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金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玉堂金闺- 第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阿娘的意思?”俞瑶芳带着几丝警惕看着徐夫人,徐夫人长长叹了口气:“我是可怜恬恬那孩子,一道旨意,就那么嫁了,你看看现在,我不是说五爷对她不好,可大祸临头,再好又有什么用?可惜咱们帮不上她。”

“咱们帮不上,舅舅他们肯定帮得上。”俞瑶芳飞快的接了句,徐夫人微一怔神,半晌摇头道:“这是事关家族的大事,你舅舅那里,咱们说不上话,也不该去说这个话。”俞瑶芳默然无言,好一会儿,徐夫人轻轻拍了拍俞瑶芳安慰道:“别担心,恬恬那孩子是个福相,必定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阿娘,那我……”俞瑶芳怀着小心眼拭探道:“要不要避讳避讳?”

“避讳?”徐夫人意外道:“避讳什么?你是说跟恬恬?你这孩子,怎么能这么想呢?你跟恬恬是自小玩大的交情,她这会儿又正是难的时候,再说,这有什么好避讳的?说句难听话,新皇即位,难道真因为女人家你来我往就定了谁家的罪?真要这么定罪,满京城一半高门都跟东阳郡王府沾亲带故,要是寿王即了位,那岂不是满京城要杀了一半去?若真是四爷即了位,因为这个就要拿清江侯全府,那四爷也是个昏的不能再昏的昏君,我看四爷倒不大象。”徐夫人做了回相面先生,俞瑶芳莞然而笑,拉着徐夫人胳膊撒娇道:“我不是怕您也象蒋郡王妃那样想,回头再拘了我,倒不如我自己先拘了自己的好。”

“你这孩子!”徐夫人忍不住笑道,笑容未全展,又忧虑的叹了口气:“蒋郡王妃那话在理,官家病重,却把寿王打发到了千里之外,唉,算了算了,他们都是天命之人,这都是天机,咱们凡人想也想不透,咱们只管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嗯,阿娘别担心,上回我和恬恬也说起这事,听恬恬那意思笃定得很,阿娘也知道恬恬的,她看事看人一向准的吓人,我也觉得恬恬说的对,寿王比四爷强多了,阿娘只管放心!”

俞遥芳信心十足的给徐夫人打气道,徐夫人失笑出声:“好好好,我放心得很!”俞瑶芳又陪徐夫人说笑了好一会儿,才告辞回去,在院子里出神的想了好半天,打发人跟徐夫人说了,隔天要去趟舅舅府上玩去。

徐学士府上,徐学士阴沉着脸对着黄夫人,口气强硬:“明天就让人把九哥儿媳妇接回来!我早就说过,六姐儿的事,九哥儿媳妇若有三分错,你就有七分!我不怪你,你也不能一味揪着九哥儿媳妇不放!”黄夫人微微抖着身子,好一会儿才说出话来:“如今外头……四爷监国的事,这样的大事……”

“就是因为这个,才要赶紧把九哥儿媳妇接回来!”徐学士不耐烦的打断了黄夫人的话:“咱们徐家不能让人戳脊梁骨说闲话,明天一早就让九哥儿走一趟,你听着,这是我和二哥议定的,就这么定了!”徐学士说完,拂袖而去,黄夫人呆呆的坐了半晌,悲从心升,忍不住泪落如滚珠。

第二六七章人情

李云裳跟在大嫂柳大\奶奶身后,在晋安郡王府二门下了车,下意识的转头打量着四周,二门里一左一右两颗粗大的子孙槐,树阴覆满宽敞的二门,通往府内的月亮门两边延出两段起伏的粉白女墙,墙上盛开的蔷薇如瀑垂落。

“我头一回来,也觉得这府里花树繁盛得很,处处透着股子兴旺之相。”柳大\奶奶顺着李云裳的目光看着那片花瀑笑道,李云裳却仿佛吓了一跳,寒缩了下,赶紧收回目光垂下了头,柳大\奶奶眉头微蹙又松开,暗暗叹了口气,这原本就是个胆小没担当的,经了这么场子事,看样子原本那一点点胆子也吓没了。

