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遂人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遂人意- 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池二郎过来抱拳:“御史大人说的是,两位内弟,多成御史大人连番照顾,往后两位内弟的安危邵徳自当一肩承担。”

华三郎代表小哥两拱手失礼:“多谢御史大人惦记,学生感怀不尽,祝大人一路顺畅。早日回京。”

小五郎跟着三哥行礼,这话他是说不好,绕嘴:“大人帮五郎同爹爹同外太祖父问好,同太祖父问好。”

好吧孩子小,把他当信差了,不知道监察御史的概念,谁让是恩师的外太孙子呢,御史大人黑着脸忍了:“小郎君要照看好自己,莫要耽误学业。”这话对谁说的不言而喻。

池二郎再次摸鼻子:“大人尽管放心,内弟的事情下官定然大点妥帖。定然不会有半分马虎的。”不然岳父大人那关就过不去的。

御史大人终于点点头,他要的也不过就是这句话,既然两位华府郎君不愿意同他回京,那么两位郎君的安危如何,就同他没有关系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本想有始有终的,奈何两位郎君不愿意配合呀,得到池二这句话,回去的时候也算是同御史大人有个交代。

不然把人家曾外孙给弄丢了,可说不过去。

一番告别,弄得太过惹眼,错后几步的守备大人,看着这个场景脸色不佳,这池二郎当真是有本事,御史大人在辽东的时候,他对池二郎的防范可以说是相当严密的,谁知道还让这池二郎钻了空子。

看看这些马车,说是给华府送的,鬼才相信呢。原来这位御史大人也清廉不到哪里去吗,

守备大人甚至在想,要不要上个折子在背后阴这位御史大人一把,可惜御史大人在辽东的时候深沉的很,对于辽东的官员,一个明确的态度都没有露出来,实在不知道这位御史大人回去京城会有怎么一个说法,守备大人才算是没有立即下黑手,而是去给国公府同个气。

当然了这些事情都同如今各种满意的池府四个人没有关系。

由于成功的留下了小舅子,池二郎决定给自家小舅子奖励,要带着小舅子一同出去,巩固边防。算是带着小舅子变相公费旅游。

至于另外一个小舅子,池二郎表示文武疏途,不是不愿意带着,而是怕耽误了小舅子的前途。

华三郎也不愿意跟着两人一起同进同退,在这里他还是有自己的朋友圈的,辽东虽然民风剽悍,也不是没有文人的,

华三郎既然准备留下,自当要去拜访辽东的大儒们,难得的机会呢。

反倒是芳姐这个大肚子女人,好像一时间没有什么事情做了,就是作坊一时间也没法立即开工的,虽然辽东的灾情解决了不少,毕竟还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还要看看今年的收成在开工好了。

看着两个兴高采烈准备远行的男人,芳姐幽怨了:“五郎不是说在这里是为了陪着姐姐吗。”

五郎腼腆的笑笑:“恩,姐夫的事情更重要,男人的事情姐姐不懂。”

芳姐暴躁了:“男人的事情跟你有什么关系。”

这话太伤人了,五郎觉得被伤害了。那张脸上的表情,让池二郎同华三郎同时把责怪的眼神落在芳姐身上。

芳姐补救:“本来就是吗,五郎可以在家里陪着姐姐的。”

五郎说的好不坚定:‘要监督姐夫练字的。五郎忠人之事。’

虽然用词有点不当。不过兄弟要做一个有担当的人,芳姐没道理阻止,张口结舌半天,都不知道怎么开口。这孩子啥时候多了这么一个工作呀。

就看到边上的池二郎在摸鼻子,自家小舅子性子实在太老实了。

池二郎觉得,若是不认真的陪着小舅子写字,都对不起小舅子这片执着的心意。

芳姐表示,这孩子能够没有忘记自己的学业已经很不错了,这么大的点的孩子,你不能要求再多了。

最后给五郎准备了吃食用度,本来想把双冒同阿福给五郎带在身边的,可惜池二郎虽然娇惯小舅子,可坚决不带女人去边防,

没法子,芳姐只能把鲁二叔还有古大夫给随身带着了。也不知道池二郎能不能看好孩子呢。

送两人到了门外,芳姐还想后悔呢,五郎才多大呀,这么野跑怕是真的不太好。

池二郎觉得有点吃醋。他池二郎来来回回的去隘口,自家夫人也没有如此恋恋不舍过呀,这个缠绵的劲头,实在让人看不过眼呀:“四娘回吧,我们这个时候在隘口转上一圈,等你生产的时候,我们就能陪在你身边了。五郎这里,你只管放心,还有童千户府上的两个稍大的郎君一同随性呢,五郎定然会高兴地。”

芳姐点点头:“可要照管好他。”

心说不放心你们不是也要走吗,男人的心怎么就那么野呀,完全忘记了,池二郎是为了陪着他生产才要提前巡边的。

池二郎对着华三郎拱拱手:‘府上就有劳三郎照看了。’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个可靠地小舅子在,他池二郎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去巩固边防,不然有那么一个守备大人在,池二郎肯定不放心把夫人一人放在东郡的。

