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妻生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和妻生财-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七后来见过那套书,当然了,那是指上辈子见过。放在一只烂纸板箱里,书册不全、书页也脆了,那时小七就觉得送她都不要了。到了这辈子,估计那套书的待遇不会更好,再凭着小七现在的品味,小七更不会要这个了。

“西西看过吗?”小和大人看向了西西,藏书是讲版本的,中国古代书籍,目前以宋版最好。但是一般人家留不下来,就算留下了,其实保存不易,弄不好就被书虫给吃了,或者一动就成灰了。当年败家子弄《四库全书》时,从民间收回了无数的绝本书,可是……唉,浩劫啊

郁家收藏的《康熙字典》,想也想得到最好也是清时印制的,作为一般的工具书,存世量也是很大的,就算保存完好,又是名书社印的,以小七现在的眼光来说,也不可能值钱,还是问西西比较靠得住。

“清末民初、残本、品相不行,算是老祖留的个念相吧”西西厚道的笑了笑。表明他已经查过了,那套书没有什么价值,当然家传几代的那份感情除外。

“存书不易,放书的箱子,室内的温度、湿度什么的,都有讲究。再说也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收藏,我记得去年有套明版的佛经,在香港拍卖也就二十几万港币,升值空间并不大。当然喜欢就无所谓了,若是想做收藏,一是要专精,就是找准方向,专精一种,这样精力费得少点;二也是要多看珍品和真品。好的看了,差的根本就看不上眼了。多多就是这样被训练出来的,现在差一点的,她根本一点兴趣也没有。”小和大人点点头,笑着说道,说得很诚恳,但用的也是小舅妈那种居高临下的口吻,还让人一点话也说不出,‘你说了,我答了,你还能怎么着。’

“他说话就是这样,从小就跟小老头一样,所以多多调皮叫他‘大人’。你们也别介意,时间不早了,小嫂,我们也回去了。”小七爹看北北的脸有点挂不住,忙笑着站起来。

“是,明天还要去青山小姐那儿,你们去吗?”小七妈忙问道。青山区是小七妈娘家的大本营,小七的大舅、姨妈他们都在那边。小七上辈子小时候住到十岁,那里有很多小七童年的回忆。小时候很喜欢回青山的,后来就淡了。

“明天孩子们去,我腿脚越来越不好了。”舅妈忙说道。

小七妈正想说什么,被小七拉住了,“那您一定小心了,我爸也高血压,我们饮食上就特别注意,北北,你也是,看你胖的,小心三高。”

“这丫头唉,还是女儿好啊”小七舅妈笑着又叹息着,小七从小就这么被骗大的,如今都二世为人了,想相信都难,笑了笑,一点也不搭话。

一家人出来,打上的士回奶奶家,小七妈不满的瞪了小七一眼,“明天你爸问后勤部叫了车,捎上你舅妈有什么不行?”

武汉没有大军区,这里由广州大军区并管,所以这里的军分区跟小七爹其实是一个系统。上下都是熟人,来了武汉,照例人家是要接待的,并会派个车随行。小七爹不喜欢麻烦人,若不是小七妈娘家人多,离得又远,小七爹根本就不会叫车的。

“一共就只能坐四个人,捎上舅妈,我和小明去不去?那是不是你带上舅妈,我们打的去?”小七被这种事烦透了。

上辈子就是这样,西西、北北认为自己家里的士费是可以报销的,所以根本也就没有付钱的打算。其实付不付的根本没什么,两家距离也就十几块钱的车费,真不算什么。可北北偏要漫不经心的说,“反正你家可以报销”

他们也不想想钱老爹连公车都不怎么好意思用的人,怎么会拿子女的的士费去报销?乐乐真是气得牙直痒痒,却又没法反驳,反驳也得有人信不是。只能不说,不说他们反而当默认了,于是变本加利,后来小七爹去世了,他们也不收敛,反正觉得乐乐也混得不错,乐乐也可以拿到单位去报销的。

“行了,小心眼儿。”小七爹白了小丫头一眼。

“对了,你喝酒没?我不是反对你喝,但两杯是极限啊。妈,你有看着吗?”小七吼了起来。这些天,每天都拦着别人灌老爹酒,其实上辈子她都挺烦这种喜欢管人的小大人的孩子,可是现在她只能当这个坏人。

当然也有借题发挥的意思,想到刚刚舅妈那种态度她就很不爽,凭什么这么对小和大人,人家不比你儿子差好不。什么叫‘怎么学地质了?’你儿子哪个考得上?小七真是越想越气了。可是这话又不能明说,只能拿喝酒出来说事。

去年老爹查出了血压高了,虽然迟了近八年,但还是让小七心里警钟大作,强令老爹老妈加强锻炼、注意饮食、白酒想都不要想了,葡萄酒可以少量喝一点……还好每天一早,卫生院就会派人来量血压的,每天多少还有点控制。

