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坑你没商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坑你没商量-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无法去见崇祯,把他弄出北京,那就算了,本身他对这事也不以为然。

自己在西北过得好好的,弄个皇帝老儿去,还得有事没事的给他磕头行礼,多别扭!关键是不能让李自成把李岩杀掉,得好好的把李岩两口子弄回西北。

想到这里他道:“咱们只要有百姓支持,有没有皇帝,在我看来,并不重要。闯王造崇祯的反,没有皇帝支持,不也打到北京城下了么?我真正缺的,是运筹帷幄的人才!依在下之见,不如就趁着闯王攻打北京,无暇他顾这个机会,贤伉俪与我们直接返回西北,咱们共同成就一番大业!”

李岩却不赞成王烁的见解,摇头道:“那样就缓慢许多。即便无法将崇祯弄出来,咱们也须想方设法,把太子弄到西北。将来崇祯没了,咱们就拥立太子。”

与王烁接触下来,他知道这位西北守土大将军读书不多,不喜欢咬文嚼字,说话也就尽量用白话了。

王烁要是知道李岩也这样想他,非冤枉死不可。他孬好也是寒窗苦读,上了十几年学啊!

那个时代,人们心中的正朔观念还是比较强的。红娘子也赞成丈夫的意见,就连鲁小钰都觉得李岩的主意对。

见李岩意志坚决,王烁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在闯王的老营里待着,随时等待机会了。

李岩嘱咐红娘子安排王烁一般人住下。他则顾不得休息,要赶到闯王那里去见机行事。

王烁怕万一有事,李岩来不及赶回来通知他,也要跟着李岩回北京。

李岩不好拦阻,但王烁的人都跟着,全是陌生脸孔怕引起别人怀疑。况且王烁的卫队里有李达一班辛思忠和党守素的旧部下,大家都知道这两个人已经投靠了王烁,万一这些旧部下被人认出来就会有麻烦。

李岩又从自己营里挑选十几个可信之人,由王烁带着充当亲兵,就说王烁是他新找来的亲兵掌旅。

其余人则全部留在沙河营里,由红娘子安排休息。

唯独鲁小钰,嫌大营里没事做,闷的慌,非要跟着王烁去北京,被王烁训斥一顿,撅着嘴,十分不高兴。

王烁下令,鲁小钰就跟着红娘子,没有他的亲口准许,不许出辕门一步!

尽管鲁小钰不高兴那也没办法。这是在京师,在闯王的百万大军里,可不能让鲁小钰出去瞎作。

可是,这个胆大的丫头,根本就没拿他的命令当一回事,心里已经在打主意,我自己长着腿,你还能管的住我?你不带我去,我自己去!

这个王烁和李岩夫妇又哪里能猜得到?还以为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呢。

李岩带着十几个亲兵和王烁,匆匆返回北京北城郊外。

就在这天深夜,牛金星找了一个和太监曹化淳长相极像的人,在广宁门外冒充曹化淳,招徕守城官兵投降,答应投诚者不仅可任原职,还奖赏黄金百两。

广宁门监军太监开门投降,大顺军兵一拥而入,京师南城失陷。

李自成得到南城已破的消息,立刻召集众臣下于他的行营中议事。

牛金星和刘宗敏主张借破城之势,即刻向内城发起进攻,可一鼓作气,拿下京师。

宋献策和李岩则认为应该在南城先安抚民众,接纳官吏。按照约定,善待投降官吏。内城守军见南城稳定,投降无碍,或可不战而降,兵不血刃。

两方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李自成听不下去,打断他们道:“诸卿少安毋躁。京师就在眼前,无论怎样,它都是孤的了,再也不属于崇祯,不属于大明!”

众人见闯王发话,便不再争论。

只听李自成道:“咱们起兵造反的时候,谁能想到咱们会有一天来到这京师,来到这天子脚下?孤当初想的,只是这官府太恶,孤不要这官府管着,孤要自己说了算!

说实话,就是在去年咱们大破孙传庭,给老闯王报了仇的时候,孤也没有想要自己当皇帝。

可是,孤不当皇帝,就会有别人来当这个皇帝。谁来当皇帝能让孤放心?能让这天下的百姓不再受官老爷欺负?

崇祯那是不行,他朱家的子孙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让张献忠来吗?这家伙除了知道杀人,他还知道什么?在凤阳,为朱家留下的那点破玩艺就要和我动刀子,这种小人,当不得皇帝!

这天下乱的跟一锅粥一般,北面鞑子又厉害,这皇帝,老子也不愿意当!孤是被你们推到了这个位子上,不能不当,不能不把他朱家赶下去!”

此言一出,大家全都安静了。

这是李自成第一次说自己当皇帝的感受,原来,他不愿意当这个皇帝。

为啥呢?当皇帝管着别人,没人敢管皇帝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吃啥吃啥,想穿啥穿啥,想怎样就怎样。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嫔,神仙都过不上的日子啊,他咋不愿意当呢?

