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遂人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遂人意-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闹腾呢,我这心呀安不下来,你说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呀,当初怎么就看上了段家那样的人家呢’

老夫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后悔跟段家结亲了。如今是悔之晚矣,甩都甩不掉呢。

这次的事情是瞒不住华晴芳了,而芳姐的反应让所有人都差异,这次这孩子竟然沉住气了,到底是年岁大了,想的多了,没有当年那么冲动了。

华二老爷:“芳姐,这就算是对了,万事有爹爹在呢,放心吧,那段五郎就是在怎么出类拔萃,爹也不会让你进那段家的门。”

华晴芳跟冯氏在边上吃着才摘下来的桃子:“那是自然,可惜那段五郎真心的不错呢。”

华二老爷不淡定了:‘什么。’绝对的高八度嗓音,别说谪仙气质,就是那书生的气质都没有了。

华晴芳:“淡定,淡定,我就是那么一说。”

华二老爷哪能放心呀:“芳姐呀,你跟爹说实话,这次这么消停,不是真的觉得那个段五郎不错吧。听说你跟那段家郎君,说的挺投机的。”

华晴芳埋怨的看了一眼冯氏,这个大嘴巴:“哪有的事呀,不过是在院子里面遇见了打个招呼,好歹人家也送了咱们一盆榜眼的茶花呢不是。”

华二老爷:“赶快把拿东西还回去,我一点都不喜欢,芳姐呀,不是爹爹不放心,而是想让你知道,结亲,不光是两个人的事情,还是两个姓氏的问题。那段府对你来说可不是一个好去处,往后乖乖的府上呆着,莫要在去那段府了。”

华晴芳:“爹呀,你是不是关心错了,我怎么就会有那么乱七八糟的想法呢,难道您认为女儿是那种随便看着一个郎君就不守规矩的小娘子吗,还是说在您心里女儿的规矩就那么差。我是那种人吗。”

至少我还是很有品位的吗。

然后对着冯氏:“你还能不能有点个人*呀,怎么跟你说点什么,你都跟爹爹说呀,下次再也不跟你说什么了。”

冯氏觉得自己冤枉:“我也不是什么都说呀,只是捡重要的说了两句而已。”

华晴芳:“你还要说什么,咱们友尽了。”

冯氏:“也不是第一次友尽了,你吓唬谁呢,我是你母亲,自然要为你多多考虑,怎么能跟你一起胡闹呢。我这是对你负责任。”

然后看向华二老爷,华二老爷表示认同:“你母亲说的对,做的也对。”

华晴芳气的仰倒,这是后妈,绝对的后妈:“我。我,算了我跟你们说不明白,不过您放心,那段府别说就一个段五郎,就十是个段五郎我也不看在眼里。”

美男计对姐早就没用了。

华二老爷跟冯氏点头认可的同时,心里飘过一阵冷风,为嘛不是在质量上提高。而是在数量上提高呢。要不要告诉芳姐,多少个好郎君也只能嫁一个呀。这个认识有点糟心呀。华二老爷那眉头就没有松开过。家有待嫁女,当爹的心情总是莫名其妙的。

华清芳心情不好。非常不好,华府的气氛更是不太好,都是段家闹腾的。

阿福:“小娘子也不用太过放在心上,总之不会再坏了。没有舅太夫人府上闹出来的这点事情,小娘子的亲事也不是迟迟未定吗。”

华晴芳幽怨。要不要如此的揭老底呀:“谁说我因为这个闹心呀,我是觉得段府太恶心人了,再说了我那亲事之所以到了如今还没有个妥帖的,追根究底还不是段家当年给闹腾出来的。哎我算是彻底明白了,我跟着段家就是犯冲,自从段家来了京城。我的日子就没有消停了过,不成我得去找我师父算一算。”

阿福撇嘴:“您就是想出去走走。谁不知道师太从来不算这种东西。不过小娘子说得对,您跟段家确实犯冲。碰上他们您就没顺心了过。”

边上的双冒从始至终都低着头,段府不是她能说的。

倒是双巧瞪着大眼睛:“还有什么事情是奴婢不知道的吗。”

阿福:“这么大的事情呢都不知道呀,你不是在府里呆了很长时间了吗。”

双巧:“是呆了很长时间,可为什么就要知道这个呢。”

华晴芳:“阿福学着点,看看人家双巧,再看看你,难怪李妈妈总是要收拾你。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是做人的境界。”

阿福:“小娘子,你这话说的有失偏颇,阿福这性子等小娘子嫁人了就能体现出来了好了,您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若是都跟双巧一样,您还不两眼一抹黑呀,您说是不是阿福这样的更好些。”

好吧这位争宠就争到了明处。

华晴芳:“你,得了吧。双巧呀,莫要跟阿福学。咱们不做那么八婆的事情。”