华三郎拱手:“姐夫只管放心。”

多余的话,没法说,说姐夫为了工作吧,身边带着孩子呢,孩子还是他们华府的。能说什么呀。

华府郎君的可靠还是让池二郎满意的,小舅子什么的,在关键时候果然还是最可靠的。想到这里,忍不住在五郎的头上摸了摸。真的当儿子在养了呢。(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一章 处境尴尬

池二郎带着小舅子在大梁东北方向的边境线上,自由自在的畅马游弋,好不逍遥自在。

五郎一身才被老尚书养出来的那点儒雅书生之气,没有几天就荡然无存了。

池二郎同手下的千户谈完公事,亲自把跟小伙伴玩耍到忘我的小舅子给拎回来,摸摸五郎身上的筋骨,确实壮实了许多,脸色也没有那么粉嫩了,一身的奶腥味更是怎么都闻不到了。

五郎的眼神如今更加慧杰有神,看上去黑漆漆的,带着一股子淘小子的朝气,让池二郎看着忍不住就要上手捏那么两下。

也不知道回头自家老丈人看到这样的儿子,是个什么心情。

想到在家老泰山,让儿子来辽东的阴险用心,池二郎更加致力于小舅子身子骨上的磨练。算是对老丈人的那么点隐晦的报复吧。

想到自家老丈人带着恼怒的神情,池二郎忍不住的得意。一点都没有帮人养儿子的费心费力的觉悟。

五郎喜欢自己姐夫,姐夫同亲爹比起来,姐夫精力更加旺盛,能够陪着他玩。两人还能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比如,早晨练功过后,五郎会陪同他家姐夫写大字。一点没有给人添麻烦的自觉。

华三郎在辽东过得也是那么如鱼得水,同辽东学子的交流顺畅得益。算是一种京城同地方学术上的纯交流,大家聚在一起,个子说说当地科考,或者名家大儒,可谓是乐此不彼,每日都有新话题。

芳姐如今也就是一早的时候能看到自家这个算是半被迫留在辽东的兄弟,忍不住就想。到底是陪五郎的呀,还是三郎故意留下来的呀,看看人家生活的这个精彩,每日里都有忙不完诗词会友。

只有她这个大肚婆在华府里面过得没滋没味的。

池府如今在辽东的处境挺尴尬的,监察御史大人走了,守备大人的官位还在,池二郎没升没降。如今的东郡不过是少了郡守大人而已。池二郎这个同知。地位尴尬呀。

芳姐做人大概有点失败,来了辽东快两年竟然一个之交好友都没有,这种境况下。竟然没有一个不错的闺中密友过来池府走动,大家大概都在观望中。

毕竟守备大人的态度在那摆着呢,池二郎在京中底子在厚,在辽东这块还是守备大人说了算的。接近不了。还不能惹恼了池府,也就只剩下观望了。

幸好芳姐是个想得开的。也不是一个非得三不五时就要热闹一番的,不然活活的憋死自己。

池二郎手下的几个千户夫人倒是不定时过来拜会一番。不过人家都是三五十岁的夫人,芳芳姐跟人也没有什么话说呀。

走动两次过后,直接以肚子大了不方便见客为由给推了。也省的这些下官们在守备夫人面前的时候为难。

芳姐觉得挺体谅人的,可惜在外人看来这位同知夫人,就不那么好接触了。而且之前守城的时候,芳姐早就凶名在外了。

那些官夫人对于怎么同这位夫人打交道也是犯怵的,听说郡守夫人当时可是被这位夫人给掠了呢,这种事情都能做出来的女子,还有什么是她不敢做的呀,换谁都得寻思一番不是。

池二郎带着五郎在外面,开始的时候三五天回来一次,等到五郎在外面跑习惯了,竟然还有*天回来一次的,芳姐捧着肚子一日比一日不方便,对于这两个不太负责人的男人,气的咬牙切齿的,心说等自己生了孩子,馋死他们两个瘪犊子玩意,也不给他们看。

池二郎不知道他家夫人的怨念,这段时间带着小舅子,把隘口的防御重新巩固了一遍,顺便把小舅子看着顺眼的小郎君们都给招呼在一起了。一路上五郎的队伍越来越大。玩的越来越野。

看到自家小舅子玩的忘我,池二郎就觉得自己实在有先见之明,不然哪里有如今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呀,虽然现在的孩子,还是老丈人的,可自家夫人不是就快生了吗,离抱自己儿子还会远吗,要不是自己深谋远虑,现在自家夫人可能已经回京城去孝顺老丈人了。

拿着重新安排好防御图,池二郎松口气,终于可以回去同守备大人交叉了,剩下的时间就可以专心的陪在夫人身边待产,等着抱他池二郎的亲儿子了。

作为一个武将池二郎这样能看到儿子出生,那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池二郎对于把夫人留在身边,多少有点愧疚的,不是不想弥补,所以尽量的安排时间,想要陪着芳姐待产。

