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艺时代-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哎,老大,过了过了!”

褚青咧了咧嘴,连忙打住话题,倒不是怕,而是什么也改变不了,言之无用,总归自己置气。

他跟对方碰了一个,随即笑道:“哎,今儿发布会,我看那些评委都挺谦虚的啊,尤其那俩老美。我还以为好莱坞挺看不上欧洲这块。”

“嗨!这俩地界,就是互相较劲,欧洲觉着老美是暴发户,老美觉着欧洲是老古董,其实心里特在意对方。”

别说褚青不会聊天,那得看跟谁,这么一转,老姜的点还真拐过来了,道:“人家头脑特清醒,比如斯皮尔伯格,他要是咱们国内电影人,很可能跳出来说:什么黑泽明?什么伯格曼?但恰恰相反,他们对这些大师诚惶诚恐。这没有高低的问题,他们知道黑泽明、伯格曼做的事情,他们做不了,压根不是这份儿人。”

“可,可好莱坞有钱啊?”褚青觉着不太对。

姜文那对小眯缝眼在镜片后面眨巴眨巴的,瞬间又圣贤附体,道:“人家老美玩资本主义200多年了,他们明白,甭管能占领多少市场,花多少钱买最贵的广告位,但绝对买不来金棕榈。就连奥斯卡需要做门面的时候,也得把终身成就奖给费里尼。大师电影随便拔根毛儿,都能做商业片的一大锅汤。可就像这XO似的,它肯定卖不过可乐,但酒毕竟是酒,值得几十年当神话去说,这一点可乐没资格。”

他靠在沙发上,嗓子变得更低,道:“但我们自己的问题是,刚接触这些就大放厥词,说什么好酒啊?你卖得过这杯水吗?操!你至少先把可乐做出来啊,特么的就拿杯水在那儿糊弄!更讨厌的是,你回头一看,连酒也没有,他大爷的!”

……

在开幕前几天,法国警察便监控到一个疑似与本·拉登有关的犯罪团伙,进入到距离戛纳不远的城市马赛。

这让电影节蒙上了一层阴影,并使得那些大小明星再三掂量走红毯的安全问题。

最终的结果,便是今年电影节的明星骤减,即便有妮可·基德曼、佩内洛普·克鲁兹等人撑场,也抹不掉那丝可怜的冷清。

不过16日晚上,某家影院的门前却人头攘攘,显得颇为热闹。

褚青凭借自己的薄面,抢到了一个五百人的中型厅,为《无间道》做展映活动。

事先的宣传效果还不错,观众坐了九成。其实大部分人都不关心这是部啥片子,他们只是看见褚青和梁朝伟的海报,才买票进来瞧瞧。

褚青,梁朝伟,梁家辉,这三人算是最受法国观众欢迎的华人男演员了。

正式开始前,嘉宾一一亮相,较能引起轰动的只有章子怡和姜文。此外,到场的还有MK2的高层,寰亚的高层,一些外国媒体,以及几家想捡漏的欧美小片商。

规模算可以了,起码比柏林的那次展映要强,毕竟不是参赛作品,你到底跑来干吗的,大家心知肚明。

老实讲,法国人唯一能接受的港产警匪、枪战片,就是杜琪峰的电影。因为他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同时,到处透着股屌炸天的浪漫主义风格,特符合法国佬的胃口。

甚至到《放逐》的时候,巴黎观众排着队去影院捧场。

至于《无间道》么,不赤裸裸地鄙视,不打瞌睡,不中途退场,已经很成功了。即便如此,仍然避免不了他们看到前面霸气外露的曾志伟,最后在地下车库里滑稽地挥动短胳膊短腿而小声窃笑。

或者看到傻强拎着两大袋子粉往海里撒时,多数人表示不解。

相反,少数的亚裔观众却看得津津有味。

第二天,关于影片的短评出现在《综艺》《银幕》以及其他媒体的边边角角:

“纵然它比大多数香港电影要注重故事脉络,但很遗憾,片中依旧存在着大量的细节矛盾。”

“导演或许想表达一种东方的灰暗的宿命意识,可惜我对此毫无兴趣。”

“Chu和Tony的表演令人放心,但那位警官太死板了,他甚至不如那位黑帮老大可爱。”

“一流的创意,二流的表现力,三流的剧情逻辑,总体还不错。”

……

话说得都很糟心,影迷们读了也很纠结,因为明摆着告诉你:可以一看,但不要抱太大希望。

褚青非常郁闷,MK2非常淡定,对他们来说,代理《无间道》可有可无,真实目的是《盲井》的全球发行权。

而杜特龙也没太过分,仔仔细细地跟他分析市场,最后预测:《无间道》若在法国公映,票房顶多在八十万到一百万之间浮动。

褚青听了,自己也算了笔账:香港票房是五千多万,加上法国的五毛钱利润,DVD的收益,以及毫无指望的寰亚负责的全球发行……

简直了,刚刚保本,费了小半年的劲,从柏林折腾到戛纳,欧洲佬就是不买账!

