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坑你没商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坑你没商量-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集中兵力去南边,王烁不可能老老实实呆在西北这疙瘩,等着你解决了南方再回来打他。

他一定会先发制人,趁你北方兵力空虚,打你个人仰马翻,满地找牙。

一旦王烁打出陕西,占领河南,兵出山东,就把满清主力断隔在长江以南了。那时恐怕连北京都要受到威胁。

显然,先解决南方的办法是不现实的。洪承畴的意思,无非是要多尔衮放弃南方,先把大军抽回来,解决掉王烁这个心腹大患。

可是,南方富庶,是鱼米之乡,满清要维持战争,放弃南方,国力必然大受影响。

再一时半会解决不掉王烁,粮食、物资必然会发生困难。

到那时候,多尔衮也得学李自成,靠抢掠为生,那就离失败不远了。

他不愿采取洪承畴的主意,留阿济格和多铎在怀庆一带继续监视王烁,严命不得进攻,只许防御,自己则带着洪承畴返回北京,和他的内阁大臣们重新商议对策。

范文程看的比其他人远一些,他已经直觉到王烁的崛起不可避免。如果大清和王烁死磕,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到那时候,大清失去了军事优势,不仅南方会反叛,就是北方众多已经投降的汉人官吏和军队,比如姜瓖、吴三桂、唐通之流,也都会有异动,不再和大清一条心。

这些人,必然会为自身利益,重新做出选择,每一个人都会变成反清的火药桶。

鉴于这些隐患,范文程提出了一个更为保守的策略:

大军全部退回黄河以北,巩固黄河北岸防御的同时,将汉军绿营现有编制拆散,重新整编,对军队中那些不坚定分子进行清除。

派满人或者早在辽东归附的汉人将领担任绿营主帅,后归附汉人只能为副。

待三年五载,军队稳固,钱粮有余之后,再图重新过黄河,和汉人争夺天下。

他道:“往昔,中原无明主,大明失其鹿,我大清算是白白捡来了中原。

如今已有不同,汉人中出现了明主,这个明主,就是西北的王烁。

其除明弊,爱百姓,得民心;属地归心,万民拥戴。中原众生,望王烁大军,如婴儿盼母;各方百姓,纷纷投效,有如江河归于大海啊!虽刘玄德再生,亦有不如也。

出此英明之主,我大清应平等视之,如昔日对之强盛时期大明一般,与之交往,不可与之为敌。非如此,不能化解眼下之危局。

待我大清自身稳固,有黄河为界,又不与王烁为敌。则王烁兴许会考虑与江南前明相处之法。

从目前探听所知,王烁非久居人下之主,久之必生去明自代之心。

倘如此,其或下江南与前明争夺天下,我或可在此时过黄河,一举收复江北。

然后,我或过江取鹬蚌相争之利,或以江为界,与王烁划江而治,则视王烁与前明之争若何。”

范文程出的这主意,与李自成北京失败之后,宋献策给李自成出的主意,如出一辙。

有高瞻远瞩能力的聪明人,看问题总是多看许多步,所以往往正确。但这种人实在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所以,伟人经常说,真理,往往会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多尔衮如果听从范文程的主意,就要把江南、江淮甚至河南南部,山东南部全部让出来。

吃到嘴里的骨头,你再让他吐出来,那根本不可能。

多尔衮虽然聪明,却绝对不会有那么大的胸怀和远见。

他觉得,这老家伙出的这主意,还不如洪承畴呢,标准就是一馊主意。

中原百姓盼王烁,还特么如婴儿盼母,那我大清算什么,爹吗?还是在你范文程眼里,我大清是异族,强盗,百姓盼着王烁来把我灭掉?

范文程说这话,做为大清臣子来说,确有不忠之嫌,极易被人抓住话把。

他也是为大清前途担忧,过于激动,说话嘴上没了把门的。

多尔衮这时候用得着范文程,没有计较,但这话把他已经记在心里了。

最终,多尔衮还是考虑,金声桓、李成栋刚刚反叛,人心不稳,易于剿灭。

只要博洛行动迅速,在这股反叛的火苗刚刚燃起来的时候,及时出击,将火头浇灭,南方就还是他大清的。

于是,他在不增派兵力,严令博洛进军剿灭叛乱的同时,派出使者和王烁谈判。

他试图利用谈判拖住王烁,在他平定江南之后,再回过头来收拾他。

多尔衮太高估他大清军的实力了,也太高估了自己的智慧。

第405章 再坑大清出潼关 两头兼顾两头乱

王烁的决策常委会五个人,没一个是白吃饭的,哪能上多尔衮的当?

这种集众人智慧与一体的常委制度,在大家不断结合胡琏器送来的情报分析、辩论的同时,多尔衮那点小心眼儿,就全部暴露无遗了。

谈判可以,以黄河为界不成,满清至少要退回长城以北去,至于满清退到长城以北以后,能不能和平相处,不是本次谈判的议题,那个放到以后再说。

以黄河为界多尔衮都不干,何况让他退回辽东?

