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斗鸾- 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玉翟拍手道:“这法子好!就这么办!”想想自家在德庆时,每日来往附近的村镇送针线活,也是走惯了路的,旧宅与安国侯府之间这点距离还真算不了什么,她还笑道:“若是咱们姐弟哪一日在路上感染个小风寒,祖父心疼,说不定就搬去跟咱们一块儿住了,到时候每天要出门走路的就是他们长房了!”

明鸾笑笑,忽然又想起一件事:“咱们离开前,你听见大伯父说的那话了吗?那是什么意思?”

玉翟不解:“不是说等屋子打扫干净了再让咱们搬回去么?”

明鸾摇头:“他好象说要等皇上赐还庄田,上回不是已经赐过了吗?地契都在家里了,如今只等户部派了人带咱家的人去田庄上办交接。”想了想,皱起眉头:“还有那什么吃穿用度都不必操心的话。我说……他该不会是打算把南乡侯府名下的庄田产业拿捏在手里,叫我们回旧宅住着,用的钱和东西仍旧由长房拨过去吧?这算盘打得真够响的!”

玉翟吃了一惊:“那怎么办?这跟仍旧偻在这里又有什么区别?!”

“区别大了!”明鸾道,“至少不必时时刻刻都生活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身边侍候的人,也可以让咱们自己挑选。如果他以为能占住那些产业,那就太傻了,祖父还在呢,咱们跟他老人家撒撒娇,大伯父还能拦着不成?等二伯父回来了,正好名正言顺地讨要,要是账上少了一毛钱,那都是他亏的!叫他包赔!咱们家当年被抄走了那么多东西,还回来的肯定数量不足,要是有什么人再从中做点手脚……”她得意地哼哼两声,“看赔不死他!东西可是交到他手上的!”

玉翟听得露出喜色,但接着又转为忧虑:“可在父亲回来之前,咱们怎么办?”

明鸾安慰她道:“别怕,谅他也不敢克扣咱们的吃穿用度,咱们可以拿学管家作借口,把钱留在手里,精打细算一番,总不会比以前过得糟吧?再说,我也有自己的田产和屋子,大不了先自掏腰包撑着。一切等二伯父回来,事情就好办了。”顿了顿,“当然,四叔可能会回来得快些,要是他愿意站在咱们这边,事情就更好办了。”想起朱翰之提过的章启有可能接任辽东总兵一事,她翘起了嘴角。

空有爵位有啥用?手里占着两府产业又有什么用?章敬没了兵权,接下来为了避祸还得在家闲置一段时间,随时要受到言官的弹劾,在这段时间里,他要是敢出点妖蛾子,世人的唾沫就能淹死他!就让他得意几日,先脱了他的掌控要紧。

明鸾心里拿定了主意,又想起陈宏的事,忙叫了丫头来打听:“前头可有客人来?”那丫头茫茫然地摇头:“奴婢不知道前院的事。”明鸾只得跟玉翟打声招呼,自行往前院去,才走到半路,便遇见板着脸的陈氏,吓了一跳:“母亲这是怎么了?”

陈氏面无表情地摇摇头,道:“方才你五舅舅来了,把咱们家的旧仆送了过来,当中还有朱侯爷送你的人,一会儿会有人领到你院里去。”

明鸾忙问:“五舅舅呢?在客厅里吗?”

“不在。人已经走了!”陈氏深吸一口气……“老太爷还在东园吧?”见明鸾点头,便转身往东园的方向去。

莫非是为章敬的无礼生粳

明鸾也跟着恼起来,接着又想起朱翰之送了人来,不知是什么样的,忙回院去了。

第二十九章威逼

陈宏送回来的旧仆并不算多,连家带口的总共也就二十来个,但都不是无名小卒,除去当年南乡侯府的大管家一家四口,还有两个常家的陪房婆子,一个章寂从前书房里侍候的老仆和他孙子,曾经奶过章放与章敞兄弟的奶娘,剩下的,则是二房的一个大丫头与三房的人了。

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仆都直接连家眷一起被送去了东园,以后就留在章寂身边服侍了。至于那两位奶娘,年纪都不小,身上又有病痛,显然是不能再做什么活了。章敬自己的奶娘早已过了世,章启的奶娘又在章家出事前就回了乡,因此对那两位奶娘不大看重,随口吩咐袁氏拿一笔银子出来送给她们,就将人打发走了。陈氏见她们实在当不了差,也没阻拦。

二房的大丫头当年是从外头买来的,原是宫氏身边用惯的四个人里唯一一个不是从宫家陪送的人,论主人的宠信与在仆从中的地位都要比其他三位略次些,但也因此因祸得福,四年多前被陈宏赎了回来。玉翟见了她,想起从前她在宫氏跟前侍候的情形,主仆俩哭了一场。玉翟听说这丫头已经嫁给了后来侍候的那家主人的一个小厮,还生了儿子,也就没把人留下,悄悄儿问明鸾借了二十两银子,四匹布,赏赐给那丫头,就让她离开了。不过那丫头倒是个念旧的,虽然自己舍不得丈夫孩子,没法回来侍候旧主,却推荐了自己的两个妹子,虽然比不得那些受过训练的丫头机灵,但胜在可靠。玉翟考虑了一下,便答应让她领妹子过来给自己看。到时候再作决定。

