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斗鸾- 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胡四海羞得以袖遮脸:“是小的错了,好姑娘,您就别再说啦。都是我犯了糊涂,以后再不会了!”

当下里吕仲昆与明弯约好了明日已初(上午九点)左右到山脚相候,只要章家清了场,就过来领人,若叫人碰见了,就说是从外地请来的大夫,给家里老爷子瞧风湿的。明弯见外头天已经黑了,连忙借了火点起灯笼,便打算要下山。朱翰之起身道:“我送送你吧,大晚上的,小姑娘家走在荒山野岭上,也太危险了些。”

明弯笑道:“不必了,我打着灯笼呢,又是走惯了的山路,不妨事。要是你送我下去,一会儿自个儿上来时,哪里还能认清路呢?”

朱翰之笑说:“那我就送到林子边上,不过就是两步路而已。”他眨了眨眼。

明弯迟疑了一下,便笑着应了:“那就多谢广安王殿下了,说实在的,外头一片黑漆漆的,确实有些怕人。”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屡子,走到林子边上。朱翰之回头看了小屋一眼,见无人留意,便迅速压低声音对明弯说:“沈儒平曾经到过这里,向兄长告状,说你们家故意拖着你大伯娘的病,想要将她拖死。”

明弯心中一跳,眼神有些游移:“他这是胡说,我们家一直没停过给大伯娘请大夫抓药呢。”

朱翰之不置可否:“吕先生的医术确实不错,兄长已跟他说好了,寻个机会给你大伯娘看一看。明日既然他们都要去,想必也会顺道把这个方子开了。”

明弯深吸一口气:“这么说……太孙是相信了沈家人的话?”

朱翰之微微一笑:“别担心,兄长心知他这个姨母都做了些什么,章家人心怀怨恨是正常的,他原打算若你大伯娘的病情真的不好,就把人接上山来亲自照顾,当然,现在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只好改为请吕先生开个好方子。”他颇有深意地看向明弯:“吕先生的医术确实很不错,虽算不上名医,但比起乡下地方的土郎中,总要强许多。”

明弯不动声色地道:“那就太好了,大伯娘病了这么久,如果吕先生能治好她,也省得我们成天蒙受不白之冤。”

朱翰之又笑了笑,转身回去了。明弯紧紧握着灯笼,抬脚往山下走去。

她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向祖父通报了上山的经历,以及太孙与吕仲昆等人明日过来的消息。章寂立刻示意两个儿子去跟各自的妻子打招呼,明日带上文虎去金花婶处做针线,赶一件做工很是繁复的嫁衣,同时,又命周姨娘把最近做好的一批绣活送到邻村的雇主处,中午时间太急就不必赶回来了,至于斟茶倒水的活就交给明弯。等明天到了时间,章敞负责在附近的大路上放风,章放去领人过来。

至于沈氏,为了稳妥起见,章寂下令周姨娘暂时别再往药里放某种药草了,又拿出几枚深藏多时的土参,交待她明早熬一锅人参鸡汤,熬好了再出门。最后,他又让明弯把沈氏小屋门前那些肥料之类的东西全都移走,再打水清洗了一遍。

第二天早上,家里人都照先前的安排分别出门了,明弯留在厨房里熬药,灶上还有一锅香味扑鼻的人参鸡汤,味道又香又臭的,飘得满院子都是。她正笑得不怀好意之际,门外传来了沈儒平的声音:“大姐!大姐!你昨儿说的可是真的?!”接着便是急促的脚步声,她转头望去,正看到沈家夫龘妻焦急地跑向小屋,竟连招呼都没跟主人打。沈昭容跟在后面,见了明弯,脸上一红,低头匆匆追了上去。

明弯挑挑眉,想到去接人的二伯父与父亲,心下顿时兴奋起来:昨天才挖好了坑,沈家人今日就来跳了,真是太配合了!

第五十二章挖坑(下)

明鸾迅速跑到小屋外,偷听了一会儿,只听到沈儒平十分激动地问沈氏:“容儿说大姐告诉她,燕王派人来接太孙了,可是真的?!人呢?在哪儿?”

沈氏虚弱地回答他:“人不在这里……你是怎么听的?人来了倒在其次,可来的是什么人啊!你还高兴成这样……”

杜氏打断了她的话:“大姑奶奶,话不是这么说的,一个朱文考算什么?半大的小崽子罢了,无权无势,只要太孙殿下夺回皇位,要对付他就跟捏死一只蚂蚁这么简单,关键是燕王派人来了!”

沈氏被他气得咳嗽了好一会儿,才道:“糊涂!他们既然来了,要真的把太孙带走,半路上出点什么事,谁知道?我怕的是这个!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朱文考的生母是怎么死的?他若烧死在东宫便也罢了,可他偏偏活了下来,心里怎会不恨?我就怕他会趁机做手脚……”

“那我们就跟着去!”沈儒平越发激动了,“我们跟着太孙一块儿走,即便那朱文考真的不怀好意,又能如何?他一个半大孩子,能斗得过我们这么多人么?而且半路上他若是出点什么事,我们跟太孙就更安稳了!”

