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斗鸾- 第2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鸾冷笑一声:“谁要做你的皇后?皇后这种职位最苦逼了!普通人家的妻子要是见丈夫纳妾,还能吃点醋,就算被人说几句善妒,那也不过说说而已,至不济,也就是被休掉。皇后却没这个福气。不但不能妒,还要上赶着主动为男人纳妾,只要吃一点醋,那是前朝后宫都要口诛笔伐的!要是惹恼了皇帝。什么夫妻情份,那都是浮云!说处死就处死了,说不定连儿女都保不住。我干嘛要想不开?做这么苦逼的事!”

朱翰之忙道:“我方才都说了,那三个条件里就包括了不纳妃的。朝臣们也都同意了,若有人想送女入宫,我就拿那条件堵他去。”

明鸾道:“男人要是靠得住,母猪也会上树。别人强要送女人给你。你当然不乐意,但要是你看上了哪个女人,谁还能拦得住?如果你不是皇帝,我还能请娘家人出个头,教训你几句,可你成了皇帝,连我外祖父也不敢对你大声说话,我受了委屈。连个哭诉的地方都没有呢!”

朱翰之急了:“我可以对天发誓的!”

“你从前说甜言蜜语时,也没少发誓,根本就象是吃饭喝水似的。谁信你?”

“你若不信,那我就写下来!”朱翰之大声道,“我给你一份旨意,在里面对天发誓,这辈子除了你,再不碰别的女人,若有违誓,就叫我不得好死!若我日后真的违了,你只管将这旨意拿给人家瞧,叫人家笑话我是个言而无信的人!”

明鸾啐他一口:“真要到了那一日。谁还敢笑话你?只怕我连拿旨意出来的机会都没有!”

朱翰之可怜兮兮地望着她:“那你要怎样才肯信我?”忽然产生一个念头:“要不……我登基祭天时,对着列祖列宗发誓?你和哥哥都可以在场做见证的!”

明鸾知道这样做对古人来说可算是极为郑重的了,也不好再与他说笑:“你要是真敢这么做,我就勉强信你一回,若你日后违了誓,我倒要瞧瞧你有什么脸面去见你家祖宗!”

朱翰之松了口气。忙道:“好鸾儿,我原也是不打算接位的,只是兄长再三恳求,宗室们又蠢蠢欲动。若我真的不愿继位,无论是兄长归位,还是宗室们捧燕王世子登基,又或是别的什么王爷继了位,我这条小命都保不住,那时岂不是连累了你?如今咱们就再不必害怕了。虽然拘束些,但日后国泰民安之时,若真有兴致,未必不能出京游玩一番。”

明鸾知道他这番话才是正理,心里想想,当日因为舍不得朱翰之,哪怕知道燕王登基后有可能对他不利,也执意要嫁给他,如今头上没了这柄利剑悬着,比那时可强多了。至于妃子的问题,他一个侯爷,也是高高在上的,真要出轨,她也拦不住,这本来跟他做不做皇帝关系不大。她就勉强信他一回好了。

想到这里,她便啐道:“说什么出京游玩?劳民伤财的,你要么不做皇帝,既然做了,那就得做好!我可不想嫁个昏君!”

朱翰之听得她口风一转,顿时笑咧了嘴:“这是当然的!我先前就有不少好点子,只是没功夫去实行,如今正正是好机会。等我跟人商议好了,看哪些是对国家对百姓有利的,就好好颁布下去!日后史书上提起我来,也能夸我是个明君。”

明鸾忽然想起了在德庆遇到的玉米种子:“有些外洋来的粮食品种……”顿了顿,想起那粮种还没下落呢,郭钊他们前年就接走了安庆大长公主,隐居去了,要找种子只怕还要费点儿事,“算了,等我想好了再告诉你,你可别嫌我多事,怪我要干政。”

朱翰之一把搂住她:“好鸾儿,我的好皇后,咱俩是夫妻,夫妻之间有什么不可说的?遇到事情自然该好好商量。若是你越过了界线,我自会提醒你。别的你不必担忧。”

明鸾翘起了嘴角,瞥他一眼:“那我就看着了,看你是不是个言出必行的人!”

算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她连流放都不怕,还怕做皇后吗?她可是章明鸾!

朱翰之眨眨眼,忽然从怀里掏出一份折子来:“我正好有件事想跟你商量,这是礼部拟的几个年号,叫我挑一个,预备明年改元,不过我拿不定主意,你帮我看看?”

明鸾接过折子打开瞧了,发现里头写的年号有好几个眼熟的,什么永乐、嘉靖、弘治、正德,瞬间打开了她脑中的记忆大门。她眼神复杂地看了朱翰之一眼,手指指向了其中一个年号:“这个就好。你觉得如何?”

(全书完)

正文番外一昭容

临国公世子夫人听见脚步声,有些心不在焉地抬起头来,立时吓了一跳:“大姑娘,你这是什么打扮?!”