而三房的人,明鸾却没几个是认得的。只隐约记得一个婆子有些眼熟。似乎当年是在陈氏身边侍候的,想着陈氏会有安排,便说了几句闲话就算了。丫头都是生面孔,据说大部分是当年旧家人生的孩子。如今已经长大到了能当差的年纪,也有两个是当年的小丫头。只是在明鸾穿来的头十天里不曾在她面前出现过。领人来的婆子说,当年三房用过的大丫头不是病死了,就是在新主人家里嫁了人。也有跟着新主人到了外地。无法回来的,因此只能先把这些新人推上来,慢慢调教。那婆子还说,陈五爷交待过了,陈氏当年的陪房凡是赎回来的,大都回了陈家。此时已随他上京,正等着户部交还陈氏的陪嫁产业。就到那些产业里工作去。

明鸾深以为然。那些陪嫁的东西在别人手里不知被盘剥了多少去,又换了多少任主人,能够追回来一半,都是值得庆幸的。如今陈氏没有收入来源,每个月的月钱都要看章敬与袁氏的脸色才能领到手,这些产业就显得尤其重要,千万要由信得过的人掌管,哪怕是身边少几个人服侍,也要将有能力的人安排到产业里去。

至于丫头,明鸾当初印象最深、感情最深的也就是红绫和素锦两人,但也不过是相处了不到十天,感情说不上十分深厚。红绫本是陈氏陪房之女,据说当年被赎回来后,就回吉安去了,已经嫁了人。明鸾听说她过得不错,也就不再强求,只是素锦却有些可惜,她被安置在陈宏一个朋友家里,听说主人性情温和,但前年去了蜀中任官,素锦也跟着去了,至今联络不上。那两个做过小丫头的女孩子里,倒有一个是素锦的亲妹妹,明鸾问了她的情况,得知她多年前在南乡侯府就已经受过基础丫环训练了,就将她留了下来。

另外还有朱翰之送来的人,本是一男一女兄妹两个,因男仆不能进二门,因此明鸾只见到了妹妹。她夹在陈宏送的人里头,穿戴打扮都跟旁人没什么区别,众人都以为她也是陈家送回的,并没有多加留意。明鸾是听见她说:“奴婢是王右前庄上人。”才知道她就是朱翰之派的人。

这对兄妹本姓王,哥哥今年二十出头,名叫王宽,学过些武艺,会驾车、会骑马,也受过大户人家下人的培训,一般的礼数都是知道的。他虽然说不上武艺十分出众,但那点本事对于一个闺阁千金的跟班而言,已经足够了。他还有一样好处,就是对南京城的地势十分了解,无论是到了内城外城哪里的大街小巷,他都不会迷路,哪里的商铺出售什么商品,他也都十分了解,想要采买什么东西,或是打探什么消息,都难不倒他,而且他个性沉稳老实,嘴巴很紧,对于目前的明鸾而言,是个及时又称职的帮手。

至于那妹妹,名字是细竹,只有十六岁,容貌只是略有些清秀,瘦瘦小小的,并不出挑,外表看起来似乎很老实,只一双眼睛比常人灵动。明鸾问了她几句话,发现她是个很机灵的人,有眼色,而且善于观察。不过,她只受过基本的奴婢训练,却很不熟悉规矩,有时说着说着,就容易在称呼间忘了尊卑,被旁边的婆子媳妇们数落。她针线活只是平平,只会梳几个简单的发型,厨活仅是略通,会做饭,炒两个大路菜而已,而且不识字,只能大概认得自己和哥哥的名字,也没学过算术。在明鸾看来,这姑娘简直就是她哥哥的反面,完全没有一个好丫环所需要的素质,若说她有什么优点,那就是懂得哄人开心,很容易就赢得别人的好感,而且她对南京城里各家世宦权贵的情况十分了解,可以充当活人版百度。

明鸾心想,世事无完美。朱翰之那家伙虽然常常气得人脑仁疼,但做事还是很靠谱的。他会送这对兄妹过来,自然会事先了解他们的情况,却仍旧送了,那就一定有他的考虑。她选择相信他,就把细竹也留在了身边。

有了两个随身丫环,明鸾屋里的情况顿时有了改变。素锦的妹子跟她姐姐性格不大相似,却是个沉稳又细心的姑娘,手脚也勤快利落,送奴婢过来的婆子才走,她向明鸾行过礼。就立刻开始整理房间,把这屋里暗中偷懒的丫环们弄出来的乱局迅速归整好了。又快手快脚地上厨房讨了煮水用的小炉和茶壶来。在院中寻个空屋子,改作茶房,从此明鸾母女俩就不必再为一口热茶水,专门派人走一趟茶房或厨房了。