李恬站在待客的花厅外,客气的将两人让进去,自己在上首坐了,细细打量着头也不敢抬的李云裳,李云裳瘦的颧骨突出,鬓角间隐隐有白发闪动,一衣绫罗架在身上如同衣架子,从进门到见礼头也不抬,低眉敛容垂首坐在柳大\奶奶下首,如同一枚快要枯干的叶,李恬微微叹了口气道:“三姐姐瘦了不少。”李云裳抬头扫了李恬一眼又急忙垂下头,喃喃答道:“没瘦,我……好。”

“法云庵到底清苦,”柳大\奶奶见李云裳话也说不成句,忙接过话替她答道:“我也看着她瘦的厉害,昨天回来就请太医过府诊了脉,说有些忧思过度,略伤心脉,别的都还好。”

“大嫂子费心了。”李恬替李云裳谢道,柳大\奶奶忙笑道:“王妃这话就客气了,都是一家人,前儿父亲还特意交待我和她二嫂,还有九哥儿,说我们夫人心伤六姐儿,迁怒九嫂,他不好多责怪,可家里其它若也不辩是非,胡乱责难,他断不能饶,其实父亲这话也是多交待的,别的不敢说,我们家糊涂人不多可是敢说出口的,都知道是我们夫人迁怒九嫂,可这话,父亲不说,我们也不敢说罢了……”柳大\奶奶笑语晏晏,李云裳一动不动的坐着,目光落在自己脚尖,茫茫然也不知道听到柳大\奶奶和李恬你来我往的话没有,李恬一边和柳大\奶奶说着话,一边不时看向李云裳,柳大\奶奶也不时的看着李云裳,见她一直如此,也不再多耽误,聊了一会儿就起身告辞,李恬送两人出来,落后一步,拉着李云裳站住,柳大\奶奶是个机敏明白人,往前走了十来步才慢下脚步等着。

“三姐姐要自己多劝自己想开些,不能再这么折腾自己,就算不为了自己,也得为了大伯和伯娘,还有大哥大嫂他们,还有你们九爷,待你都是一片真心,你这样一味折腾自己,他们心里得多难过?”李恬拉住李云裳低低劝道,李云裳胸口起伏了两下,喉咙‘咯’了一声,却没能说出话来,李恬叹了口气劝道:“六娘子已经往生,你再折腾自己,她也不能死而复生,可你这样,让大伯、伯娘他们为了你痛不欲生,岂不又给自己添了一重罪?只怕连六娘子也不得安生。”李恬顿了顿,接着劝道:“你若有心,就照顾六娘子身后一辈子,让她四时祭祀无缺,你百年后,就让你的子孙敬她若敬你,这样岂不比你这样折磨自己好?”

李云裳抬头看着李恬,眼泪落如滚瓜,好一会儿才哽咽道:“我也劝自己,可一闭上眼睛,我就能看到六姐儿,看到她……”

“唉,平时多出来走动走动,别一个人闷着,特别是勇国公府,还有大姐那儿,都是多走动走动,人一忙起来,这些事慢慢就想的少了,日子长了,什么事都能淡下来,也就好了。”李恬暗暗叹气,也只好如此劝她。李云裳这个样子让她的很伤感难过,徐九郎什么都好,却不够强势没支撑,她当初要嫁他,是因为她知道自己就能支撑自己,可李云裳,唉!李恬又叹了口气,李云裳性子偏软心思又重,就因为性子软心思重才没处置好六娘子的事,这一错再错错到现在,

再说,徐六娘子这样的事,任谁也难说抛就抛开,好在时间是最好的大夫,时间长了,再难过的事也就过去了,李恬又劝了几句,李云裳慢慢点了两下头,李恬扶着她送到二门,刚刚把两人送走,一辆靛蓝绸围子青油车一头驰进来,二门里当值的婆子笑禀道:“王妃,是俞大娘子来了。”

李恬接了俞瑶芳进去,接过璎珞托过的茶递给她笑道:“怎么又来了?”

