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主要是我喜欢成系列的藏品,您看?”
崔馆长对吴天缘评价又高了一分,册页是难得一见的藏品,代表作者的风格和实力,点点头道:“没问题,这事交给我,你要确定就这件!”
西湖十景是历代画家的最爱,最早从宋代就开始画,一直到民国。乾隆的时候达到巅峰,四王中的王时敏和王原祁都画过,收录在石渠宝笈。
第二天吴天缘和南京一行人回到图书馆,在崔馆长的陪同下第一次进博物馆的库房,很快的把所有明代书画过了一遍。老崔很奇怪,吴天缘只是蜻蜓点水的上手扫了一遍,就完事,也没有仔细研究?
这事就算了结,十六册古籍换到清四王的山水册页已经是赚大了,何况还出了名,吸收不少明代能量。吴天缘心满意足的回到家,整理好清代名家书法,休息两天准备再次去日本继续寻宝。
“一大早起来逛地摊心情就是好!”
吴天缘已经养成早期的习惯,特别是早上逛古玩城的地摊,现在能听见的东西多,总能捡点小漏。
“这几个康熙通宝不错,能卖几千块。”吴天缘小兴奋,地摊捡漏的快感和钱关系不大,主要是在人群中你能慧眼识珠,这本身就很爽快。
“我是清代玉,快来救救我!”
今天地摊有几个新面孔,估计是刚从外地铲完地皮回来,按照经验来说,他们手里捡漏的几率高一些,果然吴天缘在一个年轻人摊上听见声音。
“老板,这个小玉铲怎么说?”
年轻人抬头看了看,独山玉,料子很一般,雕的是一个小铲子,很奇怪的东西。他记得五十收,直接报价三百。
“二百我要了!”
吴天缘随口还了个价,交钱走人,回到店里跟玉铲打听消息。
“土夫子?”
吴天缘大惊失色,没想到看似普通的小玉器竟然是盗墓集团的信物?
“那当然,我主人就是清末鼎鼎大名的土夫子,焦四!古代发丘门派的高手,绝对是民间最高水平。”
吴天缘点点头,他看过不少关于盗墓的资料,他知道焦四,是因为《清稗类钞》中的记载。
《清稗类钞》由清末民初人徐珂编撰,书中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上起顺治、康熙,下迄光绪、宣统。全书分92类,13500多条,从军国大事、典章制度,到盗贼流氓、民情风俗,无所不记,可以说是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总集。
虽然《清稗类钞》不是正统史书,但徐珂的编撰态度比较严肃,许多资料完全可补正史之不足,对于研究清代社会历史很有参考价值。可以说《清稗类钞》所录焦四这个盗墓贼,绝非徐珂虚撰,而是确有其人。
中国古代盗墓贼,从地区上分,有南北两派,以长江为界。北派中又分出洛阳帮、关中帮等很多派别,每帮各有“活动范围”,外帮很难进来。一般情况下,各帮互不侵扰,各做各的。
北派以“巧力”见长,如盗洞打在何处?掘成何形都有讲究,十分诡异。方口形的盗洞就是北派所创,因在陕西关中地区的黄土地上多见,圈内俗称“关中式盗洞”。北派盗墓贼在工具的使用上特别讲究,如洛阳铲就是北派盗墓贼发明的,既是他们盗墓利用,也是他们盗墓绝技。
南派则以“巧技”见长,手段超强,通过自己或是祖传的经验,结合所掌握的堪舆理论来探穴盗宝,他们对中国古代的风水知识有独到研究。
北派发明洛阳铲,南派则善于使用“望”、“闻”、“问”、“切”四法,此法便是南派中的“长沙帮”盗墓贼所总结,是他们惯用手段,当然也是绝技。
焦四属于清代盗墓南派中的“广东帮”,他能将古代“白事”中使用的风水术、望气法等手段,运用得淋漓尽致,是位神奇的摸金高手,现代的盗墓者当望尘莫及,甘拜下风。
“厉害吧?我的主人他掌眼的本事了得,“观风”、“望气”、“听声”、“看土”样样在行。他不只有一双“入地眼”,还有一双“听风耳”。通过“三听一看”,就能知道地下是否有墓,墓中是否有金银玉石这些随葬宝物,多还是少。”
吴天缘传奇般听着玉铲讲述焦四的经历,心里很是敬佩,早年也听过前辈说,真正的高手根本不用什么工具。直接地上抓把土,一闻一尝就知道下面什么墓?有什么随葬品。
所谓的三听,就是“听风”、“听雨”、“听雷”。当然,实际操作时并不是焦四一个人“听”,也不是大家一起傻傻地随意站在某个地方,一起尖着耳朵,而是将手下的同伙分散到东南西北不同的探寻方位。“听”的时辰一般选择在阴雨天,特别是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之时。
“话说有一天,焦四爷带着同伙到广州的北郊寻找古墓。当时正值中午十二点,突然来了一场大雷阵雨。南方的雷阵雨可不像北方那么多情,一点面子都不讲的。霎时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大雨倾盆。”
玉铲如说书般讲述着:“一般盗墓贼这个时候准会分头躲雨,但焦四爷不允许,就是雷电再凶,风雨再急,也不能退缩。他嘱咐同伴跑向不同的方位,仔细地听,把观察到的情况在心里记下来。自己则跑到最高处的山顶,不顾雷电伤人的危险,进行观察。”
“雷阵雨来的得,走得也快。不多会就不下了。这时在东边方位的同伙回来告诉他,雷声最响的时候,隐隐觉得脚下在动荡,就如轻微地震一般,好像还听到地下也发出相应的声响。”
“焦四爷一听,喜出望外,知道地下有古墓了。打开墓口果然有大批宝贝!”