就听李自成往下说道:“诸位想过没有,赶走了朱家的子孙,咱们怎么办?像你神仙军师说的那样,善待朱家那些官老爷,善待百姓,这天下就安稳了?哪有那么容易!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呀。北面鞑子得防;南面张献忠,朱家的那些孝子贤孙不会轻易服软,咱们还得接着跟他们干!这就得养兵,就得有粮,有钱,有辎重。这些东西天上不往下掉,从哪儿来?

操心呢!这心操的我呀,自坐到这个位子上起,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你李大公子一句三年免赋,话说出去了,看着挺轻巧,结果也不错。可你知道孤要承受多大负担吗?中原已经没有粮食了,咱们这几十万军队,你让孤拿什么养?

你宋军师老神仙,让我善待明朝这些官吏,孤可以抛开个人恩怨,不计前嫌,给他们个好结果。

可是,钱、粮,都让这帮家伙给贪了,搂到自己家里去了,不去问这帮家伙要,孤这些军队,你们,吃什么,喝什么?

还有你牛大丞相,你整天问孤要钱要粮,孤不会变戏法,上哪给你淘弄?你刘大将军打仗,我一再嘱咐你,要你省着点省着点,可是你哪回剩下个毛回来?”

嘿,事儿没商议成,这些个肱骨之臣,挨个让李自成数落一顿。

第233章 说感受觉前景不妙 谈条件狮子大开口

这些大臣里最冤枉的,恐怕就是李岩了。

免赋免瑶役是不假,你闯王紧着点花,别大手大脚,逮着明朝的粮仓就给分个底儿朝天,咱们至于没粮没钱吗?

现在跟他争这个,已经毫无意义了,李岩干脆不说话,闷声发大财了。

李自成也觉得自己这话说重了,得往回拉拉,于是接着说道:

“孤说这些,不是怪罪诸位。孤也知道,诸位都是旷世名臣,已经尽心尽力了。主要是中原这些年承受了太多的战乱,跟人一样,穷困潦倒,再也供不起咱们折腾了!

稳固大局,善待官吏,善待黎庶,这些大道理,孤自起兵就开始琢磨,心里都明白,即便你们不在孤跟前,把孤的脑袋吵的生疼,能办,孤也会尽心尽力去那么办。”

噢,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陛下是让他们吵的心烦了,那大家干脆闭嘴吧。

就听李自成接着往下感慨道:

“有一天,你们都挨个到孤这个位置上坐坐,你们就明白了。好些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实难!

这把椅子,虽然铺着厚厚的棉褥子,可这棉褥子下面,生着无数钢针,无时无刻不在扎孤的屁股!

大道理,以后诸位就不要讲了,孤才三十八岁,还没糊涂。诸位有闲暇的时候,多多想些实际可行的法子,怎么弄来钱粮,怎么养活这几十万军队,这就是孤最需要的!”

这番话讲出来,底下大家更是哑口无言了。

他们议论的这些,在崇祯的朝廷上,恐怕也不例外在议论。

可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这些大道理就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崇祯和李自成的境遇,其实没什么两样。从这个方面讲,崇祯也是可怜的。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崇祯走到今天,大部分责任,还是他决策失误,自己造成的。

由于崇祯的弱智和无能,导致中原百姓纷纷揭竿而起。也正是李自成的崛起,才造就了中原的赤地千里,正如李自成所说的,乱成了一锅粥,成了一个压的崇祯喘不过气来的大包袱。

到现在,局面就变成了谁灭了崇祯,就得接过他肩上那个大包袱来背着。

李自成正是突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才心绪烦乱。

见大家都不出声了,李自成心里才好受一些。他打到北京,到现在,心里感受到更多的,不再是喜悦、激动,而是更多的责任和更多的压力。

要不然,他也不会同意李岩去和崇祯讲和。

他让身边的书办拟旨,给进南城的前军指挥,制将军袁宗第,让他务必约束军队,不得扰民,违犯军纪者斩立决!又让人骑快马去催正在路上的杜勋,令他天亮务必赶到这里。

然后,他对李岩道:“议和这事还要办。朕心里明白,你是对的,咱们来京师来的早了。可是,当时之势,不来京师,恐难服众。”

李岩只能称是。心里却明白,是他闯王过于骄傲了,以为天下可伿ざǎ咎唤ト魏尾煌饧

待他一路征战,头脑渐渐冷静,军需物资,粮食,开始渐渐困扰他,越发感到责任重大,开始思考进京之后的事情,才发现事情不是他当初想的那样简单。

他不愿承认是他自己失误,反而以“恐难服众”来推脱了。

如果李自成意识到错误,能够接着改正,李岩是不会有三心二意的。关键就在于,他明知道自己错了,仍旧会执着的错下去,直到不可收拾,将老本都搭进去。

好在他的词典里没有认输这两个字,他仍旧会找机会东山再起。

孙传庭“柿园之败”,正是李自成这种性格的最好体现。

那时,孙传庭连施诡计,打的李自成十分被动,处处受制。局势对李自成十分不利,李岩是不主张与孙传庭决战的,建议大军暂时转移,跳出明军包围之后,寻机再战。

李自成明知胜算不大,仍执意决战。若不是明军缺乏粮草,跑到柿园里摘柿子,自乱了阵脚,李自成必败无疑!

