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半城-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礼尊便道:“对。如今的云墟城,除了凌绝天下的归云剑气,还有什么,是为天下之首?”
  印证猜测,付云中一字一顿:“云、墟、神、兵。”
  江湖人喜欢传言说,云墟城除了青尊之下,几乎代代皆备的礼尊、剑尊、文尊、武尊,和偶尔尊封的艺尊、玄尊、术尊、医尊等外,必还藏着个专司传承铸造兵器之道的器尊,否则代代青尊手中的绝世兵器从何而来。若能盗其绝世宝器,必能大发横财,一世无忧。
  “云墟上下皆知,我们是没有器尊,也没有铸器术的。可云墟建成以来,一代青尊,一代神兵,简直无穷无尽,随意取用。直到两百余年前,唐初战乱,原二十八代礼尊归青尘即位第二十九代青尊。”
  付云中接道:“所以初代青尊于此发现的,便是陪葬扶苏的秦国神兵利器。”
  礼尊点头:“不仅仅是神兵利器,还有成箱尘封,足以敌国的金玉财宝。可惜太多秦时铜钱放至如今,早已不可用了。”
  “否则光靠几个道人,如何建起雄镇朔方,巍峨云墟。”
  “神兵利器,也不仅仅是陪葬。公子扶苏不愿逆父叛国,不代表拥护他的将军臣子没有一点反叛自保之心。尤其,蒙恬。”
  “……蒙恬身为大将,久守上郡。位高权重,镇国之北,抵御匈奴,坐拥神兵无数,又早知赵高等人妖言惑众,迟早危及自身。”付云中道,“可惜,扶苏选择自刎全义,蒙恬也没有机会奋起自保了。”
  “当年局势错综复杂,而扶苏素有贤名,得拥者众,各路兵将豪杰暗中云集。扶苏蒙恬虽身死,其拥戴者却不甘作鸟兽散,将所聚神兵连同扶苏遗体一道藏匿,以免被赵高党人搜刮残戮。不但是赵高党人发现不了扶苏的墓葬,后人亦寻不到,为何?因为他们,压根就没有为扶苏建陵造墓,而是反过来,将扶苏,葬在了神兵利器之下。”
  付云中紧蹙眉头,目光激闪,静静听着。
  “你知道,芦家湾村居榆林东南,同属绥州。战乱年头,比起往中原他地移送尸骸及大量兵器,到我们这儿,算是极近,也极方便了。”礼尊的语声渐渐悠长,“何况,我们云墟城里,还有个早在建城之前便存在,绝壁之上,深不可测,须经红石峡谷底自盘旋密道而上,方能寻见的一处极佳藏宝之地,为世代云墟人严密守护,非青尊不得入内。”
  付云中终于开口,道:“——葬剑冢。”
  礼尊笑了:“对。葬剑冢。归青云云游至此,依道家望气之术,几经辗转才发现其中奥妙。于葬剑冢中体观神兵,发现神兵之上已附着公子扶苏之灵气执念,浸淫日久,竟成剑气。其后,使用神兵之人受剑气浸淫,代代融会发展,亦随之而成一套独门功法,我们唤之为‘归云剑气’。沙漠之中,你已碰过追云剑了,当知,它剑上之气虽已灼烈癫狂,与你身上的归云剑气,实是同出一门的,原因便在此。而追云的年纪,或说葬剑冢中每一把神兵利器的年纪,都已有千年了。”
  付云中默然点头。
  瞧不见身后付云中的动作,老人继续说着:“初代青尊也许不算是个合格的武者,却是个道行高深,不折不扣的道人,他不但发觉了神兵之上的执念,更体察了那执念的意思,竟是希望后人倚仗神兵,匡扶天下,一保太平。归青云被扶苏之胸揽丘壑,仁怀天下深深打动折服,于扶苏埋骨之地立下血誓,以承遗愿。既是血誓,承袭之人,便是青尊代代子嗣,是以,只有青尊之后,才得有天赋运用归云剑气,登位青尊。旁人艳羡不得,也绝达不到青尊子嗣般归云剑气之所成。”
  付云中道:“如您所说,云墟神兵该是济世之器,那为何,第二十九代青尊追回所有散失在外的云墟利器,且立下清修为要,不可有妻妾儿女牵挂之规矩,可不是断了自己血脉,断了归云剑气之传承?”
  两百余年前,唐建国初年,战乱之时应危上位的原二十八代礼尊,即第二十九代青尊归青尘是诸代青尊中最传奇,也最不可理喻的一个。做礼尊时威严持重,上位之后却换了个性子,花了十年沉湎享乐,先后封了乐尊,舞尊,还差点封了个酒尊,被当代其余诸尊竭力劝下;其后又性情大变,废乐尊、舞尊,花了十年时间,发历代青尊之墓,取其兵器收纳于云墟城下葬剑冢,同时满天下追回自云墟城而出的奇兵利器。连受自第二十三代青尊亲手所赠,世代保管虹影长剑的滇南谢家,躲入苗地羁縻州四十七天都无用,照样被二十九代青尊夺回,还夺得悄无声息,使得绷紧神经生怕边疆动乱的唐朝廷大感意外。自此,云墟城只剩了一把世代传承的追云神剑,而江湖多了个“万里追剑”的传说。
  礼尊顿了顿,笑叹:“重明啊,当你手握追云,你可还能自其上感受到哪怕一点点的清和之气,济世之愿?”
