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电子重生-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梁老师听了,顿时兴高采烈的坐了回去,又开始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脑屏幕了。

李祉和其他人打开电脑坐好,周硕站在讲台上启动他的笔记本,将计算机屏幕投影到幕布上。看到这么先进的授课方式,全中国恐怕都是头一份,顿时引起了下面的一阵惊叹。

圆脸姑娘咬着李祉的耳朵,说起悄悄话来:“李祉,你对象究竟什么来历啊?我看一职高这么多电脑,可不像经营不善的样子。”

李祉闻言羞红了脸,害羞道:“谁是我对象啊,你可别瞎说!不过他家的确实就是普通家庭,我妈和他爸妈都是认识的。”

圆脸姑娘听到她这么说就更好奇了,根据她的见识,还真没听说过普通人能当官的。于是接着问道:“那他是有什么当官的亲戚?还是有厉害的朋友?”

“都不是啦!”李祉有些不满意她这么说周硕,在她心里觉得要依靠别人出人头地总是不光彩的事情,下意识的为他分辩道:“周硕很厉害的,他是花十万块承包了一职高才当上的校长。”

圆脸姑娘“哦”了一声,了然的点点头说道:“原来是花钱当上的校长啊,我说呢,看来他也不过如此。我说李祉,要不你还是再考虑一下我哥吧,他不比这小子强多了!”

李祉没想到自己的解释竟然被她歪曲成这样,心里气鼓鼓的,却又不好这时候发脾气。只得转过头来认真听周硕讲课,来个眼不见为净。

却没想到她俩的对话竟然让坐在对面一排的梁老师听了个真,本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梁老师竟然“嚯”的一下站了起来,指着那圆脸姑娘怒道:“周校长要是不过如此,你可以让你哥来试试啊!我们一职高半个月前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眼看着就要破产倒闭了!要不是周校长力挽狂澜,你现在能坐在这里学计算机?我梁景辉从来没服过一个校领导,但是周校长虽然当校长连一个月都没,但我老梁就要写一个‘服’字!”

第二十三章宣传

梁老师的小插曲并没有对大家的学习热情造成多大的影响,周硕将他安抚下去,课堂秩序也就恢复了。毕竟在座的这些女孩也都是成年人了,尤其是像她们这样刚刚走上社会,领略了赚钱的辛苦之后,对于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尤其更加的热切。

夏季的夜虽然来的晚,却挡不住学习时候的度日如飞。当教室里的一群人再抬头的时候,竟然已经是八点多了。随着周硕宣布下课的声音响起,女孩们不约而同的抻起了懒腰。

李祉磨磨蹭蹭的收拾好东西,同学们已经纷纷走光了。就在她正准备将书包背起来,手上却是突然一轻,就见周硕笑眯眯的站在她的身边,自然的说道:“时候不早了,还是我送你吧。”

李祉看着周硕熟练的将她的挎包背在肩上,脸上有些发热的点了点头。两个人的关系虽然进展顺利,不过毕竟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说起来这还是第一次被他送,她的心里也有些小欢喜。

俩人骑着自行车,就着昏黄的路灯行驶在夜晚寂静的马路上。虽然没有说话,只是这样并行的骑着,就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在心底徜徉。李祉偷眼看了看他,说起来周硕并不是很善于言辞,追女孩更谈不上什么方法。他不会死缠烂打,也不怎么会制造浪漫,但是李祉反倒绝得有种难得的安全感。

一晃眼到了她家门口,周硕将她的挎包递过来,她这才想起来竟然还有事情没说,连忙将包接过来说道:“对了周哥哥,我别的同学也听说了你在教计算机课的事情,跟我打听能不能再来几个人,不过我担心你们学校电脑不够,就没敢答应……”

周硕惊讶的“哦”了一声,笑道:“没事儿,让他们都来吧,电脑不够大不了我再买就是了。”

李祉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一台电脑好多钱呢,要不我让他们出点学费吧?”

周硕倒是真没想到1994年的时候电脑培训就这么有市场了,他认真思考了一下,说道:“这样吧,你关系好的同学就不用了。我最近要开个电脑培训班,如果还有人想来学习的话,就让他们报名好了。”

“好!”李祉认真的点了点头。

转过头来第二天周硕上了班,又将会计刘桂芳和两个教研组长找了过来。一职高现在人少钱更少,会计的工作时间大半倒是要闲着,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周硕来了之后倒是有拿会计当秘书用的倾向。

周硕给三个人倒了杯水,向刘桂芳问道:“刘姐,学校的帐上现在有多少钱?”