阿福嘟着嘴,一直到华晴芳跟华二老爷请示出了尚书府都没有跟主子说一句话,用华晴芳的话来说就是真的伤了心了。

华晴芳这次出来的阵仗有点大。不光是婆子丫头带得多,就连家仆也带的多,都是鲁二叔一手训练来的。去万安寺,华晴芳不过是跟自家师傅说说话询问一下静怡师太最近的境况,早早的就下山了。

华晴芳对着鲁二:“去,把那天来咱们华府的官媒给我请来。再去请些闲汉,到段府的门口看热闹。”

阿福扑通就跪了:“小娘子咱们还是回府吧,您有祖父,双亲在呢,万事都有长辈给您做主的,您可莫要惹事才好。”

华晴芳:“还以为你打定主意不说话了呢。”

阿福:“您饶了阿福吧,再不说话,您不定把咱们主仆折腾去哪里呢,您这年岁可真的经不住折腾的,您就听阿福一句好了。”

华晴芳也觉得不能再让长辈们操心了,祖母年岁大了,禁不住折腾呢:“那就算了。给阿福一个面子。再说了祖父祖母年岁大了,我也不想让他们担心,当个老实听话的小娘子也不错。”

阿福心说自家老爷定然要给自己涨月钱,要不人对不起自己这份衷心。

小娘子这算是回头是岸吧。

段家被据婚短时间内也没有什么动静,华二老爷跟新婚夫人过得蜜里调油,闲暇的时候两人在一起研究一些花花草草,唯一的成果大概就是华二老爷把一一颗野酸枣嫁接成了家养的大红枣。

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个成功,反正跟华晴芳描述的前景有天差地别的出入。

更好的消息就是,年前的时候有人来华府给华晴芳提亲,对方的门第不差,家世不错,人长得也不错,唯一的遗憾就是人家的是继夫人。

这实在是让华二老爷怒气蓬勃,自家小娘子哪里比人差了,量媒量媒,怎么这媒人就敢登门呢,好在接待媒人的不是华二老爷,不然定然是给轰出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 相看(求粉红票)

这实在是让华二老爷怒气蓬勃,自家小娘子哪里比人差了,量媒量媒,怎么这媒人就敢登门呢,好在接待媒人的不是华二老爷,不然定然是给轰出的,

好在华二老爷理智还在,在自家夫人面前,一句都没嫌弃当人继夫人的不是。

只是私下里跟华晴芳咬牙切齿的用文人的方式,引经据典的把对方给贬低的一钱银子不值。

唯恐自家芳姐动了心思。

至于华老尚书夫妻,根本就没把这事放在眼里,就自己那个孙女,就不是当人继夫人的材料。华老尚书的心胸还是可以的。可华老夫人心里同样把对方给记上了,怎么自家小孙女就人当继夫人呀。可以说华二老爷跟老夫人当真是亲母子。

两人的四只眼睛都瞪着寒门士子那一块呢,给芳姐找个门第低的是这两位的共同目标,来年三月的科考华老尚书可是盯得紧紧的,真的应了自家三儿子那句话了,华老尚书这是准备榜下捉胥。

对华家二房来说最好的消息就是才过了年,正月里,年前才进门的继夫人冯氏有了身孕。

华二老爷的兴奋那是谁都看的出来的,兴奋的当时就绕着书房转了好几圈。

至于华晴芳有种被雷劈了的感觉,才刚刚迈入十八呢,竟然都怀孕了,幸好是这年头。

还有就是替他爹开心,替自己开心,有了亲人什么的还要等几个月,至少不用看着自家爹爹因为生孩子娶小妾什么的了,不然自己真的过不了良心这道坎。

多对不起人家冯二娘子子呀,他们父女终于不用再渣渣的路上发展了。

华老夫人国宝一样的把二儿媳妇给供起来了。老二盼了多少年才盼来的今天呀。背着人的时候心里总要说一句段氏没有福气。

华三夫人一脸的不愉快:“二嫂好福气。年前才说的,过了年跟我一起管管家里的面事情呢。”

二夫人冯氏:“要偏劳弟妹了,我年虽小本本来也做不好什么。”

华三夫人郁气丛生:“算了,反正我也没做什么,有两个孩子跟着一起折腾呢,左右不过这一两年的事情,大嫂也就回来了。咱们都省心。”

冯氏一个文人家出来的小娘子。有点不适应柳氏这个将军府出来的小娘子,这话说得也太痛快了。

很少有看到过如此不贪权位的,好歹那也是掌家呢。也不知道这为弟妹是不是口不对心。只是跟着微微的笑着。她的状况真的不能跟着帮忙的。

回头跟芳姐私下说的时候。华晴芳:“有什么好贪的,公中的这几个银子,人家三婶从来就没看在眼里,三叔本事着呢。这华府最富有的就是三房了,剩下的就是大房。大伯在外人那可是实缺,从每年送进京城的节礼就能看出来,大伯从来不差银子。估计最没底气的就是咱们二房了呢,母亲呀。你跟着爹爹受苦了。”

冯氏当真看不出来他们二房苦在那里,他们二房的私产可是比他们御史府还富裕呢:“不会呀,咱们二房还是很好的呀。会比人家差吗。”

