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兵英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兵英姿-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不着调的痞子形象,与兵王之王的威名,实在太不相符。

不过,细心的冯垚还是能从孟志豪的笑脸上,那双总是微眯的眼睛里偶尔一闪而过的精光,看出这个人并不简单。

所以他觉得,“笑面虎”——恐怕才是更适合这位特种兵指挥官的外号吧。

在孟志豪带来的小分队里,冯垚还见到了肖勇中尉。

当年蒲英和肖勇的一番口角,让他对二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当然,肖勇并不知道这位和孟队长谈笑风生的冯少校,曾经目击过自己的执教过程。

冯垚也没有特意提起,但他感觉肖勇在孟志豪的队伍里虽然沉默寡言,却似乎比当女兵教官时更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另外。小分队里竟然还有两名女兵。因为对那个《追梦特种兵》的视频印象颇深,冯垚也还记得这两位各具特色的女兵的名字,一个叫郭亚军,一个叫李琪。

他故意把话题引到女兵们身上:“孟营长,这两个女兵也要参加演习吗?她们这么快就有战斗力了?”

“是啊,训练永远取代不了实战嘛。反正演习也花不了几天,不耽误她们的训练。”

“这两个女兵,能让你这么早就带出来参战,一定是比较优秀的咯?”

“马马虎虎吧。主要她们听说是来帮飞龙师的忙,都想跟来看看呢。”

郭亚军对上冯垚扫过来的目光。大大方方地点了点头。那灵活有神的目光,显得很有生气。

李琪则是淡淡地对视一眼后,转过了头。对这位外貌俊朗的军官完全不在意的样子。

冯垚接着说道:“她们是从飞龙师招的兵吧?”

“对啊,我就喜欢不忘本的兵。”

一路上,虽然机舱内马达轰鸣,孟志豪和冯垚还是有说有笑地聊了一路。

二人下飞机后,一起向常安师长报到。

常师长很是高兴。很快让人安排特战分队安营扎寨,并在自己的指挥帐内宴请了冯垚和孟志豪这两位能力和性格迥异的军官。

说是宴请,也没有什么好菜,不过是当地特色的烤羊肉切了一大盘,以茶当酒,以战情为下酒菜。几个人好好地畅谈了一番。

言谈中冯垚才知道自己突然被叫来参演,竟然和送给小丫头的书有关。

这时候,小兵蒲英当然还不知道有熟人到来。

第二天上午。她们无线通信组的人,正在王班长的带领下进行架设微波中继台的训练。

忽然,训练场边上不知什么时候站了两名高大的女兵。

最先认出她们来的还是王雨盈。

两个女兵的身形比以前粗壮了不少,王雨盈开始远远地把她们看成了“瘦小”的男兵。

见“他们”老杵在那儿不走,以为是无聊看热闹的。便想过去赶“他们”走。

等走近一些,看清楚两人的头发虽短却不是平头。黑黑的脸上嘴角咧得大大的,都在冲着自己傻乐。

王雨盈揉揉眼睛,大叫一声:“郭子!李琪!”

“排长!”二人还用着新兵连的称呼。

王雨盈忍不住眼睛一热,快步冲过去,一手揽了一个,不住地拍打着,叫嚷着:“哟呵,这俩熊孩子,都结实得跟小牛犊子似的了!特战旅的伙食太好了吧?”

“嘿嘿,比咱们教导队可强多了!”郭亚军挠着后脑勺,憨憨地笑。

“你们怎么也来了?”王雨盈又问。

“集团军要特战旅派一支分队过来助阵,我们就跟过来了。”李琪答。

“嗯,不错不错!”王雨盈上下打量了一番二人的特战着装,“这身迷彩倒是比我们的酷多了。”

两人对看一眼,笑笑不说话。

这一下,倒让王雨盈感觉出来,这两人都沉稳了不少。那种王牌部队精英的内在气质,已经隐隐在她们身上成型了,虽然还是雏形。

哎,特种部队毕竟不同于普通野战部队,还是锻炼人啊!

她忍不住回头看了看后方站着的一排女兵,随即大声喊道:“蒲英,还不过来,看看这是谁来了?”

蒲英此时也认出了两个老乡,但因为没有班长的发话,才一直站着没动的。

此刻自然也是快步过来,先和郭子亲热地抱了抱,然后又拉了拉李琪的手,笑着打招呼:“好久不见!”

李琪仔细地上下打量蒲英一番,有些意外又有些欣喜地说:“蒲英,你长高了点,也长胖了点,但也漂亮了不少!”

