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电子重生- 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站前的网络大厦呢?”周硕接着问。

东方恪不满的摇头道:“百分之三十。关键是铁路上破事儿太多,实在耽误进度。”

周硕笑了笑,不以为意的继续问道:“省内互联网开展的情况如何了?哦,对了。当初省委宣传部不是委托新科计算机开发一套电子办公系统,交付了没有?”

东方恪点头道:“交付了,不过宣传部那边五十万的尾款却迟迟没有结清。整套系统光是服务器、客户机和调制解调器,成本就要一百五十万。”

“无所谓了,如果能和宣传部搞好关系,这笔钱花的就算是值了。”周硕毫不在意的笑道:“行了。走吧。关键还要看调制解调器的试生产情况,这才是咱们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

周硕等东方恪慢条斯理的吃完锅烙,俩人这才跳上车,向着工厂的方向一骑绝尘而去。

在泛翰晶圆厂的下风方向不远处,一片比它还要大的地面上,一座工厂的建设已经进入了尾声。

别看周硕之前向东方恪问的问题都七零八凑的有些挨不上边,但根子上却都和这座工厂有关系。泛翰电子厂,由厂长赵子甘领着原来绣城元器件厂的一众工程师,又吸纳了一部分原华光厂的职工。以此为基础组建了起来。

江大桥通过周硕五叔转达的吸纳一部分下岗职工的要求,也是由这个工厂完成。整个工厂将近两千人,此时也正在夜以继日的完成生产的准备工作。

赵子甘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但多年的厂长工作经验。让他作为一个生产组织者还是没有问题的。一千多人的工作队伍,在他的安排下上工、下工井井有条。厂区虽然正在不断的安装和调整设备,却没有一丝杂乱。厂区绿化和卫生环境也是常抓不懈。别看这些似乎和生产没有关系,却是维持工人纪律和士气的重要手段。

“老赵。这么晚了还给你添麻烦,实在是对不起啦!不过调制解调器和交换机是集团下一步战略的重要方向。听说工艺定型,我这心里可是猫抓一样。”

周硕从车上跳下来,哈哈大笑着向工厂门口等候的赵子甘跑了过去。说起来赵子甘虽然四十多岁正当壮年,但年纪毕竟在那里摆着,该有的尊重还是要给的。

“周校长,咱们先休息一下?路上车多,不好开吧?”赵子甘呵呵笑着,迎上了周硕伸来的手。

“还是先去车间看看!”周硕显得有些急切,他搓着手,向恍若白昼的厂区眺望过去。

“怎么样,现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工人们情绪还稳定么?”周硕一马当先,就向厂区里走去。

“那有啥不稳定的咧?”赵子甘不明所以的说道:“和市里那些开工不足、甚至待工下岗的工厂比起来,咱电子厂能三班倒生产,多少人都羡慕不来呢。”

赵子甘说的也是大实话,在这个普遍开工不足的世面下,这些八十年代走过来的工人哪里像二十年后有挑剔的权力。忙和挨饿比起来,显然繁忙本身就是幸福的。

路上穿梭往来的工人们都是一副专心致志的模样,只有在赵子甘经过的时候,认识他的工人才会向他略微点点头,喊上一声“赵厂长”。

周硕对工人们的训练有素非常满意,这也是当初他执意不肯从头建厂的原因。只有有荣誉感和集体传承的工厂,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所有人都捏合在一起。在华光厂的基础上补充进来的绣纺下岗职工,本身也是多年的老工人了。早年绣纺风光的时候,甚至可以说是绣城内素质数一数二的工人群体。

进了车间,生产线运转的声音清脆而规律。穿戴着整齐统一工作服的工人们,站在传送带的旁边全神贯注的操作着手上的机器。

“绣纺过来的工人上生产线表现的怎么样?”周硕抬眼望去,车间里大片女工都是二十多岁的年纪,显然市府是把绣纺的精兵强将挑选了过来。

赵子甘竖起大拇指,称赞道:“那真是没的说,比原来华光厂的工人可灵巧多了!这些操作纺织机的姑娘来做电子装配工,根本就是大材小用啊!”

“呵呵,那就好。”周硕满意的点了点头,和他继续向里面走去。

周硕看似随意,却很有讲究的观察着生产车间的布置。从物料的摆放位置、运输路线,到品控人员的站位,半成品产品在搬运过程中的包装,工人手上的除静电手环,甚至是工作休息间隔和休息区的设置。这些可不是赵子甘这么一个国营元器件厂厂长能设计出来的,他要是有这个本事绣城元器件厂那还真未必会被出售了。

整个系统,都是周硕从美国请了专业的流水席设计师来进行设计的。不仅务求生产效率的最大化,更要求体现人性化。毕竟泛翰集团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赚取的超额利润,对于血汗工厂那点从工人手里抠出来的利润,还真是看不上眼。

车间的设计是有讲究的,电子厂本身生产环境虽然不需要晶圆厂那么无尘,但基本的除尘和环境保护条件还是有的。门边的灰尘大,进出的风也容易对生产产生影响。距离门口越远,里面的生产环境就越好,一些精密的设备也被安置在这里。

装配车间深处,使用人工的岗位渐渐变得少了起来。

赵子甘指着一台正在不停焊接的热熔焊接机说道:“德国产的dk3211热熔焊接机,这样好的设备我在元器件厂可是想都不敢想啊!”