李岩事后分析李自成的性格,结合他历次战败的事实,得出的结论就是,这完全就是一种赌徒的性格,而且是那种身无分文,就是戒不了赌瘾的赌徒。

大凡有一点本钱,他就会到赌场里去试一下运气,明知道会输的精光也在所不惜,反正他本来就一无所有。

幸运的是,李自成这一次赌赢了,赚的还不少,但他没有就此罢手的意思,还要继续赌下去。

李自成知道这次和崇祯“shouhand”,他可能真的会输的一无所有,要想办法扭转不利局面了。他心里,可能真的不想去推倒崇祯,不想去接崇祯身上背的那个包袱了。

他对李岩说道:“让杜勋去和崇祯说,只要他答应给咱们银一千万两,金一百万两,粮食一百万担,今后不再发兵攻打咱们,孤可以去掉帝号,退守河南。

而且,孤可以出兵辽东,帮他去把那个满清灭了。但是,要让他记住,孤不受他管辖,孤自己管自己的事,不会去觐见他。

他若是不答应,待孤攻破京城,他后悔晚矣!”

崇祯都穷的跟大臣们借钱,他去哪里淘弄那么多金银给李自成?

有史料说,李自成进京之后,从崇祯的內帑搜出几千万钱,这个恐怕有点夸张。

崇祯是个心思极细,小心眼到家的主,自己家里有没有钱他会不知道?

再者,袁崇焕守卫辽东,崇祯信任他时,要钱给钱,要粮给粮,从不问数目,只问够与不够。从这一点看,崇祯不是守财奴。

自己家里放着几千万,国家都到了大厦将顷的地步了,还舍不得花,还要问大臣借钱。这事万历可以做出来,崇祯恐怕做不出来。

李岩此刻已经不关心这条件崇祯能不能答应,以及李自成心里在想什么了,一个赌徒,最终的结果只有两个字:失败。

他关心的,是如何把崇祯弄到西北王烁那里去。

既然李自成愿意谈判,王烁就有机会把崇祯弄走。他冲李自成躬身施礼道:“臣遵旨!”

第234章 施大计进城面君 京片子吓坏杜勋

李自成占领京师南城之后,没有再发动新的攻势。

内城一片死寂,而南城则到处是火光和狗吠之声,偶尔伴随着人的哭喊、呼喝和火枪的击发声响,直到天亮。

上午巳时,一个太监打扮的人,在德胜门外的护城河边上,扯着公鸭嗓子向城上大叫:“我是宣府监军杜勋,奉大顺陛下旨意,要进城见皇帝陛下。城上是谁在值守?快快开城,不要误了大事啊!”

他的背后,一个黑衣黑甲,威武高大的大顺武官立在那里,赫然便是王烁。

李岩根据李自成说的意思,草拟了谈判条款,经李自成过目,盖上大顺皇帝的玺印,在杜勋从宣府赶来之后,便命他进城,向崇祯皇帝宣读。

杜勋怕死,不敢进城见崇祯。

他投降之后,崇祯并不知情,还拟了诏书表彰他,说他是“骂贼殉难,予癊祠。”如今他活着出现在崇祯面前,崇祯非活剐了他不可!

王烁被李岩安排为他的副使,名义上是监督他执行使命,实际是要做自己的大事。

李岩已安排好一切。

王烁在杜勋见崇祯的时候和他一起觐见,设法说动崇祯跟他逃出去。

只要崇祯被说动,王烁就杀掉杜勋,带着崇祯,躲进前门内取灯胡同胡琏器的一个亲戚家里。

这亲戚和胡琏器是至交,从兰州出发时,胡琏器写了书信,原来是打算让王烁进京后住在这亲戚那里的。

王烁劝动崇祯,杀掉杜勋,过了约定时间,杜勋不回来交旨,顺军必然攻城。

城破之后,李岩会安排亲军去取灯胡同寻找王烁,然后王烁和崇祯换上亲军服饰,趁乱混出城去,汇合王烁的卫队,打李岩的旗号,持李岩文书,经河南、陕西,返回兰州。

按理说,李自成提出的议和条款,崇祯是绝无可能答应的,拒绝之后,大顺军也必然会攻城。但如果崇祯答应议和,那王烁就不去暴露身份,劝崇祯离开京师。

至于往下,将来如何发展,就只能听天由命,另做打算了。

李岩的营帐里,杜勋听说让他去见崇祯,吓得腿都哆嗦了。

李岩安慰他道:“杜监军不必紧张。历来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吾皇陛下已经答应,如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