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华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出华山- 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人在屋宇间纵横飘掠,风驰电掣般顷刻间远去,然而身法一起一落间,就如幽林鸟飞,碧涧渔跳,似乎再没什么比这更发乎天然,浑然无痕。

小院中仅余帝心尊者双手合十,瞑目端立,一动不动,高大魁梧的身形隐现威猛之气,宛如护法金刚。

片刻后,他长长吐了口浊气,睁眼看向井口旁落着的禅杖,但见这儿臂粗玄铁精英质地的神兵竟弯曲如弓!

倒吸一口凉气之余,帝心尊者不禁疑惑起来,那邪人的功力怎么会突然暴增这么多,仿佛超乎人类极限?

还好刚刚是他们三大圣僧夹击,令那邪人力分则弱,否则若是换了单独一人,恐怕在那邪人全力相攻下撑不了几招就得前往西天极乐世界了……

回忆着那邪人真气中带有的和氏璧异能痕迹,帝心尊者眼中顿时闪过若有所思之色,连忙探手吸来禅杖,遵循着与嘉祥、智慧之间的禅心感应,飞身追去,间或抬头看向九天皎月。

同样抽空看了眼九天皎月的,还有正在山林间急速“领跑”的石之轩,感觉到精气神“爆表”的状态渐渐远去,不由暗骂和氏璧坑爹,关键时刻掉链子!

随着月过中天,稍稍西斜,天地间阴阳气机的悄然变化,和氏璧异能正在迅速衰减,即将跌落谷底。

预计片刻后,石之轩便再难从和氏璧身上借到分毫助力,然而此时此刻,石之轩借助和氏璧的功力加持,才勉强将身后的嘉祥、智慧两僧甩开里许距离。

凭着圣僧级数的禅心感应能力,这里许距离也就比眼皮子底下稍稍远了那么一丁点儿,根本不值一提!

石之轩从来都不知道,四大圣僧的轻功竟然也这么高明,甚至比他们的禅法造诣有过之而无不及!

偏偏和氏璧异能随着天时而变化这点,乃是和氏璧的天然本性,除了有人借助“她”修习禅定之时外,基本上不会因任何人而改变。

哪怕此时带着“她”的,是石之轩这损友有余,基**友未满之人!

第四百一十五章既喜且忧

翠峰叠嶂,空山鸟语。

密林森森,繁花织锦,山经崎岖,蜿蜒百转。

豁然开朗处,忽有奇石孤耸路旁,镌刻着“家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雅辞,字迹空灵秀雅,却又隐隐萦绕着凌厉锋锐之意,似是以利剑宝刃所作。

前方一连数道木门鳞次栉比,门上有莲花纹饰的门环,最後是一道枣红色的正门。

一个朴实洁净的大广场后面便是主殿“慈航殿”,此间最高建“藏典塔”的尖顶,在山峰尽处的丛林里,冒了出来,颇为醒目,后山还有观风赏雨的亭台。

可惜近日来接连天清气朗,这‘赏雨亭’暂无用武之地,立身其间,唯能俯视蔓延在舒缓山坡的茶园。

茂密茶树的星罗棋布,山峰型的树冠外裹着层层叠叠的青嫩叶尖,赏心悦目,生机盎然。

一阵春风徐来,无数枝叶悠然摇曳,簌簌有声,将一双葱玉巧手采摘茶叶的轻微动静彻底掩盖。

一身细麻素衣,手持陈旧竹罗,丝毫无损于玉手主人的天生丽质,仙子下凡也不足以比拟这位朴素无华的采茶女。

她的气质清冷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美得不可方物的玉容娇颜,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体态完美,尽得风流妙致,却又偏偏叫人不敢生出绮思遐想,怕亵**渎了她的圣洁风华。

“嚓嚓嚓……”

轻盈而均匀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一名眉清目秀乍看似没什么特别,身穿灰棉袍的女尼正手持空竹罗盈盈而来。

她看来在三十许岁间,可是素淡的玉容却予人看尽世俗,再没有和不可能有任何事物令她动心的沧桑感世俗,再没有和不可能有任何事物令她动心的沧桑感觉。

青丝尽去的光头特别强调她睑部清楚分明如灵秀山川起伏般的清丽轮廓,使人浑忘凡俗,似若再想起院落外世俗的事物,对她是一种大不敬的行为。

女尼容色平静的默默瞧着采茶女的纤纤素手在茶树与竹罗间轻快往来,貌似平平无奇的采摘动作。

忽而她微微一笑。朱唇轻启道:“世间武者虽众,却罕有人明白,一招一式若有迹可寻,终是下乘。只有无迹可寻,方为武道极致。”

说着眼波流转,垂首扫视着在春风中摇曳的茶树枝叶,伸出同样素洁的玉手去轻轻拨弄,继续淡淡道:“就像画道大家画这风吹枝叶。仅止淡淡一笔,一片迎风飘舞的叶子便活然纸上,形神俱备,令人看不出究竟是竹动?风动?还是观考者自己意动,方为画道极致。

不多一分,不少一点,否则不足或有余,俱是不美!”