所谓热熔焊接机,就是可以直接将生产线上传过来的电子元件加热,然后焊接在pcb板上面。而这个过程是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控制的。这对于习惯了过往国企那种宁愿增加人手,也不增加设备做法的赵子甘来说,确实是非常“奢侈”的设备了。

“这一台机器,怕是要几十万吧?”他叹了口气,羡慕的向周硕问道。

“八十万。”周硕的声音清晰洪亮,使用机器代替人工并非只是成本上的考虑。热熔焊接机虽然不是什么高技术含量的装备,但却能大幅提高生产中的良品率以及优化生产线配置。

别看调制解调器的电路板只有巴掌大,但每一块pcb板从进入这个车间,中间要经过上百人的手。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只负责一道装配工序,重复进行一个动作。如果不使用热熔焊接机,那么或者增加每个人重复的动作数量,让他们增加焊接的工作内容。或者增加流水席上的工序,为每一个元器件和芯片都设置一个焊接工位。

不提由此导致的效率下降,人手操作造成的不确定性,也必将对产品的良品率造成不可控的影响。

而良品率则直接影响了产品的成本,成本最终会投射到商品的定价上面。商品的定价,又会决定了市场的接受程度。所以良品率在工业生产中,是周硕一直非常关注的一个数据。

尽管有着欧美国家科技封锁的因素,周硕仍然想方设法的提高了泛翰电子厂的生产车间的技术水平。大笔的资金砸下去,尤其是相对国内其他厂家来说,丰富的外汇数量,使得他硬是堆起来了一套国际上也算一流的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

第二百四十五章接头

及至第二天早上,泛翰电子厂第一批十万套电缆调制解调器和网络交换机,已经被整整齐齐的码放在大卡车上的封闭集装箱封闭里了。

就在这个天边微白的早晨,五辆集装箱大卡车前后排着队,鱼贯的从泛翰电子厂里启程了。

“不要送了!”周硕站在大切诺基的车门前,向刘刚挥着手说道:“我走之后,这里就交给你了。”

“放心吧!”刘刚重重的点了点头,笑道:“你只管去帝都,老家这里我一定替你守好。”

周硕抬头看向已经远去的车队,招呼了东方恪一声,连忙跳上了车。切诺基的引擎发出有力的轰鸣,一骑绝尘而去。

绣城到帝都并不远,出了山海关之后继续向南,不过是沿着渤海画了一小段弧线而已。早上出发,下午吃完饭之前就已经能够抵达了。

然而,泛翰电子厂的运输车队却并没有在帝都停留。反而从它的外围拐了一个弯,继续向着南边的廊、坊驶了过去。

廊、坊地处帝都和塘沽之间,是京津走廊的重要节点。本身也拥有不错的工业能力,商业更是非常发达。每天在这里集散、或是经过的汽车不计其数,倒也没人在意泛翰电子这么几辆不起眼的集装箱。

这里是廊。坊郊外的一处大院子,位于京津高速牛镇出口的不远处。从主干道的岔口拐上一条乡间公路,再开上十余分钟就能找到这个地方。

集装箱车队从牛镇出口出来,没开多远便打着双闪慢慢的停在了路边。过不多时。一辆毫不起眼的奥迪100从对面驶了过来,临近车队之后调了个头。稳稳的停在了周硕的大切诺基旁边。

“周校长,咱们又见面了!”吴浩从奥迪100里面跳了下来。欣喜的喊道。

“吴主任!”周硕哈哈笑着伸出手来,和他握在一起。

“别,周校长还是叫我老吴吧。”吴浩摆了摆手,谦虚的说道:“这次领了你这么大的人情,我还不知道要怎么还呢。”

“哎,咱们之间,哪来这么多讲究?”周硕拍着他的后背,笑了笑。

吴浩虽然在安排香港出口方面花了不小的力气,但和周硕提供给他的仕途助力来说。还真是不算什么。若非他近水楼台先得月,泛翰电子厂的出口毕竟本质上并不犯法,想找个遮掩的白手套容易的很。

但反过来说,周硕把组建香港出口公司的事情交给他,却是一笔不小的人情。吴浩自家知道自家事儿,本身不过是一个清水衙门科委的主任而已,手里权力有限的很。这么一大批实惠的人情落在他身上,绝对算得上是烧冷灶了。