双方分歧太大,鸡同鸭讲,根本无法统一意见。

多尔衮的目的,就是通过谈判拖延时间,根本也不指望谈出什么结果。

可是,王烁这边会上他的当,给他时间吗?

王烁既然知道多尔衮的小心眼,当然不会上他的当。

在西北政府和满清谈判的同时,白旺和梁建国从襄阳出击,迅速拿下南阳宛城,接着大军北指,逼向许昌。

白旺是带着五万部队走的,短短几个月,大军已发展到十多万人。

有他的威信在那里,有王烁西北政府成熟的政工队伍配合,襄京四府很快就稳定下来,成为王烁又一块坚实的根据地。

听说王烁大军逼近许昌,满清的谈判使者不干了。你们怎么不讲信用?这大家正商量着呢,你们怎么就动上手了?

王烁这面的代表早就得到王烁的指示了。我们谈判不代表我们不是敌人啊,我们什么时候承诺过停战了?

谈判是一回事,打仗是另一回事。

多尔衮这个气,这个王烁,忒特么损了。这不是我利用谈判拖住他,倒成了他利用谈判迷惑我,借机发展地盘,又让这小子坑了!

本来就是你一厢情愿你赖谁去,和谁讲理?

这还没缓过神来,辛思忠的陇中兵团已经翻越秦岭,占领汉中了。

四川守将原左良玉部下王尊坦、李国英一看和大清的联系被截断,直接去投靠南明永历去了。

这下好,四川又没了。

不仅如此,白旺如果再向北发展,河南黄河以南地区就守不住了,阿济格和多铎已经有被潼关西北军和南面白旺襄阳兵团包围合击的危险了。

白旺所过地区,降清官吏纷纷不战而降,他能不向北发展吗?

无奈,多尔衮只得命令阿济格和多铎撤退至黄河以北,避免成为孤军。

王烁机动兵团借机出潼关,迅速向东扩大战果,占领河南,与白旺的襄阳兵团汇合。

到1648年底,王烁收复河南开封,兵临黄河,成立河南兵团,李达任司令,王建国任政委。兵力发展至六十万,接近翻了一番。

在北方,多尔衮没鼓捣过王烁,算是彻底失败。南方能把反叛的汉军消灭掉,稳定下来也行啊。

可惜,南方也彻底乱了套,就没一样让他省心的。

没有王烁的历史,应该是谭泰率兵南下,先灭江西金声桓、王得仁,后杀湖南何腾蛟,再攻广东灭李成栋。

现在,没有了清军新增兵力支援,清军在南方兵力有限,捉襟见肘,无法及时扑灭各地反正的军队。

这就给了李成栋、金声桓这些人机会,让他们有时间整顿军队,形成战斗力。

最关键的一点,还是王烁在北方的节节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南方反正军队的士气。

原先,李成栋、金声桓反正之后,其部下许多人其实是被迫跟随的,担心满清大军报复,根本在心里就存在惧怕心理,甚至是想瞅机会重新归顺大清。

这样一种情况下,反正的军队肯定不堪一击,谭泰一来,便纷纷土崩瓦解。

现在不同了,凭空冒出个王烁。

他灭豪格,重挫阿济格和多铎,彻底打破了清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这一系列胜利,无疑给南方反正官兵注射了一针强心剂,有效帮助了南方反正势力迅速稳定住军心。

那些三心二意不真心反清的人,在这南北一片大好的形势下,也开始铁了心造大清的反了。

1648年5月,金声桓、王得仁南下攻赣州,困城月余,终于破城,从此势如破竹,占领江西全境。

这时候,何腾蛟在湖南亦与清汉军八旗孔有德接战,成功阻止了清军南下。

何腾蛟是天启元年举人,崇祯年间任南阳知县,凭借剿灭流寇,一步步成为湖南总督,对大明可谓忠心耿耿。

1645年李自成潼关兵败,弃襄京四府奔武昌,镇守武昌的宁南侯左良玉向南京求援。

南京君臣忙于享乐党争,不派一兵一卒。只驻守湖南的何腾蛟,率仅有的三千兵马北上支援左良玉。

左良玉由此十分感激何腾蛟,二人成为莫逆之交。

左侯爷无心和李自成抗衡,弃武昌沿江东下,要去南京“清君侧”。

国家都到了岌岌可危之地,你不打算保土安民,清什么君侧啊?分明就是窝里斗,自相残杀!

何腾蛟对此痛心疾首,力劝左良玉留下抗击李自成。

左良玉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又哪里敢和李自成打?可这话他也不好明说,明说多丢面子啊,他左侯爷可是个极要脸面的人。

因此,他没法听从何腾蛟的主意。不但没法听,他还打算拉上何腾蛟一块去“清君侧”。

不管怎么说,何腾蛟也是湖南总督,在南明算是十分有地位和名声。

有何腾蛟帮着他,他面子上更好看一些不是?

