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穿越之德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朝穿越之德妃-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四哥呢?你们素来是一块儿的,怎么也不帮着劝劝太子爷,他说话似乎太子爷还是能听进去的。”九阿哥在一旁问道。

六阿哥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叹口气。一开始四哥也会劝太子,可是四哥越护着自己太子就越看自己不顺眼,这样下来,四哥哪里还敢替自己分说。现在只怕还在被太子奴役着呢吧,想着太子总是把最苦最难最得罪人的差事给四哥,他就觉得不痛快,这分明就是在欺负压榨他们兄弟嘛,亏四哥还对他那么忠心。四哥什么都好,就是为人太迂了些,就是太子负了他只怕他也不肯负太子的,真是太傻了!

九阿哥冲着十一阿哥一瞟,十一阿哥笑道:“四哥就是为人太过认真了,他自己给太子做牛做马也就罢了,还要拉上亲弟弟一起,要是能享福也就罢了,还要累得六哥被训斥,真让人搞不清他到底和太子亲近还是和六哥亲近了。不过,想想他的性子,可不就是这样事事较真吗?我们这些做弟弟的看着他都替他累得慌。”

“就是,每天做牛做马累个半死还落不着个好字,便是我们看了都心疼四哥得紧呢。倒不如和弟弟们一起,每天吃喝玩乐,岂不快哉?”十阿哥也立即出言赞同。十阿哥和六阿哥性子有些相似,在一起感情也比旁的异母兄弟好不少,见他不乐意听别人说四阿哥的不好,便忙开口了。

“可不是,每日看着你们逍遥自在,我这个做哥哥的可真是羡慕得很哪。可惜不得空,实在是……”六阿哥摇摇头,看起来甚是遗憾,哪里看得出来不久前他还很看不起八阿哥呢。

“六哥何必羡慕咱们呢?咱们倒是想多亲近亲近六哥呢,就怕六哥嫌弟弟们不知上进呢。”八阿哥笑得一脸春风。

“自家兄弟,本就该多亲近的,说这些太外道了。以后六哥家的大门可随时为你们敞开着的,可别怕麻烦了哥哥,哥哥我本就是最爱热闹的人。”六阿哥很是豪爽。

此后,六阿哥和八、九、十、十一阿哥走得倒是越来越近。

等四阿哥腾出空来的时候,六阿哥府里已经多出了许多的美人儿来,甚至还有九阿哥送来的扬州瘦马。

四阿哥脸都绿了。原本他就和九阿哥关系不睦,而八阿哥他们对太子的态度他也是知道的,现在老六居然和这些人搅和在了一起,真是胡来,太胡来了!

“老六,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你还嫌太子对你的猜忌少了是吧?你还嫌现在形势不够乱吗?”四阿哥真恨不能把这家伙拎出去再狠揍个几顿。

“四哥,我自然知道我要做什么的。你不必担心我,还是担心一下你自己吧。我知道,你一直把我当没长大的孩子看待,可就算我是个傻子也知道何谓择良木而栖,就算现在没有良木,也不至于靠在枯木上等死。哥,你也别再死脑筋了。”

“老六,君臣之道你忘了吗?”祸从口出呀,四阿哥真想缝住他的嘴巴。

“哥,你怎么就这么转不过弯儿来呢?你就不能听我一句吗?”

“这种事情,我只听皇上的,只要他一日还是太子,我就一日恪守君臣之道。”

“那他万一……”六阿哥说了一半,目光紧紧盯着四阿哥。

“那他还是咱们的二哥,老六,你别忘了皇阿玛自小是怎么教你的,孝事父母,友爱兄弟,皇阿玛的教诲你都听到哪里去了?”四阿哥实在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抑制住自己想一巴掌打醒他的冲动,这个蠢材怎么就是自己的弟弟呢?

儿女

六阿哥和八阿哥一伙儿交好的事情可不是什么秘密,他绝对是光明正大的进行着交往活动。

德宛知道了他和八阿哥关系亲近的时候,惊得险些一口气没上来。

这孩子到底在想什么呢?现在德宛真的有怨恨老天的冲动了,为什么要让她穿成德妃呢?就是穿成太后她也不想再做德妃了,养个儿子都二十多了还得为他操心,还不如皇太后那样能含饴弄孙尽享尊贵呢。

“老六,额娘听说你最近和八阿哥走得很近?”德宛努力摆出慈母的样子来,虽然现在她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好好收拾他一顿。

“是呀。大家都是兄弟,在一起说说话,喝喝酒嘛。”说着,收起笑脸,对德宛说,“额娘,你放心,儿子不是傻子,有些事儿我看不见也听不见,儿子就专心孝敬皇阿玛了。”皇上不是想过拿自己来磨太子吗,反正现在太子已经对他有了疑心了,自己也再也受不了这份憋屈了,那他就完成皇上的心愿,看看在这么多磨刀石的共同努力下,太子这把剑是能更锋利,还是,彻底断掉。