俩人寒暄了几句,吴浩便重新跳上奥迪100。走在整个车队前面领路。周硕把事情交给他,也确实是个正确的选择。车队下了牛镇出口,再行不过十多分钟便到了地方。

奥迪100在门口按了两声喇叭,便有人从里面跑出来。拉开了仓库院子的大门。然后车队便在吴浩的指挥下,缓缓的开了进去。

周硕跟在车队后面,把切诺基停在了墙角。然后跳下车来。他指了指院子中间,让东方恪去负责现场指挥。自己则向吴浩走了过去。

为了将泛翰电子厂的背景彻底隐藏起来,这些货物将在这里换上出口代理公司的汽车。然后运到塘沽出海到香港。到那边转上一圈之后,在重重黑幕之中将会变成彻底的“新加坡”货,然后装船发往美国。

“老吴,你这里有没有安静的地方?”周硕招了招手,等吴浩过来之后,询问道:“有些事情想跟你商量一下,活就先让下面人做吧。”

“成。”吴浩想了想,抬腿便走道:“正好这里房后有棵大树,平常我也是用来纳凉喝茶的地方。僻静,就是没什么遮掩。”

“好,就那里吧。”周硕点了点头,笑了起来。

俩人从院子的小门出去,拐了个弯。仓库大院的后面是一片玉米地,高高的玉米杆几乎就是一望无际。周硕向前看去,田头墙边正有一颗大槐树耸立在在那。树的下面,躺椅、茶几、茶壶、蒲扇倒是一应俱全。

“哦,好地方啊!”周硕竖起大拇指,向吴浩称赞道:“老吴你真是会享受,这环境真是太惬意了!”

“哈哈,这可不是我布置的。”吴浩摇了摇头,笑道:“我买下这个院子的时候就在了,还是前任房主特意指点给我的地方。”

吴浩请周硕坐下,然后从旁边的暖壶里倒出热水来,掏出茶罐子先泡了一壶茶。小巧精致的紫砂茶壶配茶杯,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碧螺春,配合上眼前的风景,周硕也是觉得有些醉了。

他双手接过吴浩递过来的茶杯,美美的喝了一口。叹了口气,懒洋洋的说道:“真想现在就退休,能够在这样的环境里悠然度日啊!”

“那可不行!”吴浩摆手道:“周校长如果就此退休,我可就是咱们国家电子业的罪人了!”

“说说罢了,老吴你不用当真吧?”周硕显得有些哭笑不得。

他哪里知道,在吴浩眼里周硕几乎就是中国电子产业未来的希望。在梦幻集团只能当个组装商,wps面临word强力挑战,intel独霸全球的时代里。泛翰集团的存在简直就是一朵奇葩。

像周硕这样能赚取超额利润,手握大笔外汇,并且愿意大比例的投资技术研究。放眼1995年的中国,不用几乎,泛翰集团根本就是独一份。

而这一切成绩,全都仰赖于周硕的存在。即使是玩笑话,吴浩觉得自己也非常有义务阻止这种危险的苗头。

“好吧,好吧。”周硕看着吴浩认真的神情,举手投降道:“言归正传吧。我这次来,除了布置香港转口事宜,还有一件事情想麻烦老吴。”

“哦?你说。”吴浩饶有兴致的点了点头,说道:“周校长有什么事情能用上我的,我一定尽力去办。”

“这事儿,要说确实有一些难度。”周硕沉吟了一番,问道:“老吴你知道908工程吗?”

“908工程?”吴浩细细思索一番,突然恍然大悟道:“你是指无。锡华晶吧?”

“没错,就是无。锡华晶。”周硕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你知道,我在绣城除了有电子厂,还有一个单晶硅厂。在这之前,908工程负责单晶硅的项目负责人刘侃来帝都找过我……”

周硕将之前发生过的事情向吴浩复述了一遍,对908工程的项目组的反应,他也直言不讳持有悲观态度。无奈他的手太短,根本够不到无锡去。面对有心人散布的流言,根本就无能为力。

吴浩略微一思索,就想通了这里面的问题。他若有所思道:“这么说,原来华润的上华科技公司,现在已经在一个香港人手里了?”

周硕点了点头,肯定是说道:“不仅如此,而且看起来他对908工程仍然很有兴趣。”

这个不用周硕说,吴浩也能想得到。若非是对908工程感兴趣,为何要收购华润专门为补充华晶而组建的上华公司?他是个生了七窍玲珑心的,随即就读出了周硕的潜台词。

他不以为意的笑道:“如果他的目标不是你,那你不理他就是了嘛。908工程虽然是国家项目,级别够高。但它本身又没有行政能力,本身在半导体行业也没有影响力,对你没有什么杀伤力的。”

周硕抿了抿嘴,摊手道:“你说的也对,但问题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