她的继女石大小姐,如今穿着一身缁衣,头上戴着比丘尼惯戴的帽子,帽子下面,分明是青溜溜的头皮,显然已经剃度了。临国公世子夫人难免大惊失色。她只道继女是到城外庄子里休养去了,便是听说对方带发修行,也以为是蒙外人的,哪里想到对方是真的出了家?

“这可怎么好?!”她起身绕着继女转了一圈,跺脚道,“若叫国公爷和世子爷知道,定要怪我疏忽了,没照看好你!”

石大小姐却很是淡定:“夫人不必担心,他们不会怪你的。我出了家也好,出了家,便是世外之人,与世俗之事不相干。我舅舅行刺了燕王,京城上下的人说不定连我和哥哥都恨上了呢。若非哥哥是个活死人,我又出了家,还不知国公爷与世子会做出什么事来,如今也算是省得他们费心了。”她早已不把祖父和父亲视作亲人,连称呼也改了。

世子夫人一窒,低头想想果然如此。燕王遇刺之初,石家上下得了消息,也曾提心吊胆了好些天,后来见新君登基后并无追究的意思,连燕王府的人也只是给他们点脸色瞧瞧,并不牵连,后来新君大婚,迎娶的就是章家三姑娘,正是已故石家老夫人的亲侄孙女,他们方才略略安定下来。要知道,最害怕的时候,他们甚至想过要自行了结这对孙儿孙女的性命,以表清白,只要上头露出一丝要追究的意思,他们就真的动手了!

石大小姐看了她一眼:“我要随师傅往蜀地去,临行前来再看哥哥一眼。今日一别,只怕今生都不会再见了。”京城太危险了。就算出了家,也不能得保平安,还不如早早离开。

世子夫人叹了口气,捏着帕子作拭泪状:“大姑娘来看他一眼也好。大夫说大爷的情形不好。只怕……就是这几天的事了。”

石大小姐沉了脸:“为何?新君并无追究的意思,哥哥可是石家的亲骨肉!”

“大姑娘误会了。”世子夫人忙道,“家里人都心疼他的,只是……他这病,你也是知道的,若不是靠米汤吊着,早就不行了。可米汤又不是饭。这都熬了两年有余了,已经是强弩之末。国公爷昨儿还哭了一场呢,已经吩咐下去,预备后事了。”

石大小姐沉默了,过了好一阵子才道:“我要去看他。”

世子夫人亲自陪她去了继子住的小院,那是临国公府偌大宅子的角落里一个偏僻的小院,门窗都透着旧色,院中只有几个粗使仆妇侍候。屋里倒是有个大丫头。石大小姐认得她是继母的陪嫁之一,神色略缓和了些,只是进门一见到静静躺在床上的亲兄长。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了。

石家长孙在床上躺了两年,瘦骨嶙峋,整个人仿佛缩了一圈,脸上透着青灰色,呼吸极微弱。石大小姐见了,就知道他是真的快要死了,想起过去兄妹俩风光肆意的年月,就如同做梦一般。

也不知过了多久,她脸上的泪水干了,才沙哑着声音对继母道:“我去了。还请夫人好生送他一程,也不必大办。他这辈子得意过,也委屈过,就让他安安静静地走吧。”

世子夫人点点头:“放心。”她也是世家出来的闺秀,该尽的责任是不会推脱的,横竖这继子继女已经碍不着她了。

石大小姐站起身。无意中扫过屋角,发现那里的长榻上躺着一个人,因对方从头到尾都不出声,她也就忽略了,如今才想起,那正是害得自家亲兄长成为活死人的罪魁祸首!

“贱人!”石大小姐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狠狠地转向继母,“你们怎么还没弄死她?!居然让她跟哥哥待在一个屋里!有她在,哥哥就算能好起来,也要气病了!”

世子夫人讪讪地道:“这是国公爷的意思,我虽觉得有些不妥,但也不敢多说什么。”

石大小姐气愤难消,她眼下虽是出家人,却是为避祸才剃度的,从小娇养成的脾气还未消失殆尽呢:“这门亲事根本就不该结!若不是娶了她进门,祖母如今还活着呢!”

“谁说不是呢?”世子夫人小声嘀咕。如今临国公与世子也后悔得很,早知道章家女儿能入主中宫,他们何必为了巴结先头的昭宣帝求来这门不合宜的婚事?如今白白葬送一个老妻,一个孙子,还有一个做了皇妃的孙女,又得罪了逸王和章家。新君登位,满京城的勋贵都动起来了,要将自家子弟送上去为新君尽忠,只有石家没动静——不是他们不乐意,而是宫中早有话递下来,让他们安心在家待着,别指望朝上的差事了。

临国公父子三人的官职早就被抹了,原本临国公还指望两个儿子孝期满了以后,可以再谋起复,如今是希望全无。为此他们更加怨恨沈昭容,若不是因为她,石家怎会沦落至此?!

