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霸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苍天霸血- 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二个、三个,数十位二品以上的高手瞬间翻上城墙,他们毫不停留,向着城头之下直冲而去。

一道熟悉的身影从他们的身边迅快掠过,就算是在人挤人的城内,一样是如入无人之地。

利智。。。。。。

他就像是一把锐利的枪头,将前方的一切阻碍尽数挑破。

城头之下,上百名蛮人战士冲了上来,但匈奴人奋不顾身,他们的身上鲜血淋漓,他们的身上伤痕累累,但是,他们恍若未觉。

“咣。。。。。。”

城头之下的大铁门终于打开了,潮水般的匈奴人蜂拥而入。

身高体健的蛮人悲哀的发现,在他们的上如,那些精神萎靡,仿佛已经饿得弱不禁风的黄色人种,竟然都是一群已经疯狂了的亡命之徒。

他们双目圆睁,满面狰狞,马刀翻飞,以命搏命。

“呼。。。。。。”

金色的巨狼旗高高地插在城头之上,括拔鹰亲自持旗而立,他昂首挺胸,厉声喝道:“匈奴不灭。。。。。。”

城西,褫多高举马刀,全力斩下。

城东,阿瓦旱怒声高喝,奋勇直前。

他们同时放声呐喊,:“匈奴不灭。。。。。”

“匈奴不灭。。。。。”

战场之上,爆发出无数声尽情的呐喊。

那些已经筋疲力尽,那些已经伤重垂死,那些已经血流殆尽的汉子们,突然间再度站了起来'奇‘书‘网‘整。理。'提。供',他们向着身边的敌人发出了最后的攻击。

蛮人们恐惧了,惊恐的叫声传遍了整个城堡。

在他们的眼中,这些黄色的汉子已经不是人,而是来自于地狱深渊的恶魔。

城外,哈羯的眼角闪烁着一丝晶莹的泪光,他的口中细细地说着:“老师,您看见了么?忍和狠,我们。。。。。做到了。”

第十三卷 谁主浮沉 第413章 禁武

盛夏已过,秋风爽爽,即将迎来平静冰冷的冬季。

然而,大汉京师之内,却是决不平静。京师之中,弥漫着一股如同寒冬腊月一般的森严寒气。

自从一年之前,许海风登基以来,大汉帝国重新恢复了鼎盛之势,威名远播,前所未有。

然而,就在南北一统,天下逐渐步入太平之际,京师之中,再度刮起了一阵腥风血雨。一月之内,朝廷人事变动,诡异难测。

众多大臣因故获罪,或罢或诛,朝堂之上,已是人心惶惶。

直到旬日之前,一切才水落石出,昔日四大世家之一的苏家,这颗在大汉屹立不倒已有数百年历史之久的参天大树,终于倒坍了。

连带着,所有与苏家有关的臣子门生,都遭到了同样的待遇。

为了对付这个根深蒂固的庞大世家,新帝许海风做足了准备。

这位一向以仁德之名传颂于世的绝代霸主,在这一次,却是一反常态,出手之前,不动声色,动手之时,雷厉风行,得手之后,更是以快刀斩乱麻之势,在短短三日之内,便已定下罪名,诛其全族。

苏家的灭亡为朝堂之上的所有人敲响了警钟,他们这才记得,坐在皇位之上的那位大汉新帝,是一位开国皇帝。

纵观历代开国之君,无一不是心狠手辣之辈,那么,他自然不会有此例外了。

苏家的灭亡给朝廷带来了极大的动荡,所引起的余波经久不息。

这也是许海风和蒋孔明二人为何要等到一年之后。大局已定地情势下,才开始了这早就着手准备的大屠杀。

此后的数年之内,天下百官无不兢兢业业,世家子弟也有所收敛。不敢再行那百无禁忌之事。

三年之后,蒋孔明上奏朝廷,请许海风开科取士。

朝堂之上,并没有经过多久的谈论,就一致通过了蒋孔明地这道奏折。

纵然是那些把持着众多官位的三大世家,也是没有丝毫阻挠。

当利益受到侵犯的世家子弟们上京求告之时,方向鸣只是说了一句话,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巴。

“我,不想做第二个苏春伟。”

翌年,第一批寒门进士分批派出。逐渐成为了夺取世家门阀手中权力的最佳武器。

※※※※

这一日许海风翻动着手中的这一张奏折,心中万分犹豫。难得一见的举棋不定。

这一份奏折,是唐家的现任家主唐启吏所上。

“皇上,时辰已到……”

许海风微微点头,在众多宫女太监的拥护下来到了大殿,面南背北而坐。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尖锐的声音从身边地小太监口中发出。

唐启吏踏前一步,道:“臣有本启奏。”

许海风望了眼自己手中的奏折,叹了口气。道:“卿家说罢。”

“是。”唐启吏上前一步,高声道:“启奏皇上,西北卧龙一郡,民风彪悍,郡中百姓,时有争斗,动辄伤人,短短半年,已有十余起命案发生。其中多为口角之争,睚眦之仇。”

许海风放下奏折,问道:“以卿之意,该当如何是好?”