华晴芳心说自己有个败家的爹,看来冯氏还没体会出来呢:“呵呵。您看着好就成,我爹爹自然是不错的,不过就是不太攒银子。你也知道的文人吗,这些俗气的东西,一般都不看在眼里的。所以往后您呀还是多操心一下咱们二房的俗事吧。对了,爹爹的产业您年前不是都清点过了吗。”

冯氏跟着点头:“看过了,都是进项不错的呢。”

华晴芳:“自然是的,有这么一个败家儿子,祖父祖母自然心里明白,可能在银钱上多少偏着一点,虽然没有分家,可给爹爹的零用花销,都是祖父祖母给置办的庄子铺子里面的出产。”

心里跟着加一句,自己不是还给二房置办着呢吗,不然你当那谪仙随便什么人都能当的,华二的目下无尘,那是一大家子供出来的。

华三老爷私下里给这个二哥贴补多少呀。

冯二娘子心下不乐意了,做学问的人自然不太在意金钱这东西的吗:“也不是那么败家呀。你怎么能这样说你爹爹呢。你爹爹对你我多大方呀。”

华晴芳:‘就是那种大方的程度败家呀,一摞一摞的银票甩出来,从来不知道往回收的,这习惯您觉得好吗。’

冯二娘子:‘给的也不是外人呀。’话不投机说的就是这两位。

华晴芳咧嘴,好吧,跟这位说自家爹爹的坏话,一句都听不进去。两人的话题更是从三夫人说道钱财,再到华二老爷败家,那是跑了十万八千里了。

大年初二冯氏带着华晴芳给冯御史拜年,对于这位小娘子,冯御史的反应就是看两眼然后扔个红包走人了。看两眼的原因还是,华老尚书话里话外的说着寒门士子,有心事给这丫头找个婆家,看吧尚书府的小娘子一样难嫁,看着模样也不错,想来定然是性子不讨喜,所以难嫁。

想也知道这丫头的性子好不到哪去,冯御史可不愿意管这事,可自家孙女在人家府上过日子呢,也不好太过绝情。再说了最后操心的还不是自己孙女吗,如今孙女的身子可不能费心。

看看了看华晴芳,心里就在捉摸着,害了谁家好呢,一般人家可消受不起这位小娘子。

不愿人家冯御史想法不厚道,实在是华晴芳在人家冯御史面前什么德行都没留下,没修上善缘。

谢氏知道冯二娘子有了身子,不管是心里还是面上都高兴地很:“好好地养着,若是能一举得男那可是天大的喜事,你们二房如今也就差这么一个小郎君了。”

华晴芳不想给自家后娘增加压力:‘小娘子也不错的,母亲身子骨好,定然会多生几个小妹妹小弟弟的。先生什么无所谓,祖母跟爹爹都是这么说的。’

谢氏心下更满意,毕竟这生男生女不是谁能定准的,华府能这么想,自家孙女心情定然轻松不少:“早就听闻华府厚道,可不是吗,换成一般人家。可是不会如此宽容的。二娘有福气呢。”

然后瞪着华晴芳:“不是当太婆的说你,你一个没出嫁的小娘子怎么好随便乱说呢,即便是安慰二娘的也不能说生孩子呀。下次定然不许了。”

华晴芳:“在外人面前肯定不说的。”

谢氏笑的满意。这是没拿自己当外人:“你呀,二娘在华府可是亏了芳姐多番照顾,我这老婆子真的没话说呢。”

华晴芳:“您客气了,母亲在华府。那就是华府的二房的当家夫人,即便是没有芳姐在身边。也没人敢欺负了去,祖父祖母都是和善的人,父亲对母亲更是珍惜尊重的很,即便是叔伯之间也是和睦相处的。您大可放心。”

冯家二娘子:“芳姐说的是,祖母华府当真是如此的,您放心。”

谢氏看着仿若全身罩着光环的孙女。心下明白,这孩子定然是过得真的不错。那份神情不是能装出来的,看来这们亲事真的不错。至少对孙女来说华家是个不错的去处,跟着看华晴芳眼神都更柔和些,毕竟这门亲事算是这位外太孙女强求去的呢。

冯氏有了身孕,不光是谢氏高兴,冯御史都跟着操心:“没事不要乱出来,哪个更重要怎么都分不清呢,好好地养身子,你祖母这里不用你惦记。对了莫要因为肚子里面有了依靠,就对府上的小娘子有所怠慢。咱们冯氏没有什么让人出彩的地方,可就一样也从来没有出过狠毒的妇人。你好自为之,不然不说其他的人,我就饶不了你。”

别看冯御史说的狠,可真心的句句都是为了自家孙女,唯恐这丫头忘了本分,回头把自己给搭进去。别看华家看着厚道,可那府里就没有好惹的人,看看如今的段家在京城举步维艰,那还不是华家人的手笔吗。

冯氏不顾怀着身孕,给自家祖父行礼:“二娘时刻不忘祖父的教诲。”

老御史知道自家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