刘桂芳想了想,痛快的答道:“机床车间那边钢木家具厂打来了八千的预付款,不过眼看这个月就要发工资,仓房的房租这一块就剩不下了。算上两个门店的收入,账面上能动的大概有一万零三百元。”

“老梁,老刘!”周硕转过头来问两个教研组长:“我有一个想法,在一职高开个面向社会的短期培训班。你们两个专业的课程,如果去掉文化课,再精简一下,能不能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把内容学完?”

“三个月?”汽修的组长刘常有吓了一跳,不由得说道:“咱们职高的学习时间可是三年呢,三个月能学到啥?”

周硕手一劈,认真的说道:“我是说有没有速成的办法?不用学文化课,不用学基础理论,就从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在短时间内培养出能处理大部分问题的工人来?”

“这样的话,也不是不行。学几个主流的车型,什么毛病就换什么零件。就是学完了基础不牢靠,未来发展肯定要受限制……”

周硕听到这里,满意的点点头,问道:“你多久能拿出这样一套教案来?”

刘常有嘿嘿笑道:“这个快,把上车的实习课都拎出来,有个两三天就好。”

周硕转过头来看向旁边,问道:“老梁,你呢?”

梁老师却又叹了口气,说道:“我这边也没问题。不过电器维修如果不学习原理的话,更新换代快了,很容易就会落后淘汰的。”

周硕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别担心,大不了以后咱们再开个进修班,把基础补上就好了嘛。”

“只好如此了……”梁老师担心的摇了摇头。

周硕坐回办公桌后面,敲了敲桌子,笑着道:“既然大家都没有问题,那就这么定了。刘姐,你拿出八千块钱来,去绣城日报上登个广告。”

“八千块钱全用来登广告?”刘桂芳目瞪口呆的看着他,没想到周硕竟然一口气拿出这么多钱来,怕他是不了解行情,连忙解释道:“校长,八千也太多了点。要我说花三五百有个半通栏广告就行了,现在社会上办的培训班不少,就是打个整版广告,人家该不来还是不会来的。要想招生多,关键还是学费便宜。”

周硕却无所谓,有些钱,该花的就得花,而且还得使劲儿花。

八千块钱在1994年可是老大一笔,二十年后这笔钱可能连一则通栏广告都买不下来,但是在这个时候,却足以买下三次绣城日报的整版广告!

刘桂芳劝了几次,见周硕坚持,最后反倒在怀疑是不是自己小题大做了。大概八千块钱真的不多吧?周校长这么有本事,说不定翻翻手掌又能轻松的赚回来呢?

刘桂芳找了熟人,一通电话过去,绣城日报的业务员当天下午就杀了过来。周硕和这业务员在办公室里关起门来神神秘秘的呆了一下午,快到下班时间这才亲自把人送了出来。

看俩人在教学楼前依依不舍的神态之亲切,要不是这业务员是个半秃的中年大叔,说不定立刻就要有什么流言蜚语传出来不可。

没有几天,绣城日报用了一个整版,在空旷的纸面上只印了一句话:上培训班,就是在浪费生命!

1994年的时候,东北正是大下岗前最后的宁静,待业青年和开工不足的工人们一窝蜂般乱哄哄的找着饭辙,但凡有点机会总是要努力一下。多学一门维生的手艺,就是这时候很多人的选择。

这么多人见到绣城日报竟然打出这样的旗号来,纷纷给报社打去电话,客气的还只是指责对方大言不惭,不少利益攸关的人拿起电话来直接就是开骂!绣城日报光解释这只是一则广告,就费了一条河的口水。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样一则广告确确实实的形成了一股引人关注的风波。到了第二天,绣城日报又用了整整一版的版面,登出一幅蓝色的大海,海天之间仍然只有一行文字:谁敢为你的人生负责?

这时候市民们倒也有些反应了过来,再加上一些人的推波助澜,这是一则广告的消息在绣城开始不胫而走。但是人们的好奇心被挑起来之后,哪是那么容易熄灭的?究竟是哪家学校,竟然敢狂妄的挑战整个培训行业的猜测,渐渐的开始热烈起来。

虽然人们普遍不看好这个貌似要大言不惭的广告主,但是看热闹的心态却不会减少一丝。那些培训班的经营者,纷纷在公私场合将这则广告批判的一文不值、哗众取宠甚至是居心叵测。

但也有些人还是会打电话去绣城日报社打听这个广告主的身份,想着能有这样自信的学校,说不定手上还真的会有两把刷子。

当然,绣城日报是不会把谜底提前泄露出去的,只是告诉他们等待第三天的广告就能知晓。

到了第三天,不少人甚至早早的就在报摊前等待绣城日报的发行。当他们拿到报纸之后,匆匆翻了两页,果然又是一则整版广告。只见一整张报纸的正中间,用霸气的加粗黑体字印着一行文字:绣城一职高郑重承诺:包教包会,本期不会,下期免费!

