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春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花开春暖-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程敏清点头答应着,引着程敏盈进了一处亭子里,程敏盈拉着程敏清坐到木长凳上,低声问道:“卢家这是什么意思?怎么请了靖北王妃搅这个盆的?请谁不好,偏要请她?”
程敏清皱着眉头,“大姐姐,这是明辉他们外头商量好了才请的。”
“你也糊涂!他们商量着请的,你就不能不答应?这中间关着大事呢!这卢家到底要做什么?这事,一步走错,可是杀头的大罪!你也不劝劝卢明辉?”
“大姐姐俄怎么劝?明辉在外头做什么,从来不跟我说,他说了,我也不懂,我不过一个内宅女子,能懂什么?再说,就算我说了,明辉也不会听我的,不象大姐夫,你能当了一半的家去,我是个没本事的。”
程敏清有些无奈的说道,程敏盈高挑着眉梢,生气起来,
“你也是个糊涂的!这卢家要是败了,吃苦受罪的还是你!就算我和小恪能保了你出来,那孩子呢?孩子可都姓卢,任谁也保不出来!这是关着家族的大事,关着你和孩子,你可不能这样任着他卢明辉乱来,你得把这话说给他听!”
“好好好,晚上我就跟他说,大姐姐,我说了,他也不会听的,我也不知道他们在外头做了什么事。”
程敏清锁着眉头,满脸无奈的答应着,程敏盈恨铁不成钢的伸手点着程敏清的额头,
“你呀,让我说你什么好?这贤惠也不是这么个贤惠法!”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姐姐放心就是。”
程敏清心情郁郁而无奈的一边答应着,一边站起来,这程敏盈出了二门,上车回去了。
七八月里,添丁之喜接连不断,八月底,景王府侧妃戴氏生下了景王府长女,隔了三天,侧妃孙氏生下了景王府长子,几天功夫,周景然就儿女双全了。
李小暖和王妃商量着,一式一样的准备了两份一腊礼,送到了景王府。
景王府长女长子的满月礼,凑在了同一天,李小暖掂记着那让人恶心的竖枣,想寻个借口推辞了这满月礼,思来想去,到底不合适,只好祈祷着那天没有竖着的红枣,就有,也不能让王妃再抢到才好。
这天一大早,李小暖换了身银底绣银灰色芦苇曳地裙,一件蓝灰短衫,侍候着王妃上了车,一路往景王府去了。
景王府侧妃戴氏、孙氏站在二门里,满脸笑容的迎着众女眷,让着众人往偏殿后的暖阁里去。
宽敞异常的暖阁里,孟国公夫人精神极好的招待着各家女眷,李小暖微微挑了挑眉梢,这周景然,倒是会安排,请了孟夫人母亲来主持这满月礼,倒真是四角俱全了。
彩绸围起的台子上,并排放着两只拍木盆,李小暖往两个盆里放了一模一样的两件碧玉佩,退下来,看着两个几乎分不出大小的婴儿哇哇大哭着被洗了头脸,这投生在皇家,是该好好的哭一哭。
与暖阁遥遥相对着的书楼上,周景然摇着折扇,看着暖阁里的晃来晃去人影,青平垂着手,声音平静的禀报着:“……还是一模一样,都是碧玉佩。”
周景然缓缓点了点头,她是个聪明的,自然不会做出那些让人看得出厚薄的事来。
重阳节过后没几天,一天半夜,城南古云姗宅院大门被人重重的捶着,睡得迷迷糊糊的婆子将门开了条缝,外头两个婆子提着灯笼,满脸焦急恐慌的对着开门的婆子叫道:“赶紧!快!这位嬷嬷,得赶紧禀报了大少奶奶,邹姨娘要生了,爷去福建路传旨去了,家里……烦劳嬷嬷,快些请大少奶奶过去才好!”
