平方的办公室里塞进去四张办公桌、八个人对坐而视的办公方式,原来还可以有这种全开放式的办公环境。全玻璃幕墙、落地式全景窗,星星点点散落的办公桌和随去随用的茶水间……

怪不得帝都里的人削尖了脑袋也想进来,这里不光收入是美国式的,就连办公环境也完全是美国……不。恐怕绝大多数的美国公司也做不到这种程度吧!

在这方面就不得不提一提帝都建工集团了,作为共和国老牌子的一级承建商。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帝都建工集团的素质、速度和设计都是没的说,想想也是。人家天。安。门、故宫和人民大会堂什么的又不是没修过。哪个不是质量和时间抓的都紧,人家手里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久经考验的队伍。一个月时间,放在绣城建筑队还在打地基呢,人家帝都的工程队就已经先突击完成了一部分项目。

虽然有泛翰研究所都是低层建筑的原因,但这份行动力还是远超过了绣城的所有施工队伍。为此周硕不得不在合作协议中添加了一条,让泛翰建筑公司的总经理李赤旗率领一众业务骨干,专门过来给人家打下手。

在一番银弹攻势之后,慷慨的帝都建工集团领导们。还同意了一份委培和人才转让协议。不仅是技术人才,帝都建工丰富的管理和调度能力,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内容。李赤旗一方面着手引进一些在帝都建工集团混的不得已的年轻人才,另一方面也把自己人放到泛翰帝都研究所的工程岗位上进行锻炼。只要有值得学习的地方,都按照双岗配置。

而帝都建工集团倒也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一是泛翰集团距离帝都十万八千里,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另一个也是国内目前建筑市场发展太快,哪怕帝都建工集团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项目太多做不过来,而不是市场太小不够分。

一路走过来。江清月还真是大开眼界。仅仅是在办公环境和企业文化上面,她就看出了不少的门道。一家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