虽然听六阿哥这般说法,可德宛还是无法放心,毕竟她身处深宫,他在外面做些什么自己根本就是鞭长莫及。“老六,额娘真的希望你能够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没走一步都想想,别再莽撞了。咱们平平安安的不好吗,何苦乱掺和那些事儿,让自己也不得平静。”

若是她不知道历史,也许她不会这么担忧,可偏偏她知道四阿哥和十四阿哥早晚也会开始对那把椅子产生想法,本来担忧这两个兄弟阋墙就够她受的了,谁想到这个本来已经压下去的又跳起来了。

可德宛知道,这一次自己是真的压不住他了。可是她是真的不愿意让他去拼去抢,若是他真的有那样的资质,她自然不会太过拦阻,就算他会被碰得头破血流她也会放手让他去搏一搏,可明明六阿哥没这样的能力,明明他一点儿都不适合呀。

然而,德宛还是没能劝得六阿哥回心转意。他是个孝顺的孩子,但孝顺可不代表他会事事都顺着父母,当他犟起来的时候,真的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罢了,既然自己拦不住他,就只能努力不让他们兄弟反目了,至少,不要做出太伤害对方感情的事情来。

德宛担忧的时候,正是通贵人激动不已的时候。

当然,这不是说通贵人和德宛有什么不对付,只是今年确实对通贵人太过重要了。虽然她生了二子一女,但唯一活下来的只有这最小的一个女儿十格格尼玛尼。

虽身处后宫,可通贵人还是知道最近准噶尔部有些不稳,至少前些日子见到的娜仁托娅他们一行人不就是受了准噶尔部策旺阿拉布坦的阻挠吗?因此她一直担心自己的女儿会被送去漠西蒙古和亲。结果这次康熙倒是提前跟她通了气儿,她的尼玛尼大约是要被嫁往漠南蒙古的。虽然依然相隔遥远,但是有了漠西蒙古做对比,通贵人对现在的情况真是感激到了极致。

年底的时候,十格格被封为和硕纯悫公主,被嫁与蒙古博尔济吉持氏喀尔喀台吉策凌。

虽然通贵人满足了,可纯悫公主却很是不满意。

虽然一开始很担心嫁往漠西蒙古,可一旦能够到漠南蒙古的喜悦沉淀下来以后,她开始觉得委屈了。

在康熙的亲生女儿中,二公主荣宪嫁的是郡王之子,现在已经袭了巴林部札萨克多罗郡王之位了;三公主端静嫁的也是郡王之子,也已经袭了喀喇沁杜凌郡王爵位;四公主嫁的直接就是一个郡王;五公主昭惠和六公主温宪不能比,人家直接嫁京里了,嫁的还都是一等公子孙,明摆着额驸以后定是要袭爵的。可到了自己这里,就一下子变成台吉了。二、五、六三位公主出身比她好,她比不了,可三、四两位公主也都是贵人出的,凭什么她们都能比自己嫁得高?台吉和郡王毕竟差太远了,纯悫的心理自然失衡了。

德宛来看她的时候,她就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德宛自然不会想到别的方面去,只当她是“婚前恐惧症”呢。

对着纯悫,德宛直接就想起了自己的噶卢岱,噶卢岱和尼玛尼年纪差不多,现在尼玛尼一嫁,她的噶卢岱离开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许是因为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德宛看着纯悫也不由得更加怜惜起来,“你好歹也不用两眼一摸黑的嫁去了,这个策凌在京城呆了十多年,一直留在内廷学习。皇上这些年对他的喜爱也不下于皇子。虽然本宫不曾亲见,但你四哥哥却是见过的,说相貌品行都是称得上百里挑一的。可见你皇阿玛是真心疼你的。虽然现在品级不高,但他自己有能耐总要比靠祖荫的强多了,况且人又温厚,你嫁过去也不必担心额驸性子不好。”

纯悫听得这话,又想起四公主的额驸正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便把原先的十分委屈去了七八分。

看过了尼玛尼,德宛自然不能不忧心自己的噶卢岱。这孩子已是十九岁了,正该是出嫁的年纪。德宛想着很快她也要离开,便忍不住心里难过。

然而,没过两天,噶卢岱就闹出了一场事来。

原来为了安抚拉拢土尔扈特部这部分人,康熙就想要给他们降下一些恩典来。况且丹忠是个英武的勇士,康熙对他印象很好,便想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康熙看中的是袁贵人的十三格格珠兰。至于噶卢岱,康熙是真的没想过要把她嫁给丹忠的。毕竟土尔扈特部现在回归清朝的属众不过数千,精兵不过五百,虽然土尔扈特人个个悍勇非常,可终究还是势单力薄,又有着一些不确定性,况且距离又太过遥远了。即使一定要把噶卢岱嫁到蒙古,康熙也是宁肯把她嫁到漠南蒙古,找一个势力强劲、生活富裕的部族的。

然而康熙透出这个意思的时候,虽然袁贵人不敢说什么,可珠兰心中却是怨恨的。她怨恨的直接体现就是仇视噶卢岱。

本来噶卢岱和珠兰的感情还是不错的,然而康熙这样偏心的决定确实让珠兰很是伤心。明明都是女儿,做父亲的却偏心到如此明显的地步,她怎么可能不难过。对于康熙的旨意,她自然是不敢反抗的,不过心里却终究存了一个大大的疙瘩。

