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奋斗在八零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奋斗在八零年代-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闻青听过直想翻白眼,这理由亏的王婶能想到。

“下午的时候,种玉米的,种红薯的都从地里回来了。王大和王婶看到了,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两亩地是空着的,但是他们家的玉米种全烧没了,红薯也没有。于是就向邻居借啊,没想到没有一个人愿意借给他们,都说自己刚够种,没有多余的。

王大王婶着急啊,总不能种豆子,豆子产量低,玉米红薯产量高,麦子吃完,玉米、红薯还能顶一段时间,豆子又不能吃多久。王大王婶把一村子的人都借遍了,没有一家愿意借给他们。”

“是他们自己作的。”闻青问:“借咱们家了吗?”

姚世玲:“那倒没有,估计也没脸借。”

“也不一定。”闻青若有所思地说。

正在这时,闻亮背着一捆草回来,身后跟着满头大汗的闻朋。

“大姐!”闻朋极其热情地跑过来。

“姐,你回来了。”闻亮说一声,背着草就往牛棚去。

闻朋捧着一个草帽,兴冲冲地过来:“大姐,你看我捉了好多爬拉猴。”爬拉猴又叫蝉猴,是知了的前身,生长在土里,破土之后,爬到树上,蜕掉壳,变成知了。这个壳叫知了壳,也叫爬拉猴壳。闻朋特别爱瞅着地面,一看有个小洞就用手戳,戳开了可能就是一只爬拉猴,爬拉猴壳可以入中药,每年都有人来收爬拉猴壳,听闻朋说是四十块钱一斤,但是捡爬拉猴壳捡了两年,也没有到一斤。

“怎么这么多?”闻青问。

闻朋说:“今天小树林那边下雨了,它们都爬出来了,我就捉到了。”

“不干正事。”姚世玲说闻朋。

闻青笑着:“妈,这可是填饱肚子的大事。”然后问闻朋:“想不想吃油爆爬拉猴?”

“想!”闻朋最爱的就是吃。

“好。”闻青站起来,接过一草帽的爬拉猴说:“妈,我现在去做饭了。”

“妈,我去烧火。”闻朋紧跟着闻青。

当晚,闻青就做了油爆爬拉猴,辣椒炒豆酱,玉米仁稀饭和粗面饼。

油爆爬拉猴喷香扑鼻,才端到院子里饭桌上,就引来邻居们的围观。

“闻家的,你这是吃的啥啊?这么香?”

“可真香啊。”

“……”

姚世玲这次没有关起门来吃,也没有让闻亮、闻朋收起来,毕竟爬拉猴不是什么稀罕物,于是大大方方地说:“是闻朋白天捉的几只爬拉猴,闻青就给炒一炒了。”

“爬拉猴也能炒着吃?”

姚世玲说:“当然可以了。”于是就挑了两个给邻居们尝尝,邻居们称赞之后说:“这爬拉猴费了不少油吧?好吃就好吃,就是它太吃油了,一顿够炒蔬菜炒两天的吧。”

姚世玲笑着说:“闻青做的饭,不知道省。”

闻朋坐在桌前撇嘴不悦。

闻青伸手去拧他的脸蛋,邻居有好有坏,处的坏了就像王婶那样,处处找你茬。处的好了,胜似亲戚。闻青有心让姚世玲处几个胜似亲戚的邻居,这样她去市里上高中了,对家里也放心很多。所以,并不抗拒她们来串门。

“你们再吃两个吧。”姚世玲说。

“不了不了,花了老多油爆的了,你们自己吃吧。”邻居说。

姚世玲热情地又塞了两个给邻居,这一来二去邻居就和姚世玲聊上了,闻青喝着稀饭在一旁听着。

邻居说的就是王婶的事儿,说是王婶又在家哭了,因为没钱买玉米种、红薯秧子,村里人见他们家人太孬了,都故意不借给他们。王婶是急哭的。

“活该!”闻朋小声说。

闻青瞪了他一眼,他连忙噤声。

一顿饭都在听小道消息中渡过的,晚上做鞋的时候,姚世玲就说:“王婶作恶的时候,看着让人讨厌,可怜起来还挺让人同情的。这两亩地要荒一年吗?”

