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财女苏二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市井财女苏二娘-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楚衍揉揉眼睛,带着极重的鼻音说:“等下,我穿衣服先。”说着用力晃晃脑袋,下床穿衣。婉言也跟着下来,一眼扫到窗下的桌子,熟练的掀盖拿梳子梳头。

楚衍笑道:“果真是你的想法,我嫂子她们那日研究了很久呢。”

婉言想上厕所,再加上又稍微有点点不适,压根没心情调笑。匆匆梳好头穿好衣服,就快步跟着楚衍跑去解决生理问题。楚家的厕所在堂屋后面,一个大约一米宽的狭长走到上,盖着两间厕所。想想楚家的人口,一个厕所的确无法解决问题。两人一人占了一间解手之后,楚衍居然带着她从东边厕所直接穿过。一个一平方米左右的石板空地前,就是厨房的后门。婉言看着脚下是石板,四周都有排水沟,连接到厨房内,看样子是厨房内的排水区。但厨房离厕所这么近,实在是……要知道这会儿的厕所可不是后世的瓷砖瓷盆带冲洗功能的那种,某些时候那气味……好在楚家的厨房没像很多人家一样兼职餐厅,不然真是没法过了!

从厨房的后门进入厨房里,婉言才有空仔细打量楚家的结构。厨房是正屋东屋与东厢的转交加后面那一米左右的走廊的地盘凑起来的。这种四合院制的房屋,正屋两翼要么只能做睡觉的地方,要么还真只能做厨房。因为这种转角类似于死角,几乎没有采光通风。厨房也是因为搭了出去,才有微弱的光线照进来。炉灶已经在后院的地方,大约是这样有利于排烟。

楚家的厨房是典型的传统厨房,三合土加石头垒的灶台沿着北面的墙。楚家卖笼饼的,所以有个大大的荷叶锅做蒸笼饼之用。厨房的东边墙就是放脚盆的地方,而南边墙放着一溜脸盆架,想来都是新妇们的嫁妆,婉言的也有一个。因婉言喜欢简约,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差别。只除了她上的是桐油而不是红漆。脸盆架子的后面是一个大楼梯,楼梯下储物空间很大,堆放着各种各样的杂物。走到楼梯旁边,打开门就看到了院子,以及她早上沿着走进堂屋的石头走廊。

楚衍笑道:“阿婉,先洗漱干净,我待会儿再带你逛。”

婉言点头,看着楚衍从一个锅里舀出热水:“早间爹爹娘娘做笼饼,家里热水尽够的,无需去外头买。洗脸的豆子也有,你若看不上咱们今天去买些来。”

婉言走到她的洗脸架上,摸到铜镜的边一拉,不单澡豆,连护肤霜等物都放在了里面。楚衍一面替婉言打着水,一面笑道:“这也是你想的?我说怪不得镜子比别人的都厚呢。”

“这样方便,”婉言指着镜子道:“我管这个叫镜柜,里面还放着梳子,可以到这里梳头。还有备用的头绳。洗了头也好用。”又指着里头最下层的小格子道:“这个可以放鸡蛋,洗头好使。”

楚衍摸摸婉言的头:“偏你这么多想头。”

婉言还是没什么精神,只在内心吐槽道:你是不知道以前我过的日子方便到了什么地步!用嫤言的话说那就是:神仙般的生活。还真是,那才是生活呢。

刷牙洗脸毕,楚衍看了看天色,从荷叶锅里摸出两个笼饼,又在橱柜里拿出一叠小菜摆在厨房的小桌子上说道:“天色不早,我们吃朝食吧。娘娘也真是,留了六个这么大的,怎么吃得完?”

果然婉言刚接过有她两个拳头那么大的笼饼,就扯下一半放到楚衍的手中:“太大了。”

楚衍咬着笼饼道:“买我们家笼饼的好多做活的,所以要大个人家才喜欢。”

婉言点头表示理解,食量这个东西跟营养有莫大的联系。就她这种不做体力活的人,食量也比在现代大很多,无它,营养不够而已。这个时候也就芸娘宠着无肉不欢的婉言,在条件最艰苦的时候都几乎是顿顿有点肉。不然普通人家,仿佛到21世纪都有只周末吃肉的地方。比如那些曾经遇到过的贫困生,就一周只吃一顿。没有足够的肉,就必须有足够的主食和豆腐,才能保证基本的蛋白质摄取。吃到七八分饱,婉言才道:“其他人呢?”

“这时候早出门干活了。”

“小郎小娘子呢?”

“读书的读书,去玩的去玩。家里也就这时候得一点安静。”楚衍笑道:“别紧张,我们家没那么多规矩。别说跟二九家那样了,比你家还自在呢。要不是太窄,到我家还好玩些。”

婉言想了想,大概跟后世上班族家庭一样吧。又指着桌上的小菜道:“这个谁做的?”

“三嫂,她又泼辣又厉害,做的一手好菜。”楚衍说着不好意思的笑笑:“就是爱沾点小便宜,你那个镜子后面的东西别放太多,不然……呃……”

婉言抽抽嘴角,新婚第一天就要遭遇极品么,远目。

吃了东西,楚衍主动把碗筷洗掉收好:“我结婚啦,以后再不能吃爹爹娘娘的,月初我就交了生活费,日后就你交与他们吧。”

婉言点头:“这个应该,一月交多少?”

