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坑你没商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坑你没商量- 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改革江南,无非就是军政两方面都划归西北政府领导,完全实行西北政府的法令、政策和编制。

军队这方面好办,西北军进去,李、郑的旧军队集中,然后由教导大队接管士卒,进行政治教育和新的军事教育,然后分散安插到西北军各部队,进行整编。

旧军官则统一进入军事学校进行改造,然后根据各自能力和思想觉悟,在学校教育结业之后,安排不同的职务。

原先,郑成功是不怎么同意整编他的部队的,但廊坊一战,让他彻底明白了自己旧军队战斗力的低下和无组织无纪律。

二十万骑军和人家十万八旗骑军打,自己还有二百门大炮助威,竟然让人家打个落花流水,不整编,要这些废物干什么?

既然两个最高军事长官全力支持整编,那就基本没有大的障碍了。

关键还是政体方面的交接。

原先他们搞的皇帝制度还好说,本来永历帝朱由榔就是个傀儡,直接把他弄到西安的养成所接受新社会新人教育就完了。

下面李定国和郑成功用的这些人可就麻烦大了。

他们原本的旧思想,是把东林党当做正面势力的,用的也是这方面的党人。

现在,两个人通过王烁半月的教育,终于明白了,这些党人,里面当然不乏好人,但这个组织却是极为反动的组织。

王烁看问题,在现代就与大多数人不同。在他看来,明朝实际就是死在东林党手里的,特别是卢象升自杀式的冲锋,完全是东林党一手造成,让他看的内心充满悲壮。

那时候,他就有一种想法,如果他可以来到明末这个时代,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把东林党连根拔除!

有这种思想,他给李定国、郑成功讲党人的时候,自然也就带着自己的偏见和偏激。但大的方向他认为没有错,那就是东林党是明末社会和政体的最大毒瘤!

既然这是个最大毒瘤,那就必须首先彻底铲除掉,然后才利于政工人员顺利接管政权。

江南现在的东林党是谁呢?那就是得到李、郑二人重用的钱谦益和冒僻疆、侯方域一帮复社成员。

不是说东林党吗,怎么又出来个复社?

要不说这个东林党复杂,一句话两句话讲不清楚呢?

东林党猖狂时期,是在天启年间。那基本是把持了从朝廷到民间的所有话语权。

老朱家的皇帝都爱面子,不愿意被大家骂昏君。天启帝明知道这东林党不是东西,国家会毁在他们手上,但碍于其民间的声望,唯恐自己落个昏君的骂名,对他们是敢怒不敢言。

最后他就想一主意,让心狠手辣的阉党代表魏忠贤去对付东林党,他则专心致志的做木匠去了。

那意思明摆着,我天启爱好木匠,光顾着干木匠活了,杀东林党这事儿没注意,这不赖我。这是即要铲除东林党,又要推脱责任。

后来魏忠贤还真有办法,把江南东林党杀了个七七八八,差点绝种。

从这方面讲,魏忠贤还是为大明做了很大贡献的。

东林党在魏忠贤残酷镇压下,元气大伤,到崇祯的时候就没那么猖狂了。

这时候的东林党,被称作老东林党。

魏忠贤死后,东林党死灰复燃,最具代表性的团体,就是复社了。

这个复社,就是后来的所谓“小东林党”了。

不彻底铲除这个复社,江南政权就没法完成顺利交接。

可这个复社成员上万人啊,基本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重要人物,再加上拥戴他们的粉丝,人数多的没法想象!

想彻底铲除,实在是太难了!

第543章 复社继承东林党 坑死大明没商量

李、郑二人认识到,顺利实现江南改制,第一要做的,就是铲除复社。

这里,老余又不得不啰嗦一下复社了,诸位看官莫嫌麻烦哈,因为不说明白这个复社,后面的故事实在是没法讲明白了。

这个复社,最初是江南名士张溥和张采,于崇祯二年在吴江成立的文社。

说起这位创始人张溥,那可是大大有名。

直至现代,他还被称作明代文学家,

但有谁真正注意到,他的所谓“文学家”只是副业,“溜须拍马,结识权贵”才是他的主业!

他出身于大族,二十多岁在苏州办了“应社”。天启年间,“应社”聚众拦截了押送东林名臣周顺昌的厂卫队伍,酿造了举国震惊的“五人墓事件”,据说把凶横无比的大太监魏忠贤,吓得在深宫里都直哆嗦。

“五人墓事件”老余就不啰嗦了,大家自己脑补吧,总之就是“流氓闹事”,“对抗政府”事件。

事件之后,唯一得到好处的,就是这位张溥,从此名震天下。

从这里,他尝到了“组织社团,对抗政府搏清誉”的甜头,也学到了一个快速升官发财的窍门,一发不可收拾。

崇祯元年,张溥选贡入京师太学,打着读书的幌子,玩命的上下活动。

以时人陆世仪的说法,“日与京士大夫饮宴,骚坛文酒,笈筐车骑,日不暇给”。

那时候,大明正是内忧外患,几要灭亡之时啊!张溥却在干这些个骄奢淫逸之事,谁说他是正人君子老余和谁急!张溥就是一败类!