老爹、老妈这一年也真是寂寞了,以前至少每周还能见见女儿,现在好了,老大出国了,老2在武汉,家里就他们俩,大眼对小眼。好在王家跟他们一样,于是四人总算也是牌搭子。

结果小七一听说老头病了,马上跟上了发条一样,没事就打电话回家问问,啰嗦的让人烦。却让他们有了很大的满足感,也让王家夫妇的灰常的妒忌。

第八十三章走近

“还用你说,没看你爸眼睛一点血丝都没有吗?天天听你唠叨,谁敢啊北北一个人喝的,你爸就喝了点汤。”小七妈嗔道,虽说看着埋怨,也看得出老妈还是挺高兴的。

以小七对老**了解,一定又在饭桌上大夸特夸自己和乐乐。对自己的评价就是有多关心他们,有多孝顺。而对乐乐就是有多优秀,有多棒。对于他们来说,吃什么是次要的,主要是有机会能让他们显摆孩子,老爹老妈共同的乐趣。

“唉,他们家的豆芽汤还算将就,对爸的身体也好,当清肠胃好了。”小七叹息了一声。

小舅舅家的豆芽汤小七特别爱喝的,清清的一碗汤,汤里除了豆芽就什么也没有。比家里煮的排骨汤那清爽多了。现在过年,家家都是排骨汤,到这儿来喝喝豆芽汤也不错。

当然后来小七看了书才知道,寺庙里里用的高汤其实就是豆芽煮的,所以练气功的舅妈可能有当宗教人氏的潜质。当然基本上照说她应该是学道教的,但这会又看着像佛教。都不知道她是什么教了。

“越来越刻薄,对了,你三叔说你这半年除了开学时去过,就没再去了?合着就你寄照片去了那一次?”老爹难得不在爷爷奶奶家,有空说教训小七了。当然也不想让小七抱怨太多,让妻子面子上挂不住。

“那个,我是军校。总不能说我要去爷爷奶奶家,让他们每周都让我出去吧?对了,前三个月我可都是军训,都没放过假。”小七根本就不怕这个,马上说道。反正她虽然没到奶奶家去,可她也没去老妈娘家,所以基本上两边她也都没讨好,自然不会有吃醋的事件发生了。

“后来呢?一月一次都不行?”老爹听她的才怪。

老爷子自己也是军人,这点小把戏能骗得过谁啊?她们只是军校,真没有部队管得严,再说老太太家那么近,打个的去不要十分钟,至于说得这么艰难吗?

其实小七很想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三叔他们也没说去看看自己,送点吃的、用的?在学校里,她也一次没见过他们呢!连小光有空都知道打个电话,没事请她们全宿舍出来吃饭,更别小和大人送衣裳了。这两位可都比爷爷奶奶他们远得多呢

“我错了。”小七最终还是认了错,她明白老爷子的心情,再说又是过年,何苦让老爹不舒服呢。

再想想也是,老爹又不是让自己看三叔他们去,是让她去看看爷爷奶奶,而自己之前困在上辈子的怨恨之中,她不愿原谅。现在这段日子她和三叔一家的关系有所改善,想通了,老爹说这个,她也没那么难受了。

“明天我去不了,那位老师明天约我有点事。”小明看小七尴尬的样子,马上回身插嘴,让老爷子先放过小七。

“那我……”小七拍拍脑袋,差点把正事忘记了,再说她实际上并不想跟着去青山,只是没理由罢了。

“你陪叔叔阿姨吧,我办完事去找你们。”小和大人温和的笑道,这让小七爹很满意。小和大人实际上是知道自己去不去无所谓,但小七不去,小七爹妈拿什么显摆?

“嗯,正事要紧。学地质我有些同学现在也在行里,本来想带你去见见,搭搭路子。不过……所以你抓紧机会,有老师欣赏你,将来就有出头之日。”老爹现在真是把小和大人当女婿的。

他回汉后也和一些当年的同学联系上了,现在他本人对地质将来的就业不抱什么希望了,不是说混不出来,可是在老爹看来,这种出来,用的力气可是其它的几倍,不合算。

可他也不想让小和大人去部队,学地质的,将来去工兵连不成?所以现在他比较关注小和大人书法家协会的身份,将来走专业化道路,又清贵,又有前途。

“是”小和大人倒是越来越欣赏小七爹了。之前是觉得,小七爹虽然官没自己老爹做得大,但自己家老爷子一直走的是政工道路,而钱老爹可是一直在部队一线,一直主管着训练,并担任过主官,他能比老爹能走更远。

而现在,他觉得这老爷子在性格上,有很多跟自己相似的地方。说白了,小七爹事业心虽然重,可他看老婆孩子更重。只要老婆孩子好,她们希望的,他就觉得没什么不能做的。其实这么想很危险,但凡老婆、孩子有丁点意志薄弱了,就能把老头拖入深渊。

