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力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电力强国- 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会对自动化的态度和扶植力度,毕竟我们产品的鉴定也就是早晚的事。”

“你对这个产品就没有任何兴趣么?”方思绮又问道。

“微机保护国外已经开始普及了,美国中学毕业的电工都会操作,没什么新鲜的。”

“可这次是国内自主研发啊,多少院校都没搞出来呢。”

“拭目以待,看看他们能做到什么程度。”

聊天的功夫,主要人物已一一登台。

主席台上最中央的,自然是那位传奇人物,中国继保的奠基人,李明和教授,他是继电保护专委会主任委员,同时也受学会委托担任本次产品鉴定评审委员会主任。李教授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头发已经所剩不多,无论是动作还是表情上,都没有邹世亮的那种老而弥坚,也没有岳云鹤的那种仙风道骨,怎么看都是一位普通的,固执的老学者。

确实,搞不同专业的人,性格上也必然有所不同,继保专业没那么多天马行空的东西,也没那么多想象力,要的就是稳定。稳定,和稳定,就是要在对逻辑不断的梳理中一点点提升,要在一次次试验后更加稳定,巨大的计算量与枯燥的逻辑好像已经耗尽了这位老人的精力。

位列他左右的是两位专委会的副主任委员,他们同是电力部和电科院继保方面的重要领导。再旁边才是恒电的主研人员陈延睿。

就像张逸夫要向贾峦松介绍一样,方思绮也在不断地向华长青介绍,对于各色人等的记忆力她简直是反人类的,在介绍到陈延睿的时候强调说道:“这个人现在是恒电的老总之一,从前是北方电院的教授,原先都是他鉴定别人,现在轮到他被鉴定了。”

“等等,他也是继保专委会的人?”

“不是,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的。曾经做过主任委员,前几年换届的时候才交给电科院的人。”方思绮不忘提点道,“搞自动化项目的鉴定,逃不过他,虽然他现在不是主任委员了,但影响力依然相当大。”

华长青惊问道:“可以这样么?企业的人也可以当鉴定委员么?”

一个竞争对手的人来鉴定自己的产品,在美国资本体制中浸淫多年的华长青深知这意味着什么。

“暂时没有这方面的明确规定,毕竟这么多企业出现。也只是这两年的事情。”

“这件事我还没听说过,也就是说如果这个规矩不变的话。”华长青的眼力和思维自然不差。很快悟到了其中的关键点,“作为企业,势必要争夺专委会里的席位了。就像美国两党争议员席位一样。”

“这个……我还说不清,毕竟现在也没有几个企业,更别提有资历进专委会的人员了。”

“很快,像陈延睿这种人会越来越多。我们要注意这一点。”

“没关系,科电的班子主要是电科院的,不少人都是学会的会员。”

“我呢?我可以进学会么?”

“这我不知道,但你是美国什么学会的人吧?”

“是的,我是美国电子电机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

“你可以放弃那个么?”

“怎么可能?那个学会比这个学会高端太多了。”华长青一副难以理解的表情。

“好吧……”方思绮叹了口气,这家伙明明很明白,却又坚持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

会议主持人是专委会的副主任,电科院的一位处长,高级工程师,他就此对着麦克风宣布,关于恒电epr…866a线路微机保护鉴定会,正式开始。

项目主研陈延睿开始介绍研发过程、技术创新、产品介绍……,大家边看边听,就像贾峦松说的,这更像是一个发布会。

“感谢电机工程学会,感谢各位领导同仁给予我们的信任,下面由我对产品进行基本的说明。”陈延睿首先冲台下挥了挥手,“为了更直观一些,辛苦我的同事将样品送上台。”

会场最后面的两位技术员会意,就此抬起了866a的样机,一路搬到台上,缓缓放下。

这台样机大概相当于一台20寸电视机的大小,由米色的金属外壳包装,正中央有一个不大的电子面板,显示基本参数,旁边有三个指示灯,下面有个小键盘,用于操作,对于见识过未来的张逸夫来说,它显得太笨重,太落后了,既没有小巧漂亮的外壳,也没有清爽的人机交互界面。

但对于在场大多数人来说,它却是如此精致,难以想象这里面是怎样的芯片与软件。

这个场景也是张逸夫刻意设计的,不要让参会者会前看见样机,不要一直讲枯燥的数据,也不要一直对着试验报告讨论,要有这么一个闪亮登场的仪式,要让大家意识到这个产品的伟大。

