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御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首席御医- 第6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知道一些!”曾毅微微颔首,和周世民往路边站了站,看着路边的农田,道:“万水乡的冷库里,到底存了多少大蒜?”

周世民一听这句话,就知道曾毅对这事确实了解很深,事情的关键,就在于冷库里有多少存量,如果存量不多,就算有人炒蒜,也不会严重到哪里去,反之,那就是很大的麻烦了。

“按照万水乡每年的大蒜产量来计算,冷库里至少有两年,也就是四季的产量!”周世民向曾毅说了一个数字。

曾毅心中叹了声气,这个数字跟自己的预计基本吻合,万水乡是东江省有名的种蒜大乡,每年产量十分惊人,如果冷库里积压了两年的大蒜,那问题就很严重了,就算找到很大的下家,也无法一下消化这么大的存库,万水乡大蒜崩盘怕是在所难免了。

“数字确实吗?”曾毅问到。

周世民没有丝毫的犹豫,道:“只多不少!”

“既然早就知道里面的风险,为什么不早点向上级反映?”曾毅再次问到,因为市农委从来都没有收到类似的报告,要不是自己下乡调研,怕是永远都不会发现这个状况。

周世民摇了摇头,道:“刚开始,我也向上级反映过,可是蒜价没有下跌,反而越涨越高,上级认为我是在杞人忧天,就没有重视,反而还批评了我。等后来问题真的严重了,我就没有办法再去反映了,一是为时已晚;二是炒蒜牵连到了太多的人,如果上级介入的话,蒜价必然大跌,很多人一辈子的血汗钱可能都要因此赔个精光。我……我也只好睁眼做个糊涂人,任由他们去折腾了……”

曾毅很能理解周世民的这种想法,万水乡有那么多的人拿出一辈子的积蓄去炒蒜,如果蒜价真的大跌,那么这些人的积蓄就会化为泡影,周世民无力改变现状,只好揣着明白装糊涂,只盼着蒜价永远不崩盘。

可眼下的情况,已经到了连糊涂蛋都做不下去地步了,万水乡的冷库再能装,也总有个限度,现在就到了爆仓的临界点。

“既然如此,你又为什么找我说这些事?”曾毅看向周世民,你自己都知道无力回天了,现在跑来向我反映又有什么用,我曾毅也不是神仙。

周世民就楞在了那里,半天没有讲话,他也说不清楚自己今天为什么会如此冲动,内心纠结了半天,周世民认为是曾毅在秸秆焚烧事件上的处理方法吧!以前只要有秸秆焚烧的情况,上级就命令严厉禁止,周世民带着人四处禁止,却往往都疲于奔命,曾毅找来了火电厂收购秸秆,又出台了几项扶持政策,更给了进行秸秆粉碎还田农民以补贴。

这些政策,让做了一辈子农民,又跟农民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周世民都感到惊讶,但是,他从中能感觉到曾毅是个真正懂得农民农业,又愿意真心实意解决问题的好领导。

“我相信曾主任!”周世民最后说了这么一句,五十几岁的庄稼汉子,不可能肉麻地去讲那么多奉承的话。

曾毅看着远处的农田叹了口气,道:“万水乡的炒蒜到底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周世民道:“我自己家里就种蒜,还是种蒜专业户,虽然我在家里三令五申不允许炒蒜,可我的两个儿子都背着我,借了钱去炒蒜。”说起这个,周世民一幅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曾毅的眉头就深锁了几分,疯狂到借钱都要去炒蒜,这已经完全被暴利冲昏了头脑,面对这种情况,自己更难处理啊,不干预是自然崩盘,干预了则是立刻崩盘。虽然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既然你要追求暴利,那就得承担其中的风险,但如果是这么惨重的代价,曾毅还是有些难以下定决心。

“去年行情就有些维持不住了,往年新蒜收获的时候,蒜价是最低的,平时蒜价比较高,可去年很反常,在收获间隔期内蒜价却开始往下走,从两块四五一直跌到八九毛钱,史志勇这些囤蒜大户一边喊着蒜价还会涨回去,一边已经暗地里在偷偷出货了,可惜间隔期内蒜的需求少,没出多少货,反而把价格给砸低了。”周世民继续向曾毅说着,道:“这样下去,大家全都得死,一个都跑不掉,万水乡几个囤蒜的大户商量之后达成一致,要趁着新蒜收获期全国蒜商云集之际,再次把蒜价拉起来,鼓动蒜农惜售,却把自己手里的货清掉。”

就算周世民不讲,曾毅也已经想到这个可能了,这个时候把价格拉高,不仅仅是给蒜农一个错觉,也是给蒜商一个错觉,大家都会觉得蒜价还会再涨,于是蒜农惜售,蒜商拼命吃货。

等史志勇这些人把手里的货出得差不多,那么倒霉的就是蒜农了,他们会眼睁睁看着手里的蒜从宝贝变得一文不值,蒜商们甚至会赔得倾家荡产,蒜商收购能力下降,还会影响到未来几年内的大蒜收购,吃亏的还是蒜农。

