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清朝当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推翻清朝当总统-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督大人一行刚进了大门,就见营内涌出批人来,当先的是王复奎王统制,紧跟着是各营的标统,来到总督大人身前,齐刷刷的行个军礼,可是行完礼之后,都有些回不过神来,心中都暗自嘀咕,大帅身边这位美女,到底是什么来头?怎么一来便死死的盯着林云看呢?这小子该不是欠了这位美女的情债吧?而她和大帅又是什么关系?看那样子似乎和大帅很熟悉,刚才远远的还看见她和大帅有说有笑的一起进的门啊。   
只有一人心中打起了小鼓,该死的,这一向忙的要死,怎么把答应她的事情忘记了呢?抬起头刚好又撞到她的目光,脸皮却刷的红了,是惭愧?还是别的什么?他一时不知道,只觉得那道目光如此炙热,又好象有些责备之意。唉,大意了大意了,今天看来有麻烦咯。林云只觉得浑身上下都躁热起来,全没发现,众人的目光顺着梅大小姐的眼神,都集中到他的身上了。特别是张之洞张总督大人,世家侄女怎么会如此看他?莫非……?唉,看来还是要安排个人在他身边啊。   
第一部 少年成名 第九章 新军新气象   
“总督大人,请。”别看王复奎长的五大三粗,这会儿可冒出来点机灵劲,恭身行了一礼,便将总督大人一行迎进了大营大堂之中。   
自从总督衙门批准实施新军八策以来,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这两个月来新军从编制、训练到各项军事条例的编撰实施,使得新军上下都焕发出了一种新的面貌。前几日王复奎与众标统、参谋商议了一番,决定请总督大人以巡查名义来检阅一下,一方面让总督大人也亲眼看看新军的变化,另一方面鼓舞一下新军众弟兄们的士气。而张之洞也从各种渠道听说了新军的各种消息,正想亲自来视察一番,于是今天便率领总督衙门的大小官员,一干幕僚兴师动众的来了。   
首先由林云将军衔符号展示了一番,其实这些东西早就报过总督衙门,也已落实到新军上下。在场的最高军衔为中校,当然是王复奎王统制了,其次便是参谋长叶梦飞,此人原系王的宾客,专一为他出谋划策,也算是个知兵的人物,现下军衔为少校,然后便是几位上尉营级标统,再后,便是中尉标正,少尉排长,士官班长,排在最后的,自然是若干等级的大头兵了。   
由于早已换上仿照洋人军服制作的新军服,肩章、臂章都很正式的各挂其位。张之洞挨个看了一便,捻着稀疏的胡须笑道:“果然有几分洋人军队的模样了。”梅大小姐在旁边嗤笑道:“伯伯,这玩意儿在西方很寻常呀,不过人家洋人的军衔,可不单是这么点。”看样子,她还对林云爽约一事耿耿于怀,见这套东西是林云捣鼓出来的,便出言表示不屑,顺便的,再挑几根骨头出来。   
“哦?你也知道这套东西么?”张之洞惊讶之后却才想起,这个世家侄女是从法国留学回来的,知道这些也没什么可好奇的。   
“是啊,洋人的军衔里,虽说各国都有些不同,可是在法国,人家最高的可是元帅,然后还有上将啊,中将啊,少将什么的……”梅雪岚一边说,一边偷眼去看林云,见他也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不由的心中小鹿一撞,便说不下去了。   
除了张之洞在眯着眼睛仔细听她说话,旁人可是盯着梅大小姐的一举一动的,见她和林云眉来眼去的,心中开始浮想联翩,更有好事的准备借此事在以后开林云的玩笑。   
“这个嘛,林……”张之洞侧过脸看看林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实在是因为林云现在挂着的职衔太多,让他也有些茫然。   
“林教官。”旁边汪康年轻声提醒道。毕竟教官一职才是林云现在在总督衙门里的正式名分。   
“林教官,我看这些都做的不错,就先照此实施吧。”张之洞又回头对梅大小姐低声说道:“你懂什么?你伯伯我现在是湖广总督,大帅之职,难道不算元帅么?”梅雪岚见他如此偏袒林云,更是起了争强好胜之心,只是这次交锋,败在裁判手中,她也只有不甘的撇着小嘴,不说话了。   
王复奎又请总督大人再去视察参谋部,一行人又挤到参谋部的房内,张之洞先是见到满墙挂的都是地图,便满意的点点头,再看中间放着个大大的案子,案子四边都用木条做框,中间是用河沙堆起的一个个小山包,各色旗帜插在用木头做的四方城上,不禁讶然问道:“此为何物?”   