心塞啊!

不过经此教训,他也好好反省了下自己,起码犯了三点错误:

1、没认清欧罗巴市场对亚洲电影的需求。

2、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和所谓的国际影响力,片商不看你的脸,只看能不能赚到钱。

3、做生意不能靠感情投资,他算知道刘德华的天幕是怎么亏死的了。

所幸还好,当影展进行到一半时,寰亚那边总算递过来一个不错的消息,好莱坞相中了《无间道》。

第三百四十二章失败之行与实验先锋

“Shit!”

房间里,褚青挂断了电话,居然用英文骂了一句。随后在小客厅走来走去,一分钟转了十几个来回,显得很焦躁,道:“市川说放弃对《盲井》亚洲代理权的争取,我就,我就……”

他强忍住没飙出脏话,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由于范小爷这趟没随团,要留家看《萍踪侠影》的剧本,所以他情绪有了波动也无人可劝。

程颖的分量还差点,只得闷头不吭声,等对方缓和些,才道:“市川之前不都挺有意向的么,怎么突然不跟了?”

“我估摸着,他们肯定和MK2有协议了。”

褚青揉着脑袋,叹了口气:“两家都是大公司,不至于为了我们互相得罪。”

程颖抿了抿嘴,心情也很沮丧,这次戛纳之行简直处处不顺。

先是《无间道》,展映反响不如预期热烈,如果没有好莱坞及时出手,那就得扑街扑到死。

这种类型片果然深得美国人民喜爱,其实在柏林影展之后,好莱坞便开始关注这部电影。近三个月以来,《无间道》在美国进行了N场的业界试映,戏中警方与黑帮互派卧底,斗智斗力的创意,令各大公司极为赞赏,并相信翻拍版具有非常高的市场潜力。

而所有竞争者中,以华纳、梦工场、派拉蒙和霍士四家公司最为激烈。梦工场先出价竞投,经过几轮叫价,最终华纳以二百万美元的价格拿下了翻拍权,交由旗下布拉特·彼特成立的制作公司搞定。

没错,就是二百万美元,比历史上的一百七十五万多了二十五万。

此消息一出,直接引爆了华语电影圈。因为这个价位,直接刷新了亚洲各地电影版权卖埠价纪录。

亚洲片本就被好莱坞鄙视,更别说砸钱买版权了。若说上一部,还特么是98年的《午夜凶铃》,几十万美元便卖给梦工场重拍,结果人家赚了数千万。

两厢一对比,民族自豪感瞬间爆棚,可谓无限荣光。

寰亚自然不会放过大好机会,适时推出了《无间道2》的拍摄计划。于是好嘛,不仅香港沸腾,台湾那边也莫名其妙地跟着嗨,据说已翘首以待。

提起来很奇葩,第一部的票房在台湾就是渣,反倒续集的成绩非常好,着实搞不懂台湾同胞的信息接收度。

可甭管他们怎么YY,身在欧罗巴的褚青却体会不到半点兴奋感,顶多松了口气:分红的时候多得些,最后一算账,应该净赚二百万,呃,港币。

好吧,真是吓死人的投资回报率……尚不足《今年夏天》的五分之一。

其实有时候他自己想想,或许就是《今年夏天》太过给力,以至于竖起了标杆,给后边造成很大压力,只要略差一点,便觉着失败啊,挫折啊,哎哟,那个闹心。

不管怎么说,有了这笔翻拍费,他算磕磕绊绊地完成了《无间道》逃脱任务。

然后,便是《盲井》。

理论上,这片子会非常好卖,他们只需待价而沽。褚青心里还是较倾向于MK2,毕竟上次合作得很愉快。

而双方的分歧便在于,他只想放出欧洲代理权,将日韩的发行买卖交给市川尚三,但对方却想要全球范围的,包括DVD制作以及电视台播出买断。

当时在柏林没谈妥,他也一直在等,等市川尚三那边回消息,谁特么料到,两家合伙摆了他一道。

这才是真正的挫败与无力感,他发现自己没有任何话语权,所谓的交情不值一提。

褚青并非没想过换一家代理商,但考虑的结果,还不如选MK2呢,起码实力让人放心……虽然手段恶心了点。

“小颖,我算透透的了。”

他情绪平静了许多,道:“我真不是做生意的料,压根没那个细胞,以前都算我命大。”

“你做得挺棒的了,别人像你这么大还没有女朋友呢!”

程颖细心劝道,呃,姑且称之为劝。

“……”

褚青抽了抽嘴角,不理这个脱线货,起身道:“行了,养足精神,等那俩片子上映,咱们还得跟他们谈一轮。”

“那你没事吧?”程颖有点担忧。

“没事!我呢,以后就老老实实拍我的戏,碰着喜欢的就帮个忙,自己不能死乞白赖地再往里栽,太糟心了!”

