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要做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我要做太子- 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石磊那边,早就估计到石为先会是这样的一个反应,所以一听到石为先提起蒋风约,当即毫不犹豫的装作没听见,挂上了电话。

石为先的电话挂上不久,就又响了起来,果然是黄明祥的秘书,约他到滕王阁附近的一个茶社里去聊聊。

等到石为先到了那间茶社,却看到屋里不止黄明祥和他的秘书两个人,还有个石为先并不认识的与其年纪相仿的男子。

“xiǎo石来了?呵呵,你跟xiǎo丁还没见过吧?来,相互认识一下,今后就要在庐陵搭班子咯!”黄明祥六十岁不到一点点,老知识分子,硬是凭着真才实学才走到今天的位置上的。对待下属的态度也一向以和蔼著称,看不出什么架子,不过真要是处理起事情来,也是相当的手腕强硬。

石为先看了看那个跟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才知道,原来这人就是丁道孟,将要跟自己搭班子一起入主庐陵市的人。

丁道孟先伸出了手:“为先书记,以后您就是我的班长了。”

石为先也赶忙伸出手,跟丁道孟握在一起:“道孟市长客气了,我对辛贡和庐陵不熟悉,以后还要靠你多帮助。”

两人坐下之后,黄明祥也没什么避讳,任由自己的秘书给石为先和丁道孟分别倒茶,他则直接说道:“都是一个阵营的,我也就不说那些冠冕堂皇的套话了。虽然这次安排你们搭班子,我们几个人都有些sī心,不过总得来说,还是看重你们的工作能力。庐陵受灾其实并不算太严重,但是决堤的事情却惊动了中央,搞得我也很被动啊。xiǎo石你做事情比较踏实,务实,政治斗争经验差一些,现在的庐陵就需要你这样的干部。不过你现在是党委一把手,不方便太过干预地方建设的事情,所以xiǎo丁那边要抓起来,凡事多跟xiǎo石商量,他这方面的经验比你丰富一些。”

丁道孟赶忙点头:“道孟明白,为先书记在润扬就是以实干著称的,地方建设他其实比我擅长,我会凡事跟他多商量的。”

“嗯,有这个态度就好。对于xiǎo石呢,我的建议是重点抓廉政和党风党纪的问题,出了这种事情,看似是建设上的问题,实际上还是曝lù了许多党员的党xìng丧失啊。中央对这个要求很高,所以你一定要抓好这一摊子。这个方面xiǎo丁可能比你经验丰富一些,跟了老秦那么多年么,老秦可是搞政治斗争的一把好手啊。你们相互学习。”黄明祥嘴里的老秦,毫无疑问是秦建业了。

石为先也赶忙点头道:“这方面还需要道孟市长多多提醒我了。”

看到黄明祥显然对他们俩的表现都很满意,石为先趁热打铁,提了出来:“书记,今天我在省城,可是我那个犬子在庐陵却惹出了一档子事,我跟您汇报汇报吧。”

黄明祥微微一愣,也想到石为先既然挑在这个时间说,闹不好就是跟党风党纪有关。喝了口茶道:“嗯,你。”

“犬子叫石磊……”石为先详细的把石磊告诉他的一切,都跟黄明祥以及丁道孟说了一遍。黄明祥和丁道孟听完之后,对视了一眼,黄明祥没表态,丁道孟倒是微微笑了起来。

“哈哈,为先书记,之前总有人说你未雨绸缪,什么事情都能走在前头,我还有些不服气,觉得您今年在润扬也就是凑巧,防洪工程才做的那么好。现在我服了,您这是绝对要一鸣惊人啊!”丁道孟得到黄明祥的暗示,说了出来。

石为先倒是也不吃惊,因为这本就是石磊预料到的事情。而看到他不动声sè,黄明祥对于石为先的欣赏就又增添了少许,心说难怪江东的那两位,以及秦建业,都这么欣赏石为先,看起来,这个石为先还真是总能找到领导的心头ròu,直中红心啊!





 第二百六十六章【侯家往事】(上)

第二百六十六章【侯家往事】(上)

。。

国庆假期,好像不少朋友都不来看书了,这两天订阅跌得好心疼啊。

求月票和推荐票的安慰!!!

。。

石磊早晨起来,依旧去晨练,沿着甘棠湖跑了一圈,正溜达着准备回去洗漱然后喊上风淼儿以及孟秋华一起吃早饭。

可是走没两步,石磊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甘棠湖边,对着湖水怔怔发呆。

虽然知道过去多数还是被老人误会,但是石磊犹豫了片刻,还是走了过去。

“老人家……老人家……”

老人真的很出神,石磊连续喊了两声那个老人才恍然惊觉。回过头,看到是石磊,老人惊得往后退了一步,可是明显tuǐ脚有些不便,一个踉跄,幸好石磊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老人的拐棍,否则老人闹不好就能掉进湖里。

“你又来干什么?你给我回去告诉姓洪的,我这把老骨头就算是死,他也别想拿走我的东西!”老人很愤怒,手里的拐棍直挥,虽然这大清早的湖边人不多,但是却也有不少早起的人被他的声音吸引了过来。

石磊明知道是这样的结果,笑了笑说:“老人家,您大概误会了,我并不是你们庐陵人,您听我口音,再想想昨天我母亲的口音?”

