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华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出华山-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兴期待之余,不免也有几分彷徨,几分茫然……

稳重起见,传功由徐而疾,循序渐进,所需时间自然颇长。到底不比当日岳不群接受任我行的内力倒灌,那真是如汪洋大湖堤坝崩塌,洪峰潮涌,片刻间便让人内息浩荡无垠,身体如吹气球般膨胀,似乎一触即爆,危险之极。

渐渐地,岳不群头顶腾起白蒙蒙雾气,弥漫不散。与此同时,宁中则三人的口鼻间亦垂下白蒙蒙气流,似一丛丝线般轻柔摆动,显然内力进步极大。

又过片刻,岳不群头顶白蒙蒙雾气越来越多,越来越浓,几乎凝成尺许大的纯白云朵,聚而不散,随风轻舞,摇曳生姿,而岳不群的面庞也白光颖颖,口鼻间循环之气息疾如白光,快似闪电,朦朦胧胧,若有若无……

在旁护法的封不平看得骇然,心中暗忖,这般如渊如海的内息,就算混元功第九层的功力恐怕也难比拟。此种玄妙异象,实乃生平奇迹,若有凡夫俗子得见,怕不是要惊为天人?

又见宁中则三人口鼻间垂下的白蒙蒙气息愈发凝聚壮大,似灵蛇般轻盈舞动,随自身一呼一吸而周流不休,他们头顶上也现出淡淡白雾,只是若隐若现,不曾稳定罢了。封不平知道,这是刚刚突破到混元功第六层的象征。

如此看来,等到传功完毕,宁中则三人的内力必然会逼近混元功第六层顶峰……

黑夜如幕,皎月高悬,群星闪烁。

东方迷站在黑木崖最高峰,定定地仰头望天,神色痴迷。此处原本并无名称,但日月神教沿袭明教,总坛定居于此,自是将黑木崖最高峰顶照例称作光明顶,实际上不过是个尖细狭隘的小峰顶罢了。

好半响,东方迷回过神来,低头远远俯视着下方建筑群里靠后的一处灯火通明的大殿。那是教主起居室,四周有无数近卫团团环绕,层层把守,更有暗哨悄然潜伏,防守之严密几可比拟皇宫大内。

呼呼、嗤嗤……

轻微异响从峰腰传来,东方迷耳朵一动,面色凝然,旋即又轻轻松开,似是毫无所觉。

片刻后,一道身影跃上峰顶,站在东方迷身后,低声道:“副教主……”

东方迷扬手打断:“童兄,什么副教主,你我亲如兄弟,还是叫我东方兄弟吧!”

“这……”童百熊迟疑了一下,还是顺着东方迷叫道:“东方兄弟……我已打听清楚了,教主只在开始的两天服了些活血化瘀的药物,之后就再也没有服过疗伤药……而且,教主还让人将上次一战中,表现不力的几个坛主、香主捉拿起来,带进了寝室,之后再出来都是死人了!”

闻言,东方迷眉头一挑,分析道:“闭关养伤,却又不是外伤,那自然就是内伤……依教主的深厚功力,别说只是中了岳不群仓促而发的半掌,就算中了岳不群整整一掌,只要没被击中要害,也不过六七日便可复原,怎么也不至于个把月还没恢复?”说着摇了摇头,又问道:“可查看过那些坛主、香主怎么死的?”

童百熊答道:“远远看过了,都是被强横指力点在眉心,震碎脑浆而死……只是向问天防范甚严,以贪生怕死、叛教作乱,该当处以火刑的名义,将尸体都烧掉了,没机会进一步细查。我只是从一个抬尸体的卫士那里打听到,当时有具尸体是刚刚死去,心口尚有余温,但已肌肤灰暗,血气阴凉,四肢经脉松弛,似是缠绵病榻许久才拖沓而亡的病死之尸……”

东方迷皱眉道:“哪个坛主、香主不是武功不俗、气血充盈?就算死了,尸体也该饱满精壮,气血温热久久不散,怎么会像是病死之尸?……还有大战前夕,被教主带走的前长老及坛主、香主,都是死得不明不白,尸体火化,难道也是这般死的?……”

童百熊也疑惑不解,忽然想起什么,斟酌着说道:“有个属下跟我提过,说是他在教主寝室后的厨房当值之时,曾听到寝室之内偶然传出过惨叫之声,似是那些死去的坛主、香主的声音,其中有一句是‘啊……我的内力……’,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关联?”

东方迷略一沉思,脑中飞速闪过教中所有的武功记载……他自幼博闻强记,前些日子被任我行晋为副教主之后,更是借机将教中除了镇教之宝【葵花宝典】以外的所有武功手札、密录都翻看了一遍,一一记于心中……忽然,东方迷眼神一亮,说道:“我记得教中密录有载,百多年前有位博闻广识的长老整理出一门神功绝学,好像能够吸取他人内力化为己有……”

童百熊脸色一变,颤抖道:“世间竟有这般奇诡武功?……那,教主所练不会就是……”

东方迷颔首肯定道:“一定是……那些被教主亲自处死的坛主、香主,肯定是被吸干内力,以致元气流逝、气血亏损、经脉松弛,死后尸体才像是病尸!”