“20文一个人一天,如今我们是两口,一月一千二百文就得。”

婉言笑道:“每个人都这么交么?”

“是,但是这个钱比较少,也是家里做笼饼才这样。算是买笼饼和小菜的钱。”楚衍解释道:“三嫂做小菜,一面搭着笼饼卖,一面从我们的生活费里抽一点。若是想吃肉或是别的东西,就要自己买。”

“我要不想吃笼饼想吃米饭呢?也自己买?”

楚衍笑道:“我知道你爱吃米,不过便是我们不吃,省下几个笼饼卖掉,当我孝敬爹爹娘娘的可好?”

“我还没那么小气,原你也该养他们老,这么大年纪还出去做活怪可怜的。”

“他们才不想歇着呢,不爱看新妇脸色过活。”楚衍忙道:“我不是说你,只是……我们这样的人家,谁都不宽裕。”

婆媳关系经济问题神马的,婉言没忘光。就她以前家里聚会的时候,都有时候会掐起来。小户人家争三五文饭钱,大户人家争三五百倾良田,不都一样一样的?遂又问道:“你一月给爹爹娘娘多少零花?”

“不用给。”

“哈?”

“如今娘娘能赚钱,又有私房,所以不用给。多半私房都补贴了大哥,替大哥养孩子。日后老了动不得,就跟着大哥过。过身么,就由大哥管,但爹爹娘娘攒的私房谁也不许拿,只有大哥可以有。多数人家都是这样,你们家就苏大一个,所以你不知道。”

婉言道:“谁说我不知道了?我们家的老宅可不就是我爹爹继承的?”

“正是这样了。”

“可你你一点不给也不好吧?”

楚衍笑道:“你倒不斤斤计较,我平日在家吃饭吃的少,很多时候都是在外头吃。生活费有剩。大哥他们多数过节才给,平日大家都不宽裕。特别是三哥,不像大哥有秀才功名,不像二哥那么活络。他就一把死力气,帮着卖笼饼。我们都给,你说他给还是不给?不给不好,给了孩子们吃什么呢?待爹爹娘娘老了生病,我们有的就多给点,没有的就少给点呗。”

“唉,别提生病,那真是烧钱!”

楚衍狂点头:“那年我爹爹病了一场,好悬没掏空了家底。这是我们家一贯省俭才有,不少人家只好看天了。”

婉言耸耸肩,万物之灵的人类在这个年代也的确是只能看天活命。

收拾完碗筷,楚衍先带婉言上二楼,走到东边最里头的房间道:“这是分给我们的屋子。”

“昨日大姐说不如要楼上两间?”

楚衍摇头:“爹爹娘娘四更天就要起床,所以歇的早。我们要晚点回来,得过正屋才能上楼,不方便。”

婉言表示理解,万一晚上出去玩一会儿,晚上还得叫门,的确不爽。只是楼上这间的可利用价值降到了最低。这个日后再说吧。

站在二楼的走廊上,楚衍又一一介绍:“对面二楼是二哥,一楼是三哥。大哥在正屋的上头。我们隔壁两间都是孩子,家里人口实在太多,委屈你了。”

婉言叹气,嫁都嫁了,还说什么委屈。没想到低头一看,分明看到了女性的小内内就那样明晃晃的晾在人来人往的院子里。回想一下刚才逛了一遍的屋子的格局,的确再没有其他地方晾晒了,婉言泪目望天……


 64正文


郁闷的楚家生活

楚家离苏家只有大约两百米的距离。半里路都不到;基本还是一个生活区。所以周遭环境神马的,婉言早已熟悉。只不过她很少去别人家里玩,对楚家的拥挤也只有一个大概印象。如今真正住进来才发现,空间狭窄程度远远超过了她的想象。他们现在住的屋子;使用面积只有一丈多一点;因为刚穿过来的时候经常换算;倒还记得比例。全屋面积大约只有十四平方米左右。如果一间卧室有十四平方米;大概也算不错。但这间屋子不仅仅承担卧室的职责;还有书桌;有衣柜。对面三嫂家一样的格局里,居然还放了一个八仙桌,楚衍的解释是大厨房旁边的餐厅太小,人口太多,已经只能分房吃饭。也就是说,十四平米的空间里被塞的几乎没有空余之处。婉言简直除了叹气别无他法。

周围没什么好逛的,整个楚家也不过这么宽的场地,不到一刻钟就摸的一清二楚。楚娘娘是个节省的人,因此一家人的用水几乎都是自家人解决。楚衍见婉言已经了解方位,便道:“我先去井边担两担水来,你等我一下还是跟我一起去玩?”

