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斗鸾- 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倒是章寂,见她陪了几日小心,终于忍不住道:“你也不必再试探我了,不过是随了你们的意罢了。我就不明白,那人有这么好?不但叫你大伯父、大哥哥他们折服,连常家都被拉拢了去!常家是什么人家?他们可是皇上的亲祖母家啊!说起与皇家的亲缘,比我们家还要近一些,怎么也能狠下心来?”

明鸾心道果然如此,便道:“他们怎么狠心了?莫非二舅公跟您说,要把皇上从龙椅上拉下来?”不可能吧?开国公没那么脑残。

章寂没好气地道:“他虽不曾明说,但我提起燕王时,他就没口子地称赞,反而叹息皇上无能,坐上了龙椅也不象是明君,这意思不是明摆着么?!”

明鸾笑道:“二舅公这话也不算说错,您心里其实也明白,皇上论能力,确实比不上燕王。”

章寂一窒,闷闷地道:“本事差些,慢慢学就是了,他才多大年纪?可难得的是品性!你们怎么不想想,今上性情宽仁,乃是臣下的福份!有这么一位君主,在朝为官的人也能少担些心,不怕什么时候就糊里糊涂地丢了性命。若换了一个象建文那样的人,连宗室皇亲都能下手的,这日子还能过么?”

明鸾想想他说得也有些道理,只是有一点不能同意:“皇上虽然宽仁,可他不但对忠臣宽仁,他对添乱的人也一样宽仁,甚至还会为了那些添乱的,把忠臣给抛到一边儿去。当皇帝,可不是只要宽仁就行了的,对好人宽仁是好事,对坏人宽仁就是纵容祸害了!再说,燕王也没有暴虐的名声,您上回不是还夸过他是个爱护百姓、知民生的人吗?”

章寂抿了抿唇,过了一会儿又道:“可是皇上是名正言顺的一国之君!”

明鸾笑了:“谁也没说他不是!况且燕王又不是要造反,您担心什么呢?得了,祖父,这事儿咱们没本事去管,何必总纠结着,反而叫自己心里难受?您是个再忠心不过的人了,不如就依圣命行事吧?要是皇上要办了燕王,您再出力不迟。否则,您要是在皇上面前说燕王的不是,皇上反而要恼呢!”

章寂愣了愣,又沉默下来。

过后明鸾见章寂不再提这件事,常家二舅公再过来寻他说话,他虽没好脸色,但也不再将人拒之门外,就知道他的态度已经有了和缓。心里暗暗松了口气,想着祖父终究有一日会改主意的,但眼下还是别太刺激他的好,又有些埋怨燕王。要夺位就赶紧,这拖了有一年了,再不动手,迟早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他要干什么了,万一有谁嘴巴不严实,透露一两句给皇帝,那不就成了笑话吗?世上本没有两全其美的好事。做了那啥,就别指望牌坊好不好?!

不料她才腹诽了没两天,燕王妃就派人给她送了帖子来,请她去喝茶。她从未见过燕王妃,也没去过燕王府,接到帖子时,还真是吓了一跳。章寂更是担心不已:“他们这是要做什么?”

明鸾看着手里的帖子,微笑道:“祖父别担心。不会有事的。大概是怀安侯那边有了什么消息,燕王妃才叫我过去聊一聊。说起来我们家跟她还是亲戚呢,你还怕她会吃了我?”

章寂瞪她一眼。想想也是,也就放心让明鸾去了,不过临行前再三嘱咐:“不许失礼!也别把你在乡下那粗野的作派给露出来,省得叫王妃笑话我们章家的家教!”明鸾只得应了。

她换了一身颜色素雅的蓝袄白裙,只穿戴了几样花式简单的银饰,带上不过不失的礼物,大大方方坐着王府派来的小轿往燕王府去了。

燕王妃年纪不过二十来岁,长相温婉,眉眼间与李皇后有几分肖似,真不愧是姑侄。不过五官又比李皇后略柔和些。她待明鸾十分亲切和气,特地提起朱翰之旅居北平期间,与她夫妇二人是何等的亲近,借此拉近与明鸾的关系,还说:“王爷自小就是在悼仁太子跟前长大的,与他们兄弟吃住都在一处。又一起读书习字,虽不是亲叔侄,却比亲叔侄还要亲!翰之在我们那里时,王爷与我还不曾有孩子,他又是个半大小子,我们就拿他当自家孩子一样照顾,看着他一路上吃了那么多的苦,心里实在难受。如今他不但长大了,比小时候越发能干了,还订了亲事,没两年就娶媳妇了,别说是我,就连王爷心里也是欢喜的。早就说要接你过来坐坐,我们娘儿俩说说话,只是你身上有孝,外头对王爷也有些不好的传闻,这才拖到今日。”

明鸾低眉顺目作娇羞闺秀状,心里却诧异得不行,她还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跟燕王妃成了“娘儿俩”?!对于燕王妃这番话,她也只是听听罢了,可不敢真以为对方就真的把自己当成是亲近的小辈了,因此半分不敢放肆。

