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坑你没商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坑你没商量-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带着几个人学会练熟,然后让他把这几个人组织起来,和两倍于己的新兵对抗。

结果,大家拿着木制的盾牌刀矛一顿拼杀,王小二这一组大获全胜!

大家看到了这个办法的好处,纷纷仿效。连方大楚那一千五百正规军也开始训练这个方法。方大楚久经战阵,又在伏羌城亲自使用过,很快就把这个方法结合到他训练的大阵里面去,提高了大阵的杀敌能力。

王烁又命人到处搜集马匹,组建骑兵。漳县资源匮乏,想造出更先进的武器不现实,只能先组建骑兵这种古代最厉害的兵种了。

天灾人祸,老百姓都吃不上饭,又哪里有能力饲养牲口?搜遍了全县的大户,才凑了几十匹勉强能用的战马,和原先的骑兵混在一起,由张二猛在全军挑人,组织训练骑兵。

当然,对征用战马,不管是大户的还是一般百姓的,王烁都照价付钱。那班土匪抢了上万两银子放在县衙里,足够用了。

第39章 知己难觅

古代战争,骑兵往往可以左右战局,出奇制胜,实在是太重要了。

张二猛教骑军,都是既能马上劈杀,又能弯弓射箭的蒙古骑兵的训练方式。

骑兵总算凑合起来了,用来在马上骑射的弓箭又成了问题。这种弓箭不同于步兵用的弓箭,都要小一些,轻便一些,这样在马上使用起来才方便。

好在漳县不乏做弓的材料,战争年代,哪里都有做弓的匠人。王烁派人和匠人一起帮忙干活,总算临时解决了这个问题。

箭还好说,随时可以制造;一把好弓,没有一年的时间用来对材料加工、上漆和曝晒,是做不出来的。

王烁这时候顾不上了,只要能临时凑付,先做一百把出来,能杀伤敌人就行,至于耐不耐用,就来不及考虑了,剩下的慢慢做吧。

再就是刀的问题了。王烁命人在全县收集钢铁,让铁匠按着他画的样式打制马刀。

他画的马刀接近现代的马刀,但略有不同。

那时候的钢材质量还不行,容易崩口卷刃。所以,他结合了蒙古刀和现代马刀的优点,让刀身像现在马刀那样细长,中间靠上加一对血槽,同时,加大刀身的弧度,让刀在砍入人体之后更容易旋转出来,不至于将刃口损坏掉。

刀柄后端增加一个弯向刃口方向的鼻头,在鼻头和护手之间增加一个连接,和刀柄形成一个环状,当刀在骑兵手里因为震荡脱手时不至于掉落,便于再重新握住。

第一把马刀打制出来,张二猛拿着爱不释手。他的少主人就是个天才,这样的杀人利器都可以想的出来,太适合骑兵这帮兔崽子们使用了!

看着骑兵们都有了自己心爱的兵器,踏踏实实跟着张二猛训练,王烁才放下心来。

城墙的修复,有新的县令带着全城的百姓在加紧施工。王烁要求必须加高加厚,闯军有大炮,一般的城墙根本经不住大炮铁丸的轰击。

县衙里还有十万斤粮食,修筑城墙,王烁管饭。老百姓为挣碗饭吃,许多愿意出力。何况,这城墙也是他们保命的根本,不出力气也有些不好意思。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眼看着城墙就要封口竣工,城壕也挖宽加深许多,闯兵却没有来攻城。

没来正好,王烁也不会盼着他们来,一面不断派出人去打探闯军消息,一面加紧战备。

这期间进步最快的,就是梁敏了。

在批斗大会上,王烁发现了她的口才,和她深谈一次,把自己建立根据地的想法都和她认认真真谈了,让她明白,只有取得老百姓的爱戴,他们才会有发展,才能够有更多的百姓加入到队伍里来,他们才可以击败闯军,取得决定胜利。

梁敏对这些东西理解起来比王烁都明白,这让王烁怀疑,这位是不是也是穿越来的?

但接着他就发现自己想多了。

梁敏是从自己农民的地位、角度出发,来理解王烁的想法的。

农民只有自己能够当家做主才会不受欺负,有好日子过。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只有跟着王烁,因为王烁是天下唯一一个为老百姓做主的将军!

王烁差点让梁敏感动哭了,遇到知己了!他给梁敏一个宣抚司宣抚的官职,权力相当于现在的地委书记。

他让梁墩子和梁三娃带上他们寨子里出来的所有人跟着梁敏,又给梁敏配备一个识字的秀才,教她识字。

他让梁敏带着这些人到漳县所有的乡村里去宣传他的政策,建立民主政权,实行土改,成立民兵组织,保卫土改成果。

但是不要跑远,要首先保证安全。只要安全,管他是哪个县的村子,都归咱们!