蒲英摸摸自己的下巴,“不是胖了,是更结实了。漂不漂亮。我不知道,只知道自己黑了不少。”

“得了,你再结实,能有我们结实?刚才班长都说了,我们现在都长得跟牲口似的了。”郭亚军扁着嘴说。

“哎,我可没那么说!我说的是,你们结实得跟小牛犊子似的。”王雨盈忙澄清。

“拜托排长,牛犊子不就是牲口吗?”郭亚军摊手笑道。

李琪则只是微笑,对伙伴自贬的话并不阻止。

“哪有这么说自己的?”王雨盈拧了一下郭亚军的胳膊。

“哎,还不是听排长老说咱是熊孩子——这个牲口嘛。咱已经当习惯了。”

蒲英也忍不住笑了。郭亚军的二皮脸功力倒是越来越深了。

她轻轻地问了一声:“特战旅,很辛苦吧?”

这回,郭亚军却不再嬉皮笑脸。而是轻描淡写地说道:“还好。”

还好?

多么平常的词语!

但是,看到她俩气质和外形上的巨大变化,蒲英也能猜到这些日子来,她们一定经受了很多磨练。

四人一时无话。

稍停了片刻,还是王雨盈兴高采烈地说:“也别在这儿傻站着了。我们这就收工!你们两个跟我们回营地里好好唠唠嗑。”

回营后,蒲英才听说军区有位姓冯的参谋来了师部。

之后,她也多次碰到冯垚,但是他几乎都在陪着师长,两人都只能点点头,而没有机会好好说会儿话。

常师长想见冯垚。当然不是认为这么一个年轻的参谋,就会有什么绝妙好计,能创造出一份出奇制胜的作战方案。

他只是喜欢冯垚写的书。欣赏书里流露出的战略眼光,所以即使是在紧张的演习期间,也想要和这么一个人交流一下。

俗话说,工夫在诗外。

大战即将开始的时候,更需要跳出战争之外。调整好思维状态。

常安在国防大学专攻的是防御作战的战役战术,他当然并不缺乏战略头脑。但是有时候身在局中,瞻前顾后之下,难免可能出现偏颇。

这两日,在继续完善作战方案之余,和冯垚天马行空的聊天与交流,对他颇有提神醒脑的功效,思维也变得更活跃和清晰了。

冯垚早就从c军区司令部的同事口中,听说了很多常安的轶事,因为他的大器晚成很让人津津乐道。不过,冯垚将常师长未发迹之前的一些论著都拜读过后,对其战略思想和战术意识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两人的个性和理念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自然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师部的参谋人员也不反感冯垚的临时加入。因为冯垚为人一向谦和,不僭越不张扬,他提出的补充建议也都没有否定大家原来的方案,只是使得计划变得更完善起来,获胜的机会更多了起来。

终于,在导演部规定的时间内,“红军”完成了作战预案,各部队也开始进入战位。

19日,入夜后,师前敌指挥所向预定战区开进,蒲英所在的通信保障分队随师部行动。特战分队暂时和师部侦察营共同行动,负责“红军”指挥中枢的安全。

夜色中,车队实行灯火管制。

蒲英全副武装,坐在通信车内自己的岗位上。头盔上按照演习规定戴着发烟罐,身上也有激光感应装置,被枪炮击中(发射的激光)就会冒出绿烟、黄烟、红烟,分别代表轻伤、重伤和死亡。

20日凌晨零点,演习将正式开始。

此时,在摇晃的车厢之内,王班长背靠车舱壁,头盔拉下来扣在脸上,正在小睡。

据她说,等零点时分战斗一打响,今晚上就别想睡了,所以现在得抓紧时间睡一会儿。

蒲英本来也想跟班长学习的,但却怎么也睡不着。

她干脆把放在角落里背囊上的步枪拿过来,抱在怀里。时不时摸摸枪口那红色的补力装置,似乎这样能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一些似的。

王班长在换个睡觉姿势时,朦胧中看见了她的样子,不禁笑了笑;“基本上,我们没有什么开枪的机会!”

蒲英明白王班长的意思是指,师部指挥所要么坚持到胜利,要么被敌人端掉,通信兵应该不会出现和敌人对攻的场景。

“那受到攻击后的自卫还击呢?”

“那当然可以开枪了,但是我可不希望遇到那种情况。因为就凭我们这些技术兵,肯定是打不过敌方的步兵。我们的武器是电台,是网络,是电磁波信号……不是枪。”

“要是胜利后,给‘敌人’扫一梭子都不行吗?”

