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坑你没商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坑你没商量-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家交兵,完全是误会。知道是你们大清来了,我们不是主动撤回来了吗?

至于占领宁夏,那也是迫不得已呀。

西北出产粮食太少,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们得有地方种粮食养活自己吧?

所以,我们占了宁夏来开荒种地,希望你们谅解,不要再跑来争夺了。

你们放心,我们大将军绝对没有要和你们争夺天下的意思。只要你们不惹我们,我们也不会去和你们为敌。

但要我们承认你们,还是那句话,有本事你们先把南明给灭了再说。”

最后还是不忘挑拨离间。也别怨宋参谋长损,这是决策常委共同的主意。

现在实力不济,和多尔衮翻脸还不是时候,就得想方设法挑拨着多尔衮和南明打。

目的只有一个,反正南明早晚得完,先别让他们闲着,先抵挡一阵大清再说。

这是坑多尔衮呢,至于他上不上当,那就看他自己了。

你不号称睿亲王,聪明吗?兴许你还不一定上当呢。

你别说,多尔衮现在正牛逼着,良言肯定听不进去,他还就吃宋献策这一口。

不管怎么着,人家王烁没表示和他为敌,而且果真退出了陕西。

那就先放下王烁不管,先管不服的,枪打出头鸟。

你张献忠不是瞧不起老子吗?老子就要你好看!

多尔衮没有再和王烁争夺宁夏,宁夏迅速被李岩夫妇占领,派人通报兰州总部。

随后,梁敏的行政干部就率领数万由山西、陕西、四川等地逃难到西北的百姓,进入宁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引渠开荒和建设新家园的运动。

宁夏已经变成了王烁西北政权的又一块新根据地,高一功和李过再想去宁夏,也得问问人家王烁同意不同意了。

还算不错,没等他们去问,李岩就奉王烁命令,亲自派亲信来接他们了。

李过和高一功率领剩余的大顺男女老少十余万人,在李岩的亲信引导下,暂时驻扎到宁夏的惠安堡。

接着,李岩夫妇,宋献策,辛思忠、党守素等一般过去闯王营里的老人,就都来看望他们,叙旧,讲西北政权的好处,无非是希望他们留下来,不要走了,一起为建立一个全新的华夏民族努力。

不用这些人讲,李过和高一功也看到了西北政权的好处。

惠安堡周边都是新迁徙过来的百姓,他们组成新的村子,选举自己的当家人,划分土地,分配耕牛,一片繁忙。

开发新的人类聚居地,以当时的生产能力和劳动工具,是相当艰难的。

但无论怎样辛苦,怎样艰难,百姓们脸上带着微笑,带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在这里,没有官老爷,更没有地主恶霸,无论是谁,即便贵如总参谋长的宋献策,百姓见了也不会下跪。

这总参谋长簸着一条腿,带着李过和高一功到百姓的田里转悠,和百姓唠家常,论五谷,高兴的跟孩子一样。

两个人被这一切感染着,又怎会不愿意留下来?这正是他们日思夜想的生活。他们打仗为什么,不就是为这个吗?

两个人商量许久,决定留下来。但他们是闯王最亲信的亲眷,不能丢下闯王不管。

最终,李过决定,把所有家眷和老弱留在惠安堡,由西北政权的民事官员帮他们建立村寨,分划土地定居。高一功在这里协助民事官员。李过则带领三万精兵,经汉中往南去,从四川进入湖北,寻找闯王。

找到闯王之后,李过就和他讲明道理,劝他回来定居,把所有权力交给王烁。他们的政权和王烁的政权比起来,简直就是胡闹,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这充分说明,闯王的执政能力比王烁差的太远了。

既然不如人家,就把权力交给人家,让人家来干,而闯王可以不担心被敌人消灭,安心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不是很好吗?

李过了解闯王,他相信,只要他的这位叔叔能真正看到王烁经营的根据地,他一定会心服口服,主动交权的。

普天下能够劝动李自成的,恐怕也只有他的这位侄儿李过了,他们毕竟从在甘肃当戍卒时就在一起,同甘共苦了这许多年,彼此十分亲爱和了解。

第348章 不忍英雄冤枉死 王烁写信泄天机

李过要带三万剩余顺军去湖北寻找李自成,劝他回来归顺王烁。

宋献策和李岩都觉得李过这个办法可行。

王烁在兰州主持军务,不能亲自来看李过和高一功,但也托宋献策带来了自己的亲笔书信,表示了对两人的真诚欢迎之意。

听闻李过要去湖北寻找闯王,王烁沉默许久,还是同意了。

尽管李自成凶暴嗜杀,做了许多错事,但他领导农民起来反抗官府,使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加速了晚明腐朽没落政权的崩溃,为历史的前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最重要的,是他给了千万百姓不再苟延残喘,只有起来反抗不公平才能活下去的真理,必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坚持真理的斗士,为天下公平而战斗!