这张溥这么丢人现眼的事都肯干,当然是有目的的,就是要和京畿要员拉关系,这和咱们现在某些这样爬上去的官员的做法,如出一辙!

他在京成立了燕台十子社,和京城的各路名流都搭上线,然后就是东林党的一贯套路,表面是一介名流,背后就是地方土豪,正如王烁所言!

到这时候,他背后的狐狸尾巴已经露出来了,就是要在朝廷上争权!

有了在京的社会影响力,他再在江南办复社,那就很容易办的如火如荼了。

资料记载,崇祯十七年间,许多排名前列的科举中榜生,都是来自他的暗箱操作。

加入复社能顺利中举当官啊,这众多江南学子,那还不挤破脑袋往里钻啊?

平日里相轻窝里斗的各路社团,心甘情愿争相前来合并,还有大批精英名流,削尖了脑袋也要在复社里谋个席位,以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复社成立三年的虎丘大会上,与会者就有了数千人规模。

明朝学者陆世仪记载说,当时的各路来宾,从山东到南方的各省份,乘坐的各式华贵大船,几乎把姑苏的河道堵满。

会议现场更一片人山人海,连大雄宝殿都坐不下,有空隙的地方,全叫这群服装华丽的精英人物们挤得满当当。大明士大夫阶层里平日藏卧的龙与虎,几乎全在这场合凑齐。

而如此震撼的场面,却只是这个社团辉煌的起点。

之后的整个崇祯年间,这个社团的规模与影响,似一支疯狂上扬的股票,不断突破历史新高。

以《复社姓氏录》的记载,社团里有名望的士大夫人数,就有两千零二十五人,算上死忠的粉丝,总数更有数万人。

社团名流吴应箕家的后人,在清代撰写回忆录的时候也自豪的说,三百年里,从没有一家社团像我们这样。

而且更让后世无数文学社团汗颜的是,这复社不单有数量,更讲质量。

其成员群英荟萃,学术业绩更灿烂辉煌。

以其名字本身的意义来说,“复社”,顾名思义,就是兴复古学,也就是钻研八股学问。

这研究他们做得相当好,崇祯年间涌现出登榜进士若干,前几名的更有好几位。

不但如此,复社还很讲究全面发展,诗词歌赋样样都强,杰出的“四公子”,文学成就领一代风骚。张岱等人的小品文,影响也十分深远。

科学业绩也拔尖,其成员与西方传教士关系要好,热情高涨翻译外国著作,还有再创造总结发明。

典型人物方以智,代表著作《物理小识》,虽被清代人选择性失明,却漂洋过海,尤其在邻国日本极受崇拜,今天还有粉丝无数。

这般如数家珍的业绩,也令复社的名声,从晚明到今天一直高涨,几乎成了崇祯年代黑暗岁月里最后一抹亮色。

就连其中几位才子人物的爱情,都与著名的秦淮八艳,碰撞出无数香艳的交集,还被写进了《桃花扇》等名戏,一代代流传不已。

复社的崛起,堪称晚明文坛最励志的创业奇迹。

后世的诸多文人雅士也一致认定,这个组织的杰出精英们,以勇于挑战黑暗的勇气与光辉崇高的理想,迅速召唤起大明王朝民间正义的力量。

尽管未能挽救大明的衰亡,却以高贵的精神品质光耀千秋,更缔造了大明文化的最后绝唱。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如果用推理的方法仔细分析,我们却不难得出另一个吓死人的真相:

美得激动人心的复社,却是晚明病老躯体上一块触目惊心的疮,看似艳若桃李,实乃流毒集聚之地呀!

他们在历史风口浪尖上的拙劣表演,正是是大明灭亡的真正关键所在!

为什么自从这个社团诞生第一天起,各路的名流学子,就像着了魔搬趋之若鹜,不惜千山万水的跑来加入?更有诸多老牌文社,狠心砸碎自家招牌哭着喊着求复社接纳?

为什么那些普通成员们,打了海洛因一般发狂?各种集会活动里人头攒动,组织者振臂一呼,立刻就是山呼海啸般的人浪?

在今天看来,即便当世最臭名昭著的恶性传销,跟复社相比,也没有疯狂到如此地步。

按照复社精英们的说法,如此热火朝天,是因为有伟大理想的感召。

那么,这个所谓的理想是什么呢?升官发财!

这就是被注入的狂热的兴奋剂!