他又嘱咐梁墩子和梁三娃,要是梁敏少一根汗毛,你们就不要回来了,回来我也不放过你们!想想不放心,又狠心抽出训练好的一百精兵来,给他们带上,统一归梁敏指挥。

梁敏兴高采烈地带着她的队伍向乡村进发了,家里就只剩下了阿依古丽。

阿依古丽对这些事情没有那么热心,她除了伺候王烁穿衣吃饭,别的懒得操心。

原先野外征战,王烁随时处于危险之中,阿依古丽什么都管,连将官不敢出击她都敢带头冲锋。那时候,她是担心她的少爷遇到危险。

现在,有了县城,县城有了高大的城墙,宽阔的壕沟,城里有官吏管理民事,军队里军官也多了,王烁生活基本安定下来,她就又变成丫鬟了。不过,这丫鬟身份有些高,除了王烁,没人敢支使。

王烁也没有精力顾及阿依古丽在做什么,敌人就在近前的压迫感逼的他喘不过气来,他必须在敌人进攻之前完成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40章 方桌会议

转眼第二年的正月就到了,王烁在漳县立住了足,一切都具备了个雏形,他终于松一口气,开始有时间仔细研究渭河两岸的闯军在干什么。

原来,这一年正月,闯王在襄阳建制称王了,号“新顺王”,他的部队被称作“顺军”。

顺军占领陇西之后,再没有出动大规模兵力占领其他地区,而是以陇西为中心,派出小股部队,到附近乡村市镇里去抢劫粮食,运往陇西。

如此看来,顺军的主要目的,还是粮食。王烁把顺军占领的城市一个个在自制的地图上标记出来。陇西、宁远、伏羌、天水、陈仓……

自从宁远被王烁攻破之后,顺军重新占领,把兵力增加到三千人。

王烁明白顺军的意图。他们占领渭河沿岸的城市,不设官吏管理,只设部队驻守,又囤重兵于陇西,聚集粮草,目的,就是以陇西为中心,在这个陇中最大的粮仓附近搜刮粮食,然后沿着渭河交通要道,逐个城市的转运到汉中,由汉中一代转运河南、湖北,支援李自成的大军。

他们要的不是陇中的城市和地盘,而是陇中的粮食。他们也不一定不知道王烁在漳县组织兵力,只是他们觉得王烁成不了气候,威胁不到他们的运粮通道,懒得搭理他罢了。

“你懒得搭理我,现在,我倒是要招惹招惹你了!”王烁不由冷笑道。

进入漳县两个多月,兵力增加到五千人,县衙里那点粮食早就吃的差不多了,不得不派人到四周乡村里去买粮食。这几年夏天来的晚,作物减产严重,就是去买粮食,农民手里的余粮也十分有限。

总是这样入不敷出是没法养活军队的,王烁得到顺军那里抢粮食。

而且,有了士卒没有武器也不行。漳县地方小,资源有限,指望自己制造兵器武装部队不现实,也得从敌人手里抢。军队只靠训练也不成,也需要经过实战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王烁决定,先打几场小仗,锻炼队伍的同时,也可以解决一下粮食和武器铠甲的不足。他在县衙里召开了军事会议。

王烁开军事会议,与这个时代的将军们升帐聚将传令完全不同。他让木匠在县衙里做了一个大的长方桌子,四周摆上椅子。他往桌子头上一坐,军官们按照级别坐在两边,不像明代将军升帐,倒是像蒋委员长开会。

到会的也不全是军官。重要会议,县令那一班官员也要过来开会。看着有些乱七八糟,但效率却是很高。

他把自己要主动出击抢夺顺军粮食的计划和理由说给大家听,然后就听取大家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他会耐心解释,实在解释不通,就少数服从多数。

上行下效,他这样开会,他手下方大楚、张二猛那些军官,在自己的地盘上也就这么开会。有些将领的屋里,直接就是这么一个长方大桌子,其他什么也没有。大家识字不多,要那么多乱七八糟干什么?

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就没有进步,甚至稍有不慎,就会发展成流氓军队,就像李自成的顺军一样。

后来,王烁没有办法,只得利用晚上的时间,不准大家去喝酒赌博,找来秀才教这帮家伙识字,自己再给他们上政治课,把自己对国家、军队和百姓三者关系的一些想法解说给他们听。

