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星高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猪星高照-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摊主是乎对自己的古玩知识很有信心,露出不屑的眼神:“老叔,你可看清楚了,这海兽葡萄纹是唐代铜镜最流行的纹饰,加上它的包浆,自然的磨蚀锈sè,绝对是唐代产物,你老说是明镜,说句不礼貌的话,你老眼光还差了点。”

围观人群中多多少少有些古玩爱好者,对铜镜也有一定的了解,听见摊主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赞成。海兽葡萄镜可以说是唐镜的一大代表作,受了汉代“天马”神话传说的影响,其背面的海兽似马非马,形态怪诞,具有仙神之意,在唐代时又称天马葡萄镜。

如此看来,这老人家的古玩造诣是差了些,竟然连海兽葡萄镜都看不出。

没有理会旁人和摊主的嘲笑,顾全表情依旧,淡淡道:“只要是喜欢收藏铜镜的人都知道,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使用量普便,所以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唐代,铜镜又走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铜质合金中加大了锡的成份,使得铜镜的质地更银亮,清晰。就连铜镜后的纹饰图案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创新,其造形新颖,纹饰华美,做工jīng细,典型的有菱形境和海兽葡萄镜,是盛唐高度艺术水平的产物,充分反映了当时的人民生活和理想追求,以及唐代的文化背景特点。”

“隋唐铜镜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隋代和唐初年间,铜镜的主题纹饰以瑞兽为主,是隋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类型。它除了继承中国古代铜镜传统,又有了新的创新。海兽葡萄镜是唐镜引人注目的镜类,它揭开了唐代镜主题纹饰的序幕。唐高宗至唐德宗时期,铜镜装饰上再次出现新形式、新题材、新风格,使铜镜进入富丽绚烂的时代。到唐德宗至晚唐、五代时期,主要流行鸟镜、瑞花镜、盘龙镜等。其唐镜最大特点之一是艺术样式或艺术手法的多样化,而铜镜艺术也呈现出浓郁‘盛唐气象’。”

“不过唐镜除了以上风格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唐朝铜镜背后那个纽是圆的,鼓起来的。而明朝商家都喜欢仿制唐镜,但是为了区分和利于平放,明朝铜镜后边的钮都打成了扁平状,不信你可以找些明镜来对比下,像这类铜镜都是宋明仿唐的特点。”

听顾全说完,摊主先是被对方的学识所折服,又立即找来几面明镜做比对,果不其然都和顾全说的一样,背面的钮全是平的,像被机子压过一样。

没等摊主开口,顾全又说道:“除此之外,还可以从质地和sè泽上判断。汉镜一般呈银灰sè,质量好的唐镜呈银白sè,宋镜包括辽镜黄中发红,颜sè较暗,明镜黄中发白,清镜多为黄铜sè,之所以sè泽不同,是因为各代在铜合金的配料上比例不同。另外,汉镜至东汉时变得较厚,唐镜厚重又显富实,到宋以后因为铜的大理稀缺,所制的铜镜大都比较单簿,重量也偏轻。你可以再掂掂这个份量,是否和真品唐镜有些差别。不过像你这面明镜并非倒模铸成,所以没有一般明镜的粗糙,做工jīng细让人看了很容易误认为是唐镜。”

围观众人一听,包括摊主恍然大悟,鄙夷之sè纷纷变成敬佩,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这古玩行是越老越jīng,别人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岂是自己能比。

曲文站在一旁,心中的震撼更不必多说,自己的小小外挂和顾全的真才实学相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敬服之余同时也在梦想,哪一天才能有他的一半经验学识。

摊主听后连忙对顾全施拱手礼:“老人家,您可是真神,是真正的爷,今天给小的长见识了。就冲您老这番教诲,这面明镜你给个合适价拿走,小的绝不反悔。”

顾全装样想了想:“这面明镜的做工还是不错的,我老人家也很喜欢,这样吧我想多买几面摆在堂中当装饰。”说罢又挑出三面明朝时期制的铜镜,分别是一面铭文铜镜,双鱼镜和葡萄双龙镜。

“四面,一万六怎么样。”

古铜镜中以战,唐的价格最高,其次是汉,宋到金的价格又略低一些,到了明清时期则跌到最底。除此之外还要看镜的大小,但凡在五厘米以内,十五厘米以上的都比较值钱,然后就是它的工和材质,做工jīng细的铜镜,用料上成的铜镜价格也会相对高一些。最后是铜镜的纹饰图案,往往稀有的图案也会让铜镜的价值大增。

市面上一般的明镜价钱大多在几百到几千之间,品相好的卖到一两万就算不错了。顾全开出一万六的价,不高也不低,算是一个很合理的价。

摊主倒也是个爽快人,四面镜子一万六比他收来时多出几千,当下高兴的回答:“就按你老说的算。”

新人不容易,诚心希望大家看完后,顺手点一点收藏,每一个收藏都是对蛮民的极大鼓励。

第二十二章行家一出手(三)