看了一眼抱在怀里不太老实的小舅子,伸手敲打一下晒的有点红彤彤的脑门:“老实点,咱们可要回府看你姐了。”

五郎乐不思蜀,带着一帮的小伙伴在林子里面套兔子,逮野鸡,三不五时的还能逮到一只章子,这日子过得,简直就是在尚书府里面从来没有经历过的。

撒开笼子的野马,在收回心可是不容易的很:“姐夫,你回去好了,五郎同兄弟们在隘口这里就好。”

这口气差点把池二郎给惊到,换成才到东郡的小舅子,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姐夫可否让五郎同世兄们在隘口在呆些时日。”

看看这孩子变的,是不是太大了,能说拐带太成功吗,把一个尚书府的小郎君教养的,张口兄弟,闭口粗俗,真的好吗。

池二郎有点后悔,在小舅子的脑袋上敲了一下:“怎么就这么好拐带呀,你怎么就不能矜持一下呀,这才几天呀,就跟人家称兄道弟的。”

如今的五郎可不是才到辽东的时候,动不动就眼圈通红,腼腆羞涩的笑容挂在脸上欲语还羞,对于池二郎的敲打一点不放在心上,脖子一昂。一脸的赖皮相:“是姐夫教的好,五郎才能同兄弟们相处的好。”

池二郎抿嘴,好半天不知道说什么好:“赶紧的跟你的小兄弟们去告别吧,咱们这就出发。”

五郎坚持:“不行,姐夫,你不能拆散我们。”

说完揪着池二郎的脖领就是一阵摇晃。

池二郎咬牙切齿的,这个时候分外怀念那个腼腆羞涩带着尚书府特色的小舅子。这孩子还敢威胁他了。翻天了。

五郎:“姐夫。亲姐夫。”

池二郎:“亲的后的都没用,人家还有爹娘在呢,难道你舍得你姐自己留在这里。”

五郎抿嘴。眉头皱起,眼神中竟然有股子凶悍之气,池二郎心说这孩子学的也太快了,看着无限烦恼的小舅子。池二郎摇头:“好了,姐夫帮你问一下好了。”

对于这个小舅子。池二郎越来越没有底线了,池二郎心说自家儿子生下来就好了,身边有了软呵呵的小包子,小舅子就不怎么稀奇了。到时候在好好地收拾他。

池二郎想好了,即便是这些千户百户的儿子们不愿意,回头自己在部曲的子孙里面给小舅子挑几个小子就是了。

小舅子讨人喜欢。池二郎愿意在小舅子身上费心。至少儿子没生下来之前,小舅子还是池二郎的心尖子。

那些千户百户们可不像城里的文官那样。看着守备大人的眼色行事,他们跟看重的是池二郎的能耐,何况人家上面有人,这样有本事有靠山的人肯定有发展。

不管是因为什么能跟这样的人搭上关系那都是非常乐意的,别说带走一个儿子去同知府,就是把府上的儿子都带走那也只有高兴地份,

他们这些千户百户,若是不犯错的情况的情况下,孩子们也不过是能得个世袭的军户而已。别说那位小郎君还是尚书府出来的,简直就是抢都抢不来的好事。

所以本来只想带着三两个给小舅子作伴的池二郎,从隘口回东郡的时候,光七八岁的毛头小子,就带了五六个,都是那些千户百户们走的他手下的门路,特意把孩子给送过来的。

自家小舅子大气,胖胳膊一挥,都留下了,池二郎虽然黑脸,可依然任劳任怨的把人带回来了,谁让亲小舅子就这么一位呢。

对上官不怎么敬重的池二郎,回城第一时间没有去守备府交差,而是先回自家府上看夫人。

华三郎知道姐夫今日回来,礼貌起见,特意腾出来一天在家里陪着芳姐等着姐夫同五弟回府,说起来都有小一个月他们兄弟没有坐在一起好好说会话了。

对于这位四姐夫华三郎非常满意,他的身边不光有两个小厮,还有一个身手不错的护卫在,他家四姐夫说了辽东民风剽悍,身边不能离了人手。

不过这话等到看到自家五弟的时候,华三郎再次吃醋了。这点安排同五弟比起来算个屁呀,那么屁大点的孩子,身边竟然聚了五六个小屁孩,这班底是不是有点大呀。

这位四姐夫还真是霍的出去本钱,就他一个四品同知的俸禄养得起这么多人吗,可见三郎对于五郎身边的那些玩伴,是怎么样的纠结。

五郎拉着小伙伴热情介绍:“这位是我三哥,这位是我姐姐。”

几个孩子都懂礼数,他们来同知府,爹娘说过是做客的,五郎怎么介绍他们就怎么称呼,不过对于哪位大肚子的贵妇人,还是有点犯怵的:“见过夫人,见过三哥。”

五郎拉着芳姐一脸的嘚瑟:‘这些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