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春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花开春暖-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到了酷热的七月,李小暖每天面对着衣履齐整,纹丝不乱,连袜子上的纽子也扣得紧紧的王夫子,心里的担忧越来越重。 
王夫子为人耿直方正,可也刻板无比,古萧本就是个老实木讷的性子,这几年跟着王夫子,越来越迂腐起来,言必称圣人,若是真学得象这王夫子一样,自以为耿直方正着油盐不进,日后可就算是废了。 
李小暖端坐在桌子后面,一边侧耳听着王夫子给古萧讲书,一边慢慢写着字。 
得找个机会,探探李老夫人的意思。 
下午,李小暖和古萧坐在松风院檐廊下吹着穿堂风,一人拿着本书看着。 
冬末用浅口碟子装着洗干净的冰湃葡萄,放到了李小暖和古萧面前的矮几上,李小暖忙放下书,掂起颗葡萄扔到了嘴里,古萧也放下书,和李小暖一起吃了起来。 
李小暖一边吃葡萄,一边歪头看着他,想了想,笑盈盈的说道: 
“古萧,我觉得夫子今天说的那句话,有些不通。” 
古萧吃惊的看着李小暖, 
“暖暖,夫子说的怎么会不通呢?” 
李小暖不屑的瞥了古萧一眼,嘟了嘟嘴说道: 
“难道夫子说的都是对的?” 
古萧怔了怔,李小暖一边吃着葡萄,一边歪着头看着他,接着说道: 
“夫子说的那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这话不通” 
古萧怔怔的睁大眼睛看着李小暖,李小暖看着他,笑盈盈的接着说道: 
“青就是蓝,蓝就是青,一样的颜色,怎么能说谁胜于谁呢?冰也是水,水也是冰,都是一样的东西,若是照这样比喻,那酒是用稻子酿出来的,那就能说酒醇于稻了?今天那碟蜜汁火方是杀了活猪,用猪腿做出来的,那就能说蜜汁火方美味于活猪了?” 
古萧睁大眼睛,目瞪口呆的看着李小暖,半晌才反应过来, 
“暖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这话是圣人说的,你怎么能这么乱比方呢?圣人的话怎么会错呢?” 
“那你倒是说说,我说的哪里不对了?” 
古萧张了张嘴,抬手挠着头,半天也没想出说辞来,只固执的说道: 
“暖暖,你不能这样乱说,圣人说的话,肯定不用错的夫子说了,圣人先贤之言,是立身做事之本,圣人说……” 
“为什么圣人说的都是对的?圣人难道不是人吗?‘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不也是圣人说过的话吗?圣人是人,是人就要犯错,那圣人说的话怎么能字字都对呢?” 
李小暖盯着古萧,一迭连声的问道,古萧呆怔怔的看着李小暖,半天也答不出话来,想了想,看着李小暖,耐心的说道: 
“暖暖,圣人的话,怎么会不对呢?夫子也说了……” 
李小暖用力摇着头,伸手止住了古萧的话,满脸坚持的看着古萧说道: 
“你不能只跟我说:圣人就是对的,圣人怎么会错呢?光这两句话不行你得讲道理跟我听啊,你得要说服我,为什么圣人的话就一定是对的?为什么夫子说的就是对的?我可是跟你讲道理的” 
古萧两只手一起挠着头,苦恼起来,李小暖眯着眼睛看着他,生起气来,嘟着嘴说道: 
“古萧,你要是说不出个道理来,晚上咱们就找老祖宗评理去要是老祖宗说我有道理,你以后就不能再说圣人说的就是对的” 
古萧急忙点着头,李小暖眯着眼睛笑了起来。 
晚上,周夫人受了暑热,在澄心院静养,没再到瑞萱堂侍候着。 
大家吃了饭,古云欢郁郁不乐的先告退回去了,古云姗也跟着告了退,李小暖冲古萧眨了眨眼睛,古萧点了点头,挤到李老夫人身边,笑着将下午和李小暖的争执说了,李小暖仰头看着李老夫人,认真的说道: 
“老祖宗一定要评评这个理儿,那圣人也是人,是人就会说错话、做错事,圣人的话,肯定也是有对有错的,有道理就是有道理,没道理就是没道理,怎么能因为是圣人说的,不管对错都是对的呢?” 