在潘家园寻了半天,总算买到几面镜子,至于有什么目的只有顾全自己知道,不过曲文相信以他的鉴赏水平,对古玩市场的了解一定不会吃亏。

回到鲍国强家中已是正午时分,吃过午饭,鲍国强急不可待的让顾全把买到的铜镜拿了出来。

“师父,你向来不会轻易出手,这四面镜子一定有些名堂。”

顾全笑而不语,把四面铜镜摆在桌面。

鲍国强首先拿起那面海兽葡萄镜,看了一会摇了摇头:“纹饰虽然是唐代的,品相也不错,可惜是明代仿的,市价三四千差不多了,不值几个钱。”

曲文坐在一旁暗暗惊诧,这四面镜子一共花了一万六,平均每面四千,若按鲍国强所说岂不是买亏了,要不然是别的镜子另有玄机。

鲍国强接着往下看,对铭文铜镜和双鱼镜也都摇了摇头:“这两面的纹饰图案太多见,没有多少艺术xìng,卖个一两千也就了不起了。”

放下铭文铜镜和双鱼镜,最后拿起葡萄双龙镜,先是看了一眼,随即眉心紧收,像见到奇珍异宝般,拿过放大镜仔仔细细的端详了好久。等他放下铜镜时,发出一声长长的赞叹:“师父你果然是宝刀未老,花一万六多买三面镜子,其实是为这面打埋伏吧。”

顾全难得来一趟běijīng,没想到头一天上潘家园就捡到个大漏,而且这种大漏可不是想捡就捡,很多人一生中也遇不上一回,暗道是借了曲文的好运,心里也高兴得很,开心笑道:“你说呢?”

曲文不明就里,只知道铜镜上有不弱的灵气凝聚,但明明是明代的东西却不比清代的jīng品器物多多少。好奇心瞬间大发,就越想知道这面镜子有何特别,究竟能值多少钱?

“强哥,这面镜子有何特别之处?难不成这面不是明镜,而是唐镜?”

鲍国强内心兴奋无比,却故意装出神秘兮兮的模样:“谁说这是面唐镜了,这就是一块明镜,不过不是一般的明镜,这可是双龙葡萄镜啊!”

又是葡萄,敢情铜镜加上葡萄就值钱了?曲文傻兮兮的望着鲍国强。

“这双龙云纹镜在世面上也不少见,价值一般在几百到几千之间,价格的高低大多按制作的工艺和保存完好度来看。首先说这面镜子的保存完好度,不缺不锈没有土沁,应该没有入过土,一直在民间流传把玩延至今rì,是个熟坑,也就是未入土或出土时间较长被人一直把玩着。”

“再来是它的工,尺寸够大,目测应该在一百五十毫米左右。圆形,镜面平滑光可鉴人,背面内有双龙环钮对峙,身躯舒展,昂首曲颈,龙口微张向天,表情刻画jīng细入微,形式yù冲天而起。身旁流云飞舞,云纹造型酷似花朵jīng致优美。外圈有鸟花枝纹和葡萄纹环绕,其形态各异,造型逼真。更重要的是它这个钮,不是一般的扁平形,上边有伏兽图案,又可称为伏兽钮。像包浆如此漂亮,保存完好的明代铜镜极为少见,与一般的葡萄双龙镜都不相同。若是让我给他估价,我看最少得在三十万往上,甚至是五十万应该也不难。若是拿到拍卖行经过一番炒作,价值一定更高。”

“什么!”曲文被鲍国强的话给震住,昨天自己很幸运捡了个大漏,赚了十多万,为此整晚沾沾自喜。没想到顾全一出手,几十万轻松手到擒来,和他相比岂是一个强子说得了,真可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果然过了几年,这面‘双龙葡萄镜’就转手在嘉德拍卖会上拍出了356万的天价。同期还有一面‘明逾满月跑兽镜’和‘仙骑纹菱花镜’分别以897万和874万成交,创下了明代铜镜的价格新高,加大了藏友们对明代铜镜的注重,而非汉唐为贵的说法。当然这是后话。不过在零二年的时候,大家对明代铜镜并没有那么重视,才让顾全捡了这么一大漏。

既然是这样,顾全为什么不单独买这面‘双龙葡萄镜’,反而还要多花钱去买另外三面镜子,这让曲文百思不得其解。

“顾师父,你既然早就看好这面双龙葡萄镜,又为何要多花钱买其它的,还在那面海兽葡萄镜上大作文章?”

这种做法形似于兵法中的暗渡陈仓,略显卑鄙,以顾全清高冷傲的心xìng,自然不喜多说。

鲍国强坐在一旁帮忙解释道:“如果师父不这样做,只怕未必能以如此低价买到这面双龙葡萄镜。你想想,在潘家园中定不缺乏具有古玩知识的人,若是让他们见着,说不定会道出其中玄机,让卖方借机炒高价格。所以师父先把大家的目光吸引到那面海兽葡萄镜上,又同时买下四面镜子,这时谁还会留心这四面镜子中竟然有一件珍宝。”

“高手!”