童百熊迟疑道:“教主既有这等武功,内力必然天下无双,又有什么内伤治不好?”

东方迷回想着那天任我行与岳不群的诡异对峙,虽然因为那时他正在与左冷禅交手,对任我行与岳不群的表现看得不清不楚,但也注意到两人的内力先后都出了问题,一度气血逆行,而身体膨胀,更是内息反噬之兆,再思及战后教主急匆匆闭关疗伤,答案呼之欲出。东方迷眼神流转,别有深意,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等夺人内力的诡异武功,已属邪中之邪,怕是终归有所缺陷,走火入魔也属应有之义……看来,这段时间,我们都不要太靠近教主,以免他狂性大发,抓我们吸取功力!”

童百熊道:“不至于吧?……”

“小心驶得万年船……”东方迷提醒一句,略一思忖,又道:“嗯……找个坛主向教主进言,就说神教自去岁至今,接连大战,损失惨重,诸多坛主、香主空缺,应当补充些高手恢复神教元气……听闻黄河流域、渤海之滨、青海高原等地的黑*道高手近年来颇为泛滥,不妨派人前去招纳!”

童百熊道:“那些都是亡命之徒,生性桀骜不驯,恐怕不会轻易臣服!”

东方迷意味深长的道:“教主神功无敌,谁敢不服?不怕被吸干内力么……”

童百熊正要说教主未必会亲自出马,忽然醒悟过来,点头道:“明白了,我会安排好……”

言罢两人一齐俯视着教主寝室处的堂皇灯火,默默想着各自的心事。

而时至深夜,寝室内寂静无声,只有任我行仍在榻上打坐调息,。

好半响,任我行收功吐气,睁开眼睛,移坐榻边,拿起矮桌上的茶水饮了一口。随即鼻间深吸一口气,只觉玉枕穴中和膻中穴中有真气鼓荡,猛然窜动,胸口固然闷痛,耳中更似焦雷轰响,脑仁一疼,一口茶水不由噗的喷在地上。

任我行脸色难看,愣愣的举着茶杯思索起来。吸星大*法的隐患比他想象中要严重的多,原以为只是吸来的内力无法真正融合,偶有反噬,只需频频压制,还可暂时忍耐,慢慢想法化解,而一旦猛然吸气,胸前膻中、脑后玉枕二穴真气鼓荡乱窜,以致五脏六腑之气滞涩,脑后浊气淤积,终究难以忍受。若是与人动手之时发作,更是极为要命,绝非只是若干小小缺陷而已……

任我行师承原本出自道家,随后加入神教,武功兼得两家之长,在神教内诸多传承中也属极为高深的一支。他自身更是兼具师门及神教所有传承,于武学一道的造诣已属当世前列,因而他很清楚,外功招式偶然练错了,不过是损伤肢*体气血的小问题,以内功和药物慢慢恢复即可。就算是普通意义上的内伤,也可经过旁人或自身的内力疗养。但是,内功根基上出了差错,绝对就不是随便打坐运气或吃些丹药就能够纠正过来。

若要修正完善吸星大*法这般绝世武学,须得精通人体【阴阳五行气机】的运转规律,精通【精气神】之玄妙,精通气血内息的各种养练转化之法,其间之复杂难明绝非野路子出身的普通江湖人所能想象。就算任我行这般武学理论的“教授级”人物,短时间内同样一筹莫展,无从下手,颇有“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感。

第一百零九章先天境界(上)

武林中内功练气一道,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上古的诸子百家时代。传至秦汉之时,道家、阴阳家、兵家、医家、方士、鬼谷子等等传承,均有涉及一些养气、服气、练气、呼吸吐纳之术,只不过有深有浅,有粗有细罢了,其时各家各派所练之气虽然有所不同,但到底未能彻底定型,也很少有完善的功法。其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诸子百家的练气士大多汇入道家,少数归入医家、兵家,剩下的蛰伏山野,难脱湮灭。道家练气之法因而大盛,又痴迷于追寻长生修仙,其间无数功法被总结、完善出来,流传于世。直到三国时期,大量运用练气之法提升气血力量、增强武力的方式才开始在习武之人中大肆扩散开来,但是,那时的修炼之法基本都是由外而内,先练外功,强壮筋骨气血,同时配合简单的呼吸吐纳,渐渐练出内劲,再根据内功心法引导精元真气,培植内劲,而出招之时,也是用得沙场招数,类似外家功法,拳拳到肉,或尽量选择长兵器马上作战,极少有使用什么剑气、掌风、指风之类的轻巧招数。之后又经数百上千年发展,沙场武功与江湖武学渐渐分道扬镳,各成体系,但仍旧藕断丝连,相互影响。