李老夫人惊讶的看了看李小暖,又转过头看着一脸的不赞同、却说不出什么话的古萧,想了想,笑着说道: 
“小暖说的有道理。” 
古萧怔住了,拉了拉李老夫人的衣袖,着急的说道: 
“老祖宗,夫子说……” 
“哼,夫子说夫子说,夫子还不是圣人呢,夫子说的就是对的?” 
李小暖拦着古萧的话驳了回去,古萧看着李小暖,哑口无言起来,李老夫人暗暗叹了口气,抚着古萧的头,笑着解释道: 
“萧儿遵照圣人先贤的教导,这是好的,小暖凡事用心去想,也是好的,你们两个都有好的地儿,也都有错的地儿。” 
李小暖仰着头,专注的听着李老夫人的话,李老夫人温和的看着古萧,接着说道: 
“圣人先贤的教导,错是不错,可也要分用在什么地方,萧儿光听不行,凡事还要用心去想一想。” 
说着,李老夫人转头看着李小暖,接着说道: 
“小暖既想了,就要多想一步,那些圣人先贤之言,都是多少代人听了、想了、用了,觉得有道理,才流传下来的,不是说圣人先贤的话都是对的,不过这些流传下来的,是圣人先贤说对的那些话罢了。” 
李小暖笑着点着头,轻轻拍了拍手说道: 
“老祖宗说得真好,我懂了,圣人先贤的话,也是要用对地方了才行呢” 
李老夫人满眼赞赏的点了点头,李小暖转头看着古萧,笑着打趣道: 
“古萧哥哥越来越象王夫子了,老古板教了个小古板出来” 
古萧看着李小暖,嘟着嘴说道: 
“夫子说了,做人就是要刚正不阿那不是古板是刚正”

第56章 感激
李老夫人怔了怔,盯着古萧看了一会儿,又转过头,若有所思的看着李小暖,半晌,才笑着说道: 
“天也晚了,你们两个,也赶紧回去歇着吧。” 
古萧和李小暖忙起身告了退,出了瑞萱堂,往回走去,古萧看着李小暖进了松风院大门,才转过身,带着杏红慢悠悠的回去梧桐院了。 
隔了些日子,周夫人身子也大好了,在瑞萱堂坐着和李老夫人说着闲话,李老夫人笑着说道: 
“正有件事,要和你商量了呢。” 
周夫人上身微微前倾,温顺的说道: 
“母亲有什么吩咐?” 
“是萧儿的事。” 
李老夫人轻轻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萧儿这一年里头,书念得极好,上个月就开始讲**了,照这样子,也不过明后年,就能开笔做文章了。” 
周夫人绽放出满脸笑容,点着头说道: 
“母亲说得是,萧儿大了,懂事了,知道用功了。” 
李老夫人看着周夫人,又叹了口气,微笑着说道: 
“当初萧儿他爹在的时候,请这王夫子时就说过,这是个启蒙的先生,如今萧儿书念到这里,得找个更好些的先生才好。” 
周夫人怔了怔,满脸赞同的点着头, 
“母亲说的极是,若要开笔做文章,是得给萧儿找个更好的先生才好,只是,这两浙路……倒是京城更便当些。” 
“两浙路也有好先生,俗话说‘江南出才子’,就是这越州府,这才子就不少。” 
李老夫人微笑着看着周夫人说道, 
“离上里镇不远的六巷镇上,有个叫陈清仪的贡生,学问就极好。” 
李老夫人端起杯子,喝了口茶, 笑吟吟的接着说道: 
“这个陈先生,论才学,当年萧儿他爹也是甘拜下风,是咱们越州府有名的文会魁首,可偏偏是个有才无运的。” 
李老夫人放下杯子,感慨起来, 
“当年陈先生和萧儿他爹一起参加秋试,诗赋、论、策,样样做得花团锦簇,偏偏到最后一场帖经时,就要交卷了,一杯茶翻倒污了卷子,当时的吴学政是个爱才的,怜他实在是才华出众,还是取了他,可惜只能做个末名,一杯茶,将个头名泼成了末名,萧儿他爹就成了那年的解元。” 
周夫人听得惊奇起来, 
“那后来的省试呢?竟又有了这样的事不成?” 