至于细竹。则向明鸾报告了朱翰之交待的一些情况。首先是章启,他已经连日赶路往京中来。想必最多再过十天,就能到达京城。吏部那边已经定下了他接任辽东总兵之事,从皇帝到燕王再到朝中百官。都无人反对。事情已成定局。而朱翰之已经另行派人将林氏母子的情形告诉他了,到时候他要如何选择,也能少受章敬的影响。同时,朱翰之还向燕王说明了章启与林氏当年和离的真相,燕王并没有强求他继续履行与胡家婚约的意思,一切就看章启自己的心意了。毕竟他是燕王日后要大用的人。

明鸾听了喜出望外。燕王如今就是大BOSS,四叔章启跟常二夫人胡氏娘家侄女的婚约又是他与开国公做的媒。如今他点了头,开国公那边又是亲舅公,想必不会不念鹏哥儿是他妹妹亲孙子的情份,反帮老婆内侄女的。这么一来,章敬就算再蹦跶,都是白搭!

细竹又提起了章放在西南的情形。据说,冯家人已经自投罗网了,朱文圭被当场拿住,同时被擒的还有冯家的几个儿孙,如今只剩下冯家幼子冯兆中潜逃在外。章放立了大功劳,如今正协理西南军务,不日将会折返广东指挥使司,等待上命安排。皇帝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大喜,已经跟燕王商量要把他召回京中了,只等战事收尾,章放就可以回来了。

明鸾这回是大喜,忙起身道:“二姐姐走得早了,若是还在这里,听说了这件事,一定高兴得紧!”又想起章寂也许还没得信,便说:“我得去告诉祖父一声!”又想到章启也快要回来了,林氏还不知情呢,一时间倒犹豫了,不知该先通知哪一个。忽然又记起陈氏刚刚去了东园,不知是怎么了,便问细竹:“方才我五舅来时,前院都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五舅不等我出来见一面,就先走了呢?我瞧我母亲脸色似乎不大好看。”

细竹忙答道:“奴婢方才进府后,见安国侯爷脸色不大好,只跟陈五爷说了几句话,便端茶送客了。陈五爷才离开,侯爷就吩咐管事的把奴婢们带下去,说他要去向老太爷请安。他走了以后,三太太才到的,听说陈五爷已经走了,十分吃惊,问了详情,就生起气来。”

明鸾瞪大了眼:“什么?!”别说陈氏,她听说了,也要忍不住生气。章敬这是什么意思?陈宏把章家旧仆送回来,他居然随手就打发了?他是不是忘了陈家的恩情?!

当下明鸾就火冒三丈,叫上细竹,气势汹汹地直往东园而去。这件事她一定要向祖父告状!

谁知她才到东园门前,就听得园前的空地上有人在争吵,仔细一瞧,正是陈氏与章敬。陈氏板着脸,全身绷得紧紧的,语气也带着冷意:“侯爷这是何意?我不过是来向老太爷回话罢了,你为何阻拦?!”

章敬把头扭到另一个方向,慢悠悠地道:“我知道你来做什么,我劝你一句,既然决定了要留在我们章家守寡,就做好你的本份,别成天想着兴风作浪!父亲年纪大了,身子不好,做晚辈的正该让他安心静养才是,你居然还要拿外头的事惹他老人家生气,可知道孝道是什么?”

陈氏气得直发抖:“侯爷说我不懂孝道,那我问侯爷,可知道什么是君子?难道你是个知恩不图报的人么?!为何待我陈家人如此无礼?!”

章敬一脸的不以为然:“我在朝中任武官,本来就不好与文官结交,况且你堂兄即将起复,若是与他来往太过密切了,难免要叫人说闲话,笑话他为求官位攀附我们侯府。为了你堂兄的清名着想,三弟妹还是把这番话收回去的好。”

不等陈氏回应,明鸾就先冲上去了:“大伯父这话说得真够道貌岸然的!只是这清名不清名的,是我五舅舅的事,您会不会管得太多了?更何况两家本就是姻亲,陈家还对章家有恩,对大伯父更是有救父救妻的大恩!您这般冷待,回头外人知道了,不说陈家要攀附章家,只会说章家大老爷是个忘恩负义的人,那样就太不妙了。为了大伯父的清名着想,您还是向我五舅舅道个歉比较好!”

章敬沉下脸:“往常我只听说你流放在外,礼数上有所欠缺,可袁姨娘好意送了嬷嬷过去教导你,你却推三推四的偷懒不肯学,以至于在长辈面前如此失礼。你连礼数都不懂么?!”

明鸾冷笑:“我再懂礼数又有什么用?有人往外头宣扬几句我的坏话,我学再多都是假的。要是被人教坏了,更是不知道往哪里哭!大伯父,您就别拿旁的事来顾左右而言他了,咱们这就进园里去,把方才的事跟祖父说一说,看他老人家如何裁决!”

章敬怒道:“忤逆不孝的东西!你祖父身体不好,你不思孝敬,还要去气他!”

“又不是我做错了事,祖父就算生气,也不是气我!”明鸾瞥他一眼,“祖父身体再不好,也撑到今天了,还有什么事是经不住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