“你说的这些情况,我知道了!”曾毅没有给周世民一个肯定的答复,但也没有置之不理,曾毅心里有自己的打算。

虽然炒作是市场化的手段,你很难以行政力量去进行干涉,但炒作和炒作的性质,甚至炒作的结果都是完全不同的。

同样是炒作,炒黄金曾毅就懒得去管,因为黄金的价格就算涨到天上去,也跟普通的老百姓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说到底,它不是个必需品,而大蒜之类的东西则不同,它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调味品,大蒜涨价,就意味着很多人要从原本就不多的收入里面,拿出更多的生活成本。

平时看电视报纸,也会有很多诸如“奔驰轿车大减三十万”、“阿玛尼打五折”之类的消息,可这些跟老百姓关系并不大,普通老百姓每天要盘算的,则是“菜是不是涨价了”、“蛋好像又贵了”、甚至连以前常去的大澡堂子,现在洗澡的价格都翻番了。

奢侈品降价的同时,普通消费品却在涨价,这就变成了一种变相的劫贫济富,这意味着穷人要交更多的税,而富人却省了一大笔开支,在一定程度上,这甚至还拉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

所以不管是中外各国,都会严格控制生活基本物品的价格稳定,人什么都可以不要,但吃喝却是绝对离不了的,生活基本物品的价格稳定,关系着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

在路边听完周世民的汇报,曾毅就返回了市里,进城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

忙了一天还没顾上吃饭,司机老张主动邀请曾毅到自家的面馆去吃面,曾毅也懒得再去找吃饭的地方了,就接受了老张的邀请。

老张家的面馆很小,就开在小区的门口,总共十多个平方的面积,除去厨房,也就只能摆下四张桌子了,此时饭点没过,吃饭的人很多,里面已经完全没有位子了,老张一看,急得满头是汗,自己把领导请来吃饭,却没有位子,这算怎么回事啊。

老张的媳妇正忙着端面算账,看到老张领来一个客人,只当是老张新认识的朋友,便道:“里面没位置了,要不在外面支张桌子吧!”

老张也没辙了,回头看着曾毅,脸上全是歉意。

“那就在外面吧,透气!”曾毅笑了笑,他确实有点饿了,现在赶紧填饱肚子才是正事,总不能再跑别的地方去吧。

老张看曾毅没有意见,哪敢迟疑,赶紧从屋子里的角落搬出一张收好的折叠桌,很麻利地摆在路边,然后搬来椅子,还把桌子仔细擦了一遍,道:“曾主任,真是不好意思,平时没这么多客人。”

“客人多了是好事啊!”曾毅呵呵笑着,往那里一座,顺手还招呼老张也坐,道:“今天辛苦你了,跟着我跑了一天,到现在水都没喝一口。”

“那都是应该的,肯定没有曾主任辛苦!”老张说着,又到里面给曾毅拿出冰镇的饮料和两盘凉拌的小菜。

等面的工夫,又来了两位客人,也没地方做,就跟曾毅和老张挤在了一桌,曾毅倒是没什么,老张却是很不自在,平时最怕店里没客人,今天却只嫌客人多。

面很快端了出来,是中化市很常见的海鲜面,老张特意嘱咐过了,面子加了很多料,上面的海鲜堆得很实在。

“曾主任,有些简单,别嫌弃!”老张拆开一双筷子递给曾毅,道:“不过我爱人的手艺还过得去,您尝尝看。”

曾毅已经饿得呱呱叫了,接过筷子就扒了一口面,然后又夹起一块凉菜,道:“味道好得很,你也快吃吧!”

老张看曾毅吃得痛快,完全不介意自己面馆的简陋,这才松了口气,端起碗也呼呼地吸起了面条。

一碗面快吃完,远处响起喇叭声:“把外面的桌子收了,赶紧收了!”

曾毅直道倒霉,这一听就是城管来了,老张更是脸都黑了,好心好意请曾主任吃顿饭,怎么谁都不给脸呢。

老张媳妇听到声音从里面跑出来,道:“老张,你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收桌子!”说着,老张媳妇只对另外两位客人道歉,道:“不好意思,麻烦两位先到屋里去吃。”

屋里要是有座位,大家也就不用坐外面了,曾毅很无奈地端起碗,呼呼把剩下的一口面吃掉,然后帮忙把凳子搬到了屋里,而剩下的两位客人,只好郁闷地站在那里黑着脸扒面。

好在城管只是用喇叭喊了一声,也没有下车,而是开着车缓缓地驶走了。中化市经济发达,企业众多,所以财政比较宽裕,这要是换了在南江,免不了又是一阵鸡飞狗跳了。

曾毅有些哭笑不得,这顿饭吃得真是离谱啊,他把凳子放下,便对老张道:“我已经吃好了,这面不错,吃完胃都觉着舒服啊,谢谢你的款待。”

老张直抱歉,道:“曾主任,真是不好意思。”

“见外了,这面真的挺好,等有时间了,我还要过来再吃一次!”曾毅笑着宽慰两句,道:“今天就到这里吧,你可以下班休息了,我也要回去洗个澡。”

“我送曾主任回去!”老张的面还剩了半碗,也顾不得吃了。

“不用,不用!”曾毅拦住老张,道:“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我要散散步,你就不用管了!”