可能有人觉得焦四这一招很玄乎,实际还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古墓如春秋大墓,一般都会随葬大量的青铜器皿、金属马车,一些象征身位和地位的宝物,这些都是导电金属,遇到强大的雷电流时,一定会有反应,他就是利用这点寻宝。
吴天缘自然相信这个,大凡奇人必有奇异之处,他自己就有异能,历史上肯定有不少同样的人。
“你说了半天我有什么好处?你知道古墓位置?”吴天缘一边清理玉铲,一边问道。
“只要你好好待我,自然有好处!”
玉铲得意道:“我虽然不能知道古墓的位置,但可以感知团队里其他信物,你就相当于半个行里人!”
吴天缘心里一动,这个还真不错,焦四既然被行里人尊称为土夫子,那就是最高荣誉。盗墓从古自今都屡禁不止,现在每天都有古墓被盗,好多文物被走私出国。
有了玉铲的帮助,他又多了一条寻宝线路,找到宝贝的几率大了不少。
“好,以后就带着你这个小铲子!”
吴天缘用红绳串起来玉铲,带在脖子上,以后这就是个盗墓小百科,大有用处。
“我现在就感知到附近有信物,就在东北方向。”
吴天缘心里一动,赶紧开车按照玉铲的指示锁定方位,车一直开到郊区的一个小村子。
“继续走,就在前面不远!”
吴天缘警惕的看着四周,村子不大,人很少。他一直走到最里面的一个破旧小院后,玉铲才锁定位置。
第82章黑吃黑?
吴天缘躲在一旁,先观察一下,这个院子十分破旧,好像很久都没人来过。仔细听了一会里面什么声音都没有,他偷偷的进去。
“有死人!”
吴天缘小心的在窗户边蹲下,打开一条缝,一看大惊失色。屋里有一种淡淡的恶臭,地上还有两具白骨,不知道死了多久?
“不用说,一看就是分赃不均,黑吃黑!”
玉铲淡然道:“这种是我见多了,开墓前都是称兄道弟,一旦发现宝贝立马六亲不认!你看后面那个手里还拿着锤子,肯定是趁着前面的人背对之时,偷袭别人。”
吴天缘一看果然如此,白骨身边掉落一个大铁锤,而前面那个人身边有把短剑,估计也是早有杀心,两个人同时动手,结果双双毙命。
“不用管他们,看见他们戴着的小铲子没?那个就是信物,白玉最低,然后是青玉,再是黄玉,最后是彩玉!”
“组织等级很明确,当然也有散兵游勇,自己干的新手。我是个特例,当年焦四爷一直戴着我,我就是它们的祖师爷!”
吴天缘顾不得听小铲子叽叽歪歪,他赶紧找宝贝,既然能让两个人自相残杀,肯定是重器,他已经隐隐约约听见角落一个大箱子里的声音。
“清雍正云龙纹大盘?”
“乾隆青花蒜头瓶!”
“康熙五彩壶春瓶!”
吴天缘一开箱子,瞬间喜出望外,大箱子里有八件瓷器,每一件都是重器,康雍乾官窑精品。
“先离开这里!”
吴天缘把车到门口,趁着没人把瓷器都搬上车,然后飞快的离开。至于那两个盗墓贼,曝尸荒野正好是他们的报应。
吴天缘回到家,把瓷器小心的拿到书房,仔细研究起来。
“这个康熙米黄釉五彩富贵玉壶春瓶绝对是重器!我记得2004年汉海拍过一个类似的,好像是九千万成交,这个也在故宫藏文物珍品大系一书里有出版!”
“我是雍正粉彩过枝月季大盘,雍正爷最喜欢的器物,在养心殿经常把玩!”
“还有我,乾隆爷御制珐琅彩——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古月轩!”
吴天缘吓的手一抖,这个太牛了!古月轩,御制珐琅彩双耳瓶?
他赶紧上网查资料,这是乾隆特别烧造只供自己把玩欣赏,台北故宫只有一个类似的福寿万代双耳瓶。苏福比2005年拍过一个类似的双耳瓶,1。15亿成交!
“日!这是什么节奏?”