“诸位,在谈产品之前,我想简单聊聊我国继电保护发展。”陈延睿完全不需要稿子,侃侃而谈,“建国后,我国继电保护学科从无到有,用了10年的时间学习,消化,吸收,掌握了这个学科,建立起了自己的队伍。之后在主任委员李明和教授的带领下,我国的继电保护事业逐渐与国际接轨,设备制造也逐渐跟上来,其中最重要的里程碑无疑是李明和教授与苏南自动化研究院的合作,我们终于在80年代达成了真正的技术突破,结束了500kv线路保护依赖进口的时代。”

“而后在李明和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在集成电路保护方向也接连告捷,完整的系列产品逐渐开始取代传统晶体管产品,一代代的技术突破,使我国继电保护节节攀升。”

“也就是大约十年前吧,我第一次听说了微机保护这个东西,当时我还在北方电院。是一位学校出去交流的教授提起的,他说我们还在搞集成电路的时候,国外已经开始微机化了,我就问他什么是微机保护,他解释了很久我也没法理解,最后我就记住了这么一句话——特别复杂高效的集成电路,我们可以在芯片内进行逻辑判断,而不是在电路上。”

“我当时就纳闷,再复杂不也是集成电路么?你出了两年国。回来装什么大尾巴狼?”

听闻此言,不少人都笑了起来,陈延睿用一种自嘲的方式,聊了聊自己当年的无知,谁又不是从无知过来的呢?计算机从无到有,刚出现在国内时可是相当高端的配置,只存在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专门机房里,想上机必须申请、排队、换白大褂。还要限制使用时间。再看现在,在场不少人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个新鲜玩意儿。谁又能想到当年一个“特别复杂高效的电路”会成为现在乃至未来几十年的主流呢?

陈延睿待大家笑过,轻松下来后,才继续说道:“当时,这位教授就跟我提,说微机保护前景非常好,希望能争取经费做研究。我问需要多少,他说至少50万。我当时就惊了,那可是80年左右,50万?得是国家的一级项目才能得到这么大笔的经费,而这位教授要搞的东西。我们没人理解,都当是他自说自话有前景罢了。也是,当时接触学校研究室里的微机都是要排队的,你申请半天,不一定能摸几个小时,这会儿突然有人告诉你,要把机房里娇贵的宝贝放到发电厂变电站当继电保护用,有谁会相信呐。”

又是一阵哄笑过后,陈延睿道出了遗憾的事情:“最终,他没争取到经费,不久后就辞去了学校的职务,去了美国,微机保护这个东西,也在我心中埋下了根子。”

陈延睿在台上说着,下面华长青已经乐呵起来:“我知道是谁了,这个人在美国已经把企业搞起来了,我还跟他打过交道。”

张逸夫在旁边咽了口吐沫,这位大哥就踏实在美国混吧,多谢您让了口饭给小的。

台上陈延睿却并未指名道姓,继续说道:“后来,等我见识到了真正的微机,我才意识到‘特别复杂高效的集成电路’这个比喻,是多么的不恰当!它根本不是集成电路!”

台下响起了更大的笑声,不少人都鼓起掌来,老陈去了企业以后,这幽默感也上升不少啊,整个人性格都解放了。

“从那时起,我们才真正认识到了微机的强大,不仅是电院,菁华、天大、科大、交大,随着一台台微机的引进,我们才真正闹明白了微机保护究竟是一个什么形态,我们才真正得到了研发环境,这时我才意识到,几年前那位教授提出的方向,是何等的正确,如果他当时讲明白一些,再坚持一下,我可能早就支持他了,就算经费批不下来,我们砸锅卖铁自己干都没问题!”

ps:关于微机保护,还是需要简单提两句,现实中在80年代中期我们就已经拿出成熟产品了,一位留洋教授在国外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并拒绝对方的盛情挽留,选择回大学任教,而后他几乎单枪匹马在实验室中创造了中国微机保护。到90年代,实际上已经开始进入了稳定时期,大举推行,涌现了一批出色的科研人员和企业家。时至今日,我国的微机保护和自动化已经是绝对的国际领先水准,感谢在那个时代敢于放下铁饭碗,书写传奇的老师们,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部分历史,里面充满了澎湃的事迹和传奇人物。

而作为小说,肯定是不能真的去聊他们的,里面的所有人物皆是虚构,即便是似曾相识的历史,其走向也因主角的出现而产生微妙变化,直至相去千里。

好好的故事进行着,突然聊这些肯定会影响到阅读代入感,但出于对前辈老师们的尊重,理应在此点明书中的这段历史与现实中的不同,我们的脚步和创新能力,比书中叙述的更快。

再闲聊一句,齐橙齐大教授的《材料帝国》出实体书了,同志们这才发现他是大学教授!正牌北师大教授哦!!教授推过我的书!哈哈哈!

