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武侠世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笑傲武侠世界- 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各自都有自己的目标。却并不相融的,甚至对立。

以苍飞和明教的关系,他们原本还是有和平共处的希望,只要一方妥协,让另外一方主导,双方就能继续联手共存。

可是苍飞压根就不相信明教能治理好天下,而明教的势力当时还远超秦国,所以也不将苍飞放在眼内。

当时苍飞到杭州,见自己的岳父殷天正。希望殷天正能站在自己这一边,以他们两家联手,江南垂手可得,而且有殷天正这个例子在,明教再不是铁板一块,苍飞可以从中挑拨离间,将他们一一收拾。

可是殷天正最终却拒绝了苍飞的好意,最后造成了苍飞和明教的正式决裂。使得流血漂櫓,再没有回转的余地。

其实这不能怪殷天正的。他和苍飞虽然是翁婿,甚至他对苍飞这个女婿还十分满意,但是他乃是明教中人,对明教忠心耿耿,虽然说出外自立,但那也是为势所逼。

苍飞劝他归顺的时候。明教正处在蒸蒸日上的时期,光明顶上群雄汇聚,谢逊、杨逍、范遥和韦一笑,天地风雷四门,五行旗旗众。势力雄厚之极。

五散人中,铁冠道人在荆襄、彭和尚在江西、周颠在淮北、说不得在中原,冷谦在西域,而戴绮丝和韩千叶在东海,他殷天正在江南。

整个天下,就算是元朝,势力都无法和明教相比,明教作为一个团结的势力,掌握着天下最多的人口,最庞大的军队,高手也是最为众多的,殷天正用脚指头想,也会觉得最后夺取天下的会是明教。

殷天正作为明教的四**王之一,掌管东南之地,地位和势力,在明教也就谢逊可以和他相比,说他是明教第二号人物,并不算过分的。

这样的一个人,凭什么要对苍飞这个女婿屈服?当时苍飞的势力也只是在江南上有影响力,占据的地方不过是金陵一带,也就是苏南地区,而殷天正掌管着浙江、福建、两广,领土比起苍飞要大十倍。

殷天正自觉苍飞连他都比不上,和明教相比更是蚍蜉撼树,所以压根就没有瞧上苍飞,因此苍飞即便诚意十足的带着老婆上门,结果还是被扫地出门,如果不是看在殷素素的面子上,说不定殷天正会命人将苍飞围杀掉。

连岳父都这样对自己,苍飞当即就熄灭了和明教联合的打算,这些鼠目寸光的人,苍飞选择了给他们一些颜色瞧瞧。

当苍飞打败殷天正父子,攻破杭州城的时候,全天下都掉了一地的眼珠子。

事实上证明了,殷天正看错了局势,苍飞才是有真正资本的人。

夺取了天鹰教的地盘后,苍飞攻占江西,威势滔滔。

如果说击败天鹰教还可能只是苍飞侥幸的话,在杀掉彭和尚,夺取江西后,再无人敢轻视苍飞了。

不轻视,就是重视。

在苍飞偏安金陵搞发展,玩内政的时候,其他人也只是觉得苍飞是一个很好的管理者,并不将苍飞列为劲敌,但是苍飞势力膨胀后,其他人当即将他视为眼中钉。

一来是苍飞显示了自身极大的潜力,二来是苍飞首先大规模攻打其他义军,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义军是为了推翻元朝才建立的,如今元朝尚未覆灭,苍飞就开始玩自相残杀,而且苍飞还凶残到连岳父都不放过,殷天正所在的明教固然容不下苍飞,而以正道自居,讲究尊师重道,礼义廉耻的六大派,也是对苍飞这种不尊重长辈的人,极其不耻。

于公于私,对付苍飞是准没有错的,所以才会有正道联盟和明教,在武当山举行结盟大会,商议如何联手对付苍飞。

苍飞的反击,原本是为了震慑群雄,结果却起到了反效果,他当即发飙,在武当山下击杀杨逍,羞辱峨嵋派,后来更是进军荆襄,将铁冠道人和武当派铲除。

到了这个地步,正道和明教依旧没有选择妥协,苍飞只好继续出击,攻下两淮,周颠身死,丐帮高层也被一网打尽。

这个时候,苍飞已经拥有半壁江山,兵锋临近中原,形势和之前又大大不同了。

以前秦国只能算是地区性的政权,但是此时可以直接威胁山东、中原、关中和四川,天下诸多势力都不能及。

而且秦国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他有一个统一的核心,完全由苍飞统治,不要说势力分散的正道联盟,就算是明教也没有秦国那么团结。