婉言想想在家也无事,不如索性到井边去把昨日的小衣洗了也好。至于大礼服她可搞不定,这个得交给专职人员,不然丝绸那玩意一个不好直接废掉了。于是婉言从屋子里的床底下拿了个竹篓装上脏衣服,又到厨房拿出自己陪嫁的一个木桶来,跟着楚衍一齐去了井边。

水井离楚家大约有两里路,这个距离虽然不远,可是对日常生活已经是十分不便。婉言家以前是依靠挑水的闲汉来支撑整个家庭的用水,这么想来还挺奢侈的。一个住宅区内熟人颇多,婉言两口子一路招呼一直打到井边,又开始了下一轮。

井边洗衣服的人很多,妇女们都凑在一起说说笑笑。婉言与她们只有点面熟,日常接触颇少,大家又见她出身好,便有些拘束。倒是楚衍与诸位熟识,三五句话就说笑开来。三月的天气微寒,从未在这种天气用冷水洗过衣服的婉言被冰的很不舒服。周围的人见她笨拙的样子,没有恶意的小声八卦着,弄的婉言的情绪开始往更不好的方向发展。

楚衍打满一担水之后对婉言说:“阿婉,我先把这担水挑回去,待会再来接你可好?”

婉言点点头,楚衍如果不帮她洗,留下来陪着也没什么意义。若要说楚衍帮她洗……唉,这周围就没有洗衣服的男人。欺负自家男人这种事,还是不要闹的人尽皆知比较好,不然芸娘和嫤言会联合抽她。还是乖乖自己洗吧。

贴身衣物并不多,楚衍来回挑了两担水,婉言也洗的差不多了。待楚衍放好担子再到井边来,婉言恰好洗完。楚衍帮着婉言拧干衣服,两口子一齐回家。后面还隐隐传来妇女们的声音,大概说的是恩爱之类的话。

回到家把衣服晾在院子里,看到嫂子们的小内也大大咧咧的晾在外头,婉言也只好入乡随俗。她这算知道了,北宋跟21世纪真的差别很大。只不过以前她处在特权阶级,用特权平衡了太多东西,才觉得除了没有电,生活上也没有太大的区别。等真正过起了平民生活,才真心感叹科技的力量。婉言望了望自己屋子的方向暗叹一声,看样子得自己努力才能重回特权阶层了。

回到房间,见楚衍已经摊开了课本在看书。见她进来笑的露出一口白牙:“冷不冷?我看你衣服都湿了,还是换一身吧。”

不说还好,一说婉言就打了个寒战。她对家务不熟练,洗衣服自然是弄的一身水。急急换了干爽衣裳,还是打了个大大的喷嚏。楚衍紧张道:“快来我这里,我替你捂一捂,可千万别病了。”

刚才的寒冷似乎有些刺骨,从昨日开始就不大好的情绪更加低落。任由楚衍捂着她的双手,一句话都不想多说。

楚衍只当她想家,温言安慰:“岳家还不如井边远,待三日回门后,你白日若无事便去家里呆着,陪陪娘娘也好。”

婉言点点头,有气无力的说:“你看书吧,我做会儿针线。”

“我们一起看?你不是不爱做针线么?”

婉言也的确不喜欢做针线,遂上楼拿出自己的书下来一齐看。要说正经书里故事性最强的还是史书,特别是《史记》,写的十分出彩。婉言的这套是苏璨的藏本,价值不菲。多数时候来讲读书人宁可陪嫁钱也不想陪嫁书。不过芸娘始终觉得她委屈,硬是从苏璨手里抢了来。苏璨四个孩子只得一个嫡出,想想也就没恼。虽然他恼了也没人管他。两个人就这么一人守着一边书桌,各自寻找自己的乐趣,一直到将吃辅食之时。

家里的大人小孩陆续回来,楚三嫂一进门就嚷嚷:“四郎,先别看了,吃饭了。我替你们带了四个大笼饼与一些小菜回来。”

婉言打开门迎了出去:“三嫂好,有劳你了。”

楚三嫂挥手笑道:“四婶别这么客气,怪不好意思的。今天在家还习惯不?你是有福气的,就嫁在家门口呢。不比的我娘家那么远,回去一趟都不容易。”

婉言笑笑:“如今马车也方便,三嫂得空回去瞧瞧就是。我娘娘也常回城外娘家的。”

“唉,哪有这个功夫?断一天工少好多文钱呢。不比你们读书人,听说抄书一本就一两银子?真真好赚。”

婉言笑笑不说话。

楚三嫂又继续道:“哎哟,你们读书人就是斯文。日后教教侄儿可好?”

婉言眼角扫过三嫂微微凸起的肚子,不由的点点头:“好。”

三嫂看起来十分高兴,正要说话,二嫂也回来了。楚二嫂在布店里做绣女,刚下工累的够呛。有气无力的问:“三婶,笼饼带回来了么?”

三嫂笑道:“都带回来了,在荷叶锅里放着呢。”

婉言好奇问道:“爹爹娘娘呢?”

“他们还要好一会儿呢。”三嫂接着说:“等众人都买过辅食了才散,也是实在没人手,不然宵夜也是一大宗,可惜了。”

“宵夜做笼饼?”婉言抽抽嘴角,谁大半夜的吃那么大个馒头,顶肺啊!

“做的小笼饼,爱吃的人多着呢。”

婉言不知道接下去再说什么,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