老人似乎这才略微镇定了一点儿,仔细的想了想,的确,石磊和孟秋华的口音明显带有下江的味道,的确不是本地口音。

“老人家,浔阳分局的人有没有找您?”石磊和颜悦sè的问到,“如果方便的话,咱们聊几句吧。”

老人犹豫半晌,眸子里显然闪烁着对石磊的不信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昨晚我不在家,回来听隔壁的说有警察来找我,说是让我今天去分局一趟,调查什么昨天撞车的事情。”

石磊点了点头:“老人家,我不瞒您……来,您在这儿先坐下,我把昨天的事情跟您。”

老人将信将疑的先在湖边的石墩子上坐了下来,石磊这才又说:“我先告诉您我是谁。您大概也知道你们庐陵的市委书记和市长都换人了吧?”

老人点点头:“看到新闻了,说是从其他地方调来一个市委书记。”

“那个市委书记就是我的父亲,我前天陪他过来上任的。昨天呢,是……”石磊大致的把后来周江是如何报案,又是如何引来了刑警,最终自己在公安局是如何见到分局局长,最终把周江抓起来的事情告诉了老人。

“我知道您可能有很重的戒心,我刚才听您那句话,似乎是洪萍萍想要抢您的什么东西,而您不肯给她,所以她就派人折腾您,希望bī您把东西让出来,是这样的?”

老人此刻也不知道该不该相信石磊,不过他坚定了一条心,那就是万一石磊说的是真的,他可能就多一条活路,而石磊说的是假的,他也无非就是豁出去一条老命而已。

“不是洪萍萍那个丫头,那个丫头算什么,是她那个老爹,洪年尧,这个白眼狼!”

石磊一听眉头就皱起来了,老人在说到洪年尧的时候,拐棍在地上直剁,显然极其愤怒的样子,白眼狼三个字也是骂的掷地有声,看起来,老人和洪家似乎千丝万缕的有很多关系。

“哦?原来是洪年尧?老人家,您为什么说他是白眼狼啊?”

老人彻底的豁出去了,心道看这个年轻人和颜悦sè的,的确不像是跟洪家一条路的,闹不好还真是那个新来的市委书记的公子。老人这时候又似乎想起,新闻上说新来的市委书记,口碑非常好,是今年大洪水受灾最xiǎo的那个城市调来的,还说之所以那个城市没怎么受灾,全是因为那个市委书记的功劳。要是这样,说不定这个年轻人真的是想帮自己。

“好!我告诉你!我姓侯,单名一个潜字,潜行之潜,字之轩,建国之后不兴这一套了,就只叫侯之轩了……”

听到这里,石磊立刻说道:“老人家祖上还是书香mén第?”

侯之轩摆摆手:“书香mén第谈不上,家父是做古董行生意的,当年他洪家,不过是我家的一个xiǎo厮而已,连柜都上不得,不过做些迎客打扫奉茶的事情。”

石磊心说这才是标准的碎催么,没想到洪年尧居然曾经是个碎催。但是转念一想,不对啊,老人今年最多也就是七十多岁吧,二几年生的,建国前不过二十来岁,就算父母去得早吧,也就勉强当个掌柜的。可是洪年尧今年才五十五岁,49年建国时他才六岁,这迎客奉茶都嫌早了点儿吧。

“洪年尧那时候只是个孩子,五六岁,整天跟着我,跑前跑后的,没想到后来他居然会变成那样的一个人。”

石磊一听才明白,原来当初在侯家的古董行里当伙计的,是洪年尧他爹。

“说起来,他父亲连个名字都没有,大伙儿都管他叫洪三儿,洪年尧这名字还是我爹当年给他取的。”

接下来,侯之轩开始给石磊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一路延续到解放前。

解放前的庐陵,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仰仗着扬江的通航,以及南边的鄱阳湖,鱼米之乡,商贾云集,有七省通衢之称。

当时在庐陵城里,和许多商业繁华的城市一样,有一条古玩街,上头有一家最著名的店铺,名为瘦脊轩,这在当年的庐陵乃至于江南地带,都是相当有名的古董行了。

这家古董行,就是侯之轩的祖业。

建国的时候,侯之轩不过二十一岁,刚刚完婚,父母双全,却因为古董行遭了罪。

那会儿正给老百姓定阶级,还算是比较幸运,因为侯之轩的父亲曾经给过庐陵城里的地下党不少经济上的援助,再加上他们侯家在城里那是有口皆碑,都知道是善人,是以虽然钱财不少,却只是被定了个城市xiǎo资产者,并没有定为资本家的成本。当然,这跟连年战luàn,实际上古董行里钱已经不多了有关。而也就因为战luàn的缘故,原先店里颇有些伙计,大多数都被侯之轩的父亲送了些钱让他们自己回乡去了,唯独洪年尧的父亲洪三儿,当时洪年尧尚且年幼,他母亲有因为难产生下他就死了,侯老爷不忍心看到洪三一个大男人拖着个xiǎoxiǎo子过日子,就留下了他,只要自己家里有口干的吃,就绝对不会给洪三以及洪年尧一口稀的。