开门的婆子皱着眉头,上下打量着焦急万分的两个婆子,冷冷的说道:“先等着。”
说着,重重的关上门,却也不敢怠慢,提着灯笼往后院传话去了。
古云姗披着衣服出来,守门的婆子仔细禀报了,古云姗皱着眉头,沉着脸没有答话,金志扬从利州路传旨回来,没两天,就又领了去福建路传旨的差使,婆子这话倒不假,珍珠取了件斗蓬过来给古云姗裹上,转头训斥着守门婆子,
“大少奶奶早就和那边析产分居了,他的姨娘生孩子,到这边来做什么?他们金家有的是人,那姨娘家也有的是人,什么时候轮到咱们大少奶奶出面了?这事是那么好管的?万一有点什么不好,还不得说咱们大少奶奶害了她?”
守门的婆子忙抬头看着古云姗,见她沉着脸一言不发,曲膝答应着,急忙退出去传话了。
门口两个婆子面面相觑,金家有的是人,可金家的人都远在台州,姨娘家有人……两个婆子看着早已紧闭起来的大门,想来想去,也只好去了邹府禀报。
唐氏得了信儿,也不敢让邹应年知道,只偷偷带着个心腹婆子,坐了车子,匆匆赶到金宅,邹氏缠缠绵绵病了这四五个月,半分生孩子的力气也没有了,直折腾了一天一夜,才生出个猫一般大小,几乎不会哭的孩子来,好在是个男孩子,唐氏舒了口气,命人给邹氏灌着参汤,这有了儿子,下半辈子也就有靠了。
邹应年连连遣人催着唐氏回去,唐氏直看着孩子生下来,大人孩子虽说虚弱无比,可到底都是活着的,才松了口气,一遍遍交待着丫头婆子,依依不舍的上车回去了。
金志扬回到京城时,儿子已经快满月了,可看着只有十来天的孩子大小,吃的药倒比奶水还多,邹氏也病得面容枯黄,宅院里到处弥散着浓浓的药味和一股子说不出的衰败气息,金志扬环顾着处处零乱肮脏的宅院,只觉得从心底狂涌而出的那股子烦躁,搅得他简直想把这宅子再次砸个稀烂!
可没等他烦躁几天,上官笑眯眯,极客气却不容推辞的又派了他一趟往上京道祭祀山神的差使,上京道是极寒之地,这会儿已经是冰天雪地,这一趟回来,只怕要到明年春天了,金志扬脸色灰败,回到府里,连交待一声也懒得交待,拿着还没拆开的行李,领了祭物,启程往上京道去了。

第274章 重托
西南战事渐了,强宗部被一路赶出了西南夷,程恪上了折子,中间又夹了西南诸部的禀折,西南诸部首领告了罪,哭诉被强宗部凌辱之深 之切,如今兵将全无,强宗部又未伤根本,为防朝廷兵马一退,强宗部又过来报复,求着皇上派兵驻守西南夷,皇上当即就准了驻兵,将北三 路的兵马暂时留在西南夷驻守着。
老太妃拎着西南夷的奏折,撇了撇嘴,“这耍的什么花枪?西南诸部男男女女,会走路就能拿刀,能拿刀就会打仗,人又没死光,什么叫 兵将全无?”
李小暖看着老太妃,担忧的问道:“皇上会不会也这么想?”
“怕什么!皇上只怕心里早就想着驻兵西南夷了,那两个小子想火中取栗,借西南夷牵制住北三路的兵力,只怕北三路也想着借此驻兵西南 夷,往后即了位,也就不用怕那两个小子在南边捣乱了,真是各有各的打算!”
李小暖轻轻咳了几声,“老祖宗,您说话,也忌讳些。”
“咱们娘俩说话,还有什么好忌讳的?”
“老祖宗,那您说,谁的胜算大?”
“皇上。”
“我不是问这个,我是问景王和诚王。”
老太妃斜瞄着李小暖,伸手拍着李小暖的头,“这还要问?当然是小景!那是咱们家人,咱自己都信不过自己,别人还能信得过你?”
