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坑你没商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坑你没商量-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叫一个难为人啊,说不敢说,碰更不敢,只好多派人手,黑白轮流值班,鲁夫人走哪,卫队就得跟到哪,一步都不敢放松。

这大将军,自己管不住老婆就踢皮球,上次他师傅倒霉,这回轮到梁聪聪了。

五百卫队赶到总医院,这回鲁小钰有人指使了。抬伤兵,洗绷带,擦尸体……得,等于来五百壮劳力,总医院终于不缺人手了。

梁聪聪也不计较,你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只要你在我们的包围圈里,不离开我们的视线就成。

也难怪总医院缺人手,前方已经打起来了,清军退无可退,拼死反击,战况十分激烈。

随着西北军不断攻击前进,包围圈在逐渐缩小,清军防御的兵力密度在加大,进攻就变得日益困难,伤亡也在一天天增多。

郑成功的天津登陆,虽然让鳌拜给击败,但也等于是把济尔哈朗主战场上的唯一机动主力给抽走了。

没了鳌拜的十万八旗精锐,主战场顾此失彼,济尔哈朗不得不大踏步后撤,缩小防御范围。

随着西北军再次发动攻势,满清主力只能退到北京周围,背靠坚城,布置防御。

西北的居庸关在李过和高一功动用所有大炮,不分昼夜轰击之下,终于支撑不下去。

選亲王满达海战死,剩余三万清军大部逃回北京,其余被迫投降。李过和高一功突破居庸关,从西侧和北面合围了北京城。

居庸关一失,济尔哈朗立刻下令全军退入京师城内,依靠坚固城墙防御,誓与京师共存亡!

居庸关王烁在现代的时候是去过的,山势险要,关楼高耸。

跟个旅游团,时间有限制,从关下爬到山顶,好悬没把王烁给累死!

那长城的阶梯又高又陡,每上一个台阶都艰难无比。

李过、高一功能率领士卒,沿着如此艰险的山峰攻破关口,也是相当不易。

等王烁赶到居庸关,好家伙,他知道这俩小子为什么能打破这个险关了,感情是直接用大炮给轰开了。

关楼也没了,城墙自山上到山下,塌了十几个地方,那人民币上的长城美景,直接找不着了!

我的居庸关啊,成了残垣断壁了!这下把王烁给心疼的。

这得扔掉他多少炮弹!炮弹就别心疼了,关键是以后就没居庸关这天下第一关了!

不成,这个打法,将来要是打开北京,估计北京城墙肯定是保不住了,没准儿整个将来的故宫博物院也得变渣渣!

在现代的时候,王烁就因为北京这座中国唯一保存下来的,最雄伟,最完美的古代建筑没了城墙而遗憾。

那城墙是伟人下令拆的,这个谁也没办法。可他穿回来了,他就有机会保住这一切!

这下好,居庸关第一个就没了,北京估计也得完!

这不败家子吗?等打完仗,他得先把居庸关重新修起来。

这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呀,不能就这么毁他手里,这责任他担不起!

因此,在济尔哈朗撤入北京城内之后,王烁坚决反对强攻北京城。

大家就不明白了,北京城里面百姓已经被济尔哈朗给弄辽东去了,里面只有清军,我们不用顾忌百姓伤亡,为什么不能强攻呢?

李定国就瞪眼看他,你是不是想进皇宫当皇帝,才怕把紫禁城给打烂了,你没法住?

王烁这个冤枉,我住什么紫禁城啊?将来就是拿下北京,紫禁城也不可以再住人了。

这是国家文武,国宝!懂不懂?

李定国摇头,不懂。这破玩艺儿,打完了再建呗,咱现在有水泥,可以建高楼,干吗留着这些破玩艺儿?

还破玩艺儿?还改水泥高楼?去去去,真是对牛弹琴!要不说你缺文化呢,打完仗你还得学习去!

李岩也闹不明白王烁为什么不让打北京城,他的想法和李定国差不多。

但王烁保护国家所有古城,设文物局,修旧如旧的做法他是知道的,他倒不怀疑王烁要做皇帝。

这时代,确实有些官宦之家,饱学大儒稀罕古代的东西。

可王烁连文言都讲不好,满嘴冒粗话,他要保护这些古董,附庸风雅,这不好笑吗?

去去去,你也二百五,任嘛不懂,不和你矫情了。

反正,总之,总而言之,北京,不许给我用大炮轰!一砖一瓦,都不许给我弄坏喽!

李岩和李定国就犯愁了,这大将军这是什么毛病这是?这么坚固的城墙,用大炮都不一定轰开,不让用大炮,那得死多少人啊?

这事儿我们整不了,你有本事你来。

王烁也头疼,不打下北京,不把济尔哈朗的主力消灭,他就没法出关去消灭满清最后的巢穴。

可也不能为这个就把北京这古城给拆了呀!

王烁最终决定,包围北京,围而不攻,把济尔哈朗给困死!

