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草清- 第6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观本朝在法之三事上。立制未全,经行未诣,东西院、法司和庙堂的政构。犹有未善之处,该如何聚散,是撼一国根基的大事。”

段宏时对皇权、法权和官僚之权的结构还很担忧,认为现在的体制还很不完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闹出不可收拾的乱子,乃至影响到一国前程。

看到这,吕宋乱相。周宁与地方官的争斗,甚至之前看到薛雪和陈万策似有不睦,桩桩事都涌上李克载的心头,让他忽然觉得,段宏时所言不是未来之事,现在似乎已有征兆。

书看到一半,后面还有大量关于“今人世,钱为本”的分析评述,但李克载心思已经乱了。再看不下去。脑子里就转着杂念,辗转反侧,半夜才近合眼。

可能是刚刚入睡。就被唤醒了,听行宫脚步声杂乱不定,心脏如一块铅重重沉下。

圣道十九年九月二十五日寅时三刻。“英纪天时”为凌晨三点五十分,段宏时辞世,享年八十五岁。

“你的老夫子,我的老师……走了。”

行宫御书房里,李克载单独与父皇相谈,见父皇眼圈一片红肿。

“下午你在时。老夫子举起了三根手指,说他还有三桩心愿未了。”

父皇找他。显然是要解释之前为何要带他跟老夫子见面,李克载不敢插嘴,就静静地听着。

“第一桩,是逐鞑清,复故土。”

想到依稀听到的十年,李克载明白了,那是父皇向老夫子许下的承诺。

“第二桩,是老夫子在段家一脉的传承……不是克铭,是克铭将来的儿子。”

李克载本还吓了一跳,以为二弟要改姓段,听到这话才松了口气。

“第三桩,你看了老夫子的书吗?”

父皇接着这么问,李克载赶紧点头,心说还好刚才看了,只是没看完。

“那么,周宁的事,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父皇忽然来了这么一句,李克载脑子有些懵了,下意识地觉得自己不该接控状,不该许诺代为上告。

可再想到天庙里的歌声,那个小天女专注的神情,李克载渐渐回复了勇气,既是错的,就该纠正!母亲不就是一直这么教导自己的吗?

李克载鼓足了心气道:“儿子觉得,有过必罚!有罪必究!”

御书房里沉寂了好一阵,然后父皇没头没脑地转开了话题:“第三桩事,老夫子请立太子……”

李克载脑子嗡一下就炸了,他早有心理准备听到这话,但他本身是非常恐惧这事的。倒不是怕什么历代残酷的储位之争,而是他觉得自己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尤其自己的爹爹把那龙椅坐得那般辉煌神圣,没人配接着坐下去。

自己这爹爹是开国皇帝,还不是简单的开国皇帝,老夫子的《新三代论》就说得很明白,是开新世的皇帝。而之前辞世的翼鸣老道,以及徐灵胎、叶重楼那帮天庙头目嘴里,爹爹更被私下说成是跟老庄孔孟墨翟并列的圣人,而且是末圣。

不仅名位和威望高于历代皇帝,自己这爹爹的权柄也重于历代皇帝。别看在大义上爹爹不是君父,可在实权上,他这爹爹创下皇帝直领军、法、钱粮和外事等权的经制,虽然现在一桩桩都在往外抛,但没哪个皇帝能像他爹爹这样,说要打谁,说要养多少军队,没有臣子有权吱声。

当然,爹爹这皇帝对内的权就少得可怜了,不能向国库伸手,不能说杀谁就杀谁,甚至收多少税,都得跟东西两院商量着办,人家铁了心的反对也只能干瞪眼,甚至报纸上冷嘲热讽,满纸春秋,爹爹也只能受着,不过这反而坐实了圣贤之君的名声……

再说功业,鞑清盛世揭竿而起,数年立稳了脚跟,气死康熙,逼“死”雍正,现在的乾隆还是被爹爹扶起来的。

对外就更不必说了,打败西班牙,囊纳吕宋乃至南洋,独得南洲百万里之地,甚至东洲都占了一脚。现在四面开huā,除了鞑清故地和西域,争的都是华夏数千年来都没涉足过的异乡他地。

于军,龙旗飘四洋,红衣震河山。

于民,家家得生计,温饱已是耻,富足不难得,有手又有心。

于士,天庙固人心,学堂声琅琅,千万野游儿,尽皆在学乡。

还有太多,根本就说不过来……在李克载心里,父皇的形象就是那面双身团龙旗,若他不是皇子,只是普通的海军副尉,满心想的也是为这面旗帜而战,纵死也不悔。

尽管父皇自小对自己就没太板着脸,总是亲切温和,但帝王乃至圣人的威严就蕴在亲情之后,李克载越年长,就觉这威压越重。

要他接过父皇的位置?他怎么可能干得好!?到时国人怕都会说,唉……陛下的儿子就是这个样子?真是让人失望。

是的,怕让国人失望,怕现在已到了黄泉的老夫子失望,怕日后也去跟老夫子为伴的父皇失望,怕几乎是溺爱着自己的母亲失望。

所以李克载始终抗拒着这一天的到来,他……患有“太子过敏症”。

因这恐惧,他满脸是汗,下意识地就想推辞,同时也想,照着古时的礼法,他也必须做出推辞的样子。却不料父皇道:“老子的责任当然得儿子来背,你既是最大的一个,自小又爱武,有武人之心,除了你,还有谁能背得起来?”