“不行……”沈氏急喘两下,“我只知道有人来,却不知有几个人,但肯定不只朱文考一个。

若是人太多了,路上就容易出变故,况且你们在这里是上了军户名册的,忽然走了,卫所里能不知情么?若无人善后,就有可能给太孙惹麻烦……”

“管不了这么多了,章家人不是很有能耐么?他们既能把我们弄过来,自然能让我们光明正大地离开,总之,我们一定要跟着太孙走。大姐,你别忘了,我们容儿跟太孙还有婚约呢,若是就这么放他走了,万一他变卦怎么办?又或是燕王安排他娶别的名门闺秀为妻,那又怎么办?大姐,那可是一国皇后的名位!你别忘了,燕王妃娘家妹妹、表妹、侄女儿外甥女儿一大堆,其中有好几个是与太孙年纪相仿的……”

屋里忽然静了下来,明鸾正想挨近了听得更清楚些,忽然闻见屋里有动静,似乎有人正往门外走来,连忙后退几步,闪到屋侧,便看到沈昭容满脸通红地走了出来,羞涩地捂着脸,屋里杜氏叫她:“容儿,好好的怎么出去了?这是大事,你且别忙着害臊,快来帮忙劝劝你姑妈。”沈昭容只得红着脸回去了。明鸾抓紧时机离开了小屋,回想一下沈家人的话,冷笑一声,便向祖父章寂报告了自己听到的一切。

章寂听完了也冷笑道:“沈小子打得好算盘!可惜,我们家不是他沈儒平支使得了的!”接着沉吟片刻,“太孙本就亲近沈家,若真让沈家女做成太孙妃,也是麻烦……”便低声嘱咐了明鸾几句。

明鸾会意地应了,快步跑出家门,故意绕开小屋,走远路截住了正往这边来的朱文至、朱翰之与吕仲昆等人,一脸惊慌地对二伯父章放道:“沈家人忽然过来了,正在大伯娘屋里说话呢。

你们要是这会儿过去,一定会被他们看到的!”然后又满面羞愧地对吕仲昆说:“吕先生,我也不知道我大伯娘是怎么打探到你们过来接人的消息的,她还告诉了她娘家人,这会子他们好象就是在商议这件事呢。租父说,大概是我们没能好生保守秘密,实在对不住。”

吕仲昆经过昨晚上明鸾那一出好戏,对章家正有好感,也不在意:“不妨事,这件事本来就要告诉沈家的,毕竟殿下顶替的是他家儿子的名头。既然他们过来了,我也省得再去请了,就让他们一并参与商量吧。殿下要如何离开,离开后又该如何安排,才能避免官府生疑,还要他们帮着出出主意呢。”

章放脸色正难看,听了吕仲昆的话,心里稍稍舒服了些,笑道:“先生说得是,不过沈家人近两年可能是苦日子过得多了,总爱犯糊涂,一会儿若他们说了些什么不得体的话,还望先生别与他们一般见识。”

朱文至张张嘴,想要替沈家人辩解辩解,但想到他们平日行事,又闭上了嘴。不过无论如何,那总是他亲娘舅,为了救他也曾付出过巨大的代价,事情轻重还是知道的,想必不会在这种要紧大事上犯糊涂。而且,他觉得章沈两家积怨已深了,可两家都是他敬爱信重的长辈,看着他们交恶,他心中委实难安,希望一会儿事情商量完以后,能帮着调解调解,让两家人同归于好。毕竟他这一走,不知几时才能把两家人救回去,在这段时间里,两家人还要相互照应、守望相助呢。

一行众人各有心思,唯有朱翰之一人,嘴角微微翘起,隐隐露出笑意,但很快又消失不见了。

众人到了章家院子,章寂拄着拐杖迎了出来,吕仲昆与朱文至一前一后地抢了上去扶住,朱翰之倒装出有些生疏的样子,略带着拘谨行了礼。进了屋后,他们又各自叙礼,就在屋里一片忙乱之际,明鸾抽身出来,去了小屋处。

刚到门口,明鸾便看见杜氏在那里冲正屋方向探头探脑的,又与沈儒平窃窃私语,不知编排些什么,猛一见明鸾过来,前者就猛地冲上来抓住了她的手臂质问:“是谁来了?可是太孙和燕王派来的使者?!你们章家也太过分婢,这种事原该告诉我们一声,怎能故意瞒着?!你们一定是想在背地里捣鬼!”

明鸾皱眉瞥了她抓住自己的手一眼,压低声音说:“放手,你抓疼我了!”

杜氏不放,沈儒平还上前冷笑说:“别以为你们章家救了太孙一回,就能事事替他做主了!小丫头,你给我听好,我们才是太孙的亲人!当年是我们护住了他,让他平平安安活下来的。别以为你们凭这点小恩小惠就能拿捏住太孙殿下!他可是我们沈家的外孙,身体里流着沈家的血!”