“这样的事倒没再出,秋试后,这陈清仪头悬梁,锥刺骨,发誓要取个会元回来雪耻,隔年,同科的十几个贡生一起去京城参加省试,入场那天早上,从客栈出来,这陈清仪竟一脚踩空,跌下楼梯,断了腿,这一场就误了。” 
周夫人惊奇的睁大了眼睛, 
“这也太巧了” 
“可不是,巧得还在后头,过了三年,这陈清仪又去考试了,这回小心得不能再小心了,连客栈也只住一楼,可刚进了场,竟拉起肚子来,拉得直不起身子,考官只好让人把他抬了出来,这一场就又误了。” 
周夫人失笑起来, 
“竟有这样的事?” 
“又过了三年,还没进场,头一天家里就来人报丧,他父亲病故了,陈清仪当时就晕了过去,一路哭着奔丧而回,守了三年丧,只说自己有才无命,再也不肯应试了,他家境清贫,就收了几个学生,靠教书为生,偏他教出的弟子,个个都是极好的,光进士及第的就有好几个,如今可是咱们两浙路有名的才子良师。” 
周夫人惊叹着感慨起来: 
“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竟真有这种无命无运,偏又有才气,能教出好弟子的人。” 
“可不是,可见这人的福禄,都是上天注定的,不认命不行” 
李老夫人伤感的感慨着,声音越来越低,沉默了片刻,才笑着接着说道: 
“这陈清仪,虽说是个时乖命蹇的,可为人豁达风趣,交友极广,并不一味清高迂腐,如今他那一科的贡生,还有这越州府和他交好的后进学子,进士及第后做官的极多,一来,人家怜他才高命蹇,二来,他为人又极好,同年同乡都与他交情甚好,他的学生及第后也有出来做官的了,这人请来给萧儿做先生,再好不过。” 
周夫人眼睛亮了起来,忙笑着赞同道: 
“母亲说得极是,这样的先生最好不过,只是不知道他肯不肯来。” 
“陈先生和萧儿的父亲是知交好友,你既觉得好,明天我就打发亭管家去请他,他父亲过世时,就是亭管家过去帮着料理的。” 
周夫人笑着点头答应着,迟疑了下,为难的问道: 
“那王夫子?” 