采茶女充耳不闻,依然故我的一手持竹罗,一手轻快的采摘茶叶。似乎深深沉浸在某个精彩纷呈的神奇天地,不愿自拔。

竹罗中铺陈的一层茶叶嫩***瓣,缓慢而平稳的厚实起来。

顿了顿,女尼眼中流露出回忆之色,幽幽道:“当年我修习本门剑诀有成,就曾在介于有迹、无迹之间的关卡滞留许久不得寸进,惆怅迷茫,苦思不悟,几有入魔之兆。

最终我还是忍不住请教师尊:吾等剑手一旦出剑攻敌,总是有的而发。故亦有迹可寻,却不明如何才能臻达无迹可寻的化境?

师尊便答曰:天地由‘一’而来,此‘一’何有痕迹可言?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便由无迹变为有迹,譬如你宝剑未出前,便是无迹;但宝剑一出,便成有迹。

我犹自不解,急忙追问:然而临敌交锋。宝剑总不能不出手,若一出手便落下乘有迹,那岂非永不能达无迹之境?

师尊默然片刻,欲言又止,只令我暂弃武学,在青山秀水间随心所欲,自由徜徉,间或参阅佛经道典,领悟道、佛前辈们以大智慧留存的道心禅境。

幸得我当时魔障未深,固然对师尊的吩咐颇为不甘、不解,却也坚定照做,持之以恒,终在半年后彻底忘却剑道执念,不多时便偶然开悟,窥得武学上乘堂奥,乃将剑道心法推至本门剑诀所载的【心有灵犀】层次,仅次于【剑心通明】……

直到那时,我才明白师尊的苦心和顾虑,一如《唯识述记》所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

对于陷入我执魔障之人来说,就事论事,往往剪不断,理还乱,越陷越深,不过徒费唇舌!

反不如以大毅力抽身而出,不执不着……待得智慧通透,灵觉自然,偶然回首,或有意想不到的顿悟,一切自然明了,不过尔尔!”

说着女尼的视线凝聚在采茶女纤细如玉的指尖,似陈述又似赞咏:“由一而来,从一而去,来无踪、去无迹,谁还管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就像你如斯采摘每一片茶叶!”

但见采茶女右手轻出漫收,浑不着意,举动间既不显得杂乱,亦无任何规律可循,然而每每指尖停处,恰好是茶叶梗老嫩交界之处,不多一分,不少一分。

恰是将无迹可寻的武道妙境运用于一举一动之中,偏又平平淡淡,返璞归真,若非有资格识货的绝顶高手亲眼所见,简直不可置信!

最骇人处,还是这采茶女清丽无暇的完美俏脸透露出的年纪——乍看似乎仅止于十六七岁,碧玉初成,青涩未消,然而观之玲珑凸***凹的曼妙身材,又像临近双十,桃李年华。

女尼喟然轻叹:“你的天资宿慧,确比为师想象的要更为深不可测,令我既喜且忧——喜你无论武功,还是禅法,无不一点就明,一明就会,且能举一反三,运用自如,恍若天成!

然而正因如此,我更心生隐忧,担心以你的性情,很可能一失足踏入邪魔歧途,泥足深陷,不知,亦不愿自拔,终将祸及天下泱泱众生!”

言及此处,女尼不由自主的再次回想到初见佳徒的那可怕一幕,尽管事情早已过去了近二十年,但她仍感记忆深刻无比,乃至心有余悸!

一切或许最初源于门派的传承习俗及她自己的缘法,但时至今日,她仍分不清,这让她既喜且畏的佳徒究竟是她的善缘,还是孽缘……

那是她在无数英雄豪杰牵肠挂肚的目光中,毅然从江湖名利和情***爱网罗抽身而出,终结短暂而精彩的“慈航仙子”生涯,回归静斋,落发出家,静修二十年,成为诸多中老年霸主们念念不忘,遗憾万分的‘云青雨’师太后,冥冥中一念顿起,初次下山收徒之行。

慈航静斋身为佛门无冕之皇,武林两大圣地之一,白道武林之首,选拔弟子自有严格规程,凭着佛门广大势力穷搜天下,海选出根骨绝佳的一到数名灵秀女童仅是第一步。

而最终这些女童是否能够列入静斋门墙,还在于最关键,最莫可名状的缘法!

也就是,静斋传人完成入世而又出世的修行里程,继承斋主之位后,始有资格收徒,而这样的斋主无不功力高强,禅法渊深,因而精擅心灵感应,灵觉因缘。

在佛门势力选中一到数名灵秀女童后,斋主会藉由某一次云游天下之时,随缘而就,先由天机气运抉择一次,若斋主能够偶遇其中的某些女童,并在非刻意的情况下,与之自然而然产生心灵上的触动和共振,该女童便是斋主的有缘人,成为静斋传人。

能与斋主这般禅境高人于初见时产生心灵感应的女童,唯有身心纯净,灵慧天成,且未经雕琢者!