另外,秦国的领土乃是铁板一块,国土之内其他势力都被剿除掉,但是正道和明教的势力却是犬牙交错,例如中原和河北地区,就是正道和明教并立,双方势力难以分辨。

这也是正道和明教都没有正式建国的原因,连国都都不知道建立在哪里好,建国也就是一个笑话。

苍飞攻下淮北之后,位于海外的戴绮丝和韩千叶被孤立开来,只有千里迢迢派船上山东才能接洽,来回日久,势单力孤下,再无法对秦国造成威胁。

而中原直面秦兵威胁后,已经到了大都城下的朱元璋和说不得再无法淡定,只能率军南返。

他们原本是打算先攻下大都,将元兵驱逐出关外,再回头和苍飞争斗的,结果被苍飞这么一闹却是功亏一篑。

河南颍川,乃是明教在中原的势力中心,而这个时候不单是明教的高层汇聚于此,就连正道联盟在中原的高层都赶赴此处。

明教一方,说不得、韩山童、刘福通、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王显忠和韩皎儿,全部都是明教精锐。

另一边,除了朱元璋、徐达、汤和、邓愈、花云、吴良和吴祯兄弟,这些正道义军将领外,还有少林寺的空闻、空智和空性三位大师。

正邪双方,在以前曾势如水火,但是在有共同的敌人后,自然而言的选择了联合,什么狗屁正邪统统摆在了一边。(未完待续。。)

第三十七章阶下囚、座上宾

ps:上了个手机客户端推荐,武侠类精品,侠客书虫说的时候,我还不在意,结果现在一看,才一个晚上,收藏涨了一百多,真是惊呆了。

第三十七章阶下囚、座上宾

“苍飞已经召集大军,准备要进攻中原,我们和他不久之后就要大干一场。秦兵势大,我们理应捐弃前嫌,放下成见,联合一致,这才有胜利的希望。”布袋和尚说不得双手合什,道。

他的话很明显的说给正道的人听的,别看之前他们联合对付元兵,又商议结盟对付苍飞,但双方之间的龌蹉,半点不少。

朱元璋眉头皱城一个川字,道:“我们举兵起义,不过是为了推翻元朝,当日我们已经兵临大都,但是你们一意要返回中原,让我们错失良机,现在元朝没有推翻,反而要和汉家兄弟开战,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他语气激愤,一脸愤青的模样。

徐达也道:“是啊!我们为何放下蒙古人不管,反而和自己人斗个你死我活呢?”

他一脸正直相,说起来让人倍加信服。

“阿弥陀佛!”空闻双手合什,道:“元兵已经式微,被赶出关外不过是迟早的事情,不在乎这一天、两天,但如果苍飞进入了中原,要将他赶走就不容易了。”

朱元璋责难明教退兵,明教一方不解释,反而是空闻在打圆场,这看起来十分奇怪。

但事实上。朱元璋之所以会选择返回中原,完全是因为少林寺在从中作梗。

朱元璋是少林寺推出来的正道义军首领,但是双方之间可不是利害完全一致的。少林寺看重朱元璋能征善战,手下将才济济,有一统天下的资本。

而朱元璋则是希望得到少林寺和正道的支持,毕竟现在大的义军都有武林背景,他在中原起义如果有少林寺支持,肯定便利得多,不然无法和明教抗衡。

但双方的关系。更多是因为利益联合,而且双方的分歧越来越大。

一开始联合的时候,双方如鱼得水。少林寺和正道的势力空前膨胀,而朱元璋的义军也是大肆发展,明教即便有起义在先的优势,最后也不得不让出中原一半的地盘。

两分中原后。正道和明教对于之后的战略开始出现分歧。少林寺和朱元璋当时将目标看向了北方,希望进军河北,攻下大都,彻底驱逐元兵。

原本明教也是这么打算的,但是苍飞的突然爆发,让明教有了另外的心思。

当时苍飞吞并了天鹰教的的地盘,又攻下的江西,这些都是原本明教的地方。这就和明教成为了死敌。

中原的明军首领是说不得,如果是殷天正和他关系一般的话。那彭和尚就是他的铁哥们,五散人一条裤,被苍飞死了一个后,他就对苍飞再没有半分好感了。

可是苍飞已经壮大,要对付苍飞并不容易,说不得是个和尚,但是他也是懂得玩阴谋诡计的。

他一方面联合铁冠道人和周颠两位哥们,一边联系被苍飞打败的殷天正父子,搭上戴绮丝和韩千叶这条线。

四方联手对付苍飞,这是一个很好的理想,如果实现的话,绝对能给苍飞造成麻烦,说不定还能为彭和尚报仇。

不过,面对凶残的苍飞,说不得觉得这还不够保险,所以还向少林寺和朱元璋发出邀请,如果得到他们的帮助,苍飞就算再厉害,也翻不了天。

可少林寺和朱元璋并没有答应,反而邀请说不得北伐元兵,在言谈的时候一大堆民族大义压下来,说什么要将私人恩怨放下,先驱逐元兵再说,绝不能因私废公。

说不得当然不当这是一回事,但想到自己这边势力并不足,如果有正道帮助,胜算将会更大,所以和正道积极谈判,最后得到了一个折冲的方案。

正道答应和明教联盟,在未来一同对付苍飞,但是在此之前要先推翻元朝,将蒙古人驱逐出关外。

所以,他们一面召集各方势力,在武当山召开正邪联盟大会,一面召集部队北伐河北,和元兵交手。

他们的打算很理想,元兵是首要敌人,灭了他之后,再对付苍飞这个潜在威胁,这对于双方而言都是很有利的。

只是他们都没有料到苍飞那么变、态,在他们攻打河北的时候,苍飞却在荆襄搞风搞雨,杀了杨逍,羞辱峨嵋派不说,整个荆襄都被他攻下,铁冠道人惨死,武当派覆灭,这让朱元璋和说不得都极其震惊。