不过燕王妃显然也不指望她头一回见面就真个与自己亲近起来,反而还很满意她这副娇羞模样,赞了几次她“模样儿齐整,又知书达礼”,听得明鸾心里惭愧不已,差点儿以为自己那夜叉的名声只是幻想出来的。

如此坐了足有个把时辰,明鸾喝了两盅茶下去,点心也吃了三四碟子,心想今天中午可以省一顿了,燕王妃却忽然转了话题:“我前儿听人说,王爷门下有几个不长眼的东西惹恼了你,可是真的?这种人你就该直接打回去!很不必看王爷与我的脸面。如今底下人都刁钻得很,仗着王府的名儿,就自以为得了势,在外头胡作非为,惹是生非,王爷也烦恼得很。本来是指望他们能办事的,不想事儿没办成,反倒惹了官非回来!”

明鸾心下一顿,知道戏肉来了,便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想着怀安侯从前提过王爷与王妃对他的大恩,偶然见了那几个人胡闹,怕他们坏了王爷与王妃的名声,才辗转托人提醒一句罢了,没想到居然惊动了王爷与王妃,却是我孟浪了。”

“我的儿!”燕王妃抬袖越过茶几握住了她的手,“难为你这般明理,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往后我就把翰之那孩子交给你了!”

还不等明鸾脸红,她就拍了拍手,却听得门吱呀一声打开了,门外阶下跪着一个男子,穿着一身布衣,伏在门前阶下,头都不敢抬。

明鸾吓了一跳,仔细一看,却认出那人正是郭钊!在岭南相遇时那般意气风发、总是仿佛成竹在胸般昂着头的郭钊,今日居然低声下气地跪倒在她面前,这是怎么一回事?她望向燕王妃:“王妃娘娘,这……内院里怎么来了个小厮?好象不合规矩吧?我还是回避一下的好。”

燕王妃笑了笑:“没事,有我呢,他既犯了错,自然要赔礼的,你若恼他,不理他就完了,若是觉得他还算诚恳,就受了他这一礼吧。”

明鸾只得按捺住,看着郭钊在门外叩了三个响头,便无声无息地退了下去。她心里有些纠结,但仔细一想,觉得这件事要是就此了结,也没什么不好。此时最要紧的是安燕王府的心。

郭钊磕头过后,燕王妃就再也没提起这件事,只拿些家常话与明鸾聊了一会儿,又问章寂的身体情况,最后才略点了点正题:“听说那事儿也惊动南乡侯了,好孩子,你回去好生安抚你祖父,别让老人家着恼,若日后再有人敢惹他生气,你伯父叔叔们都不在家,哥哥年纪又轻,只管来跟我说,我虽不大管事,倒还能替你们出一口气!”

明鸾干笑着谢过了,很快就告辞离去,燕王妃又赏了不少东西叫她带上,她不好拒绝,只能收了。

回到南乡侯府,章寂早在前厅里等半日了,一见孙女进来就问:“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又见明鸾身后的婆子们拿着大包小包,也猜到了几分,轻轻咳了一下,给孙女使了个眼色:“我们回院里说话。”

待回到房中,摒退众人,明鸾就把在燕王府的见闻简单说了一遍,倒是没提郭钊磕头的事。章寂也没起疑,只是觉得燕王妃待明鸾这般亲厚,多半是看在朱翰之面上,便忍不住感叹:“你还真不好太过疏远了他们,别的不说,怀安侯对他们是真真敬重的,当年他们也算是对怀安侯有救命之恩。”顿了顿,情绪又低落下来:“就连我们……也受过燕王府的大恩,否则怎能安然逃出生天?只怕骨头都化成灰了!”

明鸾见状想要劝他,但又不知该怎么劝,想了想,索性把心一横:“祖父,京里现在乱糟糟的,石家的人常过来烦您,您又不想见常家二舅公,不如咱们回老家一趟如何?”

章寂一愣,抬头望她:“回老家?”

明鸾点点头:“咱们回京也有一年了,祖母、父亲与弟弟妹妹们的灵柩都安放在城外庙里,总要挑个好时候,送回老家安葬才是。再者,当年我们家被流放,老家的族人有可能受了连累,连老宅都不知怎样了,总要修一修的。趁现在手里有点钱,咱们也该买点祭田,起个族学,好给后代子孙留个根基。”

章寂顿时严肃起来:“你说得对……我早就有过这念头,只是回京后事儿多,就一时忘了。此事关系到我们章家子孙万代,是该早日办起来!”

明鸾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她终于说动老爷子了,离开京城一段时间,再寻点理由让他在老家多待些时日,好歹将京中这一番风波避过去再说。她没信心压住祖父的那颗忠君心,难道还不能耍一招金蝉脱壳么?