顿时顾全的形象在曲文心中又拨高了一截。想要在古玩行混,光有运气不行,还要有丰富的经验,深厚的学识,灵敏的反应和机智的大脑。短短半天,曲文算是学到不少东西,虽然顾全没有直接教授,却比在学校课堂上老师一字一句说出来的强。

“师父当然是高手,这潘家园你见过了,有没有兴趣到琉璃厂看看,那可是海内外有名的文化街,古玩街。我正好在那有家店铺,你若是有兴趣可以到我那去转转,兴许能学到更多的东西。”鲍国强夸赞师父之余,不忘拉拢曲文,像他这样的好苗子可不多见。与其放在陈奇富的典当行,还不如留在自己的古董店。

曲文对古玩鉴定一行越来越有兴趣,兴奋的立即回道:“好啊,只要顾师父不反对,我现在就想去。”

顾全哪会不知鲍国强的心思,难得曲文对古玩鉴赏这么有兴致,也不揭穿,淡淡道:“今天就算了,明天再去吧,休息一会,晚些我还有些东西要教给你。”

“谢谢顾师父。”曲文听话的应了声,顾全要教他东西,别人求都求不来,那还不马上答应。随即转身对鲍国强说道:“强哥,你明天一定要带我到你店里去转转,如果有空的话,我还想去一趟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

“行,有你这句话,强哥天天陪着你又怎么样。”jiān计得逞,鲍国强在心中暗笑,仿佛曲文已是他的囊中之物,如来佛手里的猴头,再也飞不出去。

第二十三章疑惑

整个下午直到晚上,曲文都呆在顾全的屋内听他讲解古玩知识,俩人一个讲得开心,一个听得入神,就连晚饭都差点忘了吃,最后还是保姆帮忙把饭送到屋内。

第二天上午,曲文就跟着鲍国强来到他在琉璃厂的店铺。

整个店铺约有一百五十平左右,共分上下两层,一楼主要负责经营,大大小小的展柜内摆满了古玩、奇石,只留下一条共人行走的环行小道。

“怎么样,我这里还不错吧,虽然不比陈奇富那里宽畅,但总价值绝不比他那低,从进门开始,左边是奇石,右边是古玩瓷器,其中大多是明清时期的物件,好东西基本都在楼上,以宋辽居多,唐代也有一点,再往上就放在家里,遇到大买主才拿出来。”

之前遇到金廷标的真迹画作和清将军玉扳指,甚至是胡开文的老墨都能吸收到不少灵气,为何顾全掏到的明朝铜镜反而不见增强,按年代那面双龙葡萄镜可比前三样早了近三百年,理论上灵气凝聚不应该比后期的少才对。

正好鲍国强邀请自己到他的店里,借此机会可以好好研究一番。怀惴着对古玩的兴趣和灵觉修练的疑惑,曲文向鲍国强询问:“强哥,我能不能都看看?”

“当然可以,阿峰,把钥匙拿给我。”

鲍国强大喊,很快从里边跑出一个人,二十七八的年纪,相貌白净,着装整齐,显得温文尔雅,拿着一串钥匙交到鲍国强手上。

“他叫赵雪峰是我的徒弟,从华清考古学系毕业出来,跟着我快五年了。这位是曲文,你师公的关门弟子,按辈份是你的师叔。”

虽然曲文没有正式拜顾全为师,但在鲍国强看来这些都是迟早的事。而且以顾全的年纪收完曲文不可能再收别人,所以曲文极有很能就是他老人家的关门弟子。

“师叔。”赵雪峰闻言向曲文行了个礼。

“别别,顾师父还没有答应收我为徒,而且赵哥你的年纪也比我大,应该是我给你行礼才对。”曲文说完急忙给赵雪峰回了个礼,腰弯得比对方还深。

相处的时间虽不长,曲文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眼里,鲍国强眼中露出欣赏之sè,呵呵笑道:“师父他老人家收你为徒是迟早的事,所以这师叔早叫晚叫都是一样。来,我们不要管那些繁文缛节了,这就带你去看看我收藏的好东西。”

鲍国强所开的店铺名为“瓷石斋”,连赵雪峰在内,共有四个员工。店内所经营的商品如同其名,多以瓷器、奇石为主,也有少量的漆器和石雕制品,光是看完一楼就花了足足一个小时的时间。

曲文把店内每一件古玩奇石都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分析上边的灵气凝聚。很可惜的是,店内的清明古瓷器所凝聚的灵气连金廷标画作的百分之一都不到,就算吸入体内也没多大用处。反而是另一边的奇石,也许是天地孕育的原故,聚灵的效果更好一些。

这让曲文犯起迷糊,为什么相同年代的东西,甚至是更久远的物件灵气反而更少。不过有一样可以确定的是,只要是聚有灵气的东西,绝对都是老物件。

曲文足足看了一个小时,看得十分仔细,鲍国强也不打扰,心里替师父高兴,这个头能有如此耐心的年轻人不多,暗道这个未来师弟的品x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