姚世玲叹息一声又一声。

闻青完全没有反应,食指上套着顶针认真地做鞋子。

姚世玲纳闷地问:“闻青,你心里咋想的?”

闻青:“什么咋想的,他们荒地跟我有什么关系,难不成我还把家里的玉米籽扛送给他们吗?再说救急不救穷,念你升米恩记你斗仇,妈,咱不急,等着吧。”

第二天早上,闻青没去县城,令姚世玲、闻亮、闻朋极为惊讶。

“大姐,你咋不上赚钱了?”闻朋问。

闻青说:“我休息两天,和你们一起种地。”

“肖姨答应了吗?”姚世玲问。

“答应了。”

“那就好。”姚世玲没有反对。

于是,一家四口牵着牛,牛背上搭着麻袋、竹筐、玉米籽、红薯秧子、水、馒头、豆酱、镰刀等,浩浩荡荡地从村东头走过,向东地去,路上遇见不少邻居,邻居们也都客客气气打招呼。

“去种玉米啊?”

“得种一天吧?”

“闻朋好像吃胖了!”

“……”

姚世玲一一笑着应着。

不知是前天失火事件的舆论传播,还是村长、队长的态度,疑惑是昨天的几撮红薯秧子和几只油爆爬拉猴的余温,总之,如今村里人看待闻青一家的眼光十分不同,以前是戒备、探究与看笑话,现在就是友好、羡慕与赞同。

“你们看,闻青家竹筐都是玉米籽和红薯秧子。”

“可不是嘛,我家的红薯秧子就是借姚世玲的,姚世玲这人真不错,一开口,她就借的。以前我一直以为她是穷讲究,傲气,现在看看还挺平和的。”

“昨天我去她家,她给我几只油爆爬拉猴吃,那油放的,油汪汪的。”

“你不知道吗?闻青在县城一个月工钱十块钱呢,吃得起油。”

“……”

邻居们这么说着,话就传到了王婶耳中。

王婶转头进房找王大:“虎子他爸,你听说吗?闻青家有好多没用完的玉米籽和红薯秧子,要不咱去借点,反正一亩地也用不了多少种子。”

王大当即板起脸色呵斥道:“你去借啊,你都忘了你是怎么骂人家的,你看她们借不借给你,别让人把唾沫吐到你脸上了!不要点脸皮!”

“那咋办?咱们两亩地不要了?”

“怎么要?上哪儿找种子!”

王婶转身:“我去山湾村借借看去。”说着王婶就往山湾村走,山湾村有几个她小时候的玩伴,想着肯定可以借着的。

王大愁眉苦脸地坐在房内。

与此同时,闻青一家正在地头整工具,开始抛坑种红薯秧子。

姚世玲拿锄头锄地,闻青、闻亮蹲在地边种红薯秧子。

闻朋则牵着牛儿,在小沟渠边让牛儿吃草:“妈,王婶往山湾村去了。”

闻青抬眸看一眼,王婶下巴昂着,往山湾村去,看也不看闻青家一眼。

“放你的牛。”闻亮斥闻朋一句,然后安心种红薯秧子。

一直种到晌午,五分地种完毕。

闻青一家四口,坐在地头树荫下吃馒头蘸豆酱,牛儿卧在一旁眯着眼睛睡觉。

微风吹着,青草清香,非但不觉得热,反而十分舒适、惬意。

闻朋啃着馒头到处看着,看有没有鸟,有没有知了壳,突然又说一句:“妈,王婶从山湾村回来了,咋这么早回来,她咋不在山湾村吃了饭再回来呢。”

“朋朋,你话真多。”闻亮说闻朋。

闻朋反驳:“二哥,我都一上午没说话了,我咋话多了?”