李小暖失笑起来,连连点着头,“老祖宗说得太对了,咱先得自己信得过自己才行。”没隔几天,程恪的信儿就送到了府里,他十一月底赶回京城,王妃接到信儿,就开始数日子,一天天越数越慢,李小暖被她烦得干脆天天 理好家事,就借口老太妃叫她过去,天天到瑞紫堂躲清静。
有盼头的日子过得慢着也极快,转眼就到了十一月底,到程恪返京前一天晚上,王妃下午起就指挥着众管事婆子,准备这个点心、那样菜 品,直把厨房和点心房指挥着忙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王爷就去兵部喝茶去了,程恪回来,到宫里交了差使,下一处就是到兵部交还用兵勘合。
这天一大早,王府家丁流水般回来报着程恪的行程,到城外三十里了,到城外十里了,快到城门了,进城门了,去宫里请见了……
李小暖侍候在正院,陪着焦急万分的王妃听着两刻钟一趟的通传,满心的无奈,再怎么通传,不到午初也回不到家里,就是不通传,午初 过后也一样回到家了。
李小暖给盼的心焦的王妃又重新泡了杯茶,和她说着和程恪有关的琐事,分散着她这份坐立不安的焦躁。
直到午初二刻,外头小丫头一连串的通传着,程恪进了正院,王妃听到通传,慌乱的下了榻,往门外扑去,李小暖忙上前扶着她,扶着她奔出了正屋门,沿着抄手走廊,一路急急的迎了出去。
程恪穿着件银蓝斗篷,精神抖擞的大步走过来,看着急急奔过来的两人,满脸满身的欢颜喜意。
王妃一把抓住程恪,几乎扑进他怀里,眼睛紧紧盯着儿子,脸上也不知道是笑还是哭,流着眼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看看你,又这样,我这不回来了,外头冷,我扶您进屋里说话。”
程恪有些无奈的看着欢喜失态的母亲,和李小暖一起,扶着王妃往正屋里走去,程恪和李小暖伺候着王妃坐到榻上,王妃抓着程恪只不松手,程恪瞄着李小暖,紧挨着王妃坐下,一边躲闪着王妃摸摸这里、拉拉那里的手,一边接过李小暖递过的茶,趁机抽出手来,掂了块点心放到了嘴里。
王妃眼睛里只有程恪,见程恪掂了块点心,立即指挥着李小暖,李小暖指挥着众丫头婆子,片刻间就摆了满满一桌子外加一榻几的点心上来,程恪皱着眉头,又掂了一块一口吃了,就挥着手吩咐都收下去。
王妃拉着程恪,关切的问道“南边潮,被褥天天烘了没有?”“受过伤没有?受了伤你也不说”“你看看你瘦成这样,跟过去的厨子不好你也该来信换了个”。。。。。。
李小暖垂手侍立在旁边,一边抿嘴笑着听着王妃絮絮叨叨,事无巨细的关切,一边仔细打量着程恪,人黑瘦了不少,不过一年功夫,看起来倒像是大了好几岁,神情也沉稳内敛了许多,这趟是他头一次独自统帅大军。这中间,不知道有多少繁难磨练,把人都磨老了去。
李小暖走着神,看着程恪压着性子,回着王妃的话,努力岔着话题,陪着王妃说了一会儿话,就站了起来,夸张的伸着懒腰,打着呵欠只说路上累了,就想好好睡一觉,一边说,一边抬脚就要往外走。王妃急忙打发着李小暖。“赶紧!你也回去,若实在不想吃饭,也要喝碗燕窝粥才尔可不能空着肚子睡,睡不沉,如今天冷了,看着他盖好被子,别冻着,小恪爱蹬被子……”
这话吩咐得程恪闷“哼”了一声,抬脚就往外走,李小暖满脸笑容,垂着手认真的听着王妃的吩咐,王妃吩咐着李小暖,眼睛却只盯着儿子,见他出了门,忙挥手催着李小暖,“你也赶紧去吧,万事当心些就是,快去快去。”
李小暖曲膝告退出来,程恪背着手,正站在抄手游廊拐角处等着她,见她出来,伸手拉着她,大步出了院子,上了桥,催着婆子一路快走的回到了清涟院。
两人进了院子,程恪伸手揽了李小暖,低头俯到她耳边,感叹万分的低语道:“可算回来了,再不回来,我都没法活了。” 
李小暖仰着头,笑颜如花的看着他,重重的点了下头:
“我也是!”
