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术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叫术士- 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石笑眯眯的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得问你师父才行。”

明智和尚双手合十给方石行礼,方石也拱手回礼,顺便介绍了娄景中等人,然后在一众和尚的夹道之下。随着明智和尚进了山门。

沿着山道左转右转,又上了几个台阶。众人终于来到了一个小院子里,院子正中是一间禅房,此时大门敞开,一个眉毛斑白的老和尚正盘坐在榻上,一手搭在身侧的小桌子上,另一只手很自然的数着一串念珠,双目含笑看着从院门口进来的一行人。

见到方石,老和尚双目神光一闪,竟然伸腿下了坐榻,迎到了门外。

明智和尚心道自己猜对了,师父让自己去迎接的果然就是方石,另一方面,师父一见到方石竟然亲自迎出门,这种情况在明智的记忆中似乎没有几次,莫非这个方石真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

明智和尚正要上前向师父禀告,方石却抢先拱手行礼:“蜀中青城山长老方石,见过方丈大师。”

“方长老客气了,贫僧知善,贵客莅临,不胜荣幸,随行勿拜,请入内叙话。”

“知善大师客气了,请。”

明智和尚不由得有些吃惊,原来这位在鹏城街边碰到的高人,果然是有来历的,青城山名声天下皆知,更被封为天师道祖堂,出身青城山本来就已经很尊贵了,更何况如此年轻就已经是长老,这个方石绝对是大能,幸好自己当时没有做错什么,不然肯定被师父骂死了。

知善大师请方石上榻坐了,明智和尚又端了几个小板凳过来,娄景中他们只好坐在小板凳上,这个可是矮了很多的,需要仰视两人。

娄景中本来就是方石属下,自然处之泰然,徐立权乃是能屈能伸的干才,自然也不在意,只是同样出身高贵,身为龙虎山高弟的张克鑫心里有些不服,但是在方石面前,他已经越来越不敢放肆了,只好闷闷不乐的坐了。

两人寒暄了几句,方石说起上次路过玛多宝林寺的事情。

“不久之前,我也曾在宝山下经过,不过因为要事在身,心有挂碍,不曾上山来拜谒。”

“果然那次是方长老么?贫僧但见天地惊动,知是有贵人到来,只是缘悭一面。昨日晚课罢,忽然心血来潮,便知今日有贵客到,想不到却是那日不得一见的高人。”

知善大师的汉语说得非常好,说话的声音也很慢,给人一种亲切和安稳的感觉。

“当日在鹏城与大师高徒一晤,令高徒说大师乃是高人,心中早存一会的心思,今日心愿得偿,该高兴的是我,大师灵感通天,在下敬佩。”

两人互相捧了捧,话题渐渐的转向了修行要义,藏传佛教修行讲究直指本心,修道讲究道法自然,两人都是好学之人,知善大师讲的是修心闻思,方石探讨的是性命合一,一个是专精于人之本心,勿精勿深,一个是着眼世界,勿广勿博。一说起来竟然都是滔滔不绝,颇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

旁听的几人各有表情,徐立权是鸭子听雷,开始的时候还能明白,到后来两人的交流开始抽象化,全都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大量的代指名词和典故别说徐立权了,连张克鑫和明智都闹不清楚,所以徐立权是真正的围观者。

娄景中是家传,精于术而疏于道,对于这些理论性的东西本来就不擅长,更何况这两人探讨的还不是一般的理论,而是高精尖的理论,因此他最后也做了个旁观者。

反倒是明智和尚和张克鑫,这两人虽然资质际遇各不相同,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自幼开始修行,又师从名师,基础打得相当的牢靠,对于这些理论性的东西,他们还是有很深的了解的,只是到后来两人说得有些过于晦涩玄秘了,但是字面上的意思,两人还是懂的,他们都知道这是难得的机会,就算是不了解,也先记下来再说,以后慢慢体会,必有所得。

两人一说起来就忘记了时间,期间肚子饿了,明智和尚就拿了一些饼子和酥油茶,两人又一边吃一边聊,一直到钟声响起,原来是晚膳的时间到了,按照规矩,这时候就不再待客了,山门也要关了。

“哎呀,时间过得真快,想不到已经这个时候了。”

“今日天晚,方长老与贵属在寺中暂住一晚,你这位随从身上颇有因果,待明日贫僧再为他诵经祈福可好。”

“呵呵,那就多谢大师了,我们今天就在这里打扰大师了。”

“何来打扰一说?今日与方长老一席谈,贫僧受益匪浅,将来但有精进,都是拜方长老所赐,如此机缘,求都求不来啊,倒是山寺鄙陋,怠慢贵客了。”

“大师客气了,都是修行之人,有何简陋之说,那就不打扰大师的晚课了,我们先告辞,明日再来向大师讨教。”

“请!明智,你替为师款待贵客,不可怠慢。”