说完,曾毅也不等老张再纠缠,就迈步走了出去,左右一辨方向,就朝左边走了过去,很快消失在人群之中。

“刚才那人是谁?”老张媳妇此时问了一句。

“那是我们农委的主任,市领导!”老张道了一句,只怪自己爱人没眼色。

老张媳妇有点意外,不过又不屑道:“这么年轻,不会是假的吧?我可告诉你,咱们这是小本买卖,别总是带人来店里白吃白喝。”

老张还想解释一下,最后选择了闭嘴,让曾主任吃了这么一顿饭,还是不要让别人知道得好。

回到家里喝了杯水,刚刚喘了口气,徐力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老板,你交代的事情有眉目了。”

“说说看!”曾毅又打起了精神。

徐力道:“门板上的那两个图案经过辨认,确认是狗和老鼠,这是示威性的报复!”

曾毅愕然,狗和老鼠,这不是骂“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嘛,曾毅第一个念头,就想起了李介桐,当时自己拉来火电厂收购秸秆,可不就是插手管了李介桐的事吗?

第七五一章最坏打算

不过转念一想,曾毅又觉得把李介桐想得太不堪了,堂堂的一个副市长被薄了面子,他就算是非常生气,也不至于用如此下三滥的手段,再者,市长要对付自己的下属,有的是各种手段,何必舍近求远呢!

或者,很可能还高估了李介桐呢,李介桐就是个眼高手低的人,能说不能做,他生气,也未必有报复的胆量。

曾毅就把李介桐给排除了,至于覃金党,也被曾毅给排除了,覃金党自从上次开完会,就老实了很多,最后就剩下方明县的高纪达,曾毅想了想,也觉得不太可能,高纪达确实有动机,但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了,事情发生在中化市,这可不是高纪达能够一手掌控的地盘。

退一万步说,他们这样对付自己,能够达到什么目的,又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呢?除了有可能让他们身败名裂变成笑话外,曾毅觉得他们一点好处都占不到。没有好处的事,谁去做呢!

这样一想,曾毅就有些纳闷了,既然不是同僚做的,那么会是谁呢,自己在中化市可没有得罪过别的人啊!

徐力此时接着道:“老板,我怀疑是那天夜市上碰到的小偷,他们很可能还有同伙!”

曾毅顿时恍然,这倒是非常有可能的,当时自己走得急,也没有确认现场是否还有小偷的同伙,这确实是大意了,很有可能是被小偷的同伙给尾随了,或者记下了自己的车牌之类,然后慢慢找上门的。

“抓到的那个小偷呢?”曾毅问到,是不是小偷的同伙干的,只要把小偷提出来审一审就明白了。

徐力道:“我查了,那个家伙已经被放了!”

曾毅就有些吃惊,这个结果让他非常意外,那个小偷行窃被抓了现形之后,竟然直接拔刀行凶,对于这种凶残之徒,怎么可以轻易放掉呢,这种行为无异于是在纵贼行凶啊!如果当时抓贼的不是徐力,而是换了别的普通百姓,那么现在倒霉的可能就是抓贼的人了。

杜若和陈龙都是警察,曾毅对这一行很清楚,如果是一般的小偷小摸,警察抓了确实没什么好办法,因为性质不恶劣,只能是拘留之后再释放;可对于那天夜市上的凶徒,则必须要进行严惩,否则很可能会酿成更大的后果。

徐力此时道:“来到中化一段时间了,我发现中化市警察力量很是偏软,市里的小偷非常猖獗,这个月我顺手牵羊,都已经抓到三个了。”

曾毅就皱起了眉头,之前他对市局局长蒋宏的印象还不错,现在听徐力这么一讲,他才觉得这个蒋宏不太称职,警察队伍的首要职责在于打击犯罪,这就要求警察队伍必须极强的纪律性和战斗力,软塌塌的人根本就不适合掌管警察队伍。

“另外,农委被盗的案子,局里事后根本没人跟进!”徐力又道,他自己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个案子局里根本没去办。

曾毅心里一想就明白了,蒋宏很可能是怕查到不该查的人头上,这种性格实在是窝囊,如果换了是曾毅,就会一直往下查,如果是小偷小摸做的,那当然最好,就算查到不该查的头上,那也不用怕,先将把柄拿到手再说。

“这个案子你不用再跟了!”曾毅就吩咐着徐力,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