好在小七和乐乐都算是那种比较淡然处之的性子,而小七妈虽然有点小小的虚荣,可她一个人在广州,没这些极品亲戚的拖累,而小七爹家的那些亲戚,看到三叔那样,也都打消了去广州发展的念头,所以他们一家过得还算平静。

回到爷爷、奶奶家,进门之前,小和大人拉了小七一下,随着手心传过来的还那块玉。塞回了小七的手心里后,小和大人如若无事的跟着小七爹妈进屋,小七想还都还不回去。

攥着那块还带着小和大人体温的玉佩,小七心里有种说不出来滋味。细想想,小和大人一直说,‘好玉养人,人也养玉’,他是把‘好玉养人’放在前面的。

只是小七却一直把他说的‘人也养玉’放在前面。小和大人买来这个说送小七,而小七却一直当成这是投资,现在她知道了,小和大人当初买真的只是想送她一份礼物。

在小和大人看来,那只是礼物,不是古玩。所以让小七把能证明玉的出身的绳结给扔了,他一再强调,‘好玉养人’,对他来说,这只是一块好玉,能养人的。

难怪小和大人生气了,原来他气的是,自己把他的好心全当成了驴肝肺。小七笑着小心的再挂回脖子上,安心的睡了。也是,除了和大人和那些专业的,谁认识这是国宝?

第二天下午快吃晚饭了小和大人和西西才赶到青山,见了姨父、姨妈和几个表姐之后,小七就拉着小和大人出去了。她想带他去看看自己小时候住过的地方,读过的学校,虽然是上辈子的事了,可是突然很想带他去看看。当然也是躲开那些人,还有问不完的问题。

因为昨天的古玉,小七第一次愿意跟小和大人分享自己的过去,虽然她说过一些她愤怒的事,但说得还是少。很多话,到了嘴边她也都咽回去,有极品亲戚也不是什么长脸的事,所以只是少少的流露一点罢了,幸福的事根本从来就没说过。

小七性子怪,越是幸福她收藏得却紧,生怕一说就没了。所以出来了,她就拉着小和大人给他看自己曾经和父母一起住过的小屋,说中间拉个帘子,父母睡小床,她和乐乐睡大床。白天中间的空地支桌子吃饭、做作业……

“你爸妈真够奇怪的,这么小的地方,竟然非要回来?”而小和大人很难相信小七爹当年放弃部队,就为了回家挤一间十五平米的小屋?还是团结户。

团结户,那是七八十年代特有的产物,一个单元房里,住上两户以上的人家,共厨房、厕所。这在当时还是算好房子的,因为不是那种一层楼共一个厕所和厨房的单间,算是条件不错了。

当然这对小和大人来说,实在太不可思议,他没有经历过,最穷时,他们家也是有几进的四合院,有忠仆守护着的。想想也是,小七爹可不就是这样的人吗?因为事业没老婆、孩子重,现在他觉得自己更了解小七爹了。

“这算不错了,三居室,我家占一间大的,隔壁两个小间是派出所所长朱伯伯家;我们楼上住着区办主任李伯伯,他们三代也才住三居室;而武汉级别算高的,派出所所长可是正处。当然,那是八六年的事了。我回来没几天,楼上李伯伯家搬到区里新盖的小区了;隔壁的朱伯伯一家搬到了独立的单元楼;所以干部特权,应该也就是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他们搬走后,房子空着,老爹回来一年后,我们就搬到汉口去了。”小七倒是挺知足的,她喜欢这儿,邻居关系特别好,就跟一家人一样。现在那间房子是大舅家的表哥在住,她没上楼,只是装做找人,去相同格局的房间扫了一眼。

她上辈子还梦回过这里,梦里老爹没死,一直在这儿。看到她,就笑着在厨房门口的吊篮里,去拿枣肠给她吃。那个梦在老爹去世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她常做。

后来有人说,也许是因为这小房子的日子,是他们一家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时间。全家挤在十五平米的空间里,感情交流得更多,所以她心里对这里的记忆,也是十分深刻和美好的。所以对小和大人的不理解她并不反驳,但她用笑容告诉小和大人,这里时,他们很快乐,虽然日子过得并不富裕。

小和大人白了她一眼,但拉着她的手,慢慢的走在小巷里。他喜欢看小七这么平和的说过去的事,就好像真的发生过,应该说,上辈子的确真的发生过。

第八十四章该死吗?

“我小时候像个男孩子,这儿楼上楼下的老太太们都叫我‘土匪’。跟着男孩子们一块跳上窜下,一看到我就喊,‘钱家的小土匪来了。’就在这儿,我和几个男孩子玩板砖,右手大拇指被砸错位了。还都没哭,还傻呵呵的笑,把我妈吓个半死。不过那时人真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