闻亮没理他。

闻青笑着摸闻朋的脑袋,然后抬眸看王婶,早上王婶是昂着下巴两手空空走的,现在是低着头两手空空回来的,像是受了什么委屈,垂着头抹了一把眼泪,然后急步往家走。

闻青看向姚世玲。

姚世玲看向闻青。

母女俩面面相觑,心照不宣。

下午一家四口种了玉米回村子时,听说王大和王婶不但吵架了,还打起来了。队长来劝架,劝好了之后,夫妻两向队长借玉米籽和红薯秧子,队长哪里有这些,自己家都穷的揭不开锅了,哪有多余的借出去。

后来队长实在看不下去王婶的两亩地荒着,要借豆子给他们俩种,王婶哭着说:“豆子产量低,我们家没面吃啊。”

队长就问谁家有红薯秧子和玉米籽,大部分人家是真的没有,小部分人家是有了也留着自己家吃的,再有几户是怕借给王婶,王婶不还了。

因此,最后王婶家仍旧一无所获。

等到晚上时,村东头又传来二虎子的哭声。

“王婶又打二虎子了。”姚世玲说。

闻青自顾自地剪布:“我听到了。”

姚世玲犹豫一会儿:“闻青,要不我把咱家那几棒子玉米、一竹筐红薯秧子交给队长,让队长交给王婶家,不能让两亩地荒着啊。交给队长,也不怕他们不还。”

闻青反问:“凭什么?我又不是观音菩萨,骂了我的人,烧了我的麦秸垛,不说赔偿还说是大风刮着火的,都这样了,我还把粮食借给她,我有病啊。”

“咦,你这小姑娘怎么这么说话。”

“难道我说的不对吗?”闻青笑着反问。

姚世玲无话可说,闻青说的是对的,但姚世玲就是心软。

闻青开始悠悠地哼起小曲子来。

姚世玲:“……”姚世玲不知不觉间,就把闻青当了一家之主,闻青说不借,她也没有主动。

就这样又过了一天,下起雨来,水湾村的村民都乐呵极了,纷纷表示这雨下的好,下的及时,这下不但豆子涨势好,玉米、红薯都会多产点货出来。

不少村民凑着一起说叨盘算着能收多少斤玉米和红薯,很是开心。

只有王大王婶一脸愁苦的看着雨,直到又一天雨停了。

王婶在自家门口来回晃悠,晃悠不下半个小时,最终迈出了步子,走到闻家的院子,站在院门口,站了一会儿又折返回去,接着又跑到闻家院门口,来回数趟,终于鼓足勇气,正准备拍木门时,突然听一个喇叭声,王婶吓了一跳,回头一看,一辆黑色小汽车从村东头慢慢开进来。

“这是谁家的小汽车啊?”

“妈!我看见小汽车了!”

“哎哟喂,是小汽车啊,我还是头一回见呢。”

“……”

村里的人纷纷从自家院里、房里走出来观摩小汽车,只见小汽车直直地驶向闻家院门口,众人还未反映过来,车门打开,一串鞭炮被扔出来,噼里啪啦地炸起来。

王婶骇的一屁股坐到地上,她又利索地跑起来。

“这是干啥啊。”

“这谁啊。”

“哟,汽车停到闻青家了!”

“停闻青家干吗?”

“……”

水湾村的村民们几乎全员出动,一瞬间都涌到了闻青家院外。

第28章

闻青、闻朋正在西屋称知了壳。

闻青拿着小秤杆子拨秤砣,秤勾下勾着的是闻朋捡的知了壳。

“大姐,多重?”闻朋垫着脚,焦急地看秤杆。

闻青看着秤杆说:“一两多点。”

“才一两啊。”闻朋一脸失望:“这么一大包知了壳,居然才一两。”

闻青笑:“一两可以卖四块钱了。”

“我都捡一个多月了,还有一小半是去年的,才四块钱。”闻朋说。

正说着院外的炮仗声传进来。

闻青疑惑问:“哪来的炮声?有人结婚?”