  付云中一愣。
  “因为它老了。因为所有云墟神兵皆老了。因为附着其上,公子扶苏的美好遗愿已经太老,太老了。”礼尊淡淡说着,“他和他的神兵利器,都已经等了太久,太久。久得汇聚其灵所成的善之剑,德之剑,仁之剑,劈得开天地混沌,斩得尽魁魅魍魉,却荡不清人心诡谲,醒不了浮华乱世,更救不了他自己。逝去过早,执念过深,等待过久……”
  礼尊的声音轻轻浅浅,一锤定音。
  “扶苏,和他的神兵利器,早在第二十九代青尊追回利器,下令清修之前,就已入了魔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九十五章

  闻言,付云中轻吸一口气。
  老人目光精邃,苍老血脉中点滴汇聚闪耀的火:“这就是为何会有‘六合’之阵,为何会代代剿杀青尊的真正原因。精巧绝伦的‘六合’之阵,便是创于云墟八百年疯癫第一,也智勇第一的第二十九代青尊归青尘之手。七人合阵,天下无敌。六人反戮,绝命青尊。”
  付云中眸光翻涌。
  “你当也知了,我直说了吧。珍书库里的《云墟记事》,你早已偷偷翻阅数遍了。整整四十代青尊,由最初的每代四五十年,直到如今顶多十几年便新旧更替,为何?因为人身之躯,已越来越受不住扶苏入魔之癫狂,长此已久,不是自我了断,便是入障入魔,如凌峰持有追云一般无法控制。凌峰的归云剑气不过了了,可若非你阻止,他已杀尽当场所有生人。如果持剑发狂的,是青尊。而人间之情爱,之血缘,又怎是说断便断得了的。若青尊私藏子嗣,日后脱离掌控,机缘巧合,得遇神兵,只会让事态更为糟糕,而届时,能够与之匹敌的,只可能是同为青尊子嗣之人。仅仅一把平淡无奇的追云,已叫你领略了其莫大的力量,何况葬剑冢中,还有千万把只会比追云更为可怕的兵器。”
  说着,礼尊长长一叹。
  “如此危险,自秦亡后,乃至于唐,代代国君,如何能视而不见。但他们,却是不愿毁去云墟城,不愿杀绝青尊之后的。一是为免意外,无人可敌漏网之鱼,二来,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埋葬的神兵利器,亦是属于他们的宝藏,他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哪怕只是暂时,能使用神兵,压制神兵,为他们所用的人,也只有云墟之中,青尊之后。他们贪,他们敬,他们怕,他们想要葬剑冢中的神兵、财货,却拿不走;他们想要青尊之后代代听从,为他们牛马,又怕极青尊犯上、青尊绝后,没有了青尊,即便云墟洞开,任他们自己派人入葬剑冢,也只会个个成了沙漠里的凌峰,沦为魔物,反倾覆了他们的社稷。
  “所以历朝历代,他们与云墟定下契约,其他任由云墟自主,只以特造铜钱为信物,决定青尊更替。比如青尊即将入魔,人主自觉无法掌控之时。当然,青尊意外身死等情况除外。你也可从中懂得,为何历代王者都对云墟城礼敬有加,不但各方照料,更是赋予地方支配权,直成了个无名无号的小国一般,谁都撼动不得?不是因了归云剑气之傲视武林,不是因了云墟弟子之普济天下,而是因了,云墟不仅是一座城,更是一座牢。”老人的嗓音突转激烈,铿锵而出,“看押着历代青尊,监守着云墟宝藏,巍峨华美的囚牢。”
  两人目光所及,正是凌绝窗外,红岩对峙,绿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榆溪奔腾不息。
  到了夏秋之际,两岸绿树宛如缎带,镶嵌于百里黄沙之中。
  红石峡下,榆林城;红石峡巅,云墟城。
  礼尊不再明说。付云中已经懂了。
  太懂了。
  所以礼尊对他道,八百四十年云墟城,是留不得,也毁不得的。
  一代一代的青尊,一代一代的礼尊,一代一代的云墟城,都是多么的艰难。
  垂眸,掩去一切波澜,付云中笑了。
  苦笑,哼笑,还是无言开口,只需一笑。
  常自诩一个不高兴就能将天王老子关在门外苦等一宿的付云中,究竟是将天王老子关在城外,还是将世代囚徒关在城内。
  包括了他自己。
  代代青尊,孜孜不倦,发展只属于他们自己的力量。乃至足以与整座云墟城抗衡的力量。不但在天元宫里改造出了整个云墟城最易守难攻的西宫,还涉足农商,广收地契,结交豪杰,说来,与结党营私,广植势力,也没什么大区别。
  拯救自己,解放子孙。
  可到了最后,他们都平平静静地死了。涉足农商,广收地契,结交豪杰,而已。