“是,师父。”

明智很高兴的带着众人到了山下的客院,热情的准备吃食款待方石等人,等食物摆上桌子,山上也传来了一片悠扬的诵经声,明智和尚告了一声罪,自己到隔壁去诵了一遍经,然后才回来陪大家一起吃饭。

跟明智交谈大家都很放松,连方石也八卦的打听明智他们在寺中的生活情况,甚至还谈了一些敏感的话题,明智和尚也不避讳,都是实话实说。

用明智和尚的话来说,那些在国外搞东搞西的家伙,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罢了,身为出家人,不论修行却关心政治,除了说他们别有用心之外还能说什么呢?而且明智和尚毫不掩饰的说玛多宝林寺是反对政教合一的,是一个相当纯粹的寺庙,在这里的和尚也都是来修行的,而不是因为僧人地位高才来的。

徐立权当然不会完全相信,他这种人是不会完全相信谁的,反倒是这次方石如此郑重其事的来拜访知善大师,更让徐立权加重了对玛多宝林寺的戒惕之心,而且从今天的情况看,方石对知善大师的评价也很高,徐立权觉得很有必要将这事回报上去,建议上面将来对知善大师的关注度必须进一步的提高才对。

吃完了饭,众人也没地方去,各回房间休息,一夜无话。

第二天,钟声敲响的时候,方石已经站在小院子里练习虎鹤双形了,这里的阴阳气息很活跃,适当的利用这些活跃的阴阳气息,对修炼是非常有好处的,方石发现,环境对修炼的影响也很大,不同的环境,竟然也应该配合不同的修炼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看来不少的功法传出去就走样其实不一定是功法的问题,也许因为地域变了,修炼的人变了。

不一会,娄景中和张克鑫也出来煅炼,等他们晨运结束,明智和尚就送了早饭过来,然后跟方石约好,十点钟到佛殿去举行祈福仪式,因为今日也有信众灌顶仪式,所以知善大师打算一起办了,有信众愿力,效果可能会更好。

方石自然答应了,然后让娄景中和徐立权准备,至于准备什么,自然是敬献的礼物之类的了,这个可不是给知善大师的,名义上,这是敬献给神佛的。

第四百九十七章祈福

跟昨天零零星星的上香者不同,今天在玛多宝琳寺里面聚集了很多人,看来今天的灌顶祈福是早就安排好的,方石他们是来的凑巧而已。

别人不知道,方石可是知道的,所谓的灌顶祈福就跟法会祈福仪式是一样的,关键在于愿力的大小,而愿力是依靠虔诚的人群来聚集的,而人群聚集本身也会有一个群体效应,能大幅度的提高愿力的汇聚效率。

因此,单独给娄景中的祈福效果绝对不如一个公开灌顶祈福仪式上与人一起分享的效果好。

方石和张克鑫作为贵客被请到祈福仪式现场,在大殿侧面放了矮榻,两人就坐在那里,而需要进行祈福的娄景中和徐立权则老老实实的排在人群中,手里捧着一只放有贡品和哈达的盘子,他们前后都有跟他们一样等待知善大师灌顶的人,这些人里面有本地人也有游客,大家的脸上都一脸肃穆,有的更是激动的有些不能自已。

娄景中和徐立权排在中间的位置,这个位置显然也是有讲究的,其实不是第一个最好,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最好,灌顶祈福效果最好的应该是在中间,当然,如果知善大师善加引导,那么在什么位置就不重要了。

仪式开始前,先要念经祷祝,方石与张克鑫不懂经文,只好在一边看着,至于等待灌顶的信众,则老老实实的跪在蒲团上,懂得经文的跟着念,不懂得就老实的听着。

呢喃的经文在大殿中汇聚成一股共鸣。仰望着或慈悲或狰狞的高大佛像。被身边肃穆的气氛所震慑。加上经文的引导,信众们不知不觉的就被环境同化,庄严的佛像在众人眼中像是活了过来一样,信徒们心中涌动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虔诚,心中的杂念被清扫得干干净净,只剩下对神佛的敬畏。

这是音咒,经文是什么方石不知道,不过这种音咒几乎不费精神力。依靠群体共鸣而形成法术效果,再由主持者加以引导,是一个惠而不费的常用法术,这种法术在广法寺与方石合作的音咒研究中属于很普通的佛门神通,但是效果非常好。

这种程度的音咒引发的阴阳气息和愿力都不大,对方石来说连挠痒痒都算不上,方石毫不在意的环顾着现场的情况,观察着这个音咒对普通人的影响情况。

坐在高坐上的知善大师垂着眼帘,但是他却一直在观察方石的动静,他现在可是在一个高手面前做法。就算他道行深厚心智坚定,但也难免会有些在意方石对自己的评价。毕竟方石是他仅见的高人,他心里也一样渴望得到方石的认可。

见方石完全不受音咒的影响,甚至连半点防御都没有,知善大师也不由得十分敬佩,心道中原果然是卧虎藏龙之地,青城山不过是十大名山之一,就培养出来这么一个年轻的怪物,如果有机会,自己也应该到中原去游历一番,涨涨见识,终日闭门造车果然还是不行的,正如昨天方石所说,交流才是王道啊!

