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版忽悠与友版忽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版忽悠与友版忽悠-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读者对《十年忽悠》的评论,先是批评了艾米一通,认为她刁蛮任性,不讲道理;然后批评了艾伦一通,说他寡情冷漠,举止怪异。这两通批评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最后这位读者感叹说:“我知道有很多人都被这个故事感动了,但我没有,也许是因为我这个人太理性了。”
看到这个“太理性了”,我忍不住笑出声来,一口茶差点喷到电脑屏幕上。这哪里是什么理性?明明是“理限”——理解能力有限,书里写得明明白白的东西都看不懂,何谈理性?理性理性,总要懂得“理”才行吧?
我们知道,《十年忽悠》的海外部分,是在两艾 2005 年感恩节重逢之后上贴的,由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艾米的忽悠功夫高强。她那时已经跟艾伦鸳梦重温,甚至做出了小黄米,但《十年忽悠》的海外部分一点都看不出两人会重修旧好,艾黄在跟帖里也没暴露结局,一直忽悠到最后一集才让读者知道两艾早已大团圆了。
与其说这是两艾的残酷,不如说这是作者对读者智商的高度尊重。阅读是要有一点难度才能称得上阅读的,也才劳有所获,如果作者在第一页就把结局昭告天下,或者在行文期间不由自主地将结局暴露出来,那么读者就不是在“阅读”,而是在“看字”。
艾米写故事的神来部分,就是连爱情故事都能写出阿加莎  克里斯蒂的推理小说之风,所有的线索都摆在你面前,但你就是推不出结果。等你读到故事结尾,知道了“谁是凶手”之后,你再返回来看前面的章节,你会发现每一条线索都明白无误地指向“凶手”,作者什么都没掩藏,一切线索都提前告诉你了,只是你猜不出故事的结局而已。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去,看看《十年忽悠》是不是早就把线索摆在了我们面前。
艾米在海外的第一个“走马灯”是日本人Yoshi ,跟艾伦同在 C 大比较文学系读书,不过艾伦读的是博士学位,而Yoshi读的是硕士学位。艾伦其时已经修完比较文学博士课程,并被计算机系录取,正在两个系之间“*”,但重心是在计算机系,比较文学系这边只过来教教中文。
Yoshi跟艾米是在英文系修课时认识的, Yoshi一直以请艾米在英语方面帮助他为理由跟艾米交往。 Yoshi虽然跟艾米见面的次数超过了一般同学,但他既没向艾米表达爱情,也没有做出什么亲热的举动,所以艾米没有断绝跟他的来往。
男女之间,年龄比较相当,如果不是恋人关系,只是朋友关系,绝大多数只能是兔子的尾巴 — 长不了,因为很多男生都比较功利,对你没那个意思,他犯不上来殷勤你。而既然有那个意思,就很难老做“柳下惠郎”,迟早想要跨越三八线,那就会逼迫女生做出选择,要么发展成恋人,要么就拜拜了您。即便当事人本人没什么其他想法,但旁人大多不这么认为,一旦八卦起来,当事人为了避免麻烦,也只好跟(绯闻)异性朋友拜拜。
06 友版忽悠(2)
有时候,旁人的八卦没把绯闻男女拆散,反而把他们凑一块去了,一种可能是两人本来就有好感,只是出于某些考虑,还在貌似着朋友,现在旁人开始八卦了,无法貌似了,于是干脆做恋人算了,也免得白背一个名。另一种可能是两人本无此意,但旁人一八卦就显得很无聊,很不了解当事人,对当事人很不厚道,于是显得只有绯闻双方才互相了解,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于是感情飞跃,绯闻发展成事实。
关于“男女之间究竟能不能做朋友”这个问题,我发现很多人对人和对己有着不同的看法,往往认为自己可以跟异性做朋友,保持纯洁的友谊,但不相信自己的恋人或者配偶能跟异性做朋友,保持纯洁的友谊。以我自己为例,我不避讳跟男同事们接触,我对我自己很有把握,只要我不动那个心,谁也不可能把我们的纯洁友谊发展成别的关系。但如果我的先生跟女同事这样交往,我就很难相信他能始终保持他们之间友谊的纯洁,最好压根就不准他们交往。
这听上去很像“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背后的心理因素肯定是复杂的,我这里就不多说了,只想说我们读者因为是随着艾米的观察角度来读这个故事的,所以我们对艾米跟 Yoshi 的交往非常理解。但如果我们站在艾伦的立场来看待这件事,我们就不会这么容易理解了,多多少少会认为 Yoshi 的确是艾米的男朋友。
从《十年忽悠》里,我们也知道 Yoshi 并不是想跟艾米做一般朋友的,他想的是做恋人,因为他最终还是亮出了求婚戒指。但他的追求方式太“ Yoshi 化”,跟大多数男生的方式不同,所以叫人比较搞不懂。
Yoshi与艾米可以拖泥带水地相处这么久,大概要归功于 Yoshi 那拖泥带水的性格,也要归功于中日两种不同文化。Yoshi可以安慰自己:中国的恋爱文化大概就是这样的吧,艾米没跟我断绝来往,就说明她承认是我的女朋友,那么到了转学的关键时刻,就应该拿戒指出来求婚。艾米也可以安慰自己:日本的交友文化大概就是这样的吧,男生跟女生交往并不一定是在追求她,那么交往交往也不是坏事。