无论怎样说,他都不愧是一个民族英雄!

王烁让信使给李过带去书信,信中说,他已经把李过当做自己人了。无论他此去是否找到他叔叔,无论李自成愿不愿意回来,他王烁都在这里,盼着李过,带着他的儿郎们,尽快回来。

同时,思虑再三,他还是告诉李过,他叔叔今年命犯太岁,凡是碰到带九的地名,一定要绕开走,不然必入死地。

李过则应当赶在李自成要去地方的前面,在有九的地名前面挡住李自成,不让他去,才可挽救李自成的性命。

这有点封建迷信的意思。王烁没法和李过直说他在现代时已经知道的结果,只好托之于玄学了。

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他不希望李自成就那样窝囊的死去。

他希望李自成活下来,亲眼看着他怎样将满清一步步绞杀,亲眼看着他怎样治理出一个真正人民当家做主的天下。

李过接到王烁的书信很是感动,表示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辜负大将军的希望,一定要把叔叔和他的军队带回来。

关于王烁所说的李自成命犯太岁的事,李过不太相信这种学问,倒没怎么放在心上。

不久之后,李过带着三万精锐向汉中出发了。

此时汉中守将,是大顺果毅将军贺珍,威武将军罗岱。

谁也没有料到,这二位竟然偷偷投降了清军,在李过始料不及的情况下,偷袭了他,让他的军队死伤惨烈。

李过不愧是顺军名将,临危不乱,击败同是名将的贺珍,冲出汉中,进入了四川,继续沿着寻找李自成的路前进。

此时的李自成,果然中了洪承畴驱虎噬狼之计,在顺河口和左良玉的军队打了起来。

让清军撵的如丧家之犬,屡战屡败的大顺军,却可以把左良玉的南明军打个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大顺军大获全胜,这更增加了李自成击败左良玉,占领武昌口的信心,命令全军追击前进。

左良玉此时虽号称拥兵八十万,那基本上是他自己吹牛,是为向南明朱由崧要官要饷要权。

实际上,左良玉连四十万人都没有,而且,他那些人马,大部份是散兵游勇、地痞流氓组成的。“征战不足、扰民有余。有饷则聚、无饷则乱。”

左良玉当然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他哪里是李自成的对手?连连向南明朝廷告急。

这个时候,南明朝廷在干什么呢?

皇帝朱由崧前面已经讲了,继承了他爹老福王的优秀基因,除了吃喝玩乐,别的什么也不会,烂泥扶不上墙。

南京百姓都知道:尚书多如狗,皇帝只吃酒。

那些大臣们在干什么呢?不用问,明朝大臣,上百年都在干一件事情:党争。

激进一些看来,对付这些党人,只有魏忠贤是做的最好的。

实在是不愿再写这些污七狗糟的事情,只说结果吧。

那位凤阳总督马仕英赢了,把握了朝廷大权。

兵部尚书史可法干什么去了?被马仕英弄了个“督师大学士”,狗屁不通的官位,轰到江北监督江北四镇去了。

史可法这时候实际是有职无权了,江北四镇没一个是省油的灯,怎么可能听他调遣?

左良玉向南京告急,忙于“党争”的南明官员们,又那有心思来管他的闲事?

最终,江西总督袁继咸带士卒三千,赶到湖北蕲春,阻击李自成。

三千士卒管个屁用!左良玉一看自己既无法与大顺军争锋,又不能担上“丧师失地”的历史罪名,不由急中生智。

这位左宁南侯愣是说,他接到了北来的崇祯太子朱慈烺的密谕,要为太子正名。

他整军沿江东下,宣称要去南京“清君侧”,除掉南明政府里祸国殃民的那个马士英。

这直接就是个乱套的口号。你既然接到太子密谕,干嘛不直接连朱由崧也办了,还清什么君侧啊,这不自相矛盾吗?

那么,这个“北来太子”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太子朱慈烺在香河时,在那个翰林院侍读,广东人李淳之撺掇下,借大家忙着救王烁的机会跑出来。运气还真不错,两个人风餐露宿,终于跑到瓜州,找到了南明的军队。

瓜州守将闻知太子驾到,不敢怠慢,连夜用船将太子和李淳之送往南京。

这时候福王朱由崧已经由监国转任皇帝了。刚享了几天当皇帝的福,广选江南美女,这猛不丁又冒出一位太子爷来,他这皇帝还当不当了?

按理,太子来了,朱由崧就应该主动退位,把皇帝位子让给太子才对。

朱由崧心里肯定不愿意,当皇帝多么舒服,多么威风,多么自在,多么,那什么呀。

不仅他不愿意,马仕英和得势的一班大臣也不愿意。

费多大劲,才赶跑了原来的南京留守兵部尚书,首辅大臣史可法?现在的福王皇帝信任他们,把权力都给他们了,由着他们作。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啊。看这位太子爷,比当今皇帝可精明多了,这要是换他当皇帝,他们好容易争取到的权力,他们的荣华富贵,还会有吗?