什么?李岩和李定国一听就急了。你知道济尔哈朗在北京储备了多少粮食吗?够他三十万大军吃十年的!

你为这么个破城墙,让我们呆这儿十年?几十万大军十年什么也不干,不事生产,光人吃马嚼的消耗,这得浪费国家多少物资!

不成,坚决不成!再说这也影响全国的统一,江南还等着整编呢,我们在这儿和济尔哈朗耗上十年,黄花菜都凉了!

第525章 只给十天难死人 大儒小儒两码事

尽管王烁反对强攻北京,但他是常委会制度。

古人没他的文物保护意识,一旦他的这个意见提交常委会表决,他十有八九属于少数派,意见遭否决基本是定局。

果然,宋献策自西安来电,给王烁十天时间,十天之内,他如果想不出比强攻更好的办法来,前指按原计划行动!

宋献策这还是看在他大将军的面子上,才给了他十天时间。

可十天够干什么用的?王烁是欲哭无泪呀,我搞什么常委会制度啊!

这可好,让这帮无知的家伙们无法无天,不听他招呼!

我的北京,我的千年古都,六朝京畿,就这么眼睁睁毁到这帮无知的家伙们手里了!

郑成功出身富家,对王烁的保护文物的观点多少有点理解,可他不属于决策层,没发言权呀,也只能听他诉诉苦。

而且,听他诉苦都听烦了,说道:“您就赶紧想办法吧,别在我这儿磨叽啦。十天本来就时间不多,您这么一磨叽,京师更没有保住的希望啦!”

王烁只好去想办法,可他没办法呀。

和济尔哈朗谈判?为这古董,咱不打了,您出来投降得了。

李岩都不听他的,济尔哈朗能听他的?这不做梦嘛!

这个时候,骆养性把汤若望给弄来了。

济尔哈朗让汤若望负责研制新钢材,给弄盛京去了,还有跟着他的那帮洋教士,都一股脑给划拉到盛京了。

当初王烁从北京把陈圆圆给抢出来,侍候陈圆圆的那俩丫头秀红和红秀,他没法带她们走,就留汤若望的教堂里了。

汤若望为保住这俩丫头,老脸都不要了,非说这俩丫头是他买来侍候他的,总算蒙混过关,把两个人给保住了。

既然是侍候他的丫头,他去盛京,得带着这俩人啊,就这么着,这俩丫头也给弄盛京去了。

得亏有这俩丫头跟着,不时出来买菜做饭,骆养性在盛京的密探才能联络上汤若望。

他们找了几个武术高手,趁清军败退回来的混乱,费了老大劲,才把汤若望给弄出来,俩丫头也跟着回来了。

俩丫头在北京前线再次看到王烁,高兴的不知怎么好了,一口一个大将军,拉着王烁打听家乡的情况。

西北人说话,十里不同音。虽然都叫西北方言,但陕西那边和甘肃的区别已经很大。

当然外人无法分辨这些细小的差别,西北人自己却分的十分清楚。

王烁是安定人,李定国是榆林人,两人说话,外人听着一样,王烁和李定国却知道两人实际是口音有很大差别的。

安定和伏羌的差别反而不是很大。所以王烁乍见俩丫头,听着熟悉的家乡音,心里也是十分高兴,用家乡土话和俩丫头唠上了。

站在一边的骆养性和汤若望听的一愣一愣的,他们说的什么,俩人一句不懂。

李岩看不下去了,扯一把王烁,提醒他道:“骆指挥使和汤神父还在等着你呢!”

王烁这才回过神来。这人在机关干惯了,第一脸皮厚,第二自来熟。他不用别人介绍,一把拉住汤若望,哈哈大笑道:

“如何老汤,我当初没骗你,打到北京来了吧?”

汤若望就纳闷,我什么时候变“老汤”了,这事儿我自己怎么不知道?

王烁管吴朗西叫“老吴”,汤若望自然就是“老汤”了,不过跟“老汤羊肉”绝对没半毛钱关系。

汤若望也不好跟这位大将军计较,估计他虽然中国话说的比中国人都好了,“老汤羊肉”是什么玩艺儿,他绝对不知道。

当下汤若望微笑回答道:“大将军英明神武,威名早已经传遍天下,在下早已如雷贯耳。在下早就盼着大将军打过来,解救这遭满清欺压之众生呢!”