再后来,那帮县官、参政们也这样开会,久之就形成了风气。

第41章 抢粮计划

会议上,王烁提出了抢粮的计划,大家商议半天,觉得是一个解决目前粮食危机的好办法,然后就开始讨论计划细节。

根据侦查得来的消息,顺军经过这一个多月的休整,手里又有了粮草,人马已经超过三万人。

鲁文彬在陇西放了两万人,在伏羌放了一万人,在中间宁远放的兵少,只有三千人。

宁远和伏羌的百姓,已经被顺军杀光或者是赶出了县城,只剩下一些被抓来运送粮草的苦力。这两个地方,完全就变为了顺军的军事堡垒,唯一的作用就是存放粮草,做转运站。

鲁文彬的意图是,宁远地方贫瘠出产有限,只在城里放三千守军纯做防守用足够了。陇西和伏羌的守军则是兼顾抢粮和沿途护送粮草。

再往西的天水、陈仓一线,有闯王手下的威武将军李通负责,那是闯王的直属亲军,在鲁文彬攻破陇中后从汉中过来的,比鲁文彬这种降将要厉害许多。

不能在陇西和伏羌伏击顺军的运粮队,如果在这些地方抢粮,顺军兵马多,很容易被包围,走不掉。

抢粮的地点,应该放在宁远附近,宁远到伏羌一线,靠近宁远的一侧,使陇西和伏羌的守军救援困难。以伏羌到宁远来搬运粮草的伏羌守军为目标,尽量不去直接招惹陇西的鲁文彬,而且地点要经常更换,不固定,让顺军防不胜防。

要有专门负责打仗的部队,分作两部分。一部分负责消灭掉运送粮草的顺军,一部分负责监视敌人的援军,在抢下的粮草搬运完之前,还要阻击住前来支援的顺军。

搬运粮草,则由县令组织百姓负责。百姓搬走粮草之后,还要有一部分人负责消除道路上的痕迹,使敌军无法查明到底是谁干的,粮草运到了哪里。

家里还要留下一部分人守城,防止意外。同时,抢来的粮草不能都存在县城里,要尽快在深山里建立基地,储备粮草,防止万一。

方桌会议的好处,就是大家都坐在那里,感觉互相之间亲切许多,完全就是一种商量的气氛。这样,大家都会用心思考,认真提出自己的想法。结果,就是有了以上十分详细的分析和应对策略。

大家商量好行动细节,各个环节都指派专人负责,然后县令回去组织百姓,各将领根据自己的任务回去动员士卒,准备武器用具。

由于准备周密,抢粮计划执行的很顺利,短短一月,便抢劫了顺军十几万斤粮食,杀了一千多顺军,缴获了大量的武器铠甲。

顺军粮草屡屡被劫,护送粮草的军队从几百人增加到上千人,仍旧不能解决问题。

顺军开始重视这支总是抢劫他们粮草的军队了,在粮草容易遭到抢劫的地点附近,派出部队搜索,寻找劫粮的敌人。一些小股的土匪遭了秧,被顺军当做潜在威胁剿灭。

王烁知道,这样下去,早晚顺军会找到他头上,一面加紧备战,一面派出哨探探听顺军的消息。

果然,顺军的侦查小队开始扩大搜索范围,不时有顺军闯到漳县周围来。

王烁也不客气,哨探发现敌军小队,立刻就组织兵力围歼,既锻炼了自己的士卒,又可以缴获敌军的武器铠甲武装自己,一举两得。

没过多久,鲁文彬就把主要矛头对准了王烁,派出一个副将都尉,率领五千人马,气势汹汹地从陇西直插漳县而来!

通过抢劫和自己小批量的制造武器皮甲,王烁已经武装起了三千正规军,他准备在漳县前方的开阔地上,和敌军的五千军队决战。

对顺兵的战斗力,王烁并没有放在眼里。

顺军大都是饥饿的农民和投降的明军组成的,农民压根就不知道如何列阵打仗,投降的明军大多是些戍卒,缺乏训练,和普通农民也没有多少区别。

他们唯一的优势,就是打过仗,见过血,杀过人。

这样的军队他见识过,就跟那些时常闯到陇中来抢劫的蒙古马匪一样,打顺风仗的时候固然勇猛无比,不管什么战阵,死命冲杀就是。

一旦他们的攻势被遏制,甚至被对方反攻,立刻就会失去斗志,没命逃跑,兵败如山倒。

王烁的新军虽然人少,可都是经过战阵训练的,进退有据,大阵威严,吓也能把这帮乌合之众吓跑。

他就是要通过这么一次以少胜多,在他看来又没有多少危险的决战,锻炼他的士卒,同时给他们以战无不胜的信心。对自己有信心的军队才能战无不胜。

可是,当顺军真正出现在王烁视野里的时候,他的面色变了。

敌军前方升起了大量的烟尘,凭经验他知道,那是骑兵!

王烁原本认为,敌人从山路上过来,就算带有骑兵,山路难行,也不会有太多。可是从远处大道上的烟尘看,敌人骑兵不少于一千。

骑兵成规模的冲击战阵,与步兵是完全不同的。上千战马奔跑起来,大地都会为之震颤!战马冲击的力量,两三个兵卒举着盾牌一起用力都抵挡不住。

虽然他的部队也训练过对抗骑兵,那毕竟只是训练。面对上千战马奔跑激荡起的烟尘,大地打鼓一般的颤抖,战马快速的冲击,他的三千士卒能不能经受的住?

王烁没有信心了。但是,敌军已经临近,撤退来不及了。

第42章 骑兵冲锋

眼看着顺军在一步步逼近,王烁即使再后悔自己和敌人决战的决定也晚了。

这时候如果撤退,势必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