  哪怕归青俊,第四十代青尊,是真的想要毁了云墟城。
  万丈深渊之上,空旷砂岩之台,最适合“四象天地”围杀青尊,又岂不最适合青尊拖六人陪葬。
  入沙原,设圈套,杀四象。
  他差一点就做到了。却留了一个,付云中。
  所以归青俊拼尽全力,费尽心机,一击绝杀六人,完整保留众人躯体,以成六星环绕之势,才借六合布下的莫大归云剑气,镇压追云。
  至尊的王者,血祭的人牲。
  不论性格、经历,代代青尊都选择了静默与牺牲。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另一种选择的可能。
  所以他们涉足农商、广收地契、改建西宫,将一切可以掌握的力量,全部掌控手中。
  诸代青尊收买的,仅只是一张张的地契么?还有受恩一族的血脉与意志。誓死效忠,代代传承,只为了等待未来的某一时刻。
  未来的某一时刻,同样继承了世代青尊血脉与意志的新一代青尊,能够在最适合的时机,代替前代青尊们,去做另一个抉择。
  “我方才对你所说之事,只在历代礼尊之间口耳相传。也是啊,即便即位青尊,又有几个人承受得了自己不过是血脉延续的躯壳,使用神兵的工具呢。而历代青尊中,唯有第二十九代青尊是因唐初战乱,由前代礼尊临危上位。说得白了,便是隋唐交际,战乱之时,除了第二十八代礼尊,前代青尊的其余子嗣,连剑带人,作为唐王朝开国镇国的神兵利器,已全部阵亡。”礼尊继续说着,语调平缓,又如叙述故事一般了,“即是说,第二十九代青尊是唯一一个在上位之前,便已了解全部来龙去脉,知晓自己归宿的一位青尊。”
  付云中恍然。
  是以,第二十九代青尊归青尘才成了最不可理喻的一位青尊。沉湎享乐,自暴自弃,忽而醒悟,大收神兵,千里追剑。
  因为他知晓。什么都知晓。
  “他决定做一件事。被代代礼尊监视控制,他自知无法口述笔传,但他要让历代青尊都知道他们的宿命,哪怕是猜到。他要让他们在知晓命运的前提下,去决定他们的命运,虽然或许可能也改变不了什么。”
  闻言,付云中惑道:“他做了什么?”
  礼尊微笑:“后山诸代青尊之墓中,只有一座,是空穴。”
  付云中浑身一震。
  “待你即位青尊之日,便能入葬剑冢,看见他了。”礼尊的声音继续道,“守冢之人虽不出世,皆为云墟前辈,切勿怠慢。”
  葬剑守冢人,从来不知名姓,不问来路,更迭自有其法,云墟诸尊亦干涉不得。
  传言其人数不定,却尽数武功超绝,历来闯冢者,不论云墟弟子,或是江湖泰斗,无一可近十丈之内。除四十年前一放牛孩子误落山崖,闯入附近,被人击晕,醒来时伤口已被清洗包扎,身在数十里外村舍附近,其余闯冢者,全部丧命。
  守冢人不见其踪,不问世事,不出江湖。不受云墟指掌,若非关乎云墟存亡之危难时刻,亦绝不现形出手。
  付云中目光闪烁,听见最后一句,顿了一小会儿,笑道:“若有幸一见,我会。”
  礼尊怔了怔:“你尚未……”
  老人并未将话说完。
  但意思显而易见。
  付云中身上的新伤旧伤,除了少时的那些,少不得是在这云墟城里探迷宫、闯禁地、躲追杀而留下的。
  却竟未擅闯过葬剑冢,亦或,进过剑冢,却不曾遇上过守冢人。
  不知想起什么,老人不再说,半侧过的头又看回窗外,背着付云中的笑容更大了些:“你父亲,第四十代青尊,却是这么多年来唯一一个心怀恨意,来到云墟,登顶云墟的人。为了你母亲。”
  付云中一愕。
  蓦地想起,最后一刻,男人曾他道,我忘不了你的母亲。她是我这辈子最爱的女人。我以为是那老头害死了她,才会追寻来此,原是我错了。
  “或许他也对你提起过了。他一直以为,是我害死了你的母亲的,为了逼他回云墟。虽然并不是。但我依然有愧疚。再没有那个机会同他解释了。”老人的语调带着喟叹,年深日久的遗憾,“江南女子,本就身子弱些,但若云墟全力施为,再留她一年半载在阳世间,也不算尤其困难之事,但当时的我已等不及了。文宗太和十年,尊了灵州大都督府长史、灵盐节度使王宴平所传旨意,云墟第三十九代‘四象天地’剿杀已近入魔的第三十九代青尊。其后,我成为第四十代礼尊,假借寻找下一任青尊为名云游四海,但其实,我早知你家居处,在你家边上置了个草庐,陪着你们过了一年有余,还抱过亲过你。你当时出生不久,怕是记不得的。”
  付云中微愣。恍惚省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