程恪扬声大笑起来,伸手揽着李小暖,把她裹在自己的斗篷里,一边沿着抄手走廊往里走,一边低头跟她说着话,
“小暖,咱们都快一年没见面了,你跟我说说,我不在家,你天天都做什么了?你给我写的那信,太短了,没说明白……” 
“我每次都写三页纸!哪里短了?哪一件没有说明白?你说说,我现在就说给你听。”
“你要写三十页!三页太短了!一会儿就看完了,你是怎么把老祖宗哄出来的?要不是老祖宗的指点,这候只怕还得再打上一两个月,那真要苦死我了,小暖,你想我没有?”
程恪说着说着,又跑了题,李小暖也不和他纠缠原本要说的是什么话,只顺着他的话题,跟着说着闲话,两人一路唧唧咕咕说着话,进了正屋。
竹叶早就带人摆好了饭菜,李小暖推着程恪往净房进去,“你光顾着赶路,几天没洗澡了?人都臭了!”
“你陪我洗。”程恪拖着李小暖不松手,一路把她拉进了净房,竹叶跟在后面,悄悄挥手示意着净房里侍候的丫头婆子退了出来。
程恪舒服的泡在大木桶里,仰着头,由着李小暖给他洗着头发,眯着眼睛感叹道:“还是家里好啊。”
李小暖抿嘴笑着,把程恪的头发用水冲干净,取了梳子过来通着头发,程恪闭着眼睛,反过手来摸索着去抓李小暖,李小暖忙往后跳着,拉着程恪的头发吩咐道:
“好了,也换了几遍水了,你也该洗好了,赶紧出来吃饭去。”
程恪从木桶里跳出来,也不叫人,自己抓了大绵帕子,胡乱擦着身子,李小暖上前接过帕子,给他擦干身子,取衣服递给他,程恪接过长衫披在身上,伸手抱起李小暖,大步往内室进去了,
“我什么也不想,就想你,咱们先……”
竹叶悄悄带上门,带着丫头婆子退到外间,守着满桌的饭菜,凉了撤下去,又让人送了热的来,又撤下去,再送上来……
直到下午过半,程恪才懒懒的扬声叫着人,重又沐浴了,两人才出来吃那不知道是第几次送过来的饭菜。
李小暖脸上泛着红晕,换了件淡粉底缂丝小袄,一条笼纱曳地裙出来,程恪懒洋洋的坐在榻上,笑眯眯的看着她进来,舒展着胳膊问道:“你也饿了吧?我这会儿才觉得饿坏了!” 
李小暖坐到榻上,接过楠木筷递给程恪,自己接过碗汤一边慢慢喝着一边看着吃的飞快的程恪,等他吃完了,笑着说道:“你若没有什么事,咱们到瑞紫堂给老祖宗请安去?”
程恪连连答应着,跳下榻,伸手从蝉翼手里拎起李小暖的斗篷给她穿上,自己再披了斗篷,一路往后面瑞紫堂去了。
白嬷嬷迎出院门,和李小暖低语道:“怎么才来?可等了好大会儿了!”
李小暖眼神游移着笑着,也不答话,这晚来的原由,可没法说,程恪诧异的高高挑起了眉梢,这瑞紫堂的气息,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人间。

第275章 回家
白嬷嬷掀起帘子,李小暖落后程恪半步,规规矩矩的进了屋。老太妃半闭着眼睛,正歪在榻上的靠枕上,手里缓缓转着念珠,仿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