当时说不得就想要返回中原,但是朱元璋却是一口拒绝了,而少林寺也站在了朱元璋一边。

苍飞一直都是和明教做对,少林寺和朱元璋看在眼中,一边安慰说不得,一边捂着嘴巴偷笑,明教势力越弱,正道在中原的优势就越明显。

至于武当派?那是什么鬼?

别说朱元璋不在意,就连少林派也只是嘿嘿冷笑。

武当派是少林叛徒张三丰创立的,少林派早就看武当派不顺眼了,现在武当派覆灭,就当是苍飞为少林寺剿灭叛逆好了。

和明教之间互相关心不同,正道六大派之间则是各自警惕,各方之间并不信赖的。

少林寺和朱元璋都不愿意返回中原,说不得为了反元大局忍了下来,但是这就让淮北的周颠陷入了危险。

周颠的死,和丐帮的覆灭,让局势进一步糜烂。

说不得再也忍不住,不顾朱元璋的反对,率领明军南下,要为彭和尚、铁冠道人和周颠三位哥们报仇。

朱元璋当时还不愿意返回中原,他一旦返回中原。元兵肯定会反击,河北之地说不定会重归元兵手中。

中原地区势力犬牙交错,他和少林寺联合才占据一半地盘。还面临着秦兵的进攻,如果败下阵来,河北之地又被元兵收回,那他朱元璋岂不是没有立锥之地了?

朱元璋一世枭雄,可不想打没有把握的帐,现在大都岌岌可危,他岂会错失良机。

可是说不得不愿意留在河北不说。连少林派最后也返回了中原。

和朱元璋不同,朱元璋在河北也能活下去,但是少林寺却是在中原。如果中原被苍飞攻下,少林寺就会毁在苍飞的手中。

所以,少林派和朱元璋之间,产生了重大的分歧。

一个要返回中原。一个要继续攻打大都。

少林派没有理会朱元璋。劝说无果后就带人走了。

朱元璋当时两边为难,说不得带着明教义军走了,联军势力减弱,少林派也带人走了之后,他军中的武林高手就没剩下几个,对于元兵已经不占优势了。

这个时候,和大都的元兵主力交手,谁灭谁还不知道呢?

一番思量后。朱元璋只能退兵,而当他返回中原的时候。河北之地真的被元兵收复了大半,想想都气人。

朱元璋和徐达刚才埋怨的对象,不单是说不得等明教中人,还有少林寺这些“目光短浅”的秃驴。

邓愈道:“事已至此,这些事情还说来做什么呢?少林寺的诸位大师,也不过是为了我们根基之地作想而已。”

他看着朱元璋和徐达,目光中带着提醒。

朱元璋和徐达这才不再做声,刚才他们虽然抱怨,但也明白形势比人强,河北现在又重新落入了元兵的手中,他们被逼回到中原,这里就是他们的根基之地,一旦失去就再没立锥之地,就算对明教和少林再不满,现在也只能打落牙齿含血吞了。

朱元璋一伙的花云、吴良和吴祯兄弟一直没有开口,但看他们目光中都有一丝怒意,显然也是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只是因为如今局势才没有多言。

布袋和尚说不得等明教教众,静看着正道中人的纷争,没有插口,这是正道之间的问题,他们才不想管。

现在局势已经闹成这样,他们倒不担心朱元璋他们不合作,朱元璋他们的退路已经没有了,局势比起明教来更糟糕。

明教就算失败,还有其他地方可去,但是朱元璋他们如果失去中原,将成为无根飘萍,所以此时该担心的是朱元璋这些人,而不是明教。

当然,最该忧虑的是少林寺,朱元璋败了还能逃走,但是少林寺败了,跑得了和尚,跑得了庙吗?

少林寺数百年传承,能否保存就开这一遭了。

说不得等朱元璋和少林寺的人商议完毕,这才道:“看来大家对联手对抗秦兵,都没有异议。我们明军将会由韩山童韩兄弟作为统帅,刘福通刘兄弟作为副统帅,而对贵方我们不会插手,只希望届时双方真诚合作。”

韩山童和刘福通两人皆是点头,明教其他人也没有异议。

别看在中原地区,布袋和尚说不得是明教首领,但即便是五散人,在明教中位高权重,但军中的事务却多是韩山童和刘福通在打理,论武功他是场中明教教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