……

22日,《紫蝴蝶》首映。

作为竞赛单元的唯一华语片,在上映前就引起众多瞩目。一方面,是章子怡在西方的较高人气;另一方面,则是《苏州河》的成功,让欧洲影评界与片商十分期待娄烨的这部作品。

褚青当然得去捧场,只是略微低调了点,免得被记者围堵。

现场的反应不太美妙,开始放映后,便陆续有记者退场,直到影片结束,能容纳1000人的影院中,退场人数已近两成。

褚青倒是全程认真,然后发现,自己没看懂。

总体上,这是一部失控的电影。娄烨延续了《苏州河》的小资调调,并且更加肆无忌惮,通篇充斥着巴洛克式的结构影像,以及叠影、重复的跳接镜头。

从视觉上,那倾盆大雨和冰蓝的室内色调,确实很尿性,但情节太渣了,乱混到你懒得花费精力去认证那些基本的人物关系。

就像站台上的那场戏,褚青愣是没搞明白,章子怡和刘烨在弄啥。就看见章子怡掏枪乱射,然后远处就倒下一个人,刘烨便开始发飙……事情的来龙去脉,却压根没交代。

反正他看完全片,觉着导演发挥最好的一段,是李冰冰在房间里跳舞,靡婉骚气,暧昧入骨。

而次日,媒体纷纷给出了意料之中的评价:

美国人坦承,分不清片中十几个角色谁是谁,甚至搞不懂那些抗日青年是为哪个党派工作。

日本人觉得他们的演员仲村亨表现屌爆,但不喜欢电影的结尾,因为娄烨插入了一段侵华时期的影像纪录。

欧洲人的评论,支持与反对分歧明显。

大陆的记者觉着曲高和寡,香港影评界比较尖刻嘲讽,相比起来,居然是台湾同胞最支持这部国产片。

混到这份上,结果不言而喻,章子怡和刘烨双双飞回国内工作,不再等闭幕揭晓。只余娄烨独守戛纳,期待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褚青觉着他有点,有点不够洒脱,或许这部地上电影对他的意义特别,强撑着都不肯认输。

电影节进行至此,已经临近尾声。

他头一次没什么参与感,一直忙着自己那点破事,等缓过神才惊奇地发现,竟然快落幕了。

《制服》和《香火》的首映安排得很靠后,闭幕前三天才轮到这俩片子,上下午各一场。

对褚青来说,这两场放映结束,便可以与MK2进行最后一轮的商谈,敲定四部电影的发行命运。

而对刁亦男和宁浩来说,在他们各自的三十五年与二十六年的人生中,这大概是最值得热血沸腾的一天。

第三百四十三章假和尚与真隐士

宁浩起得很早。

他从未感到如此的精力充沛,当多数人还在慵懒在床的时候,他就已经刷牙洗脸,擦亮了皮鞋,套上白衬衫和那套廉价西装,并且不太娴熟地系好褚青送给自己的黑领结。

据说这叫礼服,也叫戛纳的规矩,虽然他觉得西装与礼服之间只差了一个领结显得比较搞笑。

当一切收拾完整,他以一种无比隆重的心态站在穿衣镜前,细细打量着那张面孔。

他的五官很明显,骨骼和肌肉的分布却往两侧摊铺,以至于整张脸看起来特宽大,而且立体。加上可怜的发际线以及伟岸的前额,真的有点像胖头鱼。

这张脸,他看了二十六年。

宁浩是山西人,家庭普通,父亲曾经是一名钢铁工人,后来经商。老爹很希望带着儿子一块做生意,但在某次途中,那个家伙居然半路逃走。

因为他喜欢美术,念过专业学校,功底非常不错,之后到北京闯荡又转学摄影和导演。其实他并不确定选择的这条路是否光明,时常感到迷茫或惶恐。

所以他会在脖子上挂一条粗粗的金项链,暗示自己原本可能的另一种生存形态:商人。

那穿衣镜很大,很清楚,窗外渐渐亮起的天光混着室内静谧的暗色,一起浇注在玻璃平面里。

宁浩独自看了好久,直到时钟转向七点半,他才打量了下这间睡了快十天的屋子,拧开了门把手。

刚刚迈步,便见对面的房门同时拉开,刁亦男缓步而出,一身消瘦。

……

23日上午,《香火》首映。

一种注目单元可比不了主竞赛,档次天生很Low。除了各国记者为自家作品加油打气外,与其无关的大媒体根本不管,只有《综艺》和《银幕》两本场刊会负责任的进行报道。

娄烨没走,王小帅的《二弟》放完后,他也留着等结果,导致这场放映更像一次国内导演的交流会。

论辈分,刁亦男同属第六代,宁浩却是十足的小字辈。不过大家在国外,又有褚青的面子,即便他们以前没啥交集,这会也相处得很热络。

内地的记者来得不少,他们没再犯柏林电影节的错误,最后让袁蕾刷了一篇足以提升业内等级的专稿。

《紫蝴蝶》看样子没戏,但还有褚青,这个人太不确定,鬼知道他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