坐在方石身边的张克鑫,此刻却必须谨守心神,在身边形成了一个若有若无的防御圈,以抵御音咒的影响,方石自然也看到了,对于龙虎山高弟的扎实基本功也甚为欣赏。

祷祝结束,铜钟三响,诸位僧人转了九十度,左右面对中间的通道,外面负责安排仪式的僧人低声的向诸位信众讲解等会儿进入接受灌顶祈福的规矩。

“诸位一会儿逐个进入,双手持哈达举过头顶,躬身而行,哈达献于上师坐下,叩头三拜,接受上师摩顶,受祝时不得说话,完成后起身双手合十为礼,然后从左侧通道离开。”

不一会,仪式正事开始,第一个接受摩顶的信众激动的高举着哈达,弯着腰快步前行,由于太紧张的缘故,差点拌了一跤,不过没有人敢出声嘲笑,大殿内只有低沉的念经声,等到这个信众恭恭敬敬的献上哈达,再跪地三拜。

知善大师开始念咒,方石眼神一亮,这才是正式施法,整个大殿的气息随着知善大师的咒语顿时活跃了起来,还有原本汇聚在佛像法器之上的愿力,也都动了起来,阴阳气息和愿力有机的集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螺旋状的星云,悬浮在知善大师的头顶,然后顺着他的手,牵引下一个像是象鼻一样的东西,在那受摩顶祈福的人身上一触,又迅速的缩了回去。

方石看得十分仔细,就这么一触的瞬间,这位接受摩顶的信众身上的气息顿时被短暂同化了,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共鸣,这跟自己的异能祈福术颇有些相似,不过自己的异能更加的致密和纯净,而知善大师的灌顶特点是强度大,强烈的共鸣瞬间就将人体中的一些不好的气息挤压了出去,而其中的愿力更是能消解神秘的因果厄运。

等到那人一脸激动的起身合十,方石毫不犹豫的当着知善大师的面扔了个望气术过去。

知善大师的灌顶祈福果然厉害,刚才那人的运势是…1,气运是…1,现在则都是零,这一点方石也能做到,但是以方石现在的精神力储备,最多做六七个就了不得了,而这么干的后果就是他自己的运势将会一整天处于非常危险的低迷状态。

而知善大师这么做了却没有任何后果,因为他只不过是在引导那庞大的愿力和阴阳气息,根本就不是知善大师在付出。

方石看得直点头,这才是王道,玄门术法讲究‘借’,借天地之力才是术士的本质,如果仅仅是依靠一己之力,那是效果是相当有限的。

方石仔细的看着知善大师驾轻就熟的引导着头顶的螺旋一次又一次的伸出象鼻子进行摩顶祈福,同时也注意到信众和众僧的愿力也在源源不断的汇聚进那片漩涡星云之中,这个办法还真是不错,只要知善大师的精神力和心力许可,他就也可以一直将祈福做下去,事实上愿力并没有被消耗,反而有可能略有增长,至于天地之间的阴阳气息,那更是取之不竭,更何况这里还是昆仑山脉。

终于轮到娄景中了,娄景中虽然对跪拜有些膈应,但是想到自己身上的因果,知善大师又是长辈,只好捏着鼻子认了,再说了,这跪拜拜的可不是人,而是‘佛’。

娄景中躬身上前时,知善大师忽然到:“一拜即可。”

娄景中一怔,随即感激的拜了下去,这一拜只是一种谢意了,表示对方帮自己清除因果的谢礼。

娄景中恭敬的拜了一拜,老和尚微微一笑,再次开始念动经文,然后伸手摸在娄景中的头顶,这次的时间比普通人的要长得多,方石眯着眼睛看着,因为娄景中体内的阴阳气息要比普通人多得多,而且精神上的抗性也要强得多,所以这次知善大师引动的象鼻子要粗的多,共鸣的速度也慢得多,方石能清晰的看到共鸣是从头部开始逐渐向下,最后推出脚底,知善大师便顺势收了术法。

“施主请起,施主身上有大功德,同时也有大因果,成佛成魔只在一念之间,施主切莫自误才是。”

“大师教诲得是,我主家自会约束于我,在下也只想成佛,多谢大师。”

知善大师微微一笑,点头道:“施主请。”

接下来是徐立权,还吊着一只胳膊的徐立权不顾伤口,还是规规矩矩的举着哈达而进,老老实实的拜了一拜,受了摩顶祈福,知善大师也嘱咐了他几句,徐立权恭敬的记下,行礼后离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