最后,国际惯例,给您添蘑菇啦!

第492亮相

跟着陈延睿的情绪,大家好像都进入了那个时代,就算是出色的大学教授,物质生活也不一定比得上一名普通工人,信念曾是唯一支撑他们的东西。但一年年平淡的过去,信念也可能趋于瓦解。

“随着更多微机的引进,各院校、研究单位也展开了对微机保护的研发工作,可惜的是,我们举步维艰,全英文的操作界面,全新的程序语言,我们都需要学习,而微机这东西又是如此的昂贵,我们刚得到一个机型,美国就已经更新换代了!”

“本来,在学校我有第二次机会去搞微机保护,但恰好其它项目压了下来,再加上原本的教学任务,而且我岁数也大了,学习微机比较困难,这事便搁置了,相信李明和教授,跟我有同样的烦恼。”

陈延睿说着,冲不远处的教授投去友善的笑容。

“微机啊,微机啊。”李明和终于微微开口,嗓音有些沙哑,“这是年轻人该干的事,与其咱们霸占着那个宝贝带着老花镜一指禅,不如把宝贵的上机时间让给他们,我现在敲那个小键盘,都看不清楚喽。”

又是一阵友善的哄笑过后,陈延睿继续说道:“就这样,我又错过了一次机会,又度过了四五年,转眼已经到了九十年代,通过同在学院的常教授,我有机会接触了恒电,结识了向晓菲向总,那段时间她天天来学校堵我,就希望我能参与恒电的微机项目。”

“这次,向总可没打算给我犹豫的时间和空间,逼得我无处可躲,外加恒电方面的准备实在充足,在第三次面对这个机会的时候。我终于迈出了这一步。”陈延睿说着望向了面前的那台样机,“于是,在我跟常江,以及我们整个项目组的努力下,epr…866a这个机型终于诞生了,这不仅是一个产品。更是我国微机保护的从无到有,我恳请大家用最专业的眼光来审视它,最苛刻的方式去考核它。”

话罢,陈延睿起身,先后冲台上以及台下的所有人微微鞠躬:“谢谢大家能够到场,一起见证我国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微机保护。”

掌声响起,没人想到这位半年多前还在大学任教的老教授能用这样动情的方式完成开场白,如果这台装置真的可以稳定运行的话,那么所有人事先都低估了这次鉴定会的历史意义。

“他真是教授么?表演系的么?”台下的华长青充满调侃的味道。“有这时间不如把参数介绍清楚。”

张逸夫不置可否,他不觉得老陈在表演,老教授声音中微微的颤抖显示着他内心的激动。

接下来的时间开始常规介绍,功能概括与技术参数范围一一照本宣科,陈延睿尤其吹嘘了一番试验室表现,其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与安全性均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此次产品鉴定,大家不可能把装置拆开来看,所有的讨论都要以电科院的试验报告为基础。当这份报告发到每个人手上的时候,大家才发现陈延睿并无半分夸大的成分。

此次电科院对866a分别进行了动模试验与型式试验。动模试验即电力系统动态模拟试验,考验装置的各项功能、技术指标和可信度,型式试验则偏向装置硬件,考量工艺标准够不够格,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温度、大气压力、震动等情况下。其工作是否保持稳定。。实际上型式试验是在最终投产前才需要做的,但到头来还是用尽方法委托电科院进行了试验评估,原因是恒电方面对动模试验结果充满了自信,既然要试验就要一口气解决所有问题。

在场的人都是搞专业技术的,自然更关心动模试验的结果。

此次动模试验也分了三个等级。分别在500kv、220kv和110kv的输电线路上进行试验,这也基本涵盖了我国电网此时最标准的三个电压等级,具体试验项目包括动作时间测定、区内外金属性故障、暂态超越等十余个类别,在各种接线方式与输电环境下,866a经历了上千次试验考察,在苛刻复杂的环境下,是否能对所有故障异常做出反应,反应时间是多久,这两项指标将是最重要的试验结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与恒电自己搭建的数字仿真试验环境不同,电科院的试验是物理动模试验,用的是真正的电流电压来驱动,而非数字信号,这无疑也实际考验了产品a/d转换的性能。

拿到几十页的试验报告,每个人都要先翻一番,这份专业性的报告图表较多,还包含不少难以理解的录波图,真正的文字叙述少之又少,完全就是给专业人员看的。

半分钟的时间,张逸夫右侧的贾峦松还在强行理解的功夫,左边的华长青已经匆匆翻了十几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