但艾伦就无法用“文化不同”来安慰自己了,正如艾米也无法用“文化不同”来说服自己 ABC 不是艾伦的女朋友一样。如果一张照片都让艾米相信艾伦有了女朋友,那么一个活生生的男人当然更能让艾伦认为艾米有男朋友了。
艾伦跟Yoshi同在一个系当助教,自然相互认识,但可能不熟悉,只听说 Yoshi 有个很漂亮的中国女朋友,叫 Emmewhy (Emmy White,注意:英语里 Amy 与 Emmy 的发音是不相同的 。艾伦并不知道艾米给自己起了个新的英文名字叫Emmey) 。艾伦那时的心都在艾米身上,正在争取尽快读完学位,回中国去找艾米,因为他知道北美的英语专业很难录取外国人来读研究生,而艾米只读了本科,那就更难。凭艾米的本科学历,要直接到美国来读个别的专业也很困难,所以艾米出国留学的机会几乎为零。
当两艾在 C 大的舞会上相遇的时候,艾伦一定是既惊讶,又激动,激动到快爆炸的地步。但艾伦一向善于掩藏自己的激动,跟艾米“唧唧我我”了很久都没让艾米看出他也像其他男生一样会有冲动,可谓功夫高强了。
此刻,艾伦的掩藏功夫再一次派上用场,于是我们看到艾伦先是愣住了,老半天才说:“是你?”
06 友版忽悠(3)
两人四目相对的那一刻,艾伦一定在期盼艾米会像从前约会时那样,一个猛子扎进他怀里。他一向都是等艾米来“煮动”的,现在也是如此,因为他不想做艾米不喜欢的事,他也相信艾米率真的性格使她不会吞吞吐吐,犹豫彷徨。
但舞会时的艾米已经不是从前的艾米了,正如在艾米看来,艾伦已经不是从前的艾伦了,他有了 ABC 女友,是“有主”的人了。艾米矜持地维护着自己的尊严,“没主”的她绝不能主动扑进“有主”的艾伦的怀抱,她只公事公办地把手里的票证递给了艾伦。
这个“公事公办”的举动毫无疑问给艾伦泼了一瓢冷水,让他意识到今非昔比,艾米已经不是他的恋人了。艾伦这个当艾米“煮动”时他都还要矜持的人,此刻当然不会“蒸动”一回,于是他“也公事公办地用笔在纸条上划了一道斜线,在自己手里的表格上划掉了0747,然后把纸条还给她,把表格和笔放进自己上衣口袋里”。
艾伦精雕细琢地做这些动作,无疑是为了赢得一点时间,让自己有个机会思考一下,该如何对待这次共舞。
从我们读者的角度来看,两艾不应该有任何顾虑,而应该抓住这个重逢的机会,把满怀的相思都诉说出来,把往日的恋情继续下去。这是因为我们从《十年忽悠》里得知艾米一直都在爱着艾伦,而艾伦也在爱着艾米。但设身处地想一想,我们也没有勇气对一个已经有了新欢的旧恋人表达爱意。道德的考虑,良心的考虑,面子的考虑,都使我们不敢袒露内心。
于是双方开始试探。
艾伦向艾米“伸出双臂”。就我的理解,男生向女生邀舞,应该不是向女生伸出双臂,而是伸出一条手臂,做个“请”的姿势,或者摆出跳舞的姿势,将两臂端将起来,让女生走上来把手搭在应搭的地方,然后男生轻搂女生的腰,起舞。(这个我不在行,请艾园的交谊舞专家黄颜和“海鸥飞处”指正)。
艾伦的这个“伸出双臂”是个试探气球,相当于“我已经向你伸出双手了,现在就看你的了”。按艾伦对艾米的了解,如果艾米仍然在爱着他,一定会借此机会投进他的怀抱。
但艾米没有投进艾伦的怀抱,因为艾米已经有了前车之鉴,认识到女生不能太主动。这一“宝贵”认识,来自于远近两重洗脑。远的洗脑是艾米妈妈关于“男人就是这样,一鸟在手,不如另一鸟在林”的理论;近的洗脑则是艾米的同屋甄滔关于艾伦的褐红头发 ABC 女友的故事。这使艾米不敢造次投入艾伦的怀抱,于是让艾伦大失所望,并开始猜测艾米可能已经有了男朋友。
那时撞进艾伦脑海里的艾米男朋友可能并不是 Yoshi ,而是小昆。当艾伦在 97 年那个夏天决定离开艾米的时候,他曾经托付小昆照顾艾米,因为他知道小昆对艾米的那番心思,一定不会拒绝这个美差,也一定会好好珍爱艾米。那是个一箭双雕的计策,既可以让小昆开解安慰艾米,免得艾米因艾伦的离去干出傻事来,也可以向外界宣布两艾已经分手,免得“宫平”之类的疯狂女人伤害艾米。
艾伦应该没有把自己“那方面”的问题告诉小昆,如果告诉了,以小昆的江湖义气作风,一定不会答应“接过”照顾艾米的任务,还会劝艾伦不要做此决定,甚至跑去告诉艾米,让艾米来留住艾伦。艾伦这么死要面子的人,肯定不会愿意将这么大的秘密托付给小昆,这种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多告诉一个人,就多一分传出去的风险。
以艾伦的loser心理来说,他一向爱做最坏的思想准备,也就不会寄望于自己还有康复的那一天,那么他请小昆照顾艾米,是做了彻底失去艾米的准备的。
关于艾伦那时的境况和心情,我在后面还会谈到,现在只要我们知道艾伦当时是“躲在 J 市某个小胡同一间破屋子里考 G 考 T ,日常瞥见那丫头与小昆恩爱如同小夫妻”就行了。

07 友版忽悠(1)
艾伦当年为什么没去南方工作,而是“躲在 J 市某个小胡同的一间破屋子里考 G 考 T” 呢?他不是坚定的“留国派”,多次告诉艾米他不会出国的吗?怎么会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变成了坚定的“出国派”呢?