吴天缘看着桌子上一堆康雍乾三代顶级官窑重器,也体会到为什么两个人有杀人的心思!
“八个官窑,三个重器!剩下的也是精品,太过瘾了!”
吴天缘兴奋着,仔细把它们都清理干净,特别是康雍乾最成功的代表作,康熙的五彩玉壶春,雍正的粉彩大盘,乾隆的珐琅彩古月轩!三个加起来七八年前都拍到快三亿,现在?
“再多钱我也不卖,自己收藏,以后放在博物馆里欣赏。”吴天缘兴奋的把玩着三个重器,这些是最能代表清代彩瓷的巅峰之作。康雍乾是瓷器的最后高峰,五彩、粉彩、珐琅彩又是三个皇帝最顶级水平,绝对有收藏价值。
“这么样?我就说有用吧?”
“咦?父皇,你看这个丑玉器是什么东西?”
乾隆古月轩突然听见小铲子说话,不屑跟康熙五彩道:“当年咱们在御书房见过多少美玉,这么丑的还真没见过!”
“嗯,不错,果然丑的很有性格。”
“朕钦定你为史上最丑玉铲!还不领旨谢恩?”
玉铲一听,破口大骂道:“你们几个王八蛋,要不是有小爷,你们还在吃土!还摆什么狗屁皇帝架子!”
“大胆,来人,推出去斩了!”
“那个谁谁谁,给朕抄九族!”
吴天缘笑着把三个重器单独放进保险柜,又检查了一遍剩下五个,都是官窑精品,也好好保存起来。
“你跟它们吵什么劲!晾几天杀杀臭毛病,附近还有感应没?”
吴天缘安慰着小玉铲,在他心里这个家伙潜力无限,土夫子随身之物,无论见识还是用处都大的多。
今天真是第一次见识到御制官窑的脾气,宰相门房七品官,何况是皇帝的心爱之物?估计问它们也没有什么结果,先晾几天再说。
“附近没有,焦四爷那个时候眼光很高,能搭伙的无一不是高手,信物也就二三十个。现在过了这么多年,我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只能感应到信物的存在。”
吴天缘点点头,毕竟是一百年前的事情,那批人早就死绝,现在是什么情况以后再说。反正随身带着,万一遇见也知道。
“今天真是好运气,临去日本前又捡了大漏,清三代官窑瓷器,剩下的五件一起上拍,又是大几千万的收入!”
吴天缘给青铜财神供上香,自从有个它,运气越来越好,说不定真靠它的保佑。
“老大老大,我就说你有了新欢,忘了旧爱!”
如意罐看见一大堆官窑,心里很是不爽,大声叫道:“大家都是瓷器,为什么要分三六九等?”
“这个小家伙说话中听!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是这个理!”
小铲子高兴的回应着,它出身只是独山玉,当年跟着焦四也经常被质疑,堂堂土夫子戴个破玩意?今天也有人帮着说话,马上同仇敌忾起来。
“这位老前辈有见地,小弟是如意罐,最早跟随老大,那边是青铜财神,老大的第一个藏品。还有……”
如意罐很机灵,几句话就和小铲子称兄道弟起来,吴天缘一看,干脆把小铲子留在书房,让它们好好聊。
“下一个藏宝地在大阪?”
吴天缘很快把注意力转移到山下藏宝图身上,一听竟然是日本的大阪,柳美子的老家。
“好,后天就出发,还是捡日本人抢的宝藏更有成就感!”
上次的过云楼让吴天缘很是上瘾,这几天各大媒体都争相报道锦绣万花谷荣归故里的事情,他很是火了一把。
古玩城都听说这事,纷纷跑来祝贺,天缘居成了明星店面,好多人都来参观。
胡建民、白桦、张心诚、甚至马定祥都打电话来恭喜,特别是马老,很是高兴。没想到刚介绍吴天缘给牛峰,这个小子就有成果,从日本抢救回来二级文物。
反而今天虽然捡漏几个亿的瓷器,吴天缘也就是高兴一阵,钱不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捡漏!抢救国宝!才是终极梦想。
第83章外国古玩也能听?
“后天去一起回大阪?”
第二天柳美子听吴天缘要让她再回大阪一次,他要去办事?
“我已经给孙老说过,咱们去几天就回来,你是大阪人,地头熟,正好带着我转转。对了,先去拜访一下你父亲,好让前辈放心。”
“太好了,师哥又是去捡漏吧?没问题,大阪我的地头!”
柳美子兴奋着,只要是捡漏,她好像跟高潮一样激动,吴天缘很好奇她的父亲是什么人?竟然能教出这样的小丫头。
“可惜我要忙公司的事,不能一起去!”
孙雨瑶无奈道,孙老已经开始把公司交给她,好多事情和人脉要打理,整天都很忙。看着吴天缘潇洒的样子,十分羡慕。
“有机会,等明年我直接买个城堡,大家一起去度假。”吴天缘大气道,按照这个捡漏节奏,买城堡也不是难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