在传承久远的武学流派出身的任我行看来,能够大胆说出并深深相信“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语的人一点儿也不好笑,因为这种人本身铁铁的是“武学外行”或“武学文盲”,就算他会武功,甚至武功高强,但在武学层次上,绝对是个只会照本宣科之人,也就是只会照着武功秘籍亦步亦趋的死学苦练,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没有滔天运气或特殊机缘,终其一生也就只会自己练武学武,不会剖析或传授武学的本质原理,更别提修改或创造一门极高深的武学,顶多只能拾前人牙慧,修改出三招两式,冠以自己的名号,就成了独家绝招,并洋洋得意,实则华而不实,未能嵌入深刻的武学至理,根本无法长远流传下去。当然,现实里这种人才是江湖的主流,从江湖野路子到一派掌门都难脱如此藩篱,所以武学的传承才会一代不如一代,顶尖的高手越来越少。而据他所知的武林秘史,“天下武功出少林”这句话恰恰应该倒过来,实际上是“少林武功出天下”才对,无论是最早的达摩祖师创造易筋经、洗髓经、金刚不坏神功等少林核心绝学时借鉴过天下各自武学流派的优点,还是“十三棍僧救唐王”之后,少林威震天下,趁机借助大唐朝廷之力搜集天下武功秘籍,融汇创出“七十二绝技”,少林武功从来都是以天下各门各派的大量武功为基础推演融合而来,绝非是少林凭空创造出大量武功,并将之推广天下。不仅如此,此后的近千年来,少林内部一直设有达摩院,院中集合寺内武功最高的武僧大师傅,专门研究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功,并择其精华融入少林七十二绝技之内,所谓的“千锤百炼”绝非虚言。

任我行闲暇之时也曾总结过,武功无非两个作用,强身健体和打人杀人。所以,从古到今,往往创造武功之人,多为道家练气士、佛门高僧以及沙场兵将、盗贼劫匪。而且,前两者学识渊博、心境高深,多会创造精微奥妙的内功,后两者刀头舔血、厮杀不断,多会创造简单狠辣的外功招式。

武林门派,大致可以算作四者间的交汇和缓冲所在,因而也能够勉强集众人之所长。

日月神教当然同样如此。自波斯明教传入中土,成立中土明教,而至明教遗老创立日月神教,其间无数次起起伏伏,分分合合,僧、道、兵、匪混杂不清,使得神教主流武功早已经与当今天下武学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但到底还蕴涵一些波斯、藏密、西域、苗疆等等异域武功精髓。若论博大精深、威力无穷,任我行是决计不会承认神教武功不如少林武功,但若论根基稳固、循序渐进,任我行又深知神教武功急躁冒进而缺陷甚多,甚至比不过许多传承残缺的正道一流门派那般稳定。

而他所练的吸星大*法,虽说与北宋年间的北冥神功、化功大*法渊源极深,但到底只得了些许残章,连提纲挈领的义理都不全,更遑论行功运气的心法细节。所以,吸星大*法的主体,基本上都是那位博闻广识又精通武学义理的长老根据北冥神功吸人内力的框架自行以神教武学精髓填充而成,他自己有没有真正修炼过都很难说,自然难免瑕疵多多,而神教武学的缺陷更有很多被填入吸星大*法之中,所以……

一想到吸星大*法从纲领到细节都有问题,特别是细节部分,若是平日修炼,只需顺其自然,无需多想,但若要研究和修改,那无数的经脉穴道的内息运转之精微规律和诀窍实在是繁复无比,偏偏又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不能有丝毫大意,一时间任我行只觉得头都大了一圈,脑仁又隐隐作痛,甚至对当初急匆匆修炼吸星大*法的举措颇有几分后悔。

转念间,他又想到同样接纳了无数外来内力的岳不群,恐怕岳不群现在同样面临内力反噬的情况。不过,岳不群的玄门内功根基极为深厚,只要狠得下心,不论是立即散去驳杂内力,还是慢慢以水磨工夫一一炼化融合,都比他要轻松的多。不大可能像他如今一样,内力根基与吸星大*法合二为一,已是泥足深陷,决计无法自拔。

事实上,在上次一战时,岳不群将他从练成吸星大*法后神智狂躁的状态中“打醒”后,他对于岳不群的怨愤早已没有从前那么深,除了仍旧鄙视岳不群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人品之外,对于岳不群的剑法和智谋倒是真有三分佩服。

毫无疑问,冷静下来的任我行,智慧心机绝对处于当世顶尖,他已渐渐回过味儿来,察觉出了东方迷在大战中的些许异状。但是,权谋之争自古皆有,他并未因此而大发雷霆,反而以东方迷先后力战岳不群、左冷禅两大高手,劳苦功高为名,将东方迷晋为副教主,暂行安抚。毕竟,神教内部派系林立,天南地北的小山头众多,以出身地域划分大致可分为北方派和南方派,东方迷所代表的“江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