他声音有些大,明鸾揣度着正屋那边应该可以听见只字片语,心下不由得一动,故意再压低了声音:“你那么大声干什么?就算你们家帮过太孙的忙也不必天天挂在嘴边上,那些小事,搞不好太孙自己都记不清了,你们还念叨个不停也不怕人家嫌烦。有些话啊,私底下说说就可以了,别惊动了屋里的人,叫他们听见了不好!”

沈儒平只当明鸾心虚,害怕叫燕王使者知道了自己夫妻在此,越发提高了声量:“这种事光明正大,为什么不能叫人听见?我就要敞开了说!这几年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好不容易燕王派人来了,眼看着这苦日子就要到头了,他们为什么不找我们?!分明是你们章家从中捣鬼,想把我们沈家踢开,好独占救驾之功!死丫头,还不快给我让开?!我要去找太孙殿下评理!”

他说得这么大声,明鸾知道正屋那边一定听清楚了,便笑了笑当着他们的面掐了自己大腿一把,顿时红了眼圈,还委委屈屈说:“沈大叔您说什么呢?我就是奉祖父之命来请你们过去议事的,谁要踢开你们了?!”说罢不等他们反应,便嘤嘤哭着扭头跑了,回到正屋里,故意选了个光线充足的地儿,让所有人都看清楚自己脸上的泪花闪烁,却不告状,只是非常难过地报告:“沈大叔他们这就过来了。”然后低头往耳房那边走。因这几日天气不稳定,时时下雨,章家人特地在这里辟了个临时茶房她就在那里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摆弄着茶具。

屋内众人面面相觑,各有思量。章寂面无表情,章放满面讥讽,章敞还在外面放风,此刻不在场,朱文至脸色通红胡四海轻蔑地撇了撇嘴,吕伸昆只微微皱了皱眉头,便继续与章寂寒暄,问章家这几年在德庆的生活,朱翰之低头整理着袖口,掩住了嘴角的一丝笑意。

过了一会儿,沈儒平与杜氏出现在正屋门前,先探头看了看屋内的情形,见众人都在看他,便讪讪地走了进来:“原来燕王殿下派的是这位先生啊?方才章家三丫头也不把话说清楚,弄得我们误会了……”杜氏还在一旁补充道:“是啊是啊,章老爷子,您别怪我们多心,既然有使者前来,您就该马上告诉我们才是,怎能瞒着呢?今天若不是我们恰好前来,只怕等太孙走了,我们还被蒙在鼓里呢!”

太孙朱文至轻咳一声,看了他们一眼:“舅舅舅母坐吧。弟弟与吕先生是前日才找到我的,章家人也是刚刚才知道。因布村离得远,就没立刻告诉你们,但也没有瞒着你们的意思,不过是想先跟章家见一面再说罢了。”

沈儒平没料到太孙会先出面说出这番话来,脸上一时过不去,笑意更加勉强了,只拿眼睛去瞄妻子。杜氏却只顾着盯朱翰之的脸瞧,见他面上有疤,脸上便忍不住露出了喜色:“这位就是广安王吧?几年不见,长高了许多,可这脸是怎么回事呀?瞧着可不大体面。”心中却想,容貌都毁成这样了还敢肖想大位,真真是白日做梦!

朱翰之正瞧着明鸾给自己倒茶,闻言只当没听见,半点异色不露,反倒是太孙朱文至有些着恼:“舅母,姨母那里还要人照顾呢,您不如去瞧瞧她?”

杜丘悻悻地,只觉得他不识好歹,不明白自己的一片苦心:“容儿在她大姑那里照看呢,没事儿。”

沈儒平看着在场众人的脸色都不好看,便知道老婆说话造次了,连忙斥道:“行了,男人们在商议正事,女人少说两句!你没瞧见章家三丫头在那里倒茶?快帮着招呼啊!”说着便从门边拿了张方凳往朱文至身边一摆,大摇大摆地坐下。朱文至本是坐在正位上,连章寂都次了一席,沈儒平这么一坐,正与章寂相对,位次等同,朱翰之与吕仲昆反倒落到他下手去了,见状双双皱起了眉头。

杜氏本来也拿了张凳子要跟着他一块儿坐下的,坐到一半就听到他这话,只得又抬起了屁股,走到明鸾身边,睨着她道:“章三丫头,别耍小心计,小小年纪就学会装哭告黑状,真不知道是什么家教!”

明鸾红着眼圈看向自家祖父、朱文至与吕仲昆扁着嘴委委屈屈地不说话。章放便冷笑说:“沈大奶奶,我们章家的家教自然是好的,这耍心计告黑状的是你们沈家人吧?”

杜氏近日常与村妇吵闹,早练成了利索无比的嘴皮子闻言一板脸便习惯性地要骂回去,却被朱文至再次打断:“好了,舅母,章三表妹什么状也没告,更没说半句沈家人的坏话,您就别再为难她了!”

杜氏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朱文至却感到窨些伤心。方才他担心沈家夫妻与明鸾争吵会使得章沈两家的契系雪上加霜,原想走过去劝解两句,正好将沈儒平的话听了个齐全。他有些不明白,舅舅为什么会认为自己的事是光明正大可以敞开来说的?难道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见不得光么?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