“前些时候杭州府吴家托人捎话,想让咱们给推荐个启蒙的先生,王夫子倒正正合适,我就让人捎了王夫子的履历去,说是萧儿的启蒙恩师,吴家昨天已经回了话,对王夫子极满意,今天晚上,我设宴请王夫子,跟他说了这事,看他肯不肯,你再准备四样表礼,封一千两银子给他。” 
周夫人急忙点头答应着, 
“母亲做事真是周到,这样,也就处处妥当了。” 
八月里,陈清仪就到了古府,李老夫人让人将月明阁收拾出来,给陈清仪居住,又派了两个小厮,四个小丫头过去月明阁侍候着,古萧行了拜师礼,就开始跟着陈清仪念书。 
李小暖虚岁已经八岁了,不宜再外出念书,也就停了课,古萧难过了好几天,李小暖就求他拿着她写的字让先生批改,陈先生见了,竟然大加赞赏,说李小暖的字虽稚嫩,却已有了飘逸洒脱之意,倒也欣欣然答应了每天给李小暖批字。 
李小暖上午不用上学,也就空闲了很多,每天早上到瑞萱堂请了安,吃了早饭回来,就写一会儿字,做一会针线,余下的时候就是看书,几乎一两天就能看完一本书,往外书房去得也频繁起来,外书房当值的婆子禀了李老夫人,李老夫人笑着吩咐“随表小姐拿去看就是,好好侍候着。” 
婆子得了吩咐,殷勤而尽心的侍候着,没有半分怠慢。 
八月底,秋风渐起,一天早上吃了早饭,李老夫人遣了众人,独独留下李小暖,拉着李小暖坐到榻上,笑盈盈的看着她,温和的说道: 
“有件事,想和你商量商量,魏嬷嬷的针线,真正是得了连家真传的,绣品如画,不露针迹,不显线痕,我想着,让她去咱家的绣坊里教导教导那些绣娘,老祖宗也不能白拿了你母亲留给你的技艺,从今儿起,绣坊每年分一成干股给你,照往年绣坊的收益,这一成干股,一年也有上千的银子,攒上几年,也就够你出嫁时做压箱现银了。” 
李小暖愕然怔住了,半晌才反应过来,急忙摇着头说道: 
“老祖宗,你从福音寺带我回来,帮小暖安葬了父母,收留了我和魏嬷嬷,我和魏嬷嬷都不知道怎么感激您才好,魏嬷嬷不让我说那些日后报答的话,说老祖宗是福泽深厚的人,往后子孙必定富华富贵,只有帮着我的,哪有我能报答之处?我知道魏嬷嬷说的对,只有心里时时念着,早晚给老祖宗祈福罢了,如今老祖宗有能用得着魏嬷嬷的地方,我和魏嬷嬷高兴还来不及呢,我不要干股。” 
李老夫人笑了起来,伸手怜惜的抚着李小暖的头,缓缓叹了口气说道: 
“你是个知恩图报的孩子,老祖宗都看在眼里,老祖宗心里欢喜的很,这干股,你就拿着,听老祖宗的话,你总有用银子的地方,可没有能伸手要银子的人,拿着吧,你感激老祖宗,老祖宗也感激你呢” 
李小暖怔了怔,仰头看着李老夫人,李老夫人满眼笑意的看着她,伸手捏了捏李小暖的脸颊,笑着说道: 
“那绣坊,是老祖宗的嫁妆,这是咱们祖孙两个的事,你放心拿着。” 
李小暖迟疑了片刻,感激的看着李老夫人,重重的点了点头。 
周夫人写给汝南王妃的信也有了回音,程恪已经定了明年正月里去南边边地从军,一去三年,王爷的意思,反正孩子还小,等回来再议这事也不迟,古家也正在孝期里,也不是提这事的时候,周夫人和李老夫人闲话般商量了一会儿,也就将这事先搁下了。 
转眼又是菊黄蟹肥,古萧早早和李小暖商量了,禀了李老夫人,还和去年一样,约了古云姗和古云欢赏菊品蟹。 
中午吃了饭,从瑞萱堂出来,古萧和李小暖并肩往松风院走去,古萧带着丝神秘,俯到李小暖耳边,得意的说道: 
“暖暖,我刚才放学先去了趟厨房,你知道我做什么去了?” 
李小暖转过头,笑盈盈的看着他问道: 
“你去偷吃螃蟹了?” 
“唉才不是呢” 
古萧有些泄气的说道,不等李小暖再往下猜,迫不及待的接着说道: 
“我让刘嬷嬷醉两坛子螃蟹咱们吃我跟刘嬷嬷说了,一定要拣最大个的螃蟹做醉蟹” 
李小暖顿住脚步,有些怔神的看着古萧,片刻才绽放出满脸笑容,慢吞吞的说道: 
“你什么时候也爱吃醉蟹了?” 
“我不吃,我看着你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