“回大人,这个叫做沙盘。”王复奎见总督大人问话,忙回答道:“此物乃是林教官依据周围地形所制,比例虽说不甚精准,但是也不至差距太远。大帅请看。”一边说,一边拿出根细长的杆子在沙盘上方指点着,“这里便是新军军营,这里是训练场,那边是靶场,这里是营房……”   
梅大小姐在一边也颇为好奇,想不到这个家伙还有这样的本事,她这一个想不到,眼神却又不由自主的往林云处看去,好在旁人也已经习惯她的眼里只有林云一个人,都将她的目光自动无视了。   
视察完参谋部,总督大人一行又被王复奎请出门,来到操场之上。   
全军列成四个方队,炮队单独一队,五千多人将这片操场站了个满满当当。看军姿一个个都挺胸收腹,站的跟标枪似的,看队列,方方正正,从哪个方向看去,都是笔直的一套线。   
“报告!”随着一声洪亮的报告声,一名精壮值星官快步从队列旁跑了过来,“湖广自强军第一镇全体官兵,应到五千五百三十六人,实到五千五百一十四人,现已列队完毕,请大帅检阅!”。。  。。 
张之洞很是满意,点了点头,跟在值星官身后从操场这头走到了另一端,眼前的官兵军容整齐,精神焕发,手中的洋枪洋炮也擦拭的锃亮,已不是刚组建时那般散漫的样子了。   
检阅完毕,张之洞也不用王复奎来请,自己站到阅兵台上,很是威严的咳嗽两声,然后发表了一通演讲,无非是我自强军立军宗旨,报效朝廷,望各位官兵奋勇勤谨,以御外辱等等。台下众人先听到大帅夸奖,都有些热血沸腾,及至听到后来又是那一套报效朝廷的话,刚热起来的血便回复了正常。   
王复奎见士气有些懈怠,忙走到台上对张之洞说了几句,总督大人点点头,这才随着他下了台,来到一处凉棚之下。   
总督大人在一排方桌中间坐下,梅大小姐老实不客气的挨着他也坐了,张之洞一扭脸,见随行的各位大人和幕僚还都站在身后,便笑道:“都过来坐下吧,”众人这才排了高低各自落坐。   
林云这会忙的不可开交,作为这次小规模展示的策划者和实际执行者,需要他现场指挥的地方太多了。   
首先进行的是一个标(也就是连级单位)规模的五公里武装越野,目标是操场右边的小山顶,其实这仅仅是道开胃菜,主要的目的是让总督大人看一下新军官兵的体质。果然,张之洞手举着单筒望远镜,看的很是满意,不时对身边的几位幕僚说上几句。   
那边跑武装越野的还没下山,这边安排的步兵射击表演又开始了,立姿射击,半蹲式射击,卧地式射击,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姿势就先将总督衙门的各位大人和幕僚镇住了。密集的枪声响过之后,紧接着便是障碍冲锋。因为林云实在太忙,这些障碍物也只是让人根据他的计划先做了一部分,比如独木桥、木墙、匍匐前进时用的铁丝网,当然,还挖了几个大大小小的坑,有的坑里还放了水,不过就是这些东西,也让才仅仅训练了一个多月的士兵们吃够了苦头,有些动作做的不准确的还是从桥上掉下来,墙也翻不过去,一通折腾之后,担任此项表演的一标官兵个个糊的跟泥猴似的。   
张之洞看的非常认真,有时与幕僚们说上几句,自己也频频点头。梅大小姐开始还觉得新鲜,看到后来,便有些无聊,想去找林云说话,可碍于这么多人,饶是她自诩为湖广第一胆大包天、思想开放之女子,也难以做到。   
接下来,便是林云亲任标统的特务营上场了,经过这两个月短暂的训练,虽说还达不到林云心中的要求,但是也能拿出来秀一秀了。从工兵分队搭设浮桥、清除障碍,到爆破假象敌之堡垒开始,其他各分队也进行通信传令、伤员救护、后勤运输物资弹药等各专项表演。特别是特种作战分队穿插敌后,偷袭破坏、捕俘刺杀等项目将总督衙门的各位大人看的目瞪口呆,仗,还能这么打?   
林云一旁给众人做着解说,直讲的口干舌燥,不过看大人们的表情,都还是似懂非懂的,好在他们只是提出些疑问,并不刁难指责,这也让他的心渐渐的塌实下来。   
当参观完最后的炮兵表演之后,张总督意犹未尽的对新军中各级将领说道:“甚好,甚好,本帅今日所见所闻,确是觉得各位努力了,将新军训练的如此……如此可观,各位都是功臣啊。”他看一眼林云,又接着说道:“不过本帅记得八策之中尚有一条,便是仿洋人之法实行军演,不知道林教官你计划于何时举行啊?”   