你看,不是我一个人看着朝廷那帮奸臣不顺眼吧?湖南何总督也是这意思。

这将来史官写历史,也能充分证明左侯爷是多么的伟大、光荣、正确!

何腾蛟能和他一块干吗?当然不能。

不干不要紧,我先把你的兵都收拾了,到时候你光杆司令一个,不干也得干!

这左侯爷也确实够混蛋!

他仗着兵多,迅速解决了不同意他去“清君侧”的异己和何腾蛟的三千兵马,胁迫何腾蛟上船,接着焚毁武昌城。

何腾蛟在船上大骂左良玉丧心病狂,与他划地绝交,誓不与反贼同船。

左侯爷一生就得着这么一个好朋友,再说他现在还有用,不忍心杀他,只把他囚禁在船上,大军继续向南京进发。

这何腾蛟也是倔杠头一个,万念俱灰之下,中途挣脱了看守士卒,纵深跳入了滚滚长江,以死盟志。

我就是不从你左良玉这个大混蛋!

第406章 可怜文人难掌兵 错了一步步步错

何腾蛟跳入长江,自以为必死,却神奇般随江水漂流上岸。

时值清军攻破江北四镇,弘光帝被俘,南京政权灭亡。

何腾蛟闻讯痛心疾首,哭干了眼泪。他四处寻找旧部,于长沙汇集部属,焚地告天,誓师抗清。

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对大明的忠心。

大顺军被阿济格在九江口击溃之后,李自成原来的属下李锦、郝永忠、袁宗第、蔺养成等人大多南逃,遁入湖南。军队没有粮食,四下里烧杀抢掠。

何腾蛟手里兵少,治不了这些流寇,无奈采取绥靖政策,费了不少劲,把他们招安过来,组成荆襄十三镇兵马。

十几万人,号称几十万,声势挺吓人。

这时候,唐王朱聿键已经在福州称帝,封何腾蛟为兵部尚书,定兴伯。

可这位何大尚书,和史可法史阁部基本一样,文人出身,根本统治不了手下这些闯王余孽。

李锦、郝永忠等虽然投了南明,可是没有人给他们发粮发饷啊,还是靠抢掠为生。

何尚书原来手底下还有一帮兵将呢,这些大明正规军出身的人,根本看不起那帮流寇。

于是彼此之间矛盾日深,甚至互相攻打。

何大尚书对此可以说是毫无办法,只能如史阁部一般,东奔西走,四处调停,以求安宁。至于抗清,实在是没有功夫啊!

郝永忠这些人,闯王在的时候就野性难改,如今没了闯王节制,更是无法无天。

抢劫杀戮还剥人皮,简直就是一帮披着人皮的禽兽!

搞的湖南湖北赤地千里,民不聊生。何腾蛟的清名,也尽数丧在这帮流寇手里。

当时的湖南百姓,实在是受老罪了,许多百姓主动迎接大清军,为大清军引路,去杀这些该杀的流寇。

您想,就这么一帮比土匪还土匪的家伙,指望他们抗清,那不做梦嘛!

隆武政权灭亡后,永历接任,加封何腾蛟为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

光封官没用啊,何大学士手里没有自己的兵,跟着一帮土匪流寇混,能混出好来么?

结果清军打来,他一败再败,败无可败,最后连永历帝也给撵到桂林去了,眼看就要玩完。

何腾蛟逃入广西,会同瞿式耜拼死守卫桂林,以求苟延残喘。

就在这个时候,老天,也或者是朱家老祖宗,大概不忍心看着大明就此亡了,给了永历一个翻本的机会。

江西金声桓、王得仁反正了,接着广东李成栋也反正了,整个南方一下就热闹起来。

孔有德在广西,有后路被截断的危险,他只好撤兵,先去对付金声桓。

瞿式耜、何腾蛟总算喘过一口气来,暗呼阿弥陀佛,“侥幸”!

于是,何腾蛟率领手下,现在已经被永历封了什么伯什么侯的刘承胤一般人,趁势反击,夺下只剩了几个文官的全州,这就是所谓的“全州大捷”。

接着,他趁清军撤退,全面反击,一举进入湖南。

那帮看大清军来了,立刻躲起来的流寇,这会功夫又都出来了,纷纷聚集到何大学士身边,拍着胸脯保证,忠于大明,誓死抗清。

何腾蛟没多少兵,手底下兵最多的刘承胤,嫌永历给他的官小,还整天聊骚满腹,不服他。

他也乐得这帮流寇回来制衡一下刘承胤。

于是,一帮牢骚满腹的明军,一群杀人不眨眼的土匪,跟在清军背后,又杀回湖南来了。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这能好的了吗?湖南人民不得不受二茬苦,遭二茬罪!

虽然清军也杀人放火不是东西,可清军比起流寇来,已经算是菩萨了。

何腾蛟这个人,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好名声,实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