这行大字的下面,则是简要的介绍了一职高电脑、电器维修和汽修三个即将开办的培训班。

这天周硕刚一上班,迅速将没有课的老师们组织起来。在他们还不明所以的时候,先一人发了一份当天的绣城日报。老师们匆匆看完,或者兴奋、或者震惊,顿时炸开了锅。

“天,这两天的广告竟然是咱们学校投放的?这下可出了大风头了……”

“大手笔!这下可不愁没有学生了,周校长真是太厉害了!”

不过也有人找到周硕,杞人忧天的问道:“校长,这要是碰上个榆木疙瘩,怎么教都不会怎么办?真让他就一直学下去?”

周硕压了压手臂,制止了众人的喧哗,左右扫视了一番,严肃的说道:“诸位老师,一职高能否作为一个学校重塑辉煌,就全看这场翻身仗能不能打好了!我有信心,今天将是载入一职高史册的一天!现在,听我命令!一部分人留在这里负责接电话,另一部分人去搬桌子和椅子,在校门口等待来报名咨询的人……”

第二十四章市场化

嘀铃铃——

没等他的话说完,办公室里的电话就疯狂的响了起来,周硕用眼神指示着站在旁边的一个老师去接电话。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将手缓缓的伸向话筒。仿佛这话筒是金子做的一般,小心翼翼的将它靠在自己的耳边。

“你好,对,这里是一职高。没错,我们包教包会,学不会下期免费!”

没等这边说完,办公室里的三部电话便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

几个被分配到办公室的老师顿时忙的脚不沾地,两人一组被钉死在了电话机旁。他们一人负责接打电话,另一人拿了登记表就坐在电话旁边记录这些潜在学员的资料。这样不仅能够开发潜在客户,而且还能够形成资料库以备进行细致的市场分析。

剩下的老师见了他们忙碌的样子,心有戚戚的走出了办公室。这些老师们一人手里拎着个桌椅,很快就在校门口搭出一片接待处来。

上班的早高峰刚过,八点多钟的样子,一职高的校门口就陆陆续续的有人过来咨询。这些人里不仅有年轻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都有不少。九十年代正是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成长的年代,有的孩子被宠成了小公主、小皇帝,可也有的人对家里独苗更舍得进行教育投资了。

这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恨不得将每一种才能都塞进他们的脑袋里。为了能多招收些这样暑假兴趣班的学生,周硕还特别把开课时间安排在了期末考试以后。这些好多上了年纪的人,就是为了自家孩子来打听情况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校门前咨询的人数越来越多了起来,甚至很快就排起了长龙。周硕站在接待处不远的地方,旁边是刘桂芳和三个女老师,她们用四张桌子拼起来一张大桌子坐在四边。桌面上此时已经渐渐摆满了文件,四个人埋着头,手上的笔不住的将一份份报名资料按照格式填写在登记表上。

间或有在前面接待的老师跑过来,将一厚摞报名表啪的一声摔在桌子上。然后得意洋洋的笑道:“哎呀不好意思,前面实在走不开,又积压了这么多才能送过来……”

没等这人说完,后面就又来了一个接待的老师,将一摞更厚的报名表拍在他旁边,呛声道:“你这也算多?我那直接就有要当场交钱的,现在人为了孩子真是舍得花钱……”

不提老师们叫着劲的将越来越厚的报名表送过来,十点钟刚过,一辆皇冠汽车从校外开了进来。汽车稳稳的停在教学楼前,前座上的司机拉开后座的车门,西装革履的教育局何局长从后座上下车来。

这么大一辆车周硕当然不可能没看到,教育局局长的车牌更是要背熟的。他几乎是小跑着跟在车后面,这才及时的迎了上来。

“何局长好,欢迎您来一职高视察!”

周硕看到何局长远远的就伸出手来,连忙紧跑两步,凑上前去抓住他的手握了握。

何局长满面春风的用力和他握了握手,笑着说道:“小周不错,看来将一职高交给你,我没有所托非人啊!”

松开手,周硕腼腆的笑了笑,答道:“一切都还刚开始,请何局长继续看一职高以后的表现吧!”

“万事开头难哟,走,看看你们的招生情况去。”何局长说完,兴致勃勃的当先向校门口接待处走了过去。

何局长走到刘桂芳的身边,翻了翻桌子上的报名表,这让已经忙疯了的她很是气恼,头也不抬的驱赶道:“这谁啊,去去!没看这边正忙着呢,别乱翻啊!”

她说完抬头看了看,顿时就吓青了脸。刘桂芳是一职高里不多的有正式编制的教职员,在教育局的年终大会上见到过何局长发表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