“回大帅,计划于今年秋季举行。”林云回答道。   
张之洞点点头,“如此各位仍需努力,现今列强对我大清虎视眈眈,几有瓜分之意,国事艰难,以后还需各位为国尽忠,为朝廷分忧啊。”   
众人听了都恭身道:“愿为大帅驱驰。”   
总督大人打道回府,随行的一干大员和幕僚自然也跟着回去了。新军中几位高级将官这才松了一口气,解散了士卒,王统制高兴之余便提出要请各位吃酒,林云推辞道:“各位去吧,我……”   
众人看看远远站着的梅大小姐正冲这边看过来,心中都暗自偷笑,当下也不听他解释,纷纷笑道:“别说啦,林教官佳人有约,兄弟们自去便是,不过你可要小心啊。”   
林云苦笑道:“小心自然是要小心的,反正躲的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对了王大人……”   
“什么王大人李大人的,给你说了多少次,咱们兄弟面前,不许这么称呼,怎么你又忘记了?”王复奎假意气呼呼的说道。自从林云翻译了洋鬼子的书,又制定了新军八策,将新军训练的日新月异之后,他早已把这个年轻人当作自己的小兄弟了。   
“王大哥,我想明天请一天假,行么?”林云说道。   
“那有什么不行的,兄弟你最近也着实累的不轻,明天就放你一天,不,两天假吧。”王复奎故意压低了声音,贼忒兮兮的说道:“好好休息,不要再累着自己了哦。”   
林云尴尬的笑道:“既然是休息,又怎么会累……”心中却暗道,看不出这个貌似忠厚的老王,还有这么个花花肠子。   
第一部 少年成名 第十章 琴台无琴   
已是晚春时节,月湖之上烟波浩淼,白鹭争飞,湖畔的龟山郁郁葱葱,间或有些巨石在这一片绿意之中偶露峥嵘。一条幽深小径曲曲折折的随着山势蜿蜒而上,林云见这路有些崎岖,便对身边的梅雪岚说道:“梅小姐,我看还是另选一条路吧。”   
梅大小姐笑吟吟的看着他,“怎么?怕了么?”   
林云苦笑道:“我怕等会儿背不动你。”话音刚落,却心中后悔,如此露骨的调情,怕唐突佳人了。可梅大小姐只是翻他个白眼,不服气的说道:“哼,看你这身板,恐怕也背不动。”大概是想到他若是背着自己的摸样,脸儿可就有点发烫了。   
回头看看妹妹蹦蹦跳跳的摘着路边的花儿,再看看一脸无奈保护着她的梅贵,林云心中升起一股暖意,不由得微笑起来。   
“哎,想什么呢?笑的这么高兴?”梅大小姐见他走神,奇怪的问道。   
“啊,没什么。”林云笑容一敛,一本正经的说道。   
其实昨天梅雪岚早已不再生林云的气了,反倒觉得自己有些小气,见他操持忙碌了半天,心中一软,便没有再提那件事,只是约了林云今天出来游玩,自己却偷偷的把野餐食物预备下了。   
又行了里许,林云眼前豁然开朗,原来不知不觉之中,已经从龟山之上岔到另一处所在,此地略高出周围平地丈许,靠山处建有一座殿堂,单檐歇山顶,殿堂为抱厦式,堂前有一汉白玉石台,台前龙飞凤舞的写着两个大字“琴台”。   
“可惜今日无人抚琴,不然的话,也许能找到个知音呢。”梅雪岚幽幽的轻叹一声,将手中的小遮阳伞打开来,回头看看林云,见他似笑非笑的盯着自己,笑道:“要不,请林先生为小女子弹奏一曲如何?”   
林云伸手在空中虚画几下,转头对她说道:“弹琴我可不会,乱弹嘛我还差不多。”梅雪岚飞他一眼,却没有再说话。   
两人来到一处石板之上,遥望对面龟山,俯瞰山下湖水,竟一时无语,默默的仿佛都沉浸在这湖光山色之中。   
“你知道这‘琴台’二字是谁人写的么?”过了良久,梅雪岚转过身来,眯起眼睛看着林云说道。   
“大概是宋代的……辛弃疾所写吧?”林云想了想,迟疑说道。   
梅雪岚微微一笑,“年代嘛差不太多,都是南宋,写这字的人,是米蒂。”   
林云哎呀一声,“我说么,这字体看着眼熟,却一时间想不起来。”   
梅雪岚白他一眼,又问道:“那你知道这琴台的典故么?”   
林云嘿嘿笑道:“这个嘛,我还刚好知道。相传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音乐大师俞伯牙曾在此弹琴,被樵夫钟子期听后,知其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二人遂结为知己。后子期病故,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不再弹奏。后人感其事,便筑台纪念。我说的对么?”   
“知音难觅,也难怪伯牙摔琴断弦了。我记得岳武穆有首词中,也有那么一句,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梅雪岚将伞收起来,一只手拢着裙子,就那么随意的坐在了石板上,抬头见林云还站在那里,嗔道:“站了半天,你不累么?”   
“累?和梅小姐荡漾在如此美景之中,我又怎么会觉得累?”嘴上是这么说,人可是挨着她一屁股坐了下来。   
“想不到梅小姐不但受过良好的西式教育,对这老祖宗的东西还这么了解。”林云见她神色之间忽然有些扭捏,连忙拿话引她。其实她倒不是因为林云这么随意接近自己的身体而扭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