唐启吏略略躬身,他的目光在百官之首地蒋孔明身上瞄了一眼,只见他双目平视,仿若不觉,不由地心生顾忌。

这道奏折早就在一月之前,就已提出,但是一直被蒋孔明压住不发,他此次联名数位大臣再次递上奏折。一来,确实是想就此解决这个弊端,另一个目的,也未尝没有想要试探一下许海风的心理。

共患难易,共富贵难。

在如今大局已定,国家逐渐步入正规之时,许海风已经开始了铲除异己的行动,苏家,正是一个最好的例子,那么蒋孔明呢?许海风对他地信任是否依然如旧?

“皇上,臣以为……”唐启吏沉吟片刻,终于道:“面对如此顽徒,唯有一途可行。”

“讲。”

“禁武。”

“禁……武?”许海风轻轻的重复着,这个答案其实早就在呈上的奏折里详细地阐述过了,只不过,如今听起了,却愈发显得刺耳。

“正是,皇上,这些顽徒之所以动辄伤人,不将国法放入眼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卧龙郡人人习武,武刀弄枪,习以为常。是以屡禁不止。非但如此,相邻二郡,受此影响,已是逐渐有着同化的危险。”唐启吏正色道:“若是官府置之不理,不消十年,武者必多十倍。那是再想整治,便是千难万难了。”

“咳……”蒋孔明轻咳一声,上前问道:“唐尚书,若是国家禁武,你以为就能杜绝此事了么?”

唐启吏心中一凛,连忙道:“自然不能,但局势定有好转。”

“何以见得?”

“大汉南方,百姓喜文而厌武,数十年来,不但安居乐业,人人富足,违法乱纪之徒,更是少之又少。与北方相较,那是天差地远,不可同日而语。”唐启吏朗声道。

蒋孔明连连点头,道:“那么唐尚书的意思,是否由国家提倡,兴文而禁武呢?”

“正是。”唐启吏既然说了开来,也就再无顾忌:“一旦国家兴文禁武,则数十年后,天下百姓势必温顺,不敢轻易犯忌,如此,太平盛世指日可待。”

“太平盛世?唐尚书的话,真是有趣。”蒋孔明微微一笑,道:“一旦禁武,百姓体质又当如何。若是一个个弱不禁风,又那里来的盛世可言?”

唐启吏摇头,朗声道:“不然,本官只是提倡习文禁武罢了。而且……”他停顿一下,终于道:“而且,禁武之后,对于皇上的地盛年统治,也是具有莫大的好处。”

“哦,请教。”

“武风即胆气,若是民间武风浓厚,人人胆气自足。胆气若足,便不将朝廷放入眼中,所谓刁民。正是此等人也。”

唐启吏抬眼看去,许海风默默点头,他心中一喜。继续道:“若是百姓孱弱,那么势必不敢违抗官府之命,对于皇上地统治,实是有着天大的益处啊。”

他地话音刚落,一众大小官员齐齐应声附和。就连方向鸣也不得不承认他所说的确实有其道理。

唐启吏心中暗喜。继而道:“是以,臣以为,唯有刀兵入库。百姓习文,则天下安定也。”

“哈哈……”

朝堂之上,蒋孔明霍然间放声大笑,历代臣子,除了图谋不轨的权臣之外,也只有蒋孔明敢如此放肆了。

唐启吏脸色一变,他自然是听出了蒋孔明笑声中的种种不屑和嘲讽,不由地心中恼怒,问道:“丞相大人因何发笑?”

蒋孔明连连摇头。道:“本相听了尚书大人的话,突然心中有感,失礼了。”

“丞相大人有何指教,请讲。”

“尚书大人,你说要兴文禁武,那么请问一句,若是日后外族来犯,又当如何是好?”

“丞相大人不是有一句名言么,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自然是由我们大汉精兵骁将痛歼来敌了。”

“尚书大人,我们大汉的兵源来自天下百姓,若是以您之见,人人孱弱,那么组成的军队又会是何等风貌呢?”

唐启吏微微一笑,对于这个问题他就有了准备,当下道:“丞相大人,军有军籍,一旦从军,自当严格训练,与那些平民百姓自然是不同的。”

“不同么?”蒋孔明冷笑一声,道:“若是禁武成风,人人厌于习武,一代二代,或许还能练得数万精兵,但百年之后,天下孱弱,你又要到哪里去挑选精壮兵源。若是恺撒再度入侵,我们是否应该直接俯首称臣了呢?”