看着汤若望,王烁突然就想到,没准儿这老家伙能给他解决怎么不破坏城墙,就能打进北京的这个世纪难题。

这并不是说欧洲人就比中国人聪明。中国人常年受儒家思想约束,而儒家思想是不提倡机巧玩艺儿的。

比如说,从井里往外打水吧,有省劲的杠杆活塞机构往外抽水,儒家主张不用,宁可一桶桶的靠人力往外提,也最好不用这省劲的玩艺儿。

他们认为,这些省劲儿的玩艺儿会让人的大脑走偏门,干出邪恶的事情来,失去中庸之道。比如,造皇帝老倌儿的反。

当然当年孔子并没有这么傻逼,这都是后来董仲舒等的一班小人曲解了孔子的理论,创造出来的所谓儒家思想。

这后来的所谓儒家思想,只能称作“小儒”,完全是曲解孔子理论的流毒。

但这套理论利于皇帝加强统治,奴化国人,禁锢国人的思想,让百姓都变成唯唯诺诺,只知听皇帝话,没有自己自由思想的奴隶。

皇帝当然愿意用这些“小儒”思想来代替真正的孔子理论。

正是这“小儒”思想,让当时地球上最先进的文明,最光辉灿烂的“百家争鸣”局面,从战国时代以后,就逐步衰落,从而维持了以后几千年的“皇帝为尊”时代。

欧洲没有“小儒”文化,又经历了伟大的“文艺复兴”,欧洲人的思维相对就比较开阔。

基于这个原因,王烁才重视汤若望,而非就是认为欧洲洋人聪明。

论聪明,中国人的智慧,在现代已经有目共睹了,老美自己都得承认,他们国家的大脑,是由华人组成的。他再怎么牛逼,也只配做四肢。

汤若望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毕竟北京城里面有二十几万满清大军,济尔哈朗是做了与北京城共存亡的准备的,你不用武力打进去,消灭他,北京你就得不到。

汤若望被从北京迁往盛京的时候,济尔哈朗已经在准备在北京城死守到底了。

他把中原百姓往北迁移,迁移的同时,搜刮了所有的粮食,运进京师,集中在一起管理,就是为了统一调配粮食,坚持更长的时间。

王烁问汤若望道:“他把粮食都存哪里了,你知道吧?”

第526章 不许大炮拆北京 急中生智有办法

王烁问汤若望,济尔哈朗把搜刮的粮食都放哪了?

只要烧掉清军的粮草,满清二十万大军,用不了半月,饿也能饿死,那就不用动大炮拆北京城了。

汤若望答道:“这个,我被强行迁往盛京之前看到过,济尔哈朗早就有和北京城共存亡的打算,在中原搜集了很多粮食。

在承天门南边的甬道之内,他命工部建了好几百个粮仓,把搜集来的粮食都装进粮仓里,整个甬道都占满了。”

这甬道十分宽大,是皇帝出入京师和将军们出征,打了大胜仗凯旋而归,才能走的地方。

按地理位置讲,甬道所在,就是现在的天安门广场。当时的天安门广场,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

自正阳门到天安门,中间还有一个大明门,也就是满清后来的大清门,解放后,围墙和大清门也都让伟人给拆了。

在大明门至承天门这条直线的中间道路两边,还建有围墙,四角有角门,中间才是今天天安门广场的主要占地。

这围墙之内,确实是存放粮食的极佳场所。

四周空阔通风,地上铺有石板,还能防潮。

关键是只要守住围墙四角的角门和大明门,谁也无法进入甬道偷粮食。

王烁自言自语道:“若是能进去,把这些粮食都给他烧了,他就没法坚持在城里了。”

汤若望笑道:“粮食是济尔哈朗的命根子,他这才放置于京城中心,派重兵看守。

那地方在北京城最中心呀,况且,这四周到城外,还有重重关口城墙,您不用武力,恐怕就更没法冲破层层防御接近了。”

北京城里已经没有百姓,骆养性的密探就没有了混进去的机会。即便他在满清军队中还有卧底,恐怕也很难接近这军事重地。

果然,骆养性知道王烁要兵不血刃占领北京,也考虑到火烧粮食的办法了。

可是,北京各城门已经关闭。为防西北军大炮,城门落了千斤铁闸,闸门内以黄土填实城门洞,早就不能进出了。

这济尔哈朗也真够狠的,怕有意志不坚定的官兵投降,连出城的路都一条不留了,骆养性根本无法和城内取得联系。

即使能取得联系,他的卧底也无法接近存放粮食的地方,烧粮食,门儿也没有。

这特么咋整?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军队,用大炮把这北京古城给生生拆了?

王烁这个着急呀!

他自己想不出主意,就又跟在西安逼迫吴朗西一般,把汤若望给缠上了。

汤若望是第一次知道这位大将军还有缠人这毛病。

他不似满清的统治者,也不是明朝的皇帝,不直接命令你怎样怎样,也不会你不答应就拿你治罪。

他是平等的对待你了,有时候还像对待长辈一般尊着你,宠着你,根本不像个集各种权力于一身的一国之主。

按理说这挺好的,可架不住他不住嘴的唠叨啊。

什么你汤大神父自称比吴朗西厉害,怎么这点小事都解决不了呢?

什么你们欧洲的学校都教你啥了,怎么越教你越什么也不会了呢?

给你们教会去封信,以后学校就别办了,都让他们到我这来学习得了,省得他们误人子弟,等等,等等。

汤若望这个冤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