“嫌弃我呢!”俞瑶芳接过茶嗔笑道,李恬端了杯茶在她对面坐下笑道:“昨天刚来过,今天又来,怎么了?是你阿娘,还是你爹又让你闷气了?”

“都没有,是有人托我捎句话,”俞瑶芳冲璎珞摆手道:“我跟你们姑娘说话,不用你们侍候。”

“大娘子和我们王妃说话,还这么忌讳我们,真是的!”璎珞笑应了,青枝却玩笑了一句,俞瑶芳只摆着手笑,见璎珞引着众人退出了上房,这才挪了挪,看着李恬低声道:“昨天我到你这里来,七表哥到我们府上看我阿娘,说是顺路,却留茶留饭,一直到我回去才走,是七表哥让我捎句话给你,就七个字,普济寺后山封了。”

李恬一怔,俞瑶芳拧着眉头疑惑道:“这话什么意思?七表哥没头没脑说完抬脚就走,我想了一夜也没想明白,你知道什么意思?”李恬想了想问道:“前儿传的那些闲话,你听说没有?”

“哪些闲话?”

“关于普济寺后山的。”

“普济寺后山?”俞瑶芳凝神想了想,摇了摇头:“你知道,我最近除了你这里和舅舅那里,别处极少走动,真没听说过普济寺后山有什么闲话。”

“说是普济寺后山有座孤坟,那才是姚贤妃安眠之地,皇陵里那个,是衣冠冢。”李恬解释道,俞瑶芳呆了呆苦笑道:“我还是没听明白。”

“这事说来话太长,”李恬犹豫了下,长话短说:“姚贤妃是官家自小一起长大的大丫头,后来生了皇长子,就是寿王,传说官家最喜欢的就是她,她死了之后,也不知道是她不愿意葬进皇陵,还是官家另有什么打算,在皇陵里只给她建了衣冠冢,官家每年都到普济寺小住,据说就是为了看望葬在后山的姚贤妃。”俞瑶芳听的竟感动起来:“这是真的?没想到官家竟是这等重情之人!”

李恬斜睇了她一眼,俞瑶芳又感慨了好几声才转回正题:“七表哥这话什么意思?对了,七表哥那七个字前还有三个字,说是,且宽心,普济寺后山封了。”

“建安郡王监国,京城人心浮动,”李恬语气平和的解释道:“接着就传出了姚贤妃衣冠冢的事,能封了整个普济寺后山的,除了官家,没有别人敢这么做,官家封普济寺后山,一来坐实了关于姚贤妃的传言,二来,”李恬露出丝笑意:“封了后山,这是不想有人打扰姚贤妃,传言刚起,普济寺后山就封了,这等快速,也就让建安郡王监国带来的人心向背有了反覆,如今的情形,又和建安郡王监国前差不多了,还是一样的扑朔迷离。”

“是这样啊!”俞瑶芳又惊又叹又担忧:“这样争来斗去,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也不知道斗到最后……”

“也不用太久,”李恬打断了俞瑶芳的担忧:“只看这一场战事,只要战事顺利就万事大吉。”

“前天我在舅舅那里,也听他们在说战事,说是战事一起,拖上一年两年都是常事,官家都病的要避到离宫休养,要是……战事未了山陵崩了,那岂不是就万事皆休?”