师徒之间既有天生的心灵感应,则方便师尊言传身教,灌输传承意志和智慧结晶;

而女童身心纯净,灵慧天成,可最大限度的保证女童极为契合慈航剑诀,并有极大的几率修成剑诀最核心的仙胎;

至于未经雕琢,则是每个传承门派都极为看重的收徒必要条件,慈航静斋因其独特的政治和地位,对此尤其不敢轻忽。

否则静斋迟早给诸多有心人阴谋卧底给暗夺了去,其中最令静斋警惕的,还是万恶的魔门,特别是阴癸派,若给其得逞,用静斋的话说,天下万民自此万劫不复矣!

当然,静斋每一代的传人并非唯一,一切随缘而定!

亦因此,云青雨师太的收徒之行并不算顺利,初时陆续“偶遇”,并默察了五六个佛门提供的目标女童之后,却并无一个能够与她建立心灵感应。

就在她做好无功而返的心理准备之时,终于在北齐和西魏边界一个饱经战火蹂***躏的破败村镇上,遇见了一个父母双双死于乱兵之手的五岁流浪女童,其资质绝佳,灵秀天成,实为她生平仅见。

更令云青雨止水不波的禅心亦生出强烈欣喜的是,在见到这女童的第一眼,她与女童之间就莫名的生出微弱而模糊的心灵感应。

静斋传承的舌绽莲花秘术绝非白给,云青雨三言两语就将女童顺利哄骗为慈航静斋的重点培养对象,并遵照静斋习俗,给女童改了个极具道境禅意的名字——清慧。

第四百一十六章残酷的一血

然而世事并非尽如人意,命运亦在总爱塑造离奇的转角,在无人知晓处删删补补,不管其是否发生了面目全非的变化,历史的车轮仍将继续下去。

就在云青雨准备带着新收徒儿返回关中时,发生了一件令她始料不及之事——出来打草谷(抢掠百姓)的上千鲜卑骑兵包围了村镇。

这些粗鲁蛮横的胡人屠杀村镇居民之余,还对她这出家人生出了可耻的歹意,让她不得不重开杀戒,缁衣染血。

激战逃窜中,云青雨将女童清慧藏在镇外破庙里,自己孤身引开追兵。

但等她且战且退,甩开胡人大队骑兵,重返破庙之时,却见到清慧娇小的身躯躺在血泊里,而旁边另有一道衣衫褴褛的身影正在默默啃食着她留给清慧的干粮。

毫无疑问,对方亦是饱受战火侵害,无家可归的可怜人,在极度饥饿的驱使下,为争夺值不了几个铜板的口粮而残忍的杀死了清慧。

令这有可能将静斋继续发扬光大的好苗子葬送得无比憋屈和不值!

若是对方是个身强力壮的昂然大汉,云青雨必会挥剑无情,绝不仅仅是为了给爱徒报仇,更是让这丧心病狂,杀害幼童的人渣恶魔受到应有的惩罚,以免其再去祸害他人。

可对方偏偏是个比清慧还要小的三岁女童,云青雨对清慧的不幸心痛欲碎之际,怎么也狠不下心处决这幼小无辜,仍在懵懵懂懂,不分黑白对错年岁的可怜凶手!

更让云青雨难以置信的是,在与这三岁女童对视的第一眼,她就给对方清冷淡漠却又纯灵无暇的眸子牢牢吸引,并与其生出心灵感应,强烈而清晰!

继而在感触到这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的三岁女童,通体蕴含的惊人灵气之后,云青雨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是一个潜力比清慧更强数倍的绝佳弟子。百年不遇,旷世罕有!

然而紧接着,视线再次扫过清慧躺在血泊中的幼小尸首,特别是其后颈要害给小石块砸得血肉模糊的残酷一幕。云青雨不可抑制的心惊胆寒:小小年纪就如此狠辣绝决,不择手段,以后还……?

云青雨不可抑止的生出一个同样狠辣绝决的念头——若不能引导这小女童一心向善,走上正途,就必须毁掉她。否则她一旦给魔门中人发现,不久的将来,世间便会多出一个惊天动地的魔头……

此念一起,云青雨更惊骇的发现,一直在默默啃着干粮的女童貌似感察到她的杀意,忽的停止进食,缓缓抬头,定定的凝视着她,清冷的大眼睛里毫无任何情感波动。

藉由与女童间莫名的心灵感应,云青雨恍然明白。自己为何会与这女童产生心灵感应?

若说她与清慧间的心灵感应,源于双方心灵天生具有的极为相似的纯善,那么她与这三岁女童之间的心灵共振,则源于双方本性最核心的冷漠无情,还有睥睨众生的骄傲。

尽管卸下“慈航仙子”的装束已经很多年,但身为慈航静斋的传承者,修持仙胎,离着天道和仙缘最近的人之一,她本就一直凌驾于众生之巅,俯视世间苦海。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又一次掀开自己本性的虚伪面纱,觉察到这残酷的事实后,云青雨不仅未曾禅心波荡,感到可怕。反而隐隐间如释重负,禅功更上层楼。

乃至最终,她做出了一个让自己今后十数年间时常心悸,时常后悔,甚至时常自我怀疑,饱受煎熬的决定——将那骨子里透着清冷的女童带回慈航静斋。收入山门,悉心教诲……

往事一幕幕又一次如洪水般冲过心灵的大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