张溥自己亲自说过: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意思就是说,他的复社,能够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子们的实际能力,让他们将来为官可以大展宏图。

古代文化人功底深厚,大多都能完全明白张溥背后的潜台词:

加入我们组织,保你金榜题名,管你官运亨通。

事实也确实如此。凡是加入了复社的,从名门子弟到穷草根,不出几年就金榜题名,大摇大摆光宗耀祖。

有如此重量级的金字招牌,还愁没人加入?这特么比当世老鼠会只知宣扬发财的洗脑宣传厉害多了!

第544章 广告造神不亚现代 真才实学堪比傻瓜

不止咱们上文说的那些,复社更能吸引莘莘学子的,还有社团里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

名义上说是研究学问,组织学习,其实却每天吃喝玩乐,雅集诗会不断,且全有豪气金主大把买单。

有时候还跨省出游,一路风光招摇,走一路白吃白喝一路,包接包送。

这正是历代学子们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啊!

虽然在晚明士林界,玩乐并不稀奇,但玩出复社这档次的,也是前无来者了。

不但吃喝玩乐样样讲究精美,喝茶品酒,跳舞狎妓全升华成高大上了,个别品味独特的主,连娈童断背都能玩出文艺范儿。

至于游走青楼,万花丛中享受人生,那都是小case。

关键是,就这么轻轻松松耍乐,到科举考试的时候,人家还不耽误轻松登榜!

这比起那些寒窗苦读多年还是一场空的真正正人君子,那真叫一个随随便便就能成功啊!

您想,如此重量级的招生效应,能不引得学子趋之若鹜嘛!

等着学子们真正加入进来,更知道这入社的好处,绝对是富贵逼人呀!

复社不但有档次够规格,更有强硬背景。

创始人张溥,那是晚明有名的士林领袖,随便在官方场合招摇一下,立刻就会有官员恭恭敬敬上来认老师。

撑起复社大厦的那些骨干们,更是名流云集,既有江南当地的各类世家大族,更有声名显赫的名臣子弟。

隆庆年间名臣徐阶的孙子徐孚远,过去东林大佬们的子弟,侯方域、方以智,等等,都是复社的核心成员。

有这样一批核心人物,要钱有人争着给砸,要人脉随手一抓一把,所有成功条件全占尽,这复社想不成功都难了。

您只要成了复社羽翼下的一份子,未来宦海生涯,横着走都没人挡!

成员里即便是大多入不了核心组织的寒门子弟,你只要老实听话,科举自然有人关照,还能免费给你出书,帮你考试的时候刷够声望。

升官发财的每一步,攀攀关系就能找人给你关照。

就连慈善活动,他们也办得热闹。经常拉来金主闹募捐,专业收买人心做的像模像样。

您听听,这宣传手段,这广告效应,这人脉关系,绝不亚于现代的“好声音”选秀吧?

甭管怎么样,只要您跟复社沾边,单行善积德的功劳,就管保您名声刷刷涨!

言而总之,学子们入了复社,那就学习有人教,考试有人保,声望有人捧,用钱有人送。

不仅如此,还外加觥筹交错,宴会不断,名利场上五彩缤纷,喝酒混事都保证涨名望,涨收藏,涨人气,涨订阅,哈哈!轻轻松松就落个风流名士雅号。

如此组织,堪称天下读书人的幸福乐园呢。

话说回来,那些江南土豪,土地大户和富商们,为什么会这么心甘情愿的大把撒钱,供着复社的这一帮人造呢?

这正应了一句老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给复社这样不计成本的投入,目标也只有一件事:为他们服务。

复社的主营业务,既不是文学更不是宗教,却是实打实的政治。

有了权力,土豪大户们就可以收回比投资复社大的多的利润。

这群出身豪门富贵,心比天高的复社青年士子们,看世界总觉得轻松,满以为天下尽在自己手中。

看那个正在艰难困苦中奋斗挣扎的大明王朝,更像是洪水猛兽。

在这群高贵古代“愤青”眼里,皇帝就是是非不分的昏君,掌权的大臣全是庸碌不堪的废物点心。想要振兴大明,就得让东林党掌权,你得听我们招呼。

这群“愤青”们最怀念的岁月,自然是天启皇帝刚登基时,老前辈东林党们把持朝廷的日子,也就是史书上津津乐道的“众正盈朝”。

让老余看,就是“满朝混蛋”!

关于这段历史,当事人天启皇帝在自家诏书里已经下了定义。

他很委屈很委婉的抱怨说,一群所谓道德君子,啥正事不干,国家朝政都水深火热了,还只知道自己互掐。

这定义,太特么准确了!

您看,天启帝一点都不糊涂吧?用魏忠贤绝对是有道理的!

但在张溥、张彩、侯方域、方以智、冒襄之流眼中,那“众正盈朝”的过往云烟,却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