闻朋摇头:“我不知道。”

“出去看看。”闻青随手将知了壳挂在墙上,就拉着闻朋出了西屋,与此同时,姚世玲、闻亮也到了院子内。

“妈,发生什么事了?”闻青问。

姚世玲说:“我也不知道,不过炮声好像在咱家院外。”

一家人才刚走到院中心,就听到邻居你一声我一声的喊。

“闻家的!”

“姚世玲,有辆大头鞋小汽车停你家门口了。”

“朋朋,你家门口有辆小汽车,还在你家门口放炮呢。”

“……”

闻青一家同时看向院外,篱笆墙外,围了一层层的大人小孩,远处的小土丘上也站了不少人,都是向这边张望的。

“大姐,是汤叔叔的小汽车。”闻朋认出了院外的车。

“他来干什么?”姚世玲纳罕。

闻亮不清楚状况,见那么多人盯着自己家,皱起了眉头。

闻青则笑着说:“妈,汤叔叔给来我送红包的。”

“红包?什么红包?”姚世玲不解。

闻亮、闻朋也是一脸茫然。

闻青笑着走上,将大木门拉开,差不多同一时间,汤权、朱师傅、叶师傅从大头鞋小汽车上迈下来,立刻引起水湾村村民的唏声一片。

“这三人穿的是西服啊。”

“还有皮鞋!”

“有钱人啊。”

“来闻家干什么?”

“……”

所有的人的心好奇心达到了极点。

“汤叔叔,朱师傅,叶师傅。”闻青笑着迎接。

汤权、朱师傅、叶师傅满脸笑容,尤其是汤权,热情地跨上来,同闻青握手,激动地说:“闻青,感谢,实在太感谢了。我们做的衣裳,三天时间一售而空,十分畅销,远远大过我们的设想啊。非常感谢啊!”

闻青没有吃惊、激动,而是平常笑着:“畅销就好。”

朱师傅、叶师傅想着,到底还是闻青沉得住气,这么畅销,一下子帮汤总赚了那么多钱,仍旧这般平静,真是个有气度的小姑娘。

“朱师傅、叶师傅。”汤权转头说:“把车后绑的缝纫机抬下来,送给闻青。”

“好,汤总。”说着,朱师傅、叶师傅到车后,把系着大红色洋布的缝纫机搬下来,顿时引起村民们的一阵惊讶。

他们怎么也不能相信,平平常常的今天,村子里竟然会进来一辆大头鞋小汽车,非但如此,这辆大头鞋小汽车停在了村里最穷的闻青家,车上下来的人一个个穿的高档有钱,对闻青非常客气、感谢不说,又给闻青送来了一台缝纫机,还是蝴蝶派的。

太奇怪了。

“汤先生,这个使不得。”姚世玲见朱师傅、叶师傅抬着缝纫机就要进院子,连忙拦住:“汤先生,闻青也做啥,哪能收你们这么重的礼啊。”

汤权哈哈大笑起来:“闻青妈,你可别拦着,闻青给我做的那两套衣裳,以后够买百台千台缝纫机的!送她一台算什么!”

姚世玲骇了一跳。

左邻右舍抓住了关键词……衣裳。

众人才恍然想起,早听说闻青在县城裁缝店里做工,一个月十块钱工钱,难道说,手艺高超,让人东家中意了,送礼求多做几套?

众人看似明白,其实仍旧糊里糊涂,只是觉得闻青真是有本事,闻家这下发了!

一直站墙角的王婶听言,脸色发白。她一直看不起闻家,觉得闻家穷,没想到闻家在外头混这么好,居然有人花大价钱买缝纫机送给她,而且不是纪家的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