她们的话,沈昭容从头到尾听了个全,并没有反驳的意思,只冷笑着转过头去。若不是他们强行求娶,她又怎会沦落到今日的境地?石家害了她一生,如今倒怪起她来了!白眼狼就是白眼狼,是靠不住的!想到自己先前好不容易托人递出去的信,沈昭容略略打起了精神。

石大小姐再看了一眼兄长,流着眼泪低头出了房间,回身对跟出来的继母道:“我要走了,国公爷与世子,还有二老爷二太太只怕都不待见我,我也不想碍他们的眼。只是屋里那个贱人……”她顿了顿,“她名义上还是哥哥的妻子,若哥哥不行了,她凭什么还活着?!但若让她与哥哥葬在一起,哥哥定是不愿意的!还望夫人想个稳妥的法子才好。”

世子夫人道:“原本也想过的,只是如今却用不着了。大姑娘不知道,那贱人的父亲新近续了弦,原说是个寡妇,过了门后才知道是犯了七出。被婆家休弃的。姓沈的去找媒人晦气,被人打断了腿,如今躺在家里动弹不得,家里都由填房说了算。就是这个填房。说我们家欺负他家姑娘,要把姑娘接回去,连嫁妆也拉走。国公爷说,这样也好,从此断了关系,就算逸王知道了,也怪不到石家头上。我已经命人告诉他家。今儿傍晚来接,省得大爷有个不好,她平白得了戴孝的福气!”

沈家傍晚时果然来了人,沈昭容激动地望着为首的婆子,只是见对方面生,再看同来的人里没一个是自己认得的,不由得生出几分不安:“你们是这两年才新到我家的么?”婆子们没理她,为首那人指挥一个丫头去寻嫁妆:“对着单子点清楚了。别漏下什么!”

临国公世子夫人早就命人将沈昭容的嫁妆打点好了,都放在耳房里呢。那丫头将东西一一清点完毕,又挑剔绸缎都是旧的。部分首饰显得陈旧发暗了。世子夫人便冷笑:“东西能对上就行了,都过来两年了,难不成沈家还指望我们给换成新的?!”

那婆子倒有眼色,拉了丫头一把,命众人抬起嫁妆走了,等将东西装好了车,最后才折回来抬沈昭容。

沈昭容此时已经看明白了,原来那新进门的继母是看中了自己的陪嫁,才会好心接自己回娘家。她的嫁妆虽少,但有不少都是御赐的珍贵物品。价值不菲。

婆子们想必都是奉填房太太之命而来,哪里把瘫了的沈昭容放在眼里?安排她坐的马车,都是用来运精细物件的,抬她上车时,不知磕碰了几次,却粗手粗脚地毫不在意。沈昭容额头上顶着几块青紫。冷笑着看向跟上车来的两个婆子:“继母以为自己有福气享用我的陪嫁么?那可是御赐的!”

两个婆子没理她,等车开了,就悄悄看一眼外头的动静,然后拿起一个匣子打开,一件一件地瞧那些金灿灿、镶宝嵌珠的首饰。一人道:“我今儿也算开眼了,这宫里的东西,果然不一般。咱家太太从前在那家里的时候,也算是富贵了,戴的首饰跟这个一比,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另一人也道:“可不是么?用不了多久这些东西就都是太太的了。老姐姐,咱们好生侍候着,不定什么时候太太高兴了,就赏我们一件半件。”

两个婆子偷着乐。沈昭容看得又气又恨,但很快又冷静下来。

她之所以千方百计求娘家人来接,就是因为偶尔偷听到大夫跟丫头说话,说她这伤并不是完全没有痊愈的希望,只要用心治理,还是能站起来的。可石家人怎会给她治伤?再耽误下去,怕就真的终生尽毁了!只要她离了石家,再想法子求一求父亲,到底是亲骨肉,他未必能恨得下心。

眼下虽说继母当家,但她父亲只是断了腿,又不是瘫了,总有好起来的时候,到时,饶是那继母再厉害,也奈何不了他,她就又有了希望!

沈昭容沉住气,心里盘算着到了家后,要如何与继母斗智斗勇,冷不妨一阵风吹来,掀起了车窗布帘,她瞥见了远处的皇城墙角,顿时呆住了。

她知道,章明鸾已经成了皇后,听说十分受新君敬重宠爱。帝后大婚的风光啊……那原本是属于她的,只是阴差阳错……

章明鸾有什么?容貌不如她,学识不如她,才艺不如她,礼仪不如她,女红不如她,性情不如她,凭什么就做了正宫皇后?!上天为何如此厚待她,却让自己命薄至此?

沈昭容回想起过去的种种,脸上缓缓划过两道泪痕。

正文番外二帝后

武陵伯世子夫人章元凤穿着一身大礼服,在宫人的指引下走进了坤宁宫的正殿,并未停留,就转道殿后,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一处宽敞的房间前。

她小时候也曾随母亲来过这里几次,认得这里是本朝皇后们惯用来招呼外家亲眷的地方,心里倒也镇定。只是宫人退下后,她小心地打量着房间内的摆设,只觉得与记忆中的金碧辉煌不同,瞧着更象是南乡侯府正院上房东次间的模样。从她出生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