“啊?没想到你这么暴力?”王班长笑了起来,“别忘了,我们得遵守《日内瓦公约》和演习纪律。”

蒲英不禁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

【感谢苍穹海蓝的粉红票、佛手柑与猕猴桃的粽子】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ps:发文前看到独孤归夜的用心评论,很喜欢,谢谢!已打赏,请查收。

(真正的长评是500字,发之前要点选‘长评’选项,就更好了)

078章红军的困境

演习一开始,战场上并没有立刻出现小兵蒲英想象中的——大炮齐鸣、坦克突击、飞机轰炸的轰轰烈烈的战争场景。

这一夜,红蓝双方都没有急于争夺险关要隘,而是在看不见的战场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斗智斗勇的电子绞杀战。

“蓝军”的电子对抗部队,本来就是由各军区各军兵种派出的精英联合作战,又有军事院校的信息战专家带领一批优秀学员助战。在“蓝军”这样强大的电磁天网攻击下,“红军”的通信和电子对抗分队只能采取守势,节节退守。

信息电子对抗中,最重要的是打击对方的指挥中枢。

所以,蒲英所在分队负责保障的“红军”前敌信息指挥中枢,一直是“蓝军”搜寻、干扰、打击甚至破袭的重点目标。

蒲英和王班长工作的通信主台不得不经常处于无线静默状态,短暂开机时也非常小心地以“动、快、扰”的技术,避免被“蓝军”发现。

在静默时,她们又要在强磁干扰下接收友军的报文,精神依然是高度紧张的,手下的键盘依然是快速敲击不停的。

在班长传授的各种小技巧的指导下,蒲英的技术水平在实战中突飞猛进。当然,这种长进,也离不开她平日里苦练的基本功打下的良好基础。

在通信分队全体官兵的努力下,“红军”在装备和人员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通信虽然时断时通,但依然顽强地保障了“红军”前指与各分队指挥所的通联任务。

分队队长——师通信站站长赵登贵,在电磁对抗中还充分表现出了中国农民在朴实憨厚之外,也具有的“小精明”、“小狡猾”和“小心思”。

鉴于开战后,“红军”主台承受“蓝军”攻击的压力太大,赵登贵提出了“一静一动。互为主台”的作战方案,并很快得到了前指的支持。

分队派出两名通信工程师率领数名男兵,乘坐新型通信方舱车,潜入6号地区的河谷山林。

在那里,他们不时开机联网,客串主台。

由前指的高参们选定的6号地区,是一个很适合设置指挥所的战略要地,于是2号台在该地区的活跃表现,立刻吸引了“蓝军”的注意力,从而为1号主台分担了不少压力。成功地达成了欺骗敌方的作战意图。

20日上午,“红军”各分队在“蓝军”的电磁压制下,成功地实施战略展开。

“蓝军”见势不妙。也开始抢占战略要地,并凭借强大的空天电优势,对“红军”的预警雷达、精确制导武器实施干扰压制,掩护了空中火力突击行动。

“红军”的多处预设阵地,很快遭到了“蓝军”猛烈的多维立体打击。

好在“红军”的工兵部队设置了多处假目标。各部队的阵地伪装防护措施也实施得当。

“蓝军”的这一轮炮火打击看似猛烈,但对“红军”的实力损耗,却并不是很大。

不过,坐在作战指挥大厅舒适的沙发椅里,看了一天演习实况的庞副军长,心里可一点不舒服。

“红军”老这么被动挨打。可不行啊!

但庞巴顿也知道,“红军”的兵力装备与“蓝军”的差距太大,抢夺不到制空权和制电磁权。所以只能把空军和导弹部队先雪藏起来,不和“蓝军”对攻。

“红军”目前的局面,就有点像缩在龟壳里的乌龟,任“蓝军”狂轰滥炸,就是不出头。

好在常师长是学防御战出身的。飞龙师打防御的功底不错,目前还没有显露出败象。

但是。他也不能一直缩在乌龟壳里吧?

庞副军长暗暗着急。

夜色降临后,“红军”前指给导演部发来电文,通报了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红军”拟派出数支突击先遣队,机降敌后11号地区,破袭“蓝军”的油料和弹药补给等战略要点。

听完电文,看了地图,庞巴顿暗暗点头:这还像点样子。就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以我为主嘛!

不久之后,“红军”前指所在的某处小山岗上,马达轰鸣,螺旋桨叶片高速旋转产生的强风,吹得地面上的黄沙飞扬。

师侦察营派出的一队队突击队,快速登机后,直升机腾空而起。

地面的人们只看到,机上闪烁的航灯像流星一样掠过头顶,很快融入了夜空灿烂的星河中。

冯垚连续指挥三个梯队的突击队登机后,来到了几百米外披着伪装网的一辆装甲指挥车旁。

这里就是“蓝军”苦苦寻找的“红军”前敌指挥所。装备了现代化信息网络通信设备的一辆指挥车,就可以实施对整个战区的作战指挥,还具有隐蔽机动的特点。

前指的一到三号首长,以及几位作战参谋正坐在车内,各自忙碌着。

“报告一号,突击队已经全部登机起飞!”冯垚汇报。

“好!冯垚,你过来,陪我说会儿话。”常安招招手。

冯垚搬了张折叠椅在师长身后,静静地坐下,没有出声。

常安摆弄着面前的军用电脑,从一体化指挥平台上查询着各分队的最新情况,一时也没有说话。

等他看完了自己想看的东西,回头想和冯垚说话时,这才发现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