“我总觉得官家的身子没那么差。”沉默了好一会儿,李恬低低道:“别想那么多,尽人力听天命,就算到万事皆休,你放心,我总能逃出条命去,咱们不说这个了,对了,昨晚上阿珂跑到我这里来了。”

“啊?阿珂?一定是偷跑出来的!”俞瑶芳顺从之极的转了话题,那样的话题太过沉重,说多了沉甸甸的压的人太难受。

“可不就是偷跑出来的,连裙角都勾破了,我让人赶紧送她回去了,跟她说不许她再这么任性偷偷跑进跑出的。”李恬又气又笑道,俞瑶芳‘咯咯’笑了好一会儿才道:“她阿娘又得气够怆,上回我跟她说过一回了,让她别把她阿娘的事放心上,你也罢我也好,知道她阿娘,也知道她,哪会因为她阿娘就疏远怨恨她?可我说她没用,这回你发了话,肯定能管用些了。”

“嗯,”李恬微笑道:“她阿娘想的也有道理,她大姐姐嫁的可是东阳郡王府,咱们三个要好也不是好在外头,别说这会儿少来往几趟,就是几十年不见,这情份也一丝儿不会变。”

“就是这样,此话深得我心!”俞瑶芳眉飞色舞赞叹道。

两人说了一会儿闲话,俞瑶芳起身告辞,李恬送她出去,极随意的笑道:“你府上也忙得很,不会这么隔三岔五的过来看我,等我忙完这一阵子,再过府看你和夫人。”俞瑶芳歪头看着李恬抿嘴笑道:“你的意思我听明白了,你放心,我有分寸。”

第二六八章妄为

一层秋雨一层秋,可今年的秋雨好象多了些,李恬站在廊下,出神的看着廊外略显厚重的雨帘,这雨已经下了三四天了,中间时大进小,竟一会儿没停过。李恬忧虑的叹了口气,低头看着手里一叠信报,缓缓转身坐到廊下摇椅上,慢慢翻看着已经看了好几遍的信报。从入了秋,她就吩咐各地铺子、庄子每十天一报各地收成丰欠情况,这一阵子雨水骤多,她甚至动用了那些准备救急用的信鸽。

两淮大多数地方临近秋收淫雨绵绵大半个月不停,两京路秋汛严重,已数处决堤,两浙两江路也是水势涛涛,李恬慢慢将信报排成地图,好在宁乾府汛情还不算太严重,这样也好,京城的存粮调济南边各处,北征军粮就只能由宁乾府调用。

福祸都是这样相依相成。

绵绵秋雨中,天黑的特别早,李恬坐着软轿刚四处查看了一遍回到正院,五皇子面沉如水,大步进了上房,一进来就挥手屏退众人,看着李恬当头一句:“宁乾府说是秋汛凶猛,已经决堤了。”

“决堤了?那永静县?”李恬第一反应就是永静县粮库,五皇子眼角抽动了下,咬牙道:“决口就在永静县!”李恬愕然,好一会儿才脱口而出道:“这是人祸!”

“嗯,冷明松失踪,丁金经百里急递,将堤之责全数推于冷明松,说冷明松已畏罪潜逃,要刑部发海捕文书捉拿冷明松。”五皇子重重拍着榻几,越说越气,李恬脸都白了,冷明松失踪?究竟是失踪,还是已遭了丁金经毒手?若冷明松已死,这事想说清可就难了。李恬怔神的看着五皇子,五皇子垂着头,好一会儿才深吸了口气道:“消息是今天早上传进京城的,我先和管先生计议过,又寻到王使相和范相公等人商量,京城各库的存粮前几日已陆续出库启程发往南方各路赈济,姚相公的意思,若赈济不足,怕激起民变,如今北边正大兵,若南方民变,就是大祸,这话我驳不倒他,退而求其次,照我和管先生商量的主意,以明后年盐、茶、酒引换北方富户大族存粮以征军用。”

李恬微微松了口气,若有这三样,北征的粮草至少能支撑到年底,五皇子顿了顿,谨慎的看着李恬接着道:“盐、茶、酒引姚相倒痛快,一口答应了,只是明年的三引已几无所余,最快也要用后年的三引充抵,后年以后的三引,户部应诺必定给足,可光有三引不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