唐启吏听后心中暗火,只是面对蒋孔明,他的心中着实有着顾忌,眼光向着侧方一扫,方向智踏前一步,正要帮腔,却听蒋孔明道:

“外族入侵,此仅其一也。其二,百姓孱弱,则无力反抗,天长日久,朝廷则再无顾忌,视百姓如尘土,苛捐杂税,层出不穷,官逼民反,正是其时。”

说到这里,蒋孔明豁然转身,紧盯着他们,厉声喝道:“禁武者,许家之忠狗,民族之罪人也……”

方向智身子一震,竟然不敢开口反驳。

在庙堂之上,竟然胆敢说出这番话的,有史以来,怕是也唯有蒋孔明一人了。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静至落针可闻,面对如此敏感地一个话题,没有人再敢开口应对。

他们的目光集中到许海风的身上,也许,此时唯有这位君主才能做出最终地决断。

许海风缓缓站起,他的手伸出,在众人目光的凝望中,轻飘飘的拍在了桌案之上。

一瞬间,整张桌案化作一团碎末,再也不留痕迹。

“从今日起,再有提及禁武者,诛……九族。”

※※※※

夜月悬空,许海风轻声问道:“军师大人,就算是不禁武,我们新的王朝就不会灭亡了么?

“不可能,有起必有落,终有一日,新地王朝一样会重归尘土,不复存在。”

“那么……,

“民众的手中要有武器。”

“什么?”

“只要民众的手中有武器,朝廷就不敢过份欺压,只要民众地手中有武器,就算朝廷亡了,民族也不会灭亡,不会灭亡……”

“你来的地方呢?”

“啥?”

“你来的那个地方,民众的手中有武器么?”

蒋孔明低下了头,许久许久……

第十三卷 谁主浮沉 第416章 终章(全文完)

大汉新历十年,第二届科举顺利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状元程籍茗,以及近二成的进士,都是出于高门大阀之中。

这代表了,科举制度,已经深入人心,就算是那些执掌了朝中大权的世家也变相向蒋孔明服软了。

虽然科举制度,亦是有着种种弊端,但是相比往昔,已是一个极大的跃进了。

新的人才不断补充进了朝廷的官员大军之中,在许海风和蒋孔明的刻意引寻下,数位出身贫寒的年轻俊彦已经逐渐成长起来,在朝中威望日盛。

虽然在目前,还无法与代表了旧制度的世家们一较高低,但是,如此发展下去,最后一定能够与之分庭抗礼,甚至是取得主导地位。

水车、水泥、甚至是转向方便的四轮马车,以及许许多多的新式生活用具都已经在大汉境内得到普及。

国家在京师以及境内主要城市建立了数十座高等学府,内分讲学堂和言武堂,主要教授武术、军事、商业、数学、生物、等课目。

近十年来,为大汉提供了无数优质人才。

国家立法,鼓励私人办学,办学者可以通过年限和成绩得到相应的名誉。

一旦达到某个称号,可入京朝圣,面圣听封,从此见官不跪,身份显贵。

也不知是否汉人天性如此,有钱人纷纷慷慨解囊,出资办学。他们的目的,大都只是为了那一点儿的虚名罢了。

但就是这一点儿虚名。便已使得成千上万名儿童得到了意外地援助,从而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大汉的军队早已完成了装备的更新换代,并以原卧龙城城卫军为骨干地铁血军团,取代了远去东瀛的麒麟军团。从此,再建大汉五大军团。

茫茫草原,在这十年间,经过了动荡的时局终于逐渐稳定下来。

草原中的强者,如阿骨打等密谋造反,却被同伴无情出卖。最后,在早有准备的红色海洋大举剿灭之下,全军覆没。

阿骨打等人的财产,汉人未取分毫,尽数赠于那几个通风报信的小部落首领。

经此一来。草原之上,一片安定,数十年内。无人敢反。

※※※※

遥远的西方,西域四海城。

位于地中海克里特岛附近的一座岛屿上,是大汉在地中海附近新近设立的一个秘密基地。

西域岛地形状象一个葫芦,南边主要是欧洲海盗区域,那里居住着从欧非各地招募来的亡命之徒。

北边是四海城区域。这片地区实行军事化管理,严禁任何外人入内。

四海城占地上百平方公里,一条河流穿城而过。把四海城和海边军港相连。

城墙用青石砖砌成,由水泥粘合,高九丈,上设炮台,中央的一座高台上设地一具全钢制的瞄准仪。

通过精密仪器和座标计算来瞄准目标,可为城中数十座投石车提供相对准确的数据。

城门为铁制滑门,牢固之极。两旁是用玄武岩雕刻出的各色花纹,显然,在修筑此城之时。确实花了一番功夫。

在城墙八丈高左右挖有一排一米高、一点三米宽的战斗室,作战时士兵可以趴在战斗室内,通过射击孔攻击城墙外地敌人。

城内建筑都是用青砖建造,门窗都是铁制的,上有射击孔,每家都有储存粮食的地窖。

纵然是不幸城破,但在巷战之中,依旧会给敌方造成极大地伤害。

岛上的军民以海盗为幌子从事机密活动。

其下分三个部门,一是军事部,主要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