我推测有三个原因:
1.如果他去南方,那么艾米就有可能找到他。以艾米 “ 行动派 ” 的性格,她肯定会去那家公司找艾伦。
2.如果艾伦留在中国,除非他不求医,不然他的事迟早被传出去。如果他不求医,就可能没有康复的希望,他一辈子打光棍,人们也要议论猜测。被人负面八卦,是件很烦恼的事,尤其是因为男人的“那方面”不行被人八卦,那日子肯定恓惶得很。
3.艾伦向他哥哥吐露了自己身体上的问题,他的医生哥哥建议他出国治疗,不光医疗条件会比国内先进,医生的道德水准也比国内医生高。
于是艾伦决定远走他乡,漂洋过海,隐姓埋名,不混出个人样来不回来见艾米。
那个暑假,小昆帮艾米找到一个暑期工,是做导游,小昆殷勤地接送艾米上班下班,而艾伦则躲在不引人注目的角落,“瞥见”这两人“恩爱如同小夫妻”。艾伦有时还趁艾米不在家的时候,到她家附近去晃悠晃悠,在那个卖羊肉串的小店子坐一坐,重温往日的甜蜜。
那段时间,痛苦是如何噬咬着艾伦的心,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我推测他直到今天,都没有向任何人描绘过他那时的心情和感受。我们只从他偶尔的只言片语中,窥伺到那段经历在他生活中留下的巨大影响。即便他现在幸福得像神仙,他有时也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觉得他自己仍然在被收审,而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过是他在收审站臆想出来宽慰自己的美景而已。
想当年,艾伦被关在铁窗之后,不知道自己的冤案能否昭雪,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重见艾米的那一天。支撑他的,就是对过去甜蜜爱情的回忆,对未来美景的憧憬。他幻想有一天,一切真相大白,他终于回归自由身,他的“小丫头”还在那里等着他,那时他要马上向她求婚,一天也不延误。他要跟他的“小丫头”每天生活在一起,朝朝暮暮,永不分离。他们要生很多很多孩子,然后守着他们的孩子成长,白头到老,两人互相搀扶着上医院。他会对他的“小丫头”说:“看,这就是我以前对你说过的老年人的爱情,是不是同样很美好?小丫头,永远也不要担心我会不爱你……”
我们可以想象,当两艾在 C 大舞会上相遇的时候,艾伦一定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两艾梦游般地边跳舞边交谈,貌似都是无关痛痒的寒暄,但每句话都传神地刻划着人物性格,也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叫人不得不感叹艾米描写对话的水平高超。
在舞场对话中,两艾谈到“长大了”这个话题,一下把往事拉到两人眼前。因为两艾从前曾就谁大谁小有过一番妙(谬)问妙(谬)答。艾伦说艾米年纪小,而艾米则故意理解成胸脯小:“她避开他的视线,伸出另一只手,摸摸他的胸,说:‘你不要老说我小,其实你比我小,承认不承认?’”
那是两人首次吐露心迹,扯扯歪没问题,越歪越能剖白内心,增加情趣。但在 C 大舞会上就不同了,那是一个 twilight zone ,两人都摸不透对方的心思,艾伦自然不敢造次,只得急忙解释,但也暴露出他清楚地记得从前的事情。 电子书 分享网站
07 友版忽悠(2)
艾米跟Yoshi的关系,是艾米自己“暴露”出来的:
我还经常到你们“野鸡楼“去——,艾米说了这句,突然想起自己去“野鸡楼”的原因,想起了 Yoshi,觉得好像偷情被丈夫抓住了一样,心里很慌乱,不觉脸也红了。她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