这个换皇帝的险,从上到下,谁也不愿意冒。

于是,各种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

原先见过太子的,逃到南京来的崇祯朝老臣,竟然不认识这位太子爷,连过去宫里整日陪着太子的太监也不认识这位太子。

于是,这位太子被多次以各种公理定律证明,是冒充的,假的不能再假之后,被押入大牢,等待秋后审决。

第349章 真太子瞬间变骗子 大顺军兵溃九江口

好端端如假包换的真太子,稀里糊涂就变成了大骗子。

那位翰林院侍读李淳之,听说太子是假的,立刻就咂摸透是怎么回事了。他再在南京呆着,必然会被杀人灭口。

这位李大侍读也不含糊,当机立断,连夜跑出南京,跑回老家广东了。

到死,他都觉得对不住太子,生生把个太子给害了,后悔了一辈子。

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不知怎么就传到左良玉耳朵里了。

原本这位宁南侯爷对朱由崧就不感冒,这回又把这事给想起来了,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扔了李自成,浩浩荡荡就奔南京去了。

既可以不和李自成打仗,避免一败涂地的噩运,又可以“清君侧”,甚至没准会救出太子,扶之登基,成为一代“周公”,青史留名。

这就是左侯爷打的如意算盘。

可惜,这位杀人无算的左侯爷年事已高,也许是遭老天爷报应,几十万大军还没走到南京,中途突然得了个急病,死半道上了。

撤离武昌前,左良玉也不想让李自成白得了武昌,放了一把火,把武昌城烧了个一片通红。

李自成兵不血刃占领武昌,可是到处是火,没法住啊。那就先救火吧,这个左良玉,简直坏透气了。

这边刚把火救灭,气还没喘匀和,那边那个甩不掉的尾巴,疯子阿济格就领兵到了,把个烟熏火燎的武昌城围了个密不透风。

仓促之下,李自成让伤已经完全好了的刘宗敏率兵五千,出城接战。你阿济格总得让我把气喘匀了吧?

阿济格就不让他喘匀,三下五除二,把刘宗敏打了个满地找牙,老老实实缩回城里去了。

五千兵太少呀,根本不够阿济格打的。可李自成连救火带扫除城内明军余部,还得防守城墙,也分不出更多的兵来了。

阿济格在城外击败刘宗敏,一刻不停歇,接着就乘胜攻击城墙,就是不让你缓过气来。

大清军发了疯,任谁也挡不住。

李自成一看,疯子咱惹不起。怎么办?好男不和女斗,好人不惹疯子,我跑吧!又让阿济格逼的再次激情狂奔,放弃武昌,沿江东下,玩命猛跑,兵马损失无数,总算把阿济格这疯子远远甩开。

东下后的李自成,日子相当的不好过。

没有根据地,大顺军现在是既无后方供应,又要保护随行军属,伤员还无法安置。

这回闯王终于又明白根据地的好处了,后悔放弃襄京四府了,可是说什么都晚了,你早干什么去了?

甩开阿济格是暂时的,没几天功夫,阿济格又来了。

那就继续跑吧?几十万大顺军民,早就没了翻身接战的勇气,让阿济格撵的在湖北荆州地区没头苍蝇一般乱窜。

没粮食吃,只能抢老百姓的,更加剧了与当地百姓的隔阂。

沿途百姓纷纷组织自卫队,严防流寇袭扰。

很快,大顺军上下一片混乱,指挥失灵,大顺“流亡政府”变成了“流氓政府”。

阿济格既然是疯子,当然没有“得饶人之处且饶人”的高尚情怀,发扬疯子精神,紧追不舍,不死不休。

四月初,清军在阳新富池口追上大顺军,一顿痛打落水狗。中旬,还是在富池口,又把大顺军狂揍一顿,打得大顺军士气一点也没有了,除了逃命什么也不会干了。

四月末,阿济格又在江西九江口追上李自成。

这一次,大顺军几乎全军覆没。大将刘宗敏、李自成的两位叔叔,还有牛金星父子,谋士杨永裕,顾君恩全部被俘。

吴三桂正是跟随在阿济格这一路,当时正在军中,一见生擒了仇人刘宗敏,大喜过望。

他那爱妾陈圆圆,就是被这黑厮给抢去的,这次如何肯饶过刘宗敏?

他亲自上阵,手执利刃,将刘宗敏和李自成两位叔叔细细剐杀,终于告慰了被残杀的全家三十四口在天之灵。

激起仇恨的人,终将被仇恨淹灭。

不知刘宗敏身受利刃的瞬间,是何感受,想到“报应”这个词了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