噶卢岱因珠兰的日益疏远终究有些闷闷不乐,便寻了个稍暖些的日子到外面疏散疏散。一时走到梅花丛里,见红梅映着白雪,煞是精神,便叹道:“这些日子我只因着心情不好,竟不知这满园的梅花开了。若非今日偶然兴起,可真要辜负了这一片美景了。只是太后和额娘俱是畏寒的,一至冬日就整日里难得出来,怕是赏不得这好风光了。”说着便要亲自去选几枝好的送人。

当然,噶卢岱做的不过是抱着手炉在一旁动动嘴巴罢了,正经动手的都是跟了出来的下人。

“你回去跟探春说一声,让她取了前日里四哥哥送的那对瓶子,插了梅花分别送到太后和额娘那里去。”

且不说太后和德宛得了噶卢岱送的梅花的高兴,只说这里噶卢岱的不痛快了。

原来走了这老远,又忙了半天,噶卢岱自己也有些累了,便让人收拾好了地方好歇息。

宫里这些大小主子们出来走动,可不只是带一群人而已,那些零零碎碎的从车轿到吃食甚至连官房都带着,以备不时之需。噶卢岱看她们一旁忙碌,自己就站在墙角处边赏景边等着。

不过,皇宫的墙都是会说话的,这话却不假。

“你可听说了,好像皇上有意要把十三格格嫁给那个什么部阿什么珠的儿子呢,好像就是丹忠侍卫呢。”

“嘁,这事有几个不知道的,偏你当什么似的跑来嚼舌头子。”

“这凡事哪瞒得过姐姐去?不过我就是觉得奇怪罢了。明明十二格格比十三格格还大一岁呢,也是没有择了额驸的,怎么偏偏选了十三格格倒忘了十二格格?”

“呸!你这贼丫头,在宫里待了这么些日子了还不知道什么话当说什么话不当说吗?主子的是非也是咱们说得的?到时候小心你的皮!”

“好姐姐,我以后再不敢了。只是替十三格格不平罢了,并不敢对主子不敬的。”

噶卢岱眼神一暗,手指狠狠揉着帕子。一旁的宫女想劝些什么却被她一眼瞪了回去。

那边的人说的热闹,这里的话题中心人物之一却是慢慢平静了下来,不过一挥手,立马有人会意离开了。

第二天,大家都知道了十二格格独自前去求见了皇帝。父女两个在一起谈了许久,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只十二格格出来的时候眼圈红红的。

没几日,皇帝便下了几道圣旨,阿拉布珠尔被封固山贝子;噶卢岱被封为和硕懿静公主,指婚给固山贝子阿拉布珠尔之子丹忠,定于康熙四十四年六月成婚;珠兰被封为和硕悫静公主,指婚与散秩大臣、一等男孙承运,定于康熙四十四年十月成婚。

公主

虽然女儿不得已嫁给丹忠,虽然丹忠在康熙和德宛眼中都不是什么上好的女婿人选,但是这桩婚事还是有一点好处的,那就是丹忠暂时可以留在京城,直至阿拉布珠尔年老。

在康熙看来,噶卢岱比珠兰强多了,这不只是因为平日里噶卢岱跟他的感情更好一些,单单针对这件事情来说,康熙就觉得噶卢岱比珠兰更大气、更识大体。要说起和亲,大清这么多公主哪个是自愿的,当初四公主嫁到漠西的时候,明知道对方是多么的庸劣无能,明知道自己所嫁遥远,即使心中凄苦,可却从不曾失了大清公主的气度,他还记得这个女儿离开时挺得直直的脊梁,还记得这些年这个女儿在遥远的喀尔喀蒙古为她的皇父所做的一切。虽然他也曾对这个女儿过度干涉政事有些不满,但是不可否认,自己想起自己女儿的本事也是忍不住有些骄傲的,真是可惜生作了女儿身呀,再跟珠兰一对比,就愈发显得四公主的好处来。

想到了她的好处,自然也就想到了这个女儿到现在还只是个和硕公主,还没封号呢。于是,康熙在感性大发之时大笔一挥,发了圣旨出去,在四十三年底,四公主终于由和硕公主变成了和硕恪靖公主。

到了四十四年二月,康熙的好心情被打破了。十九格格薨,其实算不得什么大事,皇宫里没了的阿哥格格加起来也有十六七个了,只不过十九格格的额娘是最近两年康熙很是宠爱的庶妃高氏,再加上高氏在去年刚没了一个阿哥,今年初就又没了女儿,真是哭得肝肠寸断、痛不欲生。

看着自己这阵子正喜欢的女人悲伤成这个样子,又想起这一对可爱的儿女,也不禁悲从中来。

于是,康熙就带着这样惨淡的心情开始了他的第五次南巡。

德宛依旧没能跟着康熙一起出去。随驾的都是这些年受宠的年轻嫔妃,比如和嫔、王氏和高氏。

康熙走了,宫里女人没了争夺的对象,再加上皇太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