而解放之后,洪三却因为xiǎo伙计的身份,被定了个城市无产者的身份,俨然地位就在侯家之上了。还被安排到了一家工厂里工作,成为了当时最炙手可热的工人阶级。

洪三此人还算不错,至少没想过要谋夺侯家什么东西,没有害人之心。可是洪三命不长,六几年就死了。那会儿正是十年浩劫最沉痛的时候,洪年尧当时也二十多岁了,正当年,有洪三躺在病榻上的时候,他还受到点儿约束,并没有找侯家的麻烦。可是洪三走了没多久,他就带着一帮红卫兵砸上了mén。

不得不说,洪年尧这人有个极大的优点,那就是他的记忆力尤其的好,哪怕是四五岁的时候的事情,他也记得清清楚楚。

在那种年代,侯家肯定是批斗的对象,不过他们家这种成分,其实也就是挂块牌子站上台读读检讨,接受一下工人老大哥的再教育也就完事了,不至于出什么大事。可是洪年尧却偏偏记得,就在解放前不久,曾经有个人,跑到侯家的古董行里,卖了一件元青huā的罐子给他们家,为的是筹措路费赶在我党到来之前跑路。那可是发生在1948年的事情,当时洪年尧才五岁,他居然记得清清楚楚。

而后来建国之后,侯家在上jiāo一部分文物的时候,却并没有把这件元青huā的罐子jiāo出来。不过六七岁的洪年尧,居然一直记住了侯家的这件宝贝。当时他自觉终于找到机会了,自然就没有放过侯家,是以原本不过文斗的侯家,最终变成了武斗。侯之轩的父亲因此被打死,那件元青huā也终于落在了洪年尧的手里。而侯之轩一家老xiǎo,也因此受到牵连,全部被冠以挖社会主义墙角和资产阶级意识浓重的罪名,被关押了起来。

当时,洪年尧二十八岁,时间是1971年。

因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的英勇,洪年尧从此买上了仕途,先是进了革委会,而后居然成为了革委会的副主任,等到动luàn平息之后,他也就成为了市公安局的一名科级干部。

77年的时候,侯家终于得到了平反,洪年尧得知侯之轩居然活着出来了,怕牵连到自己,主动的向组织jiāo待,当年从侯家拿过一个罐子,不过却并没有说是什么元青huā,只是说tǐng喜欢那个东西,就拿了回去玩儿。在那个年代,一切都luàn糟糟的,也没人把这个罐子当回事,虽然经手人员也看出这是个古董,却也没想到会是元青huā,而且即便想到了估计也没什么问题,那个时候古董根本不值钱。主动jiāo代的洪年尧当然没事,这件东西也就被物归原主,还给了侯之轩。





 第二百六十七章【侯家往事】(下)

第二百六十七章【侯家往事】(下)

。。

求订阅啊求月票!!!

双倍第三天了,月票居然还没过百,伤心鸟。/

另外,本书很快要进入一个大高潮鸟……

。。

平反之后的侯之轩已经接近五十岁了,由于解放后的侯之轩是在文化馆工作,虽然不是什么正式编制,但是上头还是给他补发了这十几年的工资,并且给他办理了病退的手续,算是提前退休了。

眼看着洪年尧已经成了市公安局的红人,哪怕在那段日子里曾经有过以权谋sī的劣迹也依旧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侯之轩知道这个狼心狗肺的家伙不会放过自己,迟早还会找他的麻烦,干脆带着唯一的亲人,他的儿子,离开了庐陵。

而后随着洪年尧步步高升,最终走到省城,侯之轩又自知没有任何能力去扳倒洪年尧,原本这两家的恩怨就该就此结束才是。

刚解放的时候,侯之轩的阶级成分不是太好,是以一直都不曾娶妻,一直到六十年代,才勉强娶了个老婆,而且直到动乱开始两年之后,他的老婆才给他生了个儿子。

71年侯之轩被关押起来的时候,老婆儿子受到牵连,一并被关押。等到77年平反之后,侯之轩的老婆终于因为多年的摧残而病死在自家床上,离开庐陵的时候,侯之轩的儿子侯恒志才堪堪九岁,正是该读书的年纪。

幸好侯之轩本人识字,是以在被关押期间就教了侯恒志不少知识,把侯恒志送进学校的时候,经过学校的考核,学校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