第八十六章离京

明鸾成功说服了章寂返乡,但在这出发日期上却遇到了麻烦。

章寂始终有些不放心京中的局势,又想着眼下要入夏了,天气渐热,恐运着棺木上路会不方便,又担心老家那边久不通信,贸然回去诸事不便,想先派几个人回去看看情形再说,最好是把坟地也看好了,一应所需事物都备下,他们再带着棺木起程也不迟。

明鸾心想这一拖,说不定就要拖到秋天去了,谁知到时候是个什么情形?便竭力劝说章寂:“眼下看着京里还算平静,咱们家又无事,而且四婶的病情也有了好转,平日里也可以出门行走了,不趁这时候把这件大事办好了,再拖到入秋后天气转凉,谁知道四婶会不会又犯了病?到时候就算留她在京里看家,您能放下心吗?再说,虎哥儿这一年来都在温习功课,说好到了明年就要给他和鹏哥儿请一位业师来家教学。要是秋天才回老家,又不知几时才能把事情办好了赶回来,两位弟弟的功课就要耽误了!”

见章寂听了犹豫,似有所动,明鸾索性转去动员林氏。林氏心里倒是愿意的,不为别的,她在京城也有些待不下去。她如今是南乡侯府里唯一一个可以出面与别家往来的女眷,已经出了孝,身上又有诰命,今年以来,那些亲朋戚友请客吃饭的活动都是下帖子给她的,可她却很不愿意出席这些场面。她娘家原是建文旧臣,还跟吕后沾着亲,现在已经坏了事,别人家看在章启脸面上,对她还算客气,但背地里谁瞧得起?还有些腰杆子硬的女眷当面嘲笑她的。可人家给章家送了帖子来,她又不好不去,想要跟公公说,心里又有愧。不敢说出口。如今侄女儿说可以离京一段时间,正中她的下怀。

于是,在明鸾与林氏连番轰炸之下,加上虎哥儿与鹏哥儿也被窜唆了来向祖父撒娇。章寂终于答应了,叫人卜了吉凶,定于四月中旬起程,送灵返乡。

这一去,连章寂、林氏、明鸾与虎哥儿鹏哥儿兄弟在内,都要一起去,老张留下来看家。另有能干机灵的管事仆从随行。明鸾立刻就跟林氏、老张商量了,派了张路白与郭庆有这两个老成的家人打前哨,先一步往老家去探消息,打点路上食宿行程安排。章寂又叫联络文龙。

这一家子都是老弱妇孺,虽然是勋贵之家,但出门在外总要有个能顶事的子孙陪同才好,文龙是长子嫡孙,自然是责无旁贷的。

明鸾心想。文龙同去也好,省得沈氏三天两头差他去办事,不得消停。只要他不在家。沈氏差使不动袁氏,难道还能叫女儿抛头露面不成?

谁知文龙听了就有些犹豫:“母亲正病着,若我走了,她有个好歹,家里只有二娘与妹妹,只怕……”

章寂一听就有些不高兴,明鸾便刺文龙道:“大伯娘都病了这么久了,也不见有危险,哪里就差这几个月?况且袁姨奶奶娘家人在京城,真有事也不是没有求助的地方。你就只顾着担心你娘的病。怎么不想想祖父和我们这些弟妹呢?”

章寂冷声道:“也罢,不必你去了。你娘原是再尊贵不过的人,我这个做公公的也不敢怠慢了她,更不敢差你这个孝顺母亲的孙子去办事!你只由得我们这些老人孩子自去就是了,你妹妹虽是女孩儿,我看她打理这些外务。也未必就比你差!”

文龙羞得满脸通红,连忙跪下赔礼,再三保证会随行,章寂的脸色才略缓和了些。待文龙离去时,明鸾送他出二门,就小声啐他道:“大哥好糊涂!你成天埋怨大伯娘给你寻麻烦,有这么好的机会躲清闲,你怎么还要犹豫?你只管拿这话跟她直说,就算要讲孝道,也不能只孝敬母亲,却不敬祖父祖母的。”

文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声道:“李家那边不知什么时候就要提你大姐姐过门的事,我若走了,二娘又在家养胎,谁来料理婚事呢?”

明鸾道:“李家再赶也不会三五天里就把大姐姐抬了去,等他们要办,再传信过去,你赶回来也不过是七八天的路,有什么好担心的?再说,这种事你还不够看,他们要商量也是找大伯父去的。”

文龙心下一想,觉得也有道理,便高高兴兴地回去了。沈氏如何反应且不说,袁氏与元凤却都说这是理所当然的大事,一边给杭州章敬那头去信说明,一边督促着文龙身边的丫头收拾好行囊。袁氏还从娘家那里求得两封信,是她父亲给章家原籍附近一文一武两位地方官的,因他们相熟,就托他们帮着照看一下章家众人。文龙将信给章寂送来时,章寂虽然觉得没这必要,但也知道袁家父女是好意,就没回绝。

一时间,南乡侯府要送先人灵柩返乡之事就转遍了整个京城,有亲友过来相送的,也有人过来报怨,比如石家就是后者。倒是常家闻讯后,派了常二太太邹氏做代表,过来送了随礼,还道:“往日我们老太太糊涂,说了些不好的话,如今她也知道失礼了,只是面子上下不来,听说你们要走,心里一直念叨呢。我带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