这话有些费解,武人之心跟太子,跟未来的龙椅有什么关系?

李克载有些恍惚,可父皇一改往日说透事情的态度,挥着手,示意此事不容更改,就把他赶走了。

“本来不想这么早的,可老师没能多坚持几年,就只能把儿子先拉出来挡枪了,这非我所愿啊。”

看着儿子迷迷糊糊地退下,李肆发出了深沉的感慨,老头啊老头,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呢……咱们还有太多事,要一起商量着办呢。

夜风中,李肆埋坐着,双手掩面,二十多年来,跟自己这便宜师傅携手同行的光阴在心中淌过,不觉间,泪珠滑落脸颊。

—://。。

第八百三十一章狮虎党争:皇子的疑惑

更新时间:2012112811:36:23本章字数:7329

“段公薨,半国哀,上颁《悼师诏》,持弟子礼,历数公绩,定九月二十九为国忌日。礼部拟谥‘文正”上犹觉不足,曰‘朕师开三代新论,明天道人理,岂只尊文臣之极?’礼部答曰:‘既赠谥,当依谥法”上乃罢。然意不足,令入祀太庙。太庙仅天位,段公为陪祀之首,或云段公踞高祖位,此语双关,或非误也。”

“朝堂有员谏议封赠王爵,上曰:‘朕师非朕臣,何以臣位待之?朕告子孙,有英一朝,历代皇帝均尊为师,永留朕师布衣之身,加与官爵,乃侮朕师”呜呼,段公之荣,亘古无人可得矣!”

“十月,上扶柩西行,送段公还骸长沙,镇江起行,数十万人沿岸叩送,江面百里飘莲。”

东京龙门,龙门学院旁,国史馆里,学士郑燮沉沉落笔,玻璃窗外,隔壁学院静寂一片,往日喧闹不止的学子们也无声了。

天空低云层压,郑燮低头奋笔,行文骤然一转:“上令政事堂摄政,调大皇子入京,加中廷秘书使常事,明彰立储之意。然汤相已告病三月,薛陈二辅治事相悖……”

写到这,郑燮搁笔,长叹一声,低低自语道:“狮虎党争已起,雏龙能飞得起来么?”

金山卫行宫南,杭州湾海面,一艘挂着海军飞龙行雨旗的战船驶过金山北岛炮台。这船吐着滚滚黑烟,靠着船身两侧的巨大车轮前行,该是轮船,可前后各立一根高高桅杆,又能升帆而行。舵台也很奇怪,居然在船前高台上用铁板围起来的小屋子里。

就在这小屋子里,大洋舰队总领孟松海问:“有问题么?”

身边的少年军官正是李克载,他打量着前方的船桅,脸上的疑惑怎么也难消解。回答也很不利索:“这……应该是没问题吧。”

嘴上不肯定,肚子里更在叫唤:“要么就干脆是风帆,要么就靠蒸汽机,各弄一半算什么啊?”

孟松海似乎懂腹语。或者本就有同感,无奈地道:“蒸汽机经常出毛病,这帆只是救急用的。是啊,挡了炮角,只好多装炮,又变回去了。”

李克载暗自呻吟,父皇还真是思路广呢。给他栽了个秘书使常事的内职不说,还把他调到大洋舰队禁卫巡队的战船上当见习航海长,调就调吧,怎么弄到这么一艘两不靠的怪船上了?

“船长稍后才到,你就代理一下吧,这船暂时就是你的了。”

孟松海也光棍了,再不理李克载的感受,把这古怪家伙就这么丢给了他。李克载是纠结。可他的四个同窗却兴奋不已,他们分别担任见习枪炮长、帆缆长、轮机长和巡查长,尽管只是见习。岗位上还另有负责人,但这艘船与其说是执行巡查任务,还不如说是陪太子历练的游船,船上的官兵都算是太子侍卫,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艘名为“宁绥”号的战船等于就是他们这帮死党的家当了。

“终于能单独管着一条战舰了……”

“这只是船,不是舰,在海军里连护卫舰都算不上!”

“可以啦,还用的是蒸汽机,海军里最先进的战船!”

“没高高的三桅大帆。数十门大炮,这算什么战船啊!?”

宁绥号靠上金山中岛码头,孟松海下船,目送上司登上威武雄壮的巡洋舰,同窗们各有心怀地吵了起来。

六百料,两桅。两台蒸汽机,八门两寸炮,八门四斤炮,四门六斤飞天炮,五十枝火枪,船员一百四十人,机器驱动时速最快十二节,风帆驱动时速最快六节,机器风帆联动……没试过,烟囱吐出的热气会熏坏了船帆。

李克载默念着这艘船的数据,就觉得这玩意就不该在海军里存在,可大洋舰队禁卫巡队的战船全是这玩意,还是父皇亲自过问定下来的,圣心难测啊。

大洋舰队禁卫巡队的任务是巡查杭州湾,跟金山三岛炮台动静结合,负责东京金山一带海域警备。金山卫行宫西北就是未央宫、东西两院和政事堂,加上行宫本身,直到金山三岛,陆海都是禁区。李克载领着这职务,近似在前明京师三大营里从军。

跟这怪船比起来,想到自己的秘书使常事一职,李克载忽然觉得,就算只是条小舢板,如果能不兼那职务,也是满心畅快。

中廷是连接内外廷的管道,秘书使是秘书监长使杨适的助手,负责整理文档,同时附递通政司本章相关资料。李克载这个秘书使常事是秘书使的助手,算不上官员,但却能接触到军国大事,已是国务决策的外围人员。父皇把他丢到这个位置上,用意不言自明,是告诉天下,他李克载要开始历政了,这就是立太子的前兆。

还好,父皇还让他以海军职务为主业,秘书使常事只是兼差,只需要协助秘书使完成每旬常报就好。

“要怎样做才能算个好太子呢……算了,还是先解决怎样做个好航海长的问题吧。”

战船离开金山中岛,破浪前行,李克载也终于定下了心神,如果不能专注于眼前之事,那就无法操控未来之事,这是他自小养出的心性,海军学院里,导师们也是这么训诫的。

宁绥号开始了第一次巡航,自金山中岛向东,检视过繁忙的龙门港海域,查看商船以及龙门海巡的巡船有没有偏离航道,威胁禁区。商船和巡船纷纷挂旗致敬,但他们敬的是战船的海军身份,并不知道,这艘怪船上载着未来的太子。

虽然回不到之前西洋舰队那种氛围,置身炮火冲天的战场,感受空气的嗡鸣,大海的荡动,但李克载心中却是宁静而充实的,因为他对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很有自信,指挥战船航行而已,话又说回来……在杭州湾里还能搁浅迷航,怕九泉之下的林老将也会气得从海底冲出水面,跑来开除他的学籍吧。

没人把他当太子。这该是他心情越来越放松的原因。同窗不说了,船上的官兵都是禁卫出身,一个个都是孟松海和禁卫署于黑脸亲手挑出来的,肯定再三吩咐过。除了要紧时刻,寻常就只把他当作见习的少年海官。这些禁卫执行得相当彻底,就连带他的航海长,都没称呼过一声殿下,而是满口直愣愣的“见习李克载!”

也是,这帮估计都是天刑社的官兵,脑子里只有皇帝。只有天道……若李克载现在不是代理船长,那航海长多半要跟在西洋舰队时的帆缆长一样,喝令他去刷甲板了。

宁绥号懒洋洋地完成了东面海域的巡视,折回西面,驶过金山下岛炮台,李克载还颇有闲心地一一数清楚了炮台里的炮口有多少。之后拦下一艘渔船盘查,就是当天最忙的事了,那艘渔船坏了舵。在李克载的指挥下,宁绥号把它拖到了金山中岛去维修,渔民们感恩戴德。满口称呼着“小将军”,让李克载心头暖暖的。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李克载因老夫子去世的伤痛,因即将当太子的惶恐也渐渐消散,但到了十月十一日,该他去金山卫行宫中廷干“兼职”时,他又紧张起来。

“殿下不须干什么,林秘书会把常报做好。看后签押,然后就可回后园见娘娘了。走吧,臣带殿下去常报房。”

看出了他的心思。秘书长使杨适和颜悦色地解释着,让李克载又松了口长气,这等于是放假呢。

“多劳长使了……”

对这个已跟在父皇身边二十多年的亲随,李克载是很尊敬的。国人都说贾昊吴崖是皇帝的哼哈二将,在李克载看来,这更新首发个杨适。再加上通政司长使李灿,两人更是父皇的门神。他们几乎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才干平平,但心性如石,品行端正。二十多年如一日,不躁不骄,就只干好上情下达和文书事务,从没听说过两人借职揽权干政,更没收受过人情贿赂,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办得到的。

跟这二人比起来,父皇的前肆草堂文书,那位曾经以豆蔻年纪上公堂控诉官府的才女李香玉,心性就差得多了。只给父皇当了三年文书,就再受不了辛劳,跑去金陵女子学院当女教谕了。

对了,那李香玉本是要跟什么曹沾订亲的,结果不知出了什么事,到现在还拖着,眼见都是快二十岁的老姑娘了,母亲每每说起姐姐李克曦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李香玉都被搬出来当挡箭牌……

跟着杨适去常报房的路上,李克载的心绪也胡乱飘着。

还没